阎宝航:改变二战历史的无名谍王-经典传奇
中华名人在线 2019-06-10 18:38:58 作者:zhhmrzx 来源:



阎宝航(1895-1968),字玉衡,中国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事业立下过不朽的功勋。1918年夏,阎宝航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受聘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干事。 1946年6月23日被推举为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成员,赴南京呼吁和平。同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辽北省人民政府(今吉林双辽)主席。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阎宝航

  • 别名

    字玉衡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辽宁省海城市

  • 出生日期

    1895年4月6日

  • 逝世日期

    1968年5月22日

 
  • 职业

    外交官

  • 毕业院校

    奉天两级师范学堂

  • 主要成就

    获取德国将全面进攻苏联的情报; 
    截取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获取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战略部署。

  • 代表作品

    《关于东北问题》

  • 籍贯

    辽宁省海城市望台镇小高丽房村

  •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 党党员



生平简介

阎宝航(1895-1968),字玉衡,1895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1918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918年4月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得到程砚秋、张学良、郭松龄等人的支持。1921年,被基督教奉天青年会聘为青年部干事。先后组织"星期三会"、"启明学社"等团体讨论新文学,学习马列主义,探讨救国救民之路。[2]

1925年6月阎宝航在沈阳组织学生2万多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声援"五卅"运动。192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相继组织起"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辽宁省拒毒联合会"3个反日群众团体,分别被选为主席、总干事、会长,进行了一系列反日斗争。"九·一八"事件后,阎宝航化装逃亡北平,联合高崇民等于9月27日发起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阎宝航任常委兼政治部长,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吁,并募集钱款衣物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

他杰出的组织才能和交际艺术,为宋美龄蒋介石所赏识,先后在蒋介石、张学良合办的"四维学会",蒋介石、宋美龄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中担任要职。经蒋介石任命,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西安事变前夕,向张学良面陈联共抗日主张。事变后,多方设法营救张学良。

阎宝航及家人合影阎宝航及家人合影1937年4月,阎宝航等在上海八仙桥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年9月加入中国***。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成立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理事长。

他以善交友朋的良好人际关系,博得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孙科、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冯玉祥的好感,并经常周旋于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戴笠、徐恩曾等党、政、军、情要员之间。[2]

他获取了国民党军事情报部门收集和秘藏的有关德国闪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基地和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防部署等三大国际战略情报,并先后供给战时盟国苏联和美国,阎宝航也因此成为中共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

阎宝航日记有云:"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抗战期间,他的家从北平迁往南京,再迁武汉、重庆,一直是流亡学生、难民和革命者的栖身避难处。阎宝航夫人高素,是这个家庭"招待所"的"所长"兼"炊事员"。久而久之,阎宅被誉为"阎家老店"[2] 。周恩来多次称赞高素(高素桐)"是我们的好大嫂,革命的好妈妈"。[2]

1946年6月23日被推举为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成员,赴南京呼吁和平。同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辽北省人民政府(今吉林双辽)主席。1949年5月,调任全国政协筹委会副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筹备政协会议的召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任中苏友好协会理事兼副总干事,后兼任中苏友好协会俄文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宝航调外交部,先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治法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59年辞去外交部的职务,到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主持征集、整理文史资料工作。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经他征集的文史资料近2000件,1500余万字。

"文化大革命"中,阎宝航受到迫害,于1967年11月6日晚被投入监狱。1968年5月22日,这位年过七旬的第67100号"犯人",在审讯中被人一脚踢倒在地,昏迷不醒,送到复兴医院后,也无人理睬,含冤去世,终年73岁。监狱的批文写道:"反 革命罪犯67100号,不得留骨灰。"粉碎"四人帮"后,阎宝航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1月5日,阎宝航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把三枚卫国战争纪念章授予阎宝航和他领导下的情报人员阎明诗、李正文。



家庭

夫人:高素(曾用名高素桐)[2]

长女:阎明诗

长子:阎明新(后改名为阎大新)

二女:阎明英(后改名为高玲)

二子:阎明智

三女:阎明光

三子:阎明复


人生履历


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

"九·一八"事件后,阎宝航化装去北平,联合高崇民等组织"东北1955陪同周恩来会见外宾(后右一阎宝航)1955陪同周恩来会见外宾(后右一阎宝航)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委兼政治部长,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吁,并募集钱款衣物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

哈尔飞大戏院正式召开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张学良资助30万元。大会上推举27人为"救国会"委员,分别为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杜重远王化一、王卓然、黄显声车向忱金恩祺、梅佛光(梅公任)、钱公莱、张希尧、郑奠邦、杨大光、孙一民(孙恩元)、韦梦令、韩立如、谷秀岩、霍维周、熊飞、顾翌常等。救国会宗旨:组成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完整。[1]

1935年张学良发动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送蒋介石回南京,终遭软禁。阎宝航开始努力搭救张学良。他四次前往蒋介石当时的居住地奉化,都无功而返。最终,蒋介石同意让阎宝航和张学良见一次面。在位于南京近郊的北极阁公馆的这次相见,是两位莫逆之交的最后一次见面。


秘密加入中国共产 党

1927年,时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的阎宝航,通过苏子元向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吴立石申请入党,终因联系中断而未果。1937年,阎宝航等人在上海八仙桥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年夏季,由周恩来、刘谰波作介绍人,经中央批准,阎宝航在南京梅园新村八路军办事处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由于工作需要,他一直以"民主人士"、"党外人士"的身份从事抗日救亡及统一战线工作。

他以善交友朋的良好人际关系,博得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孙科、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冯玉祥的好感,并经常周旋于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戴笠、徐恩曾等党、政、军、情要员之间。

他获取了国民党军事情报部门收集和秘藏的有关国际战略情报,他又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机敏,为党从事隐蔽战线上的情报工作,阎宝航也因此成为中共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2]

阎宝航受周恩来、李克农嘱托,为建立情报机构,他举家迁移重庆,住在重庆村17号,即"阎家老店"。这也是东北流亡老乡、民主志士的"避难所",陶行知沈钧儒高崇民、于毅夫、范长江等都曾在"阎家老店"落脚。"阎家老店"更是中共开展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重要基地。周恩来常轻车简行来到阎家二楼客厅或顶楼举行会议;董必武叶剑英也都曾在这里暂住和工作;周恩来机要秘书王梓木作为联络员经常深夜来访。阎宝航加入中共后并不归地下党组织领导,是周恩来亲自单线掌握的"特殊人物"。[2]


"看不见的战线"上的英雄

周恩来、李克农把收集国际情报的任务交给了阎宝航,由当时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罗申直接领导他的工作。他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利用他担任过的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书记、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军委会政治部战地党政治设计委员、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等合法身份,活动于国民党要人之间,广泛结交中统、军统、黄埔系、政学系头面人物,凭着他卓越的情报悟性,获取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三份举世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情报:(1)纳粹德国决定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进攻苏联的情报;(2)1941年11月下旬获取日军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3)1944年夏季获取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全部材料,包括陆海空军的部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翻译人数、将领姓名等。这些情报对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对日美太平洋战争,苏联出兵东北战争以极大帮助。他是"看不见的战线"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中国的"佐尔格",阎宝航在中共情报史上是一个神秘而闪光的名字。1995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授予阎宝航"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

阎宝航是"看不见的战线"上的英雄,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特殊的重大贡献。1962年周恩来总理曾亲笔为阎宝航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而详尽的肯定。中共情报部门首脑李克农对阎宝航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评价:"你的情报工作不但对中国革命有贡献,对世界革命也有贡献!"



传奇故事

阎宝航一位鲜为人知的特工英雄

一份"石破天惊"的情报

阎宝航在1934年由宋美龄邀请,经张学良同意,担任蒋介石、宋美龄等人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兼干事和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

抗战爆发前,日本图谋中国的野心渐露。南京国民政府为从苏联方面获得支持,以便合作对抗日本,由孙科出面组织了"中苏文化协会",并出任会长,扩大了与苏联的文化交往活动。

孙科为争取苏联援助,在阎宝航等人推动下,还发起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阎宝航担任这两个协会的理事,并主办协会的各项对外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后退守大后方,阎宝航以非凡

阎宝航从上海返回阎宝航从上海返回的才干和勇气,活跃在重庆的社会舞台上。1941年6月上旬,阎宝航在社交场合遇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孙科,他们告诉阎宝航:根据中国驻德国使馆武官桂永清近日传回重庆的消息,德国准备在1941年6月22日前后进攻苏联。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阎宝航闻讯后立即向周恩来报告,并通过自己的助手李正文,向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报告这一重大情报,李正文担负着与苏联大使馆的联络工作。

阎宝航从上海返回

作为国民政府重要人物的于右任和孙科,在得知德国即将发动侵苏战争时,心情十分复杂。他们知道苏德战争如果爆发,国际形势会有大的变化,很可能给中国抗战带来意想不到的重大影响。

因为阎宝航曾留学欧洲,对国际形势颇有见地,所以他们将仅限于国民政府少数高层人士才能知道的机密情报,特地告知阎宝航,想听听阎宝航对此事的分析和预测。阎宝航也因为受到了他们的信任,才得以与闻了这一机密。

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得此情报后,立即向苏联国内发回消息。

1941年6月14日,苏联政府授权其新闻机构塔斯社,向全世界发表声明:从苏联掌握的材料看,"德国同苏联一样,也在信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条款。有鉴于此,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企图撕毁条约并准备进攻苏联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

中共中央电告苏联

周恩来一方面十分信任阎宝航,一方面又亲眼看到塔斯社的声明,这个重大事件同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究竟孰是孰非?

阎宝航认为于右任和孙科所说的消息是真实的,从国民党政府与德国政

阎宝航阎宝航府的长期交往来看,德国事先向中国蒋政府打招呼是有此可能的,从阎宝航到南京政府方面赴任以来的所见所闻来看,中德双方一直有着特殊的来往。桂永清在1931年春以少将身份赴德国学习军事,行前蒋介石叮嘱他"不但要学习军事,还要摸清德国国社党的组织活动情况。"桂永清进入德国的军事学院,并结识了纳粹头目戈林等人。1940年3月,桂永清在何应钦大力保荐下,以中将身份赴欧洲从事军事外交工作,任驻德使馆武官四年之久。

1941年春,德国法西斯准备进攻苏联,为增加胜算,策动日本同时从东方进攻苏联。而日本由于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沼中无法脱身,又曾在局部战场被苏军打得大败,对德国的建议持观望态度。

德国为使日本能从中国战场上腾出手来北攻苏联,拉拢国民党集团脱离美、英、苏的影响圈,便在6月上旬明确地告诉桂永清,德国决定于6月22日进攻苏联。

桂永清得信后迅速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经过一番盘算,认为日本有可能北上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中共军队也会在苏联要求下,向华北转移去牵制日军,这样国民党军队可趁此机会控制黄河以南的地域,以收渔人之利。

阎宝航对事实进行了分析,他坚信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并将全面情况和自己的判断报告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赞同阎宝航的判断。但这时再通过苏联驻华使馆转告消息显然不能奏效,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他于6月14日急电延安***,请他直接向苏联高层转报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

此时***在延安,已经和莫斯科建立了直接的无线电联系。6月16日,***命令迅速将阎宝航情报电告共产国际,通过季米特洛夫转交斯大林,这是斯大林收到的来自***方面的级别最高的警报,此时距德国突袭苏联还有六天时间。

苏联发来感谢电文 斯大林很快就看到***的电报,尽管他不相信这份情报的真实性,但却对他触动很大,因为这是由中共中央领导人发来的,它表达了中共中央对这个情报真伪的倾向性。

苏联军事情报局在国外有几个出色的情报组织,有在日本的以佐尔格为首的"拉姆赛"情报网,在德国和西欧的"红色乐队"情报网,在瑞士的"拉多"情报网,他们均预报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

"红色乐队"负责人特雷伯和波伊森,在1941年初向莫斯科报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详细部署和出兵日期。

佐尔格于1941年6月15日向莫斯科报告,德军将于6月22日进攻苏联,比阎宝航情报早到一天。

"拉多"于1941年6月17日向莫斯科报告,德军将于6月22日进攻苏联,比阎宝航情报晚到一天。

苏军情报局局长戈里科夫和苏联海军部长库兹涅佐夫认为这些消息并不准确,便于第二天发表了向德国故作姿态的塔斯社声明。但***发来的阎宝航的情报,使斯大林的态度有了转变。

6月30日,苏方致电中共中央,感谢中共中央提供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情报。这份电报写的是:"由于你们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我们得以在德军进攻前宣布苏军进入紧急状态。"

可惜的是,收报原件在1947年春天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前夕,为坚壁清野而被销毁了。

为最后消灭日寇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夏,阎宝航在重庆从国民党军委第三厅副厅长钮先铭口中,得知第三厅存有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等地布防的绝密情报,这份敌情资料,标明了日本关东军的详细部署情况,包括陆军、空军的兵力配置、筑垒地域分布、布防计划,兵种兵器、部队番号、实力和指挥官情况等无一不备的详尽书面材料。

阎宝航借阅后,速报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由南方局组织人员全部拍照后报送延安。

在延安的周恩来看到后感到这份军事情报十分重要,并综合其它方面的材料,迅速向苏联方面通报。

由于中共方面向苏联提供了东北日军部署,苏军统帅部对关东军了如指掌。

苏军在攻克柏林之后,在远东集结了150万军队,5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架作战飞机,600多艘舰艇,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于1945年8月9日凌晨向远东日军发起全线进攻,苏军根据地形和关东军布防情况,从西、北、东三个方面对日本关东军实行向心突击。

中共送来的情报,使苏军了解到中蒙边境东端除满洲里和阿尔山外,日军沿边境线其它地段没有设防,企图以戈壁沙漠和大小兴安岭来做天然屏障。苏军将计就计,以外贝加尔方向为主要突击方向,集结以坦克部队为主的重兵,从中蒙边境进攻,向东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主要的战略性突击,其中路编有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辖有能通过戈壁和沼泽地的T34坦克800辆,迅速通过戈壁沙漠和兴安岭山地,直接进攻长春、沈阳,再南下旅大,分割围歼关东军主力。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给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日军被击毙84000多人,被俘57万多人,苏联红军官兵牺牲1万人,沦陷近14年之久的东北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

新中国建立前后,阎宝航先后担任新政协筹委会副秘书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长期以来,阎宝航被社会各界广泛认为是一位党外爱国人士。直到1962年,在一份报告中,阎宝航第一次披露了自己在隐蔽战线上不平凡的经历。

周恩来于1962年3月6日,亲笔为此作了充分而详尽的肯定。

俄罗斯总统决定为阎宝航授勋

199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应邀赴俄的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这就是阎宝航当年向苏联提供日本关东军布防绝密情报的复制件。

发现这份材料几乎可以说是事出偶然,1995年阎明复去俄罗斯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在翻阅有关伪"满洲国"的材料时,看到了有关日本军队在满洲布防的军事情报,这时他忽然记起,父亲在晚年曾经提到过这件事,便立即填写清单调阅。他感到这可能就是当年父亲提供的,不同的是这是照相文件版本,在硬纸壳封面上,写的就是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部署的情报。他认真地做了记录带回国内,经过认真审核后确认,这就是中共中央当年向苏联提供的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布防情报。

俄罗斯方面接到中国代表团送来的绝密情报文件,调阅自存的相应档案,证实了情报的真实提供人员,据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为阎宝航授勋。1995年11月1日,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先生在驻华大使馆举行了授勋仪式。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贡献

阎宝航是一名成功打入敌人心脏的中共地下党员,经常能够接触蒋介石、宋美龄和中统、军统的大特务们,他有三次巨大的贡献:

第一次是获取了德国即将全面进攻苏联的情报,通过延安转到莫斯科。

第二次是截取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第三次是获取了关东军在东北的战略部署。这三次情报对于改变二战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阎宝航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战略情报专家,同时也是一个风流倜傥、仗义执言的人,"他留学英国,社交能力非常强。因为他长期在敌人心脏工作,要和蒋介石、宋美龄等高层周旋,还要和军统大特务打交道,这需要大智大勇。阎宝航还有着典型的东北人性格,他自己的家就叫"阎家老店",不管生活再困难,他还是坚持收留了大量的东北人。"



社会评价

忠魂歌泣惊天地,英灵不朽照后人。

一位鲜为人知的特工英雄[3]

钮副厅长以民族利益为重冒险向其提供情报,导致苏联红军赢得大胜对加快推进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保存了东北重工业基础为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贡献。

编辑  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