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社会还能好?
中华名人在线 2019-11-12 10:13:09 作者:zhhmrzx 来源:

信任危机社会能好?

 

信任,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信的情感表达,有着极大的价值。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

前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里面有这样的描述: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

2002年中国就上演了一部电视剧名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直接告诉观众陌生人是不能信任的难怪乎,历史学家费孝通对中国史的评价,中国历史是部熟人社会的历史。中国几千年的王朝专制历史,就是世袭和任人唯亲的历史。陌生人既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就更得不到当权者的关爱。

自古至今,中国人的信任从未超出过家庭范畴。在中国社会中,社会中间组织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即便已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的信任依然停留在家族信任阶段。

随着现今的权力至上,金钱万能;人格、良心、道德都退居其次,甚至为了换取蝇头小利而可以不顾道义和不择手段

假货谎言充斥市场和社会当造假作假、坑蒙拐骗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时尚;那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只剩两件事了一个是只相信自己,另一个是绝不相信别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里,生活会好吗?各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要人格、昧着良心、不讲道德,这样群体的国家还有浩然正气,还能聚力吗?

信任危机比信仰危机更可怕,它是不能靠强权和谎言来堵的,信任危机像洪水一样越堵越高,将会冲垮威权的高墙,淹没满地的谎言;只有正确疏导,才能使民众的信任危机渐趋缓解。正确的疏导方法首先要放弃惯用的强权和谎言,然后,遵照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学者阿罗所讲的找到一个社会福利函数这个函数必须同时满足5个相互独立的条件广泛性、一致性、独立性、非强加性、非独裁性。这样才能使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达到协调一致。大家都有自觉自愿的共识,信任就自然在你、我、他之间。

学者弗郎西斯·福山说:美国有着个人主义与社区主义的

双重文化遗产:美国不是纯粹的个人主义社会,美国人非常喜欢社交,是对他人信任程度很高的民族,建立了极其发达的民间组织。美国人是强调个性自由中央集权主义者,但是,那些同样是反中央集权主义的美国人却自愿服从各种中间社会团体的权威,包括家庭、教会、本地社区、工作场所、工会和专业组织等,他们是社团主义的支持者。美国是一个具有高度自发的社群倾向的社会,普遍地存在高度的社会信任,因而可以建立大规模的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中,非血亲人员可以轻轻松松地为着共同的经济目标合作。美国的个人主义与社团主义互相促进和制约,共同塑造着美国的信任文明。

中国近来,开口闭口谈论自己的自信,但中国社会依然是处在一个“低度信任社会”。因为在这套文化观念中,没有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而只有严的等级制度。在一个既没有彼岸的“信仰”,又没此岸的“法治”社会 使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信任一旦被打碎,要恢复起来并非易事。庙堂之上若用真诚来疏导,假以日时还有可能会修复;若仍用强权和谎言来压堵,那是永远难以达愿。信任是在各人心里,而不是显在表象。

人们的耳朵“狼来了”已听出老茧,他们记住了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海涅的一句话: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唐耀坤20197


破解信任危机,共创美好大家园



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是伦理学术语。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是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信任是伦理学的基本槪念,是指在一个社会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体现着社会道德的基本精神风貌和个体道德的基本精神素养。信任危机则总味着人对道德和道德的主体的这种肯定性关系被打破,意味着道德怍用和道德权威的下降,以及人际关系的道德紧张,克服信任危机需要社会和个人重建道德的忠诚,并以实际行动和制度安排强化正直、诚实的道德感染力,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 中文名称

    信任危机

  • 外文名称

 
  • 类别

    社会现象

  • 英文翻译

    crisis of confidence

目录

参考资料

一 求前大师语录

中国著名易学专家求前大师精彩语录:作为一个被污染的社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加重它的污染程度,而是应该考虑怎样做才能减少、释稀污染源,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努力净化社会,只有这样大家才会生活在一个安心舒适卫生的环境中,否则将会面临任何人都无法适应、无法生存的地步。

二 当代信任危机的三个维度

了解了当今社会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信任危机作为一种现象就比较容易认识了。当代中国的具体社会信任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分析。政治层面,信任危机表现为由来已久的"官民"信任,即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与民众以及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信任问题;经济层面的信任问题,即市场各个利益主体间的信任,主要是在商品和服务提供者和广大消费者之间;最后是社会层面的信任问题,也就是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包括公司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从他们之间的关系看,第一种信任又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家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国民对国家的信任,很大程度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信任的基础。

  1. 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在国家与社会日益市场化和货币化的今天,政府并不需要像最初的隐性社会契约所规定的那样,为人民提供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计划。事实上,只要民众劳有所得,物有所值,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比较合理的回报,即是政府对社会契约的充分履行。但这一点往往难以做到,这从只占 GDP大约 10%~20%,并且逐年减少的劳动者收入份额就可以看出。前面提到的国家垄断,当然是最重要的长期结构性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直接破坏一般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还是一些政府官员的短期行为。一种最常见的破坏"社会契约"的短期行为就是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在现行的投资体系下,政府经济类的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很容易博得政治资本,而民生等相关的社会投资则缺乏动力。如果民众对政府民生政策的期望长期无法兑现,自然会影响社会契约的履行问题。最后,即便是政府有意愿加强社会投资,老百姓也不会真正当真。无形之中,许多中产阶层依赖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期望也消减了,最后只想"用脚投票",或者考虑移民,或者千方百计重回体制中去,成为食利阶层的一员。另一种短期行为就是"暗箱操作"以及更广义的腐败问题。一般来讲,"暗箱操作"常见于经济和人事领域,特别是指在招标、采购、录用和审批过程中以权谋私的权力寻租行为。久而久之,老百姓对此心知肚明,习以为常。最后,一般民众对反腐败和规制化就产生了"改革疲劳症",不再信任把这些法律和纪检公共制度看成是"我们的",而把政府官员列入"他们的"行列,甚至发展成一种"仇官"心态。最后一种短期行为,也是最具爆炸性的,就是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私人的跋扈行为,最典型的就是 2009年的"邓玉娇案"和 2010年的"李刚案"、"钱云会案"。这些事件为什么具有爆炸性,可以导致官民虚拟空间的对立,以及一种"你如何解释我都不信"的状态,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民生和腐败这些长期因素,已经深刻破坏了官民信任的基础。如果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官员不被信任,作为国家权力规则的法律不被信任,作为国家行为具体化的政策不被信任,那么民众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国家全力控制的主权货币了。换句话说,一切系统风险统统集中到货币和信用体系上。但这样的国家就经不起一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通缩,因为人民一旦发现货币也不可信,那么国家与社会间的信任就会完全崩塌,不同的力量就会诉诸暴力。从历史和国家的视角看,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在中国本来就极不均衡的经济体系内部,已经蕴含了这样的货币风险。就是说,控制物价不再是一件经济任务,而是政治任务。
  2. 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是我们这个社会讨论最多的话题。以"毒奶粉"为例,现在中国每年都有好几起全国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而且"无良奸商"似乎是越压越起,防不胜防。于是,出现了一方面国内消费不足,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出国扫货"的滑稽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商业欺诈、信用欺诈、就业陷阱和传销组织,无论政府如何努力查处,似乎永远处于无法取缔的状态。如果说政府和民众间的不信任主要是出于权力缺乏有效的内外制衡,那么商业方面信任缺乏的直接根源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管的缺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任何一个传统社会从农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在经历了现代化考验的国家,这种结构性社会问题催生出强大的中介组织和复杂的法律规范。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的市场信任问题也有自身的特殊性,这要从社会激励机制入手来解析。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的许多欺诈和其他非法牟利的猖獗,其实正是"利出一孔"的经济和金融垄断造成的。正是因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个体谋利的动力非常强,但却缺乏合法谋利的渠道。个体无论是通过勤俭节约(缺少信用资源),还是通过发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去获得财富,成本都相对较高。反之,通过财富转移、垄断市场、偷税漏税、招摇撞骗或者变相掠夺,却往往比较合算。如果有权力的保护,那就更加合算。这与传统中国的欺诈行为具有高度的延续性。监管缺位的逻辑也差不多。不同于西方社会依靠社会组织、司法体系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分工模式,中国的监管权主要分散地"集中"在政府的一个或几个功能部门。在"利益指挥棒"的驱使下,这些监管部门在"增加管理收入"和"消弭一切不法"之间作何选择是很明显的。更何况,追查到底可能损害其他平行部门的利益,涉及不菲的行政成本甚至政治风险。当监管本身变成一种垄断的利益来源,那么,"监督不给力"和问题"越查越多"的结果也就是可想而知的。
  3. 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涉及面极广,即包括不同阶层和地区的人之间的信任,也包括家庭、公司、单位和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内部人"信任。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在很多方面类似于西方工业化后由礼俗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对信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信任方式,在很多方面已经式微,但却未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北京等许多大城市所发生的"移民"和"原住民"间的矛盾已经充分说明,过去主要依靠"熟人"的非正式网络建立信任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移民"社会的需要。随着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进入沿海地区的城市,就不再可能依靠熟人关系在新的环境下容易地解决就业、取得城市身份和获得各种公共品。相反,大城市原住民,只需要凭借其土著身份,就能够从移民推动的经济发展中获利,而且还继续享有熟人社会额外的一些便宜。城市当局对移民和原住民差别对待的社会政策,正好加深了这种矛盾。另一方面,职业群体的信任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十年来的社会调查,医生、教师、政府官员和法律工作者的的社会声望和职业信任度下降最为迅速。无独有偶,这些领域不仅是现代西方社会声望最高的行业,恰好也是当代中国潜规则和职业道德滑坡极其严重的几个领域。信任危机甚至已经发展到普通人之间,体现了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所面临的困局:一方主动的善良可能被另一方利用。受此影响,后来发生了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搀扶以至死亡的惨剧。更令人唏嘘的是湖北荆州船主对见义勇为者"挟尸要价"的态度:只要钱没凑齐就不能把尸体交出去,而且绝不赊账。这类例子足以说明当代最基本的社会信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要维持最基本的信任,就需要双方遵守一定道德底线,但如果一方认为基本道德底线相对于货币化的经济利益不划算,那么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也就彻底没有了。如果说社会普遍的信任危机和政治经济方面的信任危机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货币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作为权力的另一种形式,货币对于价值的相对化和道德解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没有强大的宗教力量作为道德最后的支持,因而货币化对传统道德和价值的解体功能就更加凸显。中国的特殊性更在于,当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货币化的同时,控制着货币化的信用体制没有社会化,而是继续受到权力的直接控制。

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三 构建新形式的社会信任

重建社会信任是中国下一步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与很多任务一样,社会信任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待于社会经济的整体改革。

最根本的改革在经济方面。这包括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垄断,增加社会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参与,支持银行和金融业的社会化,允许私人企业更多的自由空间,保护私人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从而根本改变社会在信用生产中的尴尬地位。在社会活动空间大大拓宽的前提下,国家也就能够引入更独立的司法体系和社会组织来参与经济监管。这样就会有助于市场主体之间信任机制的形成。事实上,淘宝等网络商业平台的成功,已经成为社会成员通过平等参与建立商业信任的典范。

在政治领域,重新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契约是加强国家和社会之间政治信任的必由之路。国家应该在社会参与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参与的精神,建立新的公共品提供方案,包括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明确家庭、社会和政府三方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保护。此外,在社会组织方面,国家应该逐渐放开对社会组织的垄断,赋予各社会阶层利益相关者( stake holders)利益表达和参与政治的权利。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社会信任不是公共品,而是任何开放社会都能自发形成的一种秩序,国家只是一个次要的参与者。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货币本位"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动摇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国家与社会、市场利益各方以及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但事实上,健全社会的信任(信用)制度和可持续货币体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只有实现了社会信任(信用)的"社会化",让货币和权力服从社会要求,社会自身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举例


举例一

坐公交刷卡,刷卡时售票员没看到,怕售票员不信任你;或者即使售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票员没有询问你是否刷卡,你也会想售票员万一问起你会怎样。

主要由于现在投机的人太多不得不防,结果导致很多事情变得繁琐。

举例二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飞跃发展,但是文明和文化建设却落后了,同样的大学生毕业生,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港台地区,谈吐就可以分出来,可怕的是道德沦丧,信任危机,从对公务员(权力监督)、教师(师德标准)、医生(医道从医准则)、医院(救护标准)和银行(假币流出)的信任危机,可以看到已经波及整个社会阶层,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规范出了问题,不管什么社会制度,法律制订出来是执行的,一项制度或规范制订出来,如果不能有效的执行下去,那还不如不要,就好象年初制订的娱乐场所凌晨2点必须关门,这简直是笑话,一是没根据,二是不可能执行,所以还不如不颁布这样的规范,少一点这样的形式主义。

信任危机的定义:信任危机作为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伦理学术语。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