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川和花鸟更“妖娆”——谭仁
中华名人在线 2020-02-29 18:40:06 作者:zhhmrzx 来源:

《书画艺术报》推荐:让山川和花鸟更“妖娆”——谭仁

 谭仁,湖南新邵县人,1938年生,1960年湖北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数十年专攻山水、花鸟画。曾任湖南省美协理事,长沙市美协副主席、名誉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湘江书画院顾问、长沙市美协顾问、湖南芙蓉画院名誉院长、著名国画家。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并多次获奖。1988年由湖南省美协、湖南省企协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120件,全部由海外人士收藏;19***去美国、日本展卖作品,获得成功;1994年又去日本举办展览,作品深受欢迎;2008年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美协、湖南省画院共同举办“谭仁画展”;2015年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美协、湖南省画院、长沙市文联、长沙市美协联合举办“庆祝谭仁从艺六十周年谭仁花鸟画展暨《谭仁画展花鸟卷》《谭仁写生作品集》首发式”,作品大部分由收藏家收藏。其作品师传统亦师造化,笔墨兼收南北之功,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人称“谭家祥”。
 出版作品有:
 一、《湖南新貌》山水画八福(197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陈白一、钟增亚、杨福音、谭仁画册(1987年香港出版社);
 三、《谭仁画展作品选》(1988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四、《谭仁画展作品集》(2008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五、《江山万里行写生作品集 》(201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六、《谭仁画卷》(201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七、《谭仁画展花鸟卷》(2014年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八、其他作品散见于文化部、人事部、北京大学大型画册和海内外新闻媒体专介; 
 九、雅昌艺术网收录谭仁详细资料。


谭仁作品集















〖图文欣赏〗
写在《谭仁画展作品集》序
文/黄铁山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五十年!当年雄姿英发、才华出众的大学同窗谭仁竟步入了古稀之年。老同学年纪渐大,来往也日益减少,相互的情况就不甚了了。最近去谭仁学兄的“敬庐艺术馆”拜访,看到他大量的精彩画作,从《潇湘百景》到《天下名山》系列作品,从自作诗花鸟画系列到山水画新作,特别是那42张五尺宣纸相连、长达36米的长卷《老三峡》,和36张四尺宣纸相连、长达26米的长卷《漓江行》,真让我甚为震惊。这些作品无论是意境气度,还是章法笔墨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蛰居城市边沿的“敬庐艺术馆”,埋头苦干三年,硕果累累,令人惊羡不已。但我无意对这些作品作具体的品评,更不想对此唱那些俗套的颂歌,这一是因为我究竟处于国画的门外,不想班门弄斧;二是因为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诠释,历来是见仁见智,难免偏颇;三是因为老同学之间,溢美之词反而显得生分。因此,作为一个了解他的老同学、老朋友,我想试图解读一下他艺术上成功的奥秘,这也许对后学者和同仁们有些启发,也有助于对他的为人和他的艺术的理解。


  谭仁是一个非常聪慧、勤于思考的画家,他特别有悟性。我认为搞艺术有如修道,全在一个“悟”字。为什么有些搞艺术的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却未能进入艺术的殿堂而无所成就?就因为少了悟性。中国画家如此众多,为什么石涛能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堪称“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令张大干、齐白石拜倒?也正因为他的悟性,字字珠玑的《石涛画语录》就是他“悟性”的结晶。他的“一画之法”,道出了绘画艺术的奥秘,这虽然使不少后学者一头雾水,不明究竟,但谭仁却领悟了它的真谛。一画之法,就主客观的关系而言,其核心一是“一画之法”,乃至“法自我立”的“我”,即画家的自我,没有“我”,法就无从立,这是“一画”之本;二是“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的“心”,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感受,也就是画家内心对外界事物的独特感受,这是“一画”之桥;三是“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的“其理其态”,即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这是“一画”之源。只有遵循这一条艺术的最佳通道,才可能从“无法生有法”进入“无法而法”的“至法”,从而实现我们现在常说的“自主创新”,创作出有独创性的优秀作品。“一画之法”就一副画的创作而言,是画的“开始”和“终了”,即绘画过程的“一以贯之”,也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中内在基因的和谐统一。谭仁是深谙其中奥理的,所以,他在论画的长文中写道:“这个‘一画’既表明‘一’是‘个体’,也可以说‘一’是‘整体’,它代表绘画的一笔,也代表画家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和理解。”综观谭仁的作品,他确实是悟到了这“一画之法”的精髓,他始终不丧失自我,总是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千方百计地创造能表达他内心感受的画法,因而他的艺术才不会与人雷同,不会停滞僵化,始终保持着常青的态势。看看他的新作《四季山水》也许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四幅立轴山水,正如他自己所言,已经从“自然之境”跨到了“自由之境”,不再囿于客观真实的山山水水,而是表现他心中的四季。《暮雪寒松》以灵动的线条和水墨的晕染,表现冬的气韵;《秋景明和》则以繁复的线条和少水的暖色表现秋的意境;《骤雨初收》以厚重的墨色和饱和的水分表达夏的浓情;《江山新绿》则以明快的绿色和更轻松的手法表达他心中的春意和摘除眼睛白内障后的心情。再细读他的每一幅画,全画的形式和笔墨总是“一以贯之”,如一气呵成,把画面的一切细部都统一在整体之中,没有任何不和谐之处,尽得了“一画”之妙。我们如果再回过头去看看谭仁各个时期的作品,研究他艺术发展的轨迹,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悟”道的过程,这是谭仁不断地变法、前进的根本缘由。


  谭仁又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充分地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画家,这是他艺术成功的又一个奥秘。这和那些死守传统、泥古不化或专事模仿、拾人牙慧的画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谭仁的“我家我法”是《石涛画语录》中所说的“天然授之也”,这“天然”就是石涛所说的“山川形势”、“古今造物”和万物的“阴阳气度”,这和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该是一脉相承的。现在有些人总是把“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之说,当成教条式的套话,其实,这是对中外艺术规律的真实总结。梵高也说过:“我热爱生活,只要我牢牢地抓住了生活,我的作品就会得到人们的喜爱。”生活给了他艺术的自信。石涛还为我们找到了山水画“外师造化”的方法,即:“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谭仁对此是身体力行的。由于现代旅行条件的进步,谭仁的“搜尽奇峰”也许比前人做得更好,他几乎遍游了中国的名山大川,画了上百幅写生稿和数以千计的速写,但是,他又不描摹和再现对象,而是“脱胎于山川”而“代山川而言”,画出了他心中的名山大川,进入了一种新的“佳境”。我想,这就是谭仁的山水画为什么能进入“自由之境”,取得突破、高人一等的原因。细细揣摩他的《天下名山》和《潇湘百景》系列作品,均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了对象的特征和精神,但又绝对找不到真实的描写角度,而是表现他心中的印象。针对不同的表现对象,


  它运用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或干笔皴擦,或水墨晕染,或泼墨泼彩;或用“披麻皴”,或用“斧劈皴”,或二者兼用;或繁或简,或写或工,或用单线勾勒,或用明暗块面;甚至用他自己独创的利用水墨


  在宣纸上产生的自然纹理的“水线画法”,林林总总,各尽其妙,这也是谭仁山水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谭仁还是一个勤于学习、讲究学养的画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这在同辈画家中是突出的,从出版的《谭仁诗词选》中就足见他的修养。他的一批花鸟画新作,


  题词全部是自作诗,格调高雅,意境隽永,别具新意。画梅花,“梅有松意”;画松树,“松得梅神”;画紫藤,以“藤老花新”作为七十自寿;一幅辣椒图,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不但形象鲜明,技法独到,而且题画诗精彩地点出了湖南人的精神气质,诗日:“烈酒红椒击剑歌,男儿一辣气吞河,中华百载兴亡谱,最数潇湘俊杰多。”这跃然纸上的万般豪情已远远超出了一般花鸟画的含量。这也是谭仁艺术的特殊魅力。目前,国画界出现了不少没有文化的“新文人画家”,这实在是画界的悲哀。提高文化素养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先生曾经提出:“讲修养,必须强调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一个最基本的修养,文化上不去,成不了大艺术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谭仁也是一个认真继承传统、讲究绘画技艺的画家。中国画是一个传承性很强的画种,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必须先有到位的继承,所以谢赫的“六法”论才将“传移摹写”列为第六法,明代唐志契认为“此法遂为画家捷径”。这个捷径,谭仁是认真地走过的,他对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源流作过系统的研究,发表过洋洋万言的学术论文,也认真地临摹过历代山水花乌画名家的部分作品,在张振锋、王霞宙等国画大师的亲授下,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一方面广泛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华,各家各法都有涉猎,一方面又坚持“具古以化”、“借古开今”,在深入生活、描写生活中灵活运用传统,发展传统,逐步形成了自己绘画的面貌,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笔墨技法。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应该说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画的起点和底线,舍此,便丧失了中国画的重要特色。谭仁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非常讲究技法的完美,丝毫不受那些时尚歪理的影响,坚持自己的审美取向,这也是他艺术上成功的奥秘。


  当然,在这篇短文中我无法对谭仁艺术的成功经验做全面的诠释,只能择要以自己的理解来试图探究谭仁的艺术之路。而谭仁的生活之路则应该是一篇更大的文章,他青春年少起就经历坎坷,当过勤杂工、养路工、装卸工、司炉工,当过美工,也当过厂长,饱受了种种艰难苦楚,也尝遍了样样酸甜苦辣。不过,也“因祸得福”,养成了他坚毅沉静的性格和深刻达观的眼力,以及平和超然的心态,勤奋


  拼搏的精神,这对他的艺术无疑是作用非凡的。当然,回顾起来不免有些酸楚,但好在如今遇上了中国最好的时期,且“古稀之年”也不再“古稀”了,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六十岁以后定为“生命质量期”,我想谭仁学兄今后一定会更大地挥发他生命的能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登上艺术的新高峰!
 (黄铁山,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津贴。)



 
岳阳楼 366x144cm

黄鹤楼 366x144cm


滕王阁366x144cm

鹳雀楼 366x144cm

北岳恒山 5.5x2.15m


中岳嵩山 5.5x2.15m

岳衡山 5.5x2.15m

淡绿轻烟山水 100x50cm




长河一带流古今

供稿 李建灿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