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纸质档案,原件长50厘米、宽31厘米,档案原件馆藏于中央档案馆。该件为仿真复制件,现存于任弼时纪念馆。
1921年,任弼时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为赴苏俄学习做准备。5月4日,任弼时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劝其“谋事上海”,但他决心已定。5月中旬,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介绍,任弼时化装成理发匠,和萧劲光、任岳、周昭秋、刘少奇等一起乘邮轮从上海取道日本长崎到海参崴赴苏俄留学。启程之日,他致信父亲,表达抱负和决心:“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
在任弼时纪念馆,保存着一封任弼时家书,那是他1921年赴苏俄留学前写给父亲的,透过书信,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青年俊才,怀着理想抱负,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毅然奔赴远方……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出生于风光旖旎的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今属汨罗市)。在塾塘乡,任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每年春节,任家大门口总是贴着一副多年未变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任弼时的父亲任裕道一生安于清贫的教书生活,并把自己的观念传输给自己的孩子。对于任弼时来说,父亲既是慈父又是严师。任弼时4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写字,因为人小,个子不高,经常从凳子上摔下来,但他一声不吭,爬起来继续抄写完。
1909年,任裕道受聘于离唐家桥二十余里的湖南公立作民两等小学堂任教,任弼时当时只有5岁,便开始随父寄宿课读。整个儿童时代,任弼时跟随父亲辗转求学,父子感情也愈来愈深厚。任裕道对儿子寄予厚望,在他身上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在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影响下,幼年的任弼时就关心国家大事,树立了挽救国家危亡的理想抱负。1915年,年仅11岁的任弼时考上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高等科。从此,从湘阴到长沙,多了一个踽踽独行的少年身影。
在长沙的几年里,任弼时接受各种新思潮,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强烈的爱国之心在他心中犹如燃烧的烈火,他曾在作文《我国割让地之痛言》中写道:“呜呼,我辈对之当如烈火之烧心,众镝之丛体,芒刺之负背。若能时卧薪尝胆之念,励精图治,何患不能收回割让之地乎!”1920年,任弼时加入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并由该会推荐首批赴上海入外国语学社作留俄学习准备。
任弼时共有兄妹5人,哥哥早年夭亡,剩下他和三个妹妹,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按照中国传统古训中“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思想,任弼时应该留在父母身边,然而从小受父亲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影响,任弼时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即使离乡背井,远离亲人,也要勇往直前。
1921年春,任弼时即将赴苏学习,启程前几天,他接到父亲寄自长沙的一封来信。父亲在信中关切地询问儿子去苏俄的情况和在上海谋学的打算,拳拳父爱,感人至深,任弼时读着父亲的来信,泪水簌簌而下。想到国事紊乱,家乡连年战乱,经济衰败,出路何在?父亲已是半百年纪,仍在为家中衣食而奔波劳碌,没有一刻休闲时刻,而家境日趋窘迫,负担日益增加,作为长子,又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他很想为父亲接过重担,为父分忧,心中的悲苦和内疚,时时吞噬着任弼时的心。
奔赴莫斯科前夜,任弼时坐在窗前,展开信纸,心情十分复杂,在信中,一面劝慰老人家,一面表述自己的决心和抱负,他写到:
千里得家书,固属喜极,然想到大人来省跋涉的辛苦,不能说是非为衣食的奔走所致,若是,儿心不觉顿寒!捧读之余,泪随之下!连夜不安,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故儿每夜闲坐更觉无聊。常念大人奔走一世之劳,未稍闲心休养,而家境日趋窘迫,负担日益增加,儿虽时具分劳之心,苦于能力莫及,徒叫奈何。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但儿常自怨身体小弱,心思愚昧,口无化世之能,身无治事之才,前路亦茫茫多乖变,恐难成望。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
在信中,任弼时一一解答父亲的担忧和疑惑,唯恐父母过分担忧,他宽慰道:“沿途一切既有伴友同行,儿亦自当谨慎,谅不致意外发生,大人尽可勿念过远……”
关于上海谋学之事,他告诉父亲,“儿前亦筹此为退步之计,不过均非久安之所”,赴莫即可成功,“彼即当作罢论”。
复信投邮,扬帆起航。
1921年5月中旬,任弼时乘坐邮轮从上海出发,奔赴遥远的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自此,任弼时在莫斯科一学就是三年。朝气蓬勃的莫斯科东方大学让任弼时的生活感到充实,但他也时时挂念家中的一切,一有机会便会写信回国,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1924年2月,他专门用挂号信寄给父亲一封信并附照片一张,还没收到回信,有人回国,又托人带信给父母及妹妹。告知他们“我在莫身体如常,学识亦稍有进步”,也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在中国已是春季……可恨远隔异土,不能与你们共享这种幽乐!”“但我不惜!因为我们以后共享的日子还多!”
然而,在任弼时学成归国后,由于工作牵绊,一直未能回乡探望父母,1924年冬,带着对儿子的不舍,父亲撒手人寰。1938年3月,母亲也在任弼时再度赴莫斯科途中去世。任弼时的父母都未能等到与儿子共享“大同世界”,便抱憾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