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味杜心五文化 转渡武侠电影创作 ——电影《杜心五·侠事峨嵋》构思和其他同题创意
中华名人在线 2020-08-16 13:10:10 作者:zhhmrzx 来源:

深味杜心五文化   转渡武侠电影创作   

——电影《杜心五·侠事峨嵋》构思和其他同题创意

 作者 曾绍祥 任国瑞 

  释名

深味:深入开掘,作深层次的体悟和领会。基本意义如此。这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一个专用哲学名词。

转渡:海德格尔的专用名词。对事物进行巧妙转换,予以变格和升华之意。(基本意义如此。)

 

            杜心五基本事迹

湖南慈利人,武术家,南北大侠。辛亥革命元勋。自幼天资聪颖,既有文禀赋,更有武天才。四岁识字,五岁学武。习武路上,叠叠遇高人:遇石彪而学飞蝗石,遇严克而学少林功夫“大连图”,遇于虎而学武当“一着胶”等高功……后遇到峨眉奇人徐矮师,随徐上山,习武八年,终于练成中华武林奇技“自然门”!

学文路上:6岁进私塾,受教于阎镇衍老先生。13岁进渔浦书院,师从国学大师吴恭亨先生。14岁,杜心五走出渔浦,奔澧州县试,以第十名好成绩考取秀才。多年之后,31岁那年,杜心五第一次求学日本,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和基础文化知识。35岁,杜心五第二次求学日本,进入日本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38岁,杜心五从弘文学院毕业,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三年后毕业。获农学士学位。41岁这年,他回国,参加了学部对于归国留学生考试,列为优等,授农科举人功名。

农学学士,举人头衔,这就是武人杜心五的文凭学历。

这位文武双全之人的革命生涯:自幼胸怀正义,爱国心炽。少年时秘入洪门,青年时为民除霸。同情维新党人,以通天大胆而行刺袁世凯和西太后。事不成,亡命日本。遇孙中山,一拍即合。成为孙中山的保镖和革命战友。武昌首义,他为辛亥革命立下奇功。功成身退,黉门为师,教书农大。弘扬武术,教授生徒。袁世凯崛起,宋教仁被刺,杜心五万念俱灰。日寇践踏中华,屠我同胞,杜大侠再次出山……当敌机轰炸重庆,人们躲于防空洞中,有人问杜,今后谁主中华?杜响亮回答:肯定是gongchandang胜利!

于是就有解放初期中南海的亲切一幕:毛 泽东请程潜吃饭,席间讲到杜心五,毛 泽东关切地说:对这个人才可要好好保护啊!

人生能得如此之遇之言,夫复何求?

 

湖南,极不寻常之地;杜心五,极不简单之人。

遗憾的,许多年来,许许多多的写作家,以及千百次的街谈巷议,都只是说杜心五是个武林高手,南北大侠。只是一介武人,仅此而已。

其实,这是把杜心五看小了,看低了,流俗之见,太皮毛,太过一般。

如今我们应来站高度,深里看:

 

           杜心五是一份厚重文化

站文化和哲理之高度,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而审察,便见眼前奇光异质,这“杜心五”三字,乃是湖南的中国的一块五色光芒的文化金招牌!

不错,杜心五是“武”的。但这“武”里所蕴含和折射的,恰恰是一份巨大的文化。

武者杜心五,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农学士。回国后授举人头衔。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满腹的科学知识和文章。如今看他的书法,其功力深厚,拿到当下,也是地道一个书法家。杜绝不是一个单纯武夫,而是一个身负武功的高层次文化人。

撇开杜心五的文化,但说杜心五之“武”。其他人学武,可以不读书,不识字,没关系。但杜心五学自然门,这样不行,必须有文才能学武,必须边学武边琢磨文,必须文辅武成。因为那徐矮师不仅是武功达到天下顶尖级,他那满腹诗书也是一般文化人不能望其项背;因为徐矮师所传授的那“自然门”,那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动作的创造,那是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庄之“道”。循着这老庄之道的指引,自然门才萌芽、生发、形成,才终于找到:“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跃,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息寻原因。”才大彻大悟地找到:“大道原来法自然,自然之中有不然,不然练到变自然,自然之后变当然。”这条武术创造之路,这条练武之路,它是武术和中国古典文化古典哲学的紧紧相依,这就是地道的量子纠缠!是不可分的!武术的自然门乃是源出于文化的自然门!

maozedong有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也完全可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写作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文化权。

如何调查?首先就要把捉材料。好好阅读,老老实实地掌握材料。然后就是对这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不看书,乱搞,兴古骂天来胡编乱造,是要不得的啊!中国gongchandangde文艺习惯里,过去特别强调一条:要体验生活。写哪一行,就要泥里水里地深入到那一行之中去。这条经验,现在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所以,当我们对这“武术”二字进行材料把握和历史磨研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五千年”和“两万年”。——所谓五千年,就是说,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自汉字(甲骨文)萌生以来,到如今之中国历史,已经是五千年左右。这一段历史,大家都熟悉。但是,这五千年是有文字的,而这五千年之前呢?我们的老祖宗在没有文字之前,他们都是文盲,可是文盲也能好好地活着啊!他们有语言啊!有语言就能交流啊!没有文字,但有语言的历史,长长的,将近一万到两万年。许多新发现的地下文物,就是这两万年历史的坚强佐证。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灿烂峥嵘的中华武术,不是诞生于五千年前,而是萌生于这两万年历史的初始和早期。早期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自卫和攻击,于是就对自己的肢体运用进行琢磨,于是这武术的雏形就开始萌生。这就是文化,就是原始文化;这就是源头。抓住了源头,也就是抓住了本质。这两万年,中华文明在慢慢地发生出来,发展起来,武术也就慢慢地汇水成河而发展起来。这就是一段巨大的文化根源。

独特的独异的自然门武功,其源头和根蒂,就应该是衍生于这两万年的早期。研究中华文化,研究中华武术,就应该向这遥遥的早期去远探!

这一切,恰恰就可以通过杜心五,去与长长的历史而接通起来。

所以说,杜心五是一份厚重的文化。

这样说,目的是什么呢?

其一,进行纯粹的科学和文化的研究。

其二,一句热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文艺手段热唱杜心五,而把湖南,特别是把张家界市,再来一次热宣和鼓呼!

我们取的,当然是第二种。

文艺手段多样,我们这次来使用的手段是:电影。

四面综观,思索确定,我们觉得的确是找到了一个:

 

         大有可为的杜心五电影工程

关于杜心五的文化书写,我们以前见过许多。记得最早读到的是恩师宋梧刚先生的一部写杜心五的小说。后来,又陆续读过好些个杜题材的小说和传记。这些师友们的作品都不错,觉得颇开眼界。(但也稍稍觉得有不满足之感。)

关于杜心五的电影和电视剧,以前略略看过,最近仔细看了一部:当年香港郑少秋演的连续剧《杜心五》。他们对杜心五的歌赞态度是好的,但那种艺术手段是不高级的:武侠加爱情。太陈旧落套。完全是编造虚构的,与杜心五事实相隔远远,而且虚构得不高级。

也看了杜题材的另一部电影。还有最近广西台拍的一部杜题材连续剧。觉得还是不大高妙。

正因为不高妙,所以,就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制造出高妙的空白和契机。

综观这些年来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看到:演的映的展现的,大多是是霍元甲,是少林寺(间或也有武当),是李连杰。荧屏和银幕上虽有杜心五,但的确不多。(许多青少年,开口能道霍元甲,却不知杜心五是谁。)

这又是契机:正因为不多,我们就可在杜心五题材上进行大量的重新开发。

这重新开发,当然,我们可又来拍电视剧连续剧。

但,一部连续剧,起码也得三千万,才能开步。

觉得,还是做电影为宜。

1用电影科技手段,来表现武侠题材和桥段,这就是武侠电影。这种电影,中国观众爱看,国际观众也痴迷,有巨大市场,有巨大的文化潜力与经济潜力。这是往大里说。

2往小里说,具体说,就可借杜心五电影,来弘扬张家界声名,来推介张家界经济。(再小里说,也可弘扬杜心五武术文化,就可在张家界、在慈利、在斗米观而兴起武术热潮,把中国的乃至全世界的武术粉丝都吸引到此地来啊。)

3所以,我们就要来做杜心五电影。并且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杜心五的系列电影。这是一个颇大的电影工程。具体手段就是:“子母片”。首先拍一部:

《杜心五·侠事峨嵋》。此电影,从杜心五少年写到他去世。基本就是一部传记片。(值得为杜心五写这样一部传记片。)这就是母片。然后就接连出子片:

《少年杜心五》,做成一个儿童片,会很有趣味的。

《杜心五与张家界》,写杜心五在山中寻找老道,学武习武,山中打猎,在山中除霸等等,把武术和风光结合起来。一部以武术为佐料的风光片。

《西湖擂台》,写1928年杭州举行全国比武。杜心五带着徒弟万籁声参加。万籁声年轻气盛,和武术师傅发生争执。写杜心五如何化解矛盾。在一连串江湖过程中,展江湖风貌,展示杜心五奇妙武功,更展示他的胸襟、品德、大义。特别是展示一种独特的武林医术文化。

《重庆帮主》,写当年抗日,在重庆,蒋介石是当然的领导。但还有一个帮主:杜心五在青帮和洪帮中威信卓高。那时海内外有四千五百万青洪帮成员。在蒋介石力邀下,杜心五以青帮和洪帮两帮帮主的身份,而成为人民行动委员会的主任。一方面,杜心五积极协助抗战;一方面,对国民党的消极面他予以巧妙抵制,曾经以奇妙的缩地术而戏弄蒋介石。并且,他利用自己身份,巧妙地帮助gongchandang人。这部片子里,要在展示武术的同时,而来展现帮会,同时还要展现谍战……要在塑造杜心五形象的时候,巧妙地塑造蒋介石和杜月笙的形象。

《斗米观》,这是杜心五74岁时回到慈利老家,在饭甑山修的一个住处。他在这里打坐练功,在这里接待乡亲,在这里给农民治病,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来来往往。即将解放的时候,左中右的人都到他这里打探方向。他就在这个地方教徒弟,也在这里给大家讲他曾经见到的蒋介石和maozedong。这是一个家长里短的冷冷清清的场面,但就在这样的冷清场面里而来写一个武侠高人!这很难写,但写得好,就是很不一样的高品电影!

一下就是六部,齐整整一个系列。

当然是从第一部开始:母片——《杜心五·侠事峨嵋山》。

但一个具体而紧要的问题就现出眼前:投资。

剧本是第一位的,投资是第二位的。

甚至完全可以说:剧本是第二位的,投资是第一位的。

投资一部武侠片就是几千万,何况六部!

这里,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好方法:

 

      小投资就是maozedong当年的游击战术

做事业,和打仗完全是一个道理。

抗日当年,maozedong再三给蒋介石写信和打电报,要蒋介石不要和日军硬碰硬,要采取迂回战术。蒋介石不听,结果南京大失败,于是就出现日寇疯狂屠杀的南京canan。

许多年来,maozedong以弱胜强,就是运用使用小小游击队的游击战术,结果成长壮大,最后辉煌成功。

我们现在这个电影团队,在融资能力上,绝对是个弱队。所以,我们一定要使用maozedong的游击战术:小投资。

其实大投资不一定有大成功大回报,许多大投资,最后一团糟。

许多小投资,例如《疯狂的石头》,投资几百万,结果赚了几个亿!

我们的这次小投资战略,具体来说,就是:

“两要五不要”。

不要大演员。大演员实在请不起。其实,在中国的省级甚至地市级的武术队里,都有很好的武术运动员。(凡是好的武术人,都是会演戏的。)甚至在民间市井里,也有这样的好人材。

不要大编剧。现在请著名编剧,一个电影本子,稿酬最低也是500万!我们玩不起,不必玩。其实,民间有高人。我们要找那种文笔可与著名编剧抗衡,但又不是声名巨大,同时人品好,好说话的那种隐形大手笔!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这个团队里。他是不是大手笔,听他说话,看他落笔,一下就知道。

不要大导演。有一个中等水准导演就行。未出茅庐的青年导演也行。关键是他要遵守一个铁的规律:导演是剧本的解释者。只要他怀着诚意和编剧好好合作,必定能够成功。

不要大制作。无论我们如何玩大制作,你能玩得过张艺谋吗?有他那样的巨大资金吗?而他花那样大的资金玩出来的《四面埋伏》呀《长城》啊《归来》啊,结果观者的反应是那样的糟糕。靠豪华布景特殊机关靠玩羊叶子来吸引观众眼球,这不是我们所应该选择的路。

不要大摄影。就是说,不必租赁和使用昂贵的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电影摄制设备。具有一般化的电影拍摄设备就可以啦。现在拍摄电影的技术设备很普及,摄制电影的门槛很低。不必去贪大求洋。一切服从小投资。

一连说了五个不要,那要什么呢?

我们要的是两个:

一要余秋雨先生所肯定和赞颂的一个艺术中的规律:“朴实原理”。朴朴实实,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不在艺术中玩那种豪华花招。我们可以想想当年的剧本《红灯记》,就是一个简陋的农村大队宣传队来搞演出,也一样能使观者落泪,他们可是毫无豪华和花样可言啊!那这《红灯记》靠什么动人呢?还是要靠剧本!

二要的,就是剧本!一个真真正正的好剧本!

小投资的成功,主要的就是剧本的成功。

这种小投资,大约要多少资金呢?

300万——到500万之间!

(指的是一个电影。不是整个的系列。比如母片:《杜心五·侠事峨嵋山》)

这个数字是很现实的,是不欺主的,依靠我们大家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关键在剧本。而搞剧本,也是如同打仗。

打仗,其实不是打赢的,而是在打之前,在桌子上算计、策划、构思出来的。这就是作战方案。作战方案胜,以后好好执行,就基本能胜。如果作战方案不高明甚至是稀里糊涂,以后必败!

现在,我们就来谈我们的母片《杜心五·侠事峨嵋山》。

我们颇为自信说:我们的这一仗,这个剧本,肯定是能胜利的。

我们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们肯定能胜利呢?

失败,就是对于胜利的最好的证明!

有许多师友们的许多作品失败了。对这些失败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能反忖出我们的胜利的必然。

是谁人?是一些什么作品失败了?

他们失败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成也“动作”,败也“动作”

例如张艺谋的《四面埋伏》,就是失败之作。

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也算是失败之作。

还有其他先生的一些作品。

张艺谋陈凯歌等等先生都是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出过许多优秀作品,对他们我们深深敬佩。但人无完人,大师的个别作品也出了差错。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应当实事求是地来总结他们的教训。

《四面埋伏》、《道士下山》以及《一个人的武林》等等作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观念,他们都牢牢地记着两个字:“动作”!

他们认为,武侠片就是动作片。是中国特色的动作片。用暴力美学来满足人类心灵深处的暴力倾向,用中国特

色的武打动作来满足中国观众和国际观众的视觉诉求。于是人类影坛就出现了武侠片功夫片这个种类。

这种影片,关键是动作。无动作不成武侠片,好动作才有好票房。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需要定位于一个前提:

有两种动作:

体育场里的动作。在这里刀枪棍戟飞飞武打噼里啪啦,好看;一大群男女健儿奋臂挥姿做着团体操,很美,好很看。这些好看的东西,就是:动作!

电影院里的动作。那银幕上的飞飞武打,人群奔涌,也就是动作!

但电影里的动作和和体育场的武术表演和团体操的动作是不一样的。

体育场的动作是外在动作。

故事片电影里的动作(武侠片当然是动作片),是来自于内在的动作。就是说,武侠片里的一招一式,一番打斗,一番桥段,它都是来源于剧情,来源于剧中的人物。来源于人类的情感。

武侠片动作,是人类情感驱使下的动作。

而体育场动作,却是无情的。

有情和无情,这就是大区别。

没有情感的动作,就是“假动作”,反之,才是真动作!

当然,《道士下山》这样的片子,它似乎也有个情节,里边似乎也有一个喜怒哀乐。但那是编得极不高级,随随便便的。根本就没有达到使观众在移情作用的晕化中,而进入一种感动和同化的境界。只有在场中观众进入了感动和同化,那一切的武打一切的动作,才有可能在观众的眼里,漂亮而辉煌起来。反之,观众就会心生埋怨:我进的是电影院,我怎么来到了体育场和杂耍场?

《道士下山》、《四面埋伏》等等片子的失误,就在这里。

这些导演太轻敌了。他们把剧本的作用太看轻了。

曾有人说:金庸的武打片里,不也就是这样一些打打闹闹吗?此言大大差矣!金庸片里的故事多好,那些人物写得多好!正因为那些好故事好人物搭起了舞台,那种种武术奇技才能在这舞台上尽情地显摆!

所以金庸片里的动作,才是内在动作,才是真动作!

假动作必败,无有人物根基的外在动作必败。

想想我们以前的那些戏,例如盖叫天演的京剧《武松》。那也可以说是一个武打片。在飞云浦一场,武松一把单刀,战十几条棍汉,最后手刃解差,然后把红衣一勒, 把打发一咬,飞上桥头……看得来,观众是心灵紧扣,血脉贲张,也想要拿着把单刀而打杀起来!

就因为武松的这些外在动作,全都是来源于“为兄报仇杀恶人杀狗官”的内在的强烈的人类情感!

就是后来的祝延平演的连续剧《武松》,也是如此。醉拳就是在那时而在中国大地流行起来!

当然,不是要大家就简单地回到《武松》。就是回到金庸也不行。你照着金庸的路子走,再如何你也超不过金庸!

金庸是不可超越的。那怎么办呢?

我们退回来,我们去走另外的路。

所以,我们要创新!

因为,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方法:

 《叶问》给我们指出了新方向

是偶然地在网吧无意看到《叶问1》。好!大合吾意,大合吾意!我们心里所想的,所要找的,就是这个方法,就是这个路子!

这个风格和路子,他们绝不是无意撞到。而是《叶问》的编导们的一种有意的谋划。看得出他们是已经深思熟虑的。

是什么风格什么路子?

想想从前:从古至今,古今中外,这小说呀剧本呀,都是“虚构艺术”。都是“假戏真做”。是假的,假定的,不是个真事。是写家编的。无论编得好不好,反正是:编的。

莎士比亚的东西是编的,是虚构的;中国戏曲舞台上那些东西是虚构的。从《火烧红莲寺》以来的武侠片都是虚构的。金庸写得很好,但依然是虚构的。所以说,金庸小说是“chengren的童话”——能不能把童话变成实话,把假话变成真话,把神话变chengren话?!我们过去看的武侠片里的人物都是一些神仙。这盘武侠神仙菜大众们已经吃腻了,要求换口味了。其实,生活中的武术家不是神仙,他们本是活生生的生活中实有的人。可杜心五经过香港作家一写,经过郑少秋一演,就成了一个漂亮的神奇武侠。而不是杜心五啦!

《叶问》编导恰恰就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就反其道,走新路,就紧紧地抓住:生活美学,真实美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云:凡是使人想到生活的,就是美的。

这个纯文学的方法,《叶问》编导却拿来。他们甚至把贾樟柯的东西也拿来,把巴赞的生活美学和真实美学拿来,把一个个武打动作,都镶嵌在生活美学的大镜框里,把武神变chengren,让片子从头至尾洋溢着生活气息,造成一种绝对真实的生活质感,让观者眼目一新,觉得亲切,好看。这就是《叶问》成功的大诀窍!

其实,《叶问1》的故事也颇简单:还是一个比武模式。小比武:一个武师闯到佛山,要和叶问比武。大比武:叶问和日本人比武。

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较老套的故事(好几个电影都写过这种故事),如果做成霍元甲式李连杰式,那是根本不能出彩的。

许多大师,以及许多有经验的写家们,都再三讲过:“不要写故事。”并非不要故事,而是说,眼睛不要仅仅盯着故事,要盯着故事以外的东西。

老故事,可以使用新写法;一盘老菜,可以用新的烹调方法。

把心思稍稍那么挪移一下,《叶问》编导就发现了新天地:破天荒地在武侠片中借鉴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搞真实美学和生活美学。他们在片中牢牢地抓住了三样:

1真实的生活环境。不搞琼楼玉宇,不搞美丽得不得了的仙山亭阁(那是虚构的童话)。《叶问》中,那民国时候的广东老街;那一个棉纺厂,里头繁乱忙碌;叶问在香港所住的平民窟,那个破破烂烂的小木楼。是那样的真实如旧,一下就让观众觉得:这不一样啊!一下就把观众拉入到了生活美学的审美享受之中。

2真实的生活细节。一开场,就是那个武师来要求比武。按照霍元甲套路,那就是开门见山,开场就打。《叶问》编导高明,他们知道:兴奋点出彩点不在这场打,在别处:“吃晚饭”——叶问正在吃晚饭,那个挑战人来了。叶问先要那人等一等,待我吃完饭再说。然后又问挑战人,你吃了饭没有。并且请那人也来一块吃晚饭。那人也就不推辞而吃起来。并且吃得毫不客气,一碗又一碗,一筷又一筷。

这吃饭细节,有什么作用呢?它是为了造成一种生活情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对真实的生活感:那天,是在吃晚饭的时候,那个武师来找叶问来挑战的。造成一种真实生活的味道,一下就把观众给拉到了当年的生活氛围中。

如果换一导演,认为:这吃饭与这场比武毫无关系呀!一下剪掉。那可就是大煞风景也!

又如:棉花厂里。为了教工人自卫,工厂老板安排叶问教工人练习武术动作。那个味道,就是后来的工厂里进行民兵训练呀!特别有味,亲切!

又如:日本兵来请叶问去当武术教官。那日本军官看到了美丽的叶问妻子,发出淫笑,就往楼上走。叶问一下紧张了,急了,恨了,愤怒了,霎那就出手了,一下就把日本军官和士兵全部打死!——此细节极为紧张,极为抓人!

能有这种效果,全因编导极准确地抓住了一种绝对真实的味道。

3真实的人物。文学是人学。武侠片也应该回到这个基点。《叶问》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可信可亲的叶问,而不是一个虚假的神,更不是鬼,也不是什么“侠”,就是武术家叶问。这为现实主义武术电影开了一个好头。(甄子丹演得好,但首先是剧本好,导演对于甄子丹的诱导是正确的准确的。)

这个文章是要写杜心五,可是却绕了一个大弯子写到了《叶问》。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找到武侠片写作的规律。把规律找到,然后用这规律作探灯,对着杜心五题材一照,应该如何写的条条思路,就清清晰晰地展现在你我的眼前:

母片电影《杜心五·侠士峨嵋》写作构思12

六部电影,先写母片《杜心五·侠士峨嵋》。

如何写?

1戏是硬道理!

于是就想到常常听到一句话:电影不是戏剧。——这其实是一句似通非通似懂不懂的话。(有哪一个好电影不可改成戏剧,又有哪一个好戏剧不可改成电影?)一定要牢牢地永远地记住一个信条:电影就是戏剧。电影是戏剧的扩大和延伸。电影的可看性依然是电影的戏剧性。依然在于“戏”!那么,什么是“戏”呢?

千万条理论我们都烂熟。这里讲大白话:银幕上的一切能勾得住观众眼珠的东西,就是戏!

这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悬念:下边是什么啊,下边是怎么回事啊。造成一种紧张感。用这种效果来满足人类的一种好奇的天性。——戏是悬念。这点,人们都知道。但大多人却偏狭地认为:只有悬念才是戏。他们忘记了另一类:趣味,情趣。不要什么悬念,只要有味道,一样抓住观众。例如齐白石的画,一盆红红火,一把茶壶,一个老爷爷和几个顽童。这有什么悬念呢?可却是那样的趣味津津。这种趣味,一样也可出现在银幕上,一样能抓观众眼球。而且,这种靠趣味而制造的艺术效果,要比靠悬念而制造的效果,要高一个层次。

两类东西就是戏:悬念和趣味。

所以,要让电影本《杜心五》从头至尾充满着悬念和趣味。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并且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这就必定是部好电影。

2故事和结构——选择“人物命运式”

还是要有一个故事。所谓“故事片”也。

故事大架子如何搭呢?

可以取杜心五人生中的一段,围绕一个事件展开矛盾,一人一事写开去。

在以后的片子,可以这样做。

但此片不这样。此片,我们写杜心五的整个的一生。这合乎杜家人的要求,合乎杜心五研究的要求,更是合乎广大观众欲了解杜心五生平的这种普遍心理。

凡在正规艺术院校学过编剧法的人都知道:古今中外编故事的方法,有:36种模式。这些模式,合乎人性。只要进入其中一种模式,观众就基本能看得下去。写人的一生,这就是“人物命运式”。例如奥斯卡得奖片《甘地传》、《莫扎特》,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我这一辈子》等等,都是这种模式。银幕上的主人公的一辈子,使得观众边看边想到自己一辈子,这就是感动和共鸣,这就是移情。

而且,杜心五这一生经历复杂,颇有特色,展现出来,很令人生出浓浓新鲜感。(杜心五故事,的确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叶问故事要强一些。《叶问1》是比武,《叶问2》又是收徒弟,对方来闹事,以及保护学校等等。这些材料,的确还是一般。估计原始生活中的叶问的素材,可能还不仅仅是这样的。)

就按照杜心五的真实的生平经历,写他少年学武,青年走镖,山中除霸,刺杀慈禧,流亡日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老天爷啊,这么多的东西,90分钟里怎么能容纳得下去呀?这是一个难题;这么地从少年写到老年,平铺直叙,弄得不好,就是一本很不好看的流水账。这又是一个难题。

但我们胸有成竹,能破此难题,因为,我们手里有:

3“巧构思”:把冗长变为精练,把平凡变成好戏!

读书人都知道“六国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名句,这是一个精练的好例子。但这只是文字的精练。最难的是结构的精练。这里,请想想画坛上的“马过桃林马蹄香”。高明画家的巧构思就是:几只蜜蜂,在那马蹄边缭绕,通过蜜蜂而画出那个似乎不可能予以表现的“香”,这就是巧构思!又如,老舍出句:蛙声十里出山村。大师齐白石就这样画:长长的山泉水流到这里,这里却有几个蝌蚪在清泉里戏耍!这就是巧结构,巧构思!在这里要说到maozedong,maozedong如果当编剧,他就是一个世界一流的编剧!其实制定一个战役或者战斗的方案,就是在编一个剧本。那么反过来,就是:写戏如用兵。要像maozedong用兵一样,你根本就想不到他会这样部署!

结构一个剧本,有一种“一点式”。也可称“爆炸式”、“胆心式”。就是:首先在全剧的最后,设计出一个中心点,爆发点,然后前边的剧情,全部向着这个最后的爆发点来奔进。比如著名电影《牛虻》,革命者牛虻,就是他的敌人、被革命者蒙泰尼里的私生子。前边的一切,都是这最后场景的铺垫。这部《杜心五》不做这样的设计(这般的设计很容易,但太虚假),而是采取“多点式”。根据杜心五的生平,全剧设计成七个段落,每个段落使用巧妙构思,而制作成一个小戏,小故事。整个这部戏,就是七个很好看很有悬念和味道的小戏、小故事!

而七个小故事小戏的巧构思,是很独特的,一般人是难以想到的。并且十分的精简。这就不光解决了太长的难题,而且达到了很抓观众的效果。

这七个小故事小戏是如何设计构思的呢?以后开座谈会再详细谈吧!(这也是个商业秘密呵!哈哈!……)

4主题:一个人是怎么成为武术家的?

以往的电影,凡武术,必是写爱国,必然要打外国人。他们是通过武术写爱国。这没错。但这样的搞法太多了,那些武术家口中的台词,几乎都成了标语口号。当然,写杜心五当然地要写他的爱国和革命。但此片的主题和重心不放在这里。而要回到武术,就写一个平常人,他是如何碰到种种际遇,经过艰难困苦,而成为了一个武术家的。这样的写法很新;而杜心五这个题材,也呼唤着我们这样来写。

5“朴实武打”。

武侠片电影,顾名思义,里头一定得有许多武打动作。大常识。观众就要看这个。我们这部片一定要出新:那些大师们靠特技制作出来的武打镜头,使人神而往之,但却是敬而远之,使人不相信,那是假的。我们这里,却要搞真的,就搞真真实实的简简朴朴的一拳一脚的“朴实武打”。把余秋雨的关于艺术的“朴实原理”,充分地应用到这部片子中,让片中所有武打动作都显示出朴实之美。当武侠片世界充斥着神的侠的鬼的离奇“神打”的时候,我们突然推出来这实实在在的“人打”,这就是大创新,观众必然倍感亲切而欣然受之。

6回答观众一个问题:自然门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错,这的确是在传播知识。在故事片里,对于知识性的问题,技术性的问题,一般的办法,就是少涉及或者是一笔带过。其实,人类中的一切技术问题知识问题,都是可以在银幕上津津有味地予以展现的。(这就是创新的新门径。如果要写工匠精神,就可以用这方法开口子。)武术与暴力有关,与每个人怕受欺侮而要武力自卫的人性本能有关。所以,你来展示这种知识,观众一定爱看的。

特别是,这自然门的内在里,既是神奇的,又是具有浓浓趣味的。把这个自然门知识层层剥笋揭出来,就可以造成一个强烈的看点。(我们将在片中把文化大师梁簌铭也请出来,因为他亲眼看到过自然门的神奇,而且在日记中有专页记载此事。)

7学《叶问》——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

如果是五年以后再来学《叶问》,那时肯定已经有许多人来模仿这种风格了。(一个事,如果有百分之四十的开始赞成,这个方法就没有搞头了。)如今学,正当其时。(在看叶问之前,在刚刚酝酿杜心五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了这个叶问方法。所见略同也!)

先有环境,后有人物。先有景阳冈,后有武松。以前武侠片的环境:虚拟、神幻、时尚。我们这里则要:观众一看,就油然感觉到生活的亲切。要把慈利老屋、湘西风景、贵州老街、北京四合院……一画一景地绝对真实地展现出来!

要让“人”的杜心五,就行走和活动在这么一个 “人”的环境之中。

8超《叶问》——要在片中大写风俗!

有小说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小说中有一种最高层次也是最难写的小说:风俗画小说。

我们要把这种办法引入到这电影中:湘西糍粑、重庆打擂茶、内蒙吃羊肉、长沙大雪、北京放风筝和喝茉莉花茶等等,一齐放到这电影中,要在浓浓的生活情趣中展现武打,要用这些舌尖上的趣味,来浓浓地吊起观众的口味!

而且,还要把湘西民歌也引进到片中。

8用贾樟柯方法来处理武侠片中的细节和人物。

杂交出优势。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如此,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我们要破天荒地把贾樟柯方法引用到这部片子中,用贾式方法来处理细节,来塑造杜心五。所谓贾式方法,他是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学来的,也就是“巴赞美学”。所追求的是:真实美学。是那种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绝对真实!

9正剧中要有浓浓的喜剧因子和元素。

杜心五是英雄,此种片子当然是个正剧。但要加进喜剧因子和桥段,这样观众才能有观赏时的轻松感。切切不能搞得“高”——“高”往往就造成沉闷,一定要避免之。

10语言:方言是最好的语言

 “诗到语言止。”剧本的最后,也是要落实到语言。要落实到每一句台词。此片台词,不搞优美词语诗情画意,不搞《大明宫词》里头的那种莎士比亚式。台词一定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要适当地在片中引进方言。不必要担心观众看不懂。如今场子里都是高文化层次的观众群,他们连外语都能听懂,况夫方言乎?只管放心。可用方言造成片子的浓浓韵味。

 

            如何具体操作?

1寻找能够认可这个方案的志同道合者。寻找领导、老师、同仁、朋友,组成一个文化奋斗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首先就要读一篇文章:《文化产业是房地产之后的又一部财富收割机》。要明了:这个杜心五电影工程,是个正当其时的好项目。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利益的文化好事。要升起大家的共同欲望。同欲可胜!

2组成一个编剧小组,以三人到五人为宜。以一人为主笔。首先写出母片剧本《杜心五·侠士峨嵋》。然后,由主笔进行主持,讨论出其他五个剧本提纲,大家分头执笔,写出另外五个剧本。最后由主笔进行统一统稿。就是说,首先搞出剧本。剧本是一切的基础。好剧本是硬道理!

3关键是筹资。可请求政府予以拨给;也可根据文化政策申请资金。

4还有重要的一条道路:走市场化的道路。在剧本经过论证之后,的确很好,很有把握的前提下,可以寻找公司,寻找老板。也可采用当今商界时尚的方法:众筹方法。还可邀集同仁,采用银行贷款的方法。并且,可以和香港、台湾的制片机构进行联系。还可和美国的电影市场进行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去联系相关的电影人。

中国梦!我们的国家正在实现这个大梦!而每个人,每一个小团队,都在一步步地实现这自己的小梦。坚信一句话: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你没有做到,是因为你首先没有想到!

那就让我们怀着一种信仰般的想念,学习当年杜心五苦练自然门的那股韧劲,而扎扎实实地迈开我们辛勤的坚韧的文化步履吧!


     曾少祥简介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班。
代表作
文化专著《话说余秋雨》、文化专著《郭沫若艺术论》、长篇小说《中国木炭》、花鼓戏《字圣黄自元》、花鼓戏《耀邦回乡》、花鼓戏《奶奶再爱我一次》、花鼓戏《血染乌纱》。
· 花鼓戏《那年有一个红军》获全国田汉奖
· 花鼓戏《山那面人家·作家周立波》成为湖南省文化厅重点扶持剧目
· 出版长篇电视剧剧本《叶紫与鲁迅》
· 发表小说和论文共计五百余篇。
· 投拍三十集电视剧《行知中国》
· 投拍八百集电视情景剧《松柏巷里万家人》
· 创作长篇电视剧剧本《李卫当官》第二部等等
· 50万字编剧教育专著《曾老师教你写剧本》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花鼓小戏《黄自元回乡》公演
纪念杜心武诞辰150周年
那年,我们风华正茂
1999年我和老师余秋雨先生合影
和著名评论家曾镇南合影

和耀邦长子胡德平合影
我与武汉大学的情缘
与年轻人一起的日子很快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