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榫卯日月煌
——读杜钢建教授“古苍梧国2万年前巨石棚与榫卯结构——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6)札记(四章52首)
七溪山人
第一章
(一)
巨石文化话文明,永州最具代表性。
考古发现巨石棚,远古苍梧黄田铺。
(二)
二万年前苍梧国,位今永州零陵地;
靠近广西全州界,八铺域中黄田铺。
黄田铺镇中学内,石棚原是人工建。
人类建筑凭一览,世界最早叹惊奇。
注:在湖南永州的巨石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永州市城西15公里处黄田铺中学内考古发现的巨石石棚。古苍梧国2万年前的巨石棚位于今湖南永州零陵西路到广西全州界八铺中的黄田铺。永州零陵黄田铺镇中学内的石棚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工搭建的,也是至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建筑之一。
(三)
巨石石棚在潇湘,稳坐东北朝西南。
四块大小不等石,石灰岩石任组成。
(四)
造型独特巨石棚,四块青石堆垒成。
顶石一块墙三块,立柱支撑三角形。
棚顶底面舒平整,顶石侧面入眼明。
九棱九面谁领略,墙石侧面皆规整。
顶石重达二吨多,杜公梳理寄深情。
(五)
石棚出入口,宽达一米四;
石棚内空阔,空高一米二;
石棚后出入,口宽二米一;
石棚进深长,长达三米四。
(六)
墙石霄汉立,明显人工为;
打磨痕迹在,棚底可窥槽。
前槽看内嵌,有一小石块。
石棚基石台,面长一米五;
宽处有六米,遗址面积大;
平方九十米,望月世事移。
注:考古专家认为永州零陵巨石文化有2万年以上的历史。
(七)
巨石石棚所在地,舜帝时属苍梧国。
五千年前《山海经》,远古苍有记载。
(八)
南方苍梧丘,苍梧之泉兮;
在营道南矣,其山有九峰;
九峰皆相似,故曰九疑也。
管窥苍梧山,其泉已著名。
道国之营道,九疑峰盛名;
已经标地图,皆为人所知。
(九)
远古苍梧与道国,不同时期古方国。
道国辖区所在地,位今道县往西至;
领域怀化通道县,往北至今邵阳地。
古代变迁偏幽寂,世事时移谁记忆。
(十)
远古苍梧国,辖区更广大。
包括古道国,所辖之范围。
九疑山往南,包括今韶关;
纵深云浮地,往西辖广西;
合浦至越南,日南等地区。
注:古苍梧国的辖区曾经囊括粤地诸郡,其中有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
(十一)
天文星野窥划分,苍梧管辖有粤地。
牵年星和婺女星。可窥粤地之分野。
(十二)
西汉长沙国,管辖范围大。
西南方向处,延续苍梧国;
基本领域地,直至今泰国;
越南部分区,痕留记推移。
注:在天文星野划分上,古苍梧国管辖的粤地属于牵年星和婺女星之间的分野。西汉长沙国的管辖范围往西南方向基本上延续了古苍梧国的管辖范围,直至今泰国和越南部分地区。
第二章
(十三)
苍梧国历史,著名帝王陈;
舜帝和禹王,颂章翰墨存。
(十四)
舜帝《史记》践帝位,三十九年可雅幽。
南巡狩猎穿林出,崩於苍梧之野留。
葬於江南九疑兮,是为零陵铸春秋。
二妃不从斑竹泪,墓在君山醉人眸。
(十五)
《史记》集解兮,皇帝览曰矣。
舜冢在零陵,位置营浦县。
其山九谿似,故曰称九疑。
舜葬苍梧传,象为之耕矣。
(十六)
《山海经》曰苍梧山,礼记帝舜葬于阳;
亦称丹硃葬于阴,或曰二妃葬衡山。
注:葬于苍梧山的除了舜帝以外,还有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也曾经被称为帝,但是不为正统史家承认而已。舜帝二妃墓在今岳阳君山。
(十七)
舜帝时期苍梧国,舜封弟弟象诸侯;
成为鼻国鼻亭神,苍梧地区广流传。
(十八)
《史记》有记载,舜之践帝位;
曾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
夔夔唯谨矣,如子之道也。
封弟象为侯,封之有庳矣。
注:史记》正义:帝王纪云:“舜弟象封於有鼻。”括地志云:“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後人立祠,名为鼻亭神。舆地志云零陵郡应阳县东有山,山有象庙。王隐晋书云本泉陵县,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
(十九)
年轻弟弟象,图谋害兄长。
舜帝不计较,始终仁爱弟。
仁爱感化人,鼻亭神碑铭。
位置营道县,北六十里载。
注:舜帝年轻时,弟弟象曾经要杀害他,但事后舜帝没有计较,始终仁爱兄弟。弟弟象被哥哥的仁爱所感化。营道县北六十里鼻亭神碑文曾经有记载。
(二十)
苍梧汉时话属地,南越九郡之一也。
元鼎六年定越地,设置南海与苍梧;
郁林合浦与交趾,九真日南与珠崖;
儋耳九郡远扬名,西南夷武都越巂;
洗犁汶山及犍为,零陵益州等郡也;
西南地计十七郡,杜公梳理豁凝眸。
(二十一)
苍梧王赵光,与越王同姓。
时闻汉兵至,越揭阳令定。
自定属汉矣,越桂林郡中;
监居翁谕兮,瓯骆属汉矣。
皆得封为侯,能安意即休。
注:瓯骆三十馀万口降汉。苍梧王赵光封为随桃侯。揭阳令史定封为安道侯,越将毕取封为膫侯,桂林监居翁封为湘城侯。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二十二)
苍梧地理陈,位置极重要。
管窥左苍梧,梦萦右西极。
历史之说法,自然痕留泥。
汉代话苍梧,郡属交州矣。
长安之东南,故而言之左。
《尔雅》云西至,豳国称为极。
因在长安西,故而言之右。
注:以苍梧为左,以豳国为右,可见苍梧在帝国的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二十三)
远古苍梧地,巨石棚文化;
二万年以上,遗物至今在;
溯源巨石棚,管窥巨石阵;
基本单位展,制作技艺诠。
注:掌握巨石石棚的制作技艺,就可以不断根据需要延伸制作各种规模的巨石阵。
(二十四)
管窥巨石棚,诠释巨石阵;
榫卯结构架,制作方法明。
上古华夏事,工匠文明尊。
传播到世界,各地有铁证。
(二十五)
二万年前工匠研,榫卯结构感万千。
木制石头梦魂远,广泛使用解羁缠。
溯源皆在大湘西,永州郴州株洲缘;
非洲欧洲和英国,复活节岛太平洋;
巨石文化谁寄意,源于中国华夏先。
第三章
(二十六)
巨石结构榫卯承,立柱横梁顺檩增。
构件之间重结点,凸凹结合榫卯成。
连接方式构框架,榫卯咬合别样亲。
高低长短多少事,建筑工匠有乾坤。
注:巨石阵或者巨石石棚的榫卯结构方式是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凸凹结合的连接方式构成框架。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木制建筑和石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构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除了两个构件之间可以采用榫卯结构,多个构件之间也可以采用榫卯结构。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二十七)
榫卯结合道,百余方式陈。
木制石制中,建筑皆可用。
榫头插卯眼,构件连接定。
榫舌谁领略,天衣无缝神。
注:榫卯结合有近百种方式。木制建筑使用的榫卯结构许多都可以在石制建筑中使用。榫卯结构的方式通常有抱肩榫、霸王枨、夹头榫、插肩榫、粽角榫、栽榫、楔钉榫、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暗榫、套榫、挂榫、勾挂榫等等。在许多巨石建筑中使用的榫卯结构一般从外表很难看出。英国巨石阵的巨石看起来很庞大,其实可以解构成诸多石块。若干石块之间采用榫卯结构,构件之间往往天衣无缝,外行人很难进行解构。
(二十八)
巨石榫卯事,要用工具作。
安徽凌家滩,考古有发掘。
发掘出石钻,石钻呈梯形。
管窥两端处,制作有钻头。
钻头一端粗,还有一端细。
呈现螺纹形,工匠似佛灯。
注:巨石石棚或者巨石阵的榫卯结构的凹卯就是用石凿和石钻制作出来的。
(二十九)
永州零陵巨石棚,巨人部落巨人为。
大湘西地巨人族,逐渐迁徙到西土。
管窥沿海达非洲,英国巨人可溯源。
英国巨石文化源,皆源华夏大湘西。
注:英国巨人族群源于非洲巨人族群,非洲巨人族群源于大湘西地区伏羲以来的巨人族群沿海路向西迁徙。英国巨石文化的来源也是源于大湘西地区。目前中国以外其他地区发现的巨石文化,基本上处于15000年到5000年之间。而中国大湘西地区的巨石文化大量在20000年以前。
(三十)
郴州也有巨石棚,位于安仁熊峰山。
三石架锅当地称,神农文塔西南地。
注:湖南郴州于2016年发现的巨石文化也属于石棚文化。该巨石石棚位于郴州安仁县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当地称为三石架锅的巨石石棚在神农文塔的西南方向3公里处。三块花岗岩巨石鼎立,高度约有5米,直径6-10米不等,方圆面积约有100平方米。该巨石石棚已经风化严重,也有2万年以上的历史。
(三十一)
四川凉山州,德昌六所乡。
发现有巨石,文化遗址在。
田野万平方,石墓二百座。
未用十三座,加工有巨石。
石墓堪巨型,长约十二米;
高约二米多,邛人古遗迹。
当地彝民称,“朴苏乌乌”也。
(三十二)
二万年前古人类,潇湘流域鸟歌喧。
巨石石棚已表明,掌握榫卯意绵缠。
制作巨石构件在,探索实践喜随缘。
筑造改变穴居颂,自然敬仰著鞭先。
注:根据在湖南澧水和沅水流域的考古发现。70万年以来该地区的人类文明没有中断过。大约在30万年前,有巢氏就已经在该地区筑造巢居建筑,改变穴居生活方式。通过几十万年建造房屋的探索和实践,在2万年前掌握榫卯结构并制作巨石石棚和巨石阵,属于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三十三)
石柱石梁桥,多座榫卯构。
江永夏层铺,上甘棠村处;
有座寿隆桥,允山回岗村;
有座汉缕桥,还有寺上桥;
道县祥霖铺,田广洞村中;
有座五谷桥,新田石羊镇;
清水湾村地,两座莲花桥。
湖南之发现,榫卯石梁桥;
形成新亮点,古桥擅风流。
注:2009年在湖南南部发现多座榫卯结构的石柱石梁桥,其中有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寿隆桥、允山镇回岗村汉缕桥、寺上桥,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五谷桥,新田县石羊镇清水湾村莲花桥、史家村莲花二桥等。这些榫卯结构石梁桥的发现,形成湖南地区古代桥梁建筑的亮点。榫卯结构石梁桥的发现与道县文物所的杨雄心所长的常年考古研究和考古发现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三十四)
杜公道县行,考察古遗址。
杨君亲率领,爬山越岭看;
玉蟾岩考古,福岩洞讲解;
考古文化说,切身感受深。
(三十五)
榫卯结构石梁桥,杨君发现入眼明。
不同时代建造史,二万年前展技艺。
万年工匠文明传,北宋靖康寿隆铭。
屡废屡兴碑文记,明成八年重建情。
注:杨所长发现的这些榫卯结构石梁桥是在不同时代建造的,说明2万年前零陵巨石石棚的工匠技艺在大湘西地区得到万年传承。根据《上甘棠众架石桥捨钱题记》记载,与寿隆桥结构相同的栈道桥建于北宋靖康年间。“重建寿隆桥记” 石碑的碑文记载:“……甘棠周氏宅东北隅一里许,有桥曰寿隆,屡兴屡废,难为长久之策。爰自成化辛卯冬,棠溪积善君子周绍隆、周麒,同诸众信,集功舍财,觅工镌石圈桥一道……时大明成化八年岁在壬辰仲春月。”说明该寿隆桥始建于宋,明成化八年(1472)得以重建。
(三十六)
老式长条凳,凳腿向外撇。
榫卯石梁桥,构建桥墩时;
木制外八字,自然受启发。
工匠大胆用,独特造外形。
(三十七)
石制建筑中,广阔天地间;
妙笔生何处,灵活见真情。
(三十八)
二万年前巨人事,巨人部落文化观。
溯源伏羲朝时期,共工氏为上相矣。
长颅伏羲是巨人,《开辟衍绎》称七米。
长颅赤发话共工,赤狄人尊祖先也。
注:2万年前巨人部落的巨石文化属于伏羲朝时期的巨石文化。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昊英氏常居左右;栗陆氏居北,赫胥氏居南,昆吾氏居西,葛天氏居东,阴康氏居下。伏羲是长颅人中的巨人。《开辟衍绎》记载:“太昊伏羲氏,其母乃燧人氏之女也,名诸英,住于华胥陕西蓝田。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有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虹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长成三十有六岁,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能仰观星象于天,俯察山川于地。”这里描述的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等都是长颅人巨人的特征。伏羲作为长颅人中的巨人,其身高在上古巨人中是正常的。上古巨人的身高是受疑古派影响的今人所无法想象的。伏羲的身高按照《开辟衍绎》的说法应该在七米以上。三丈六尺若按河南殷虚出土的周骨尺0.2192米计算,伏羲身高为7.89米。伏羲氏的母亲履巨人足迹,巨人普遍都是长颅人。伏羲首若蛇形,身长七米以上,也是长颅人中的巨人。中外历史上的蛇人龙人等都是长颅白人。
(三十九)
伏羲去世后,共工曾称霸。
实际属帝王,虽有帝王位;
行为因不德,不被后世认。
共工氏时代,水患殃民难;
女娲氏戮之,共工氏以亡。
注:伏羲政府中的上相共工氏是红头发的长颅人。共工氏也是后来赤狄人的祖先之一。伏羲去世后,共工氏一度称霸,是实际上的帝王。但是由于共工氏的行为不德,其帝王地位不被后世承认。《路史•后纪•禅通纪•太昊纪下》记载:“女皇氏:《共工氏传》:共工氏,义氏之代侯者也,是曰康回。髦身朱发,【央皮】狠明德,任智自神。太昊氏没,俶乱天常,窃保冀方。抢攘为杰,于是左概介丘,右矕终隆,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寇剧于诸侯,虐弱以逞。爰以浮游为卿,自谓水德,故为水纪官师,制度皆以水名。”共工氏时代水处十七而陆处十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而用不匮。共工氏任刑以逞,人不堪命,于是立兵仗、聚亡义,以奸天宪。共工氏专任浮游,自圣其智,以为亡可臣者。故官圹而国日乱,民亡所附,贤亡所从。女娲氏戮之,共工氏以亡。共工氏有子不才,终死为厉。
(四十)
共工氏家族,人类早期尊。
石匠大师族,历代共工陈。
人类因水利,大型工程建;
勤勉敬事业,贡献巨大矣。
共工子后土,祭祀在社里。
注:在古代宪法上社稷制度中的社制度就源于对共工之子后土的祭祀。
(四十一)
后土也是长颅人,西方白人尊祖先。
共工氏曾霸九州,堪称事实上帝王。
第四章
(四十二)
炎帝以前共工氏,擅长筑坝修水库。
管建工程和水利,贡献踏月为相谋。
(四十三)
伏羲氏之后,女娲氏治理。
延续伏羲号,宪法制度绵。
此时共工氏,不服女娲治。
史书有记载,共工任智刑;
强霸而不王,虽曾霸九州;
行事因不仁,不认为帝王。
(四十四)
神农治理时,依然用共工。
管建农林水,人类贡献大。
共工氏历史,功绩如神农;
水利灌溉事,依靠共工氏。
(四十五)
祝融氏后裔,烈山氏之后;
史书有记载,炎帝统天下;
其子曰柱兮,能殖百谷蔬。
夏朝兴起时,周弃继之矣;
故祀以为稷,祭祀神农柱。
祭祀共工氏,同时形成也。
注:历史上祭祀神农柱的制度与祭祀共工氏的制度是同时期形成的。
(四十六)
共工霸九州,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矣,故祀以为社。
左祖右社尊,宪法社稷制。
渊源崇神农,祭祀有共工。
注:历史上,后来左祖右社的宪法社稷制度就是源于对神农氏和共工氏的祭祀制度。
(四十七)
黄帝治理时,能成命百物。
以明民共财,颂章追先贤。
(四十八)
黄帝朝以后,颛顼能够传。
尊重民财兮,继之有帝喾。
喾能序三辰,以固民财也。
所有虞氏禘,黄帝而颛顼;
郊尧而宗舜,夏后禘黄帝;
而祖颛顼也,郊鲧而宗禹。
商人禘舜也,明确而祖契;
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也;
明确而郊稷,祖之尊文王;
同而宗武王,绵延成典祀。
注:古人曰:“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成为夏商周国家宪法制度上的典祀。典祀制度的缘起与共工氏之子后土分不开。
(四十九)
神农治理时,共工水官制;
已经作改变,炎帝后裔任。
火官祝融氏,改由炎裔任。
史书有记载,人事有代谢。
注:神农氏治理时期的共工作为水官已经改由炎帝后裔担任。此时的火官祝融也改由炎帝后裔担任。根据史书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五十)
黄帝治理时,共工依然用。
史书有记载,黄帝抗蚩尤;
共工黑帝勍,兵自来者久;
黄炎用水火,共工作难矣;
五帝称雄时,固相与争矣。
注:黄帝治理时期,共工依然是重要的历史人物。史书记载“蚩尤则黄帝抗衡,共工则黑帝勍(情)敌。”正是所谓“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炎黄以前,共工氏负责水利工程,祝融氏负责火力工程。从6万年前伏羲在湘西崇山开国到8千年前炎黄治理时期,共工氏家族作为石匠大师家族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负责水利工程和巨石工程的望族。
(五十一)
共工官职尊,总司百工职。
二万年前事,巨石大工程;
应属共工管,石匠大师传。
共工氏家族,重要历史铭。
(五十二)
二万年前巨石棚,历史文化需尊崇。
零陵瑰宝扬海宇,杜公梳理壮湖湘。
万古文明未中断,榫卯结构永流芳。
巨石文化建造物,工匠文明翰墨香。
注:在世界工匠文明史上,永州零陵的巨石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巨人族群,包括伏羲家族和共工氏家族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值得今人纪念。与巨石文化有关的工匠技艺,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不断传承和发展。
2020年8月21日 于长沙清水塘畔
黄田铺石棚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铺石棚位于零陵区黄田铺镇老街口。它由四块硕大的天然巨型石灰岩石堆垒架构而成(计顶石一块,墙石三块),顶面形似山峰,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顶石高2.9米,厚3.4米,墙石高1.1—1.2米,为不规则棱形石柱。重量约10吨棚口坐地朝西南,前后口相通,棚内室宽1.5米,纵深3.4米,高1.2米,其间可以通人,棚底前后有槽,前槽内嵌有一小石块,形式别致据考证,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物,被考古学者称之为“世石文化”。石棚的作用,学者们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古人类居住的洞穴;有的说是世石坟墓,意义如同埃及的金字塔;有的说是一种宗教祭祀建筑物;有的说是古代氏族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整个石棚基于天然岩石构成的台阶上,反映了原始永州人择居的聪明才智。
黄田铺石棚是我国历史上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用天然巨石构建的棚式敞洞穴遗址,对于探求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宗教、思想观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零陵区人民政府驻地13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