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艺术家倪继周赴基层派出所送书法鼓士气
本讯网长沙(特约记者:李顺平 通讯员:佚名报道=)9月9日下午,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著名书画艺术家倪继周先生一行人来到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朝阳街派出所,向一线基层民警们赠送了(中国梦)丶(人民卫士)等50余幅珍贵的书画作品。
在朝阳派出所,倪继周先生深切慰问了民警们,并将亲笔书法赠送给每一位派出所民警。书法文化与艺术融入警营文化,不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公安文化的建设做了有力的支撑。
芙蓉区副区长、芙蓉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章晓波,分局副局长彭金炬对倪继周老师义务支持基层公安文化育警工作表示感谢,并指出要切实结合教育整顿,公安派出所始终秉承人民公安为人民,政治上绝对忠诚,提升执法水平,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倪继周简介)
倪继周,号一舟,字宇辉。画家、书法家、诗人、博导。
1946年11月生于常德。自幼习书画,六十年代起专业作画至今,创作作品数十万计,囊括油画、植绒画、国画、书法、雕塑、篆刻、诗词散文等。作品题材广泛,艺汇中西,雅俗共赏;书法各体皆善,书风清雅古朴。1984年被评为国家美术师,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主席,美国、加拿大画廊特约画家,加拿大中国工商业总会顾问、世界职业拳击联盟(WPBU) 顾问,曾获国际书画艺术家、共和国骄子、世界公益与文化和平和谐使者、国际慈善大使、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大师等荣誉称号。
先生通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创作作品如下:
1金色长城系列经典作品 2一代伟人系列经典作品
3中国梦等经典书法作品 4倪体系列书法作品
5大雄宝殿等fojiao系列作品榜书 6首创植绒油画系列作品
7独创枯墨人物画系列作品 8中国奥运冠军画系列作品
9倪继周山水画经典作品选登 10倪继周花鸟画小品经典作品
11倪继周篆刻作品选登 12倪继周古诗律诗系例作品选登
13倪继周自由体新诗系列作品 14倪继周楹联系列选登
倪继周艺术年简(二)
一、49年随家父学书习画及自学至今
二、小学至中专毕业担任学校美工组长
三、wenge时期和父亲弟妹绘制近千巨幅伟人油画像
四、78年首创植绒油画并开始批量上市受到大众欢迎
五、83年进入长沙市出口旅游商场销售倪继周植绒画
六、85年创办湖南香山画院任院长,正式将美术作品走向市场
七、85年作品进入湖南最大商场中山百货大楼,参加商品博揽会莶订作品50O幅
八、86年为新加坡画商作画,植绒画走向国外
九、88年赴深圳国展中心举办油画展,所参展作品全部售罄
十、91年倪继周耗时三个月绘制大型长城画并捐献为亚运会加油
十一、91年赴北京展览馆举办个人植绒画展《金秋长城〉获金奖
十二、92年入选中华百绝作品引国内外轰动获奖多项受王光英副委员长及广东省领导接见并参观了倪继周个人画展
十三、93年在深圳市开办深圳香山画馆
十四、94年创办湖南省植绒油画学校任校长
十五、94年以后为印尼丶马来亚等国作画近千幅
十六、94年以后多次参加中国广州出koujiao易会
十七、95年美国能源大款来香山画院洽谈求画及新加坡龙艺美术馆画展
十八、96年五一节与国庆节两次在长沙市举行个人画展
十九、01年至08年创作134幅中国奥运冠军图为北京奥运加油
二十、98年捐民政部公益部门100幅作品作公益慈善事业及参加全国公益慈善大会顾秀莲副委员长亲切接见
二十一、96至98年独资建六層楼艺术馆供市民参观学习中国传统书画
二十二、96年由张震芳院长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二十三、97赴港奥文化交流学习及佛山中山等地交流书画活动
.二十四、捐献思危慈善公益基金会作品二十万,成思危新颁证书
二十五、96年揭阳办画馆支援书画120幅
二十六、96年后夏赞忠部长参观香山画院、湖南省老领导杨第甫、姜亚勋等参观香山画院
二十七、20O0年至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绘制了134位中国奥运冠军,是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浩大美术创作工程
二十八、2001年至今无偿为塔尔寺、龙山寺、银田寺等全国50多个庙宇题匾
二十九、06年任福中福公司文化部总经理,住持了福林塔等设计
三十、07年获《国际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
三十一、O9年赴台湾访问文化交流
三十二、09年从深圳回故乡长沙定居,从事书画与公益慈善活动
三十三、09年赴广州捐画近3O0万元举办个人画展义卖为临礼建福利院筹资
三十四、2010年赴台湾两岸书画展获“两岸书法大赛”一等奖
三十五、2010年赴加拿大丶美国个人书画展
三十六、2011年任中国农工党中央文化委员
三十六、2011年赴永州等地救灾
三十七、2011年入编《共和国骄子》
三十八、2012年在长沙市观沙岭举办慈善书画义卖赈灾
三十九、2012年当选湖南省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四十、2013年聘为湖南省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四十一、2013年入编《三湘骄子》第一卷
四十二、2014年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大师。
(来源=彥林)
供稿=奋斗者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