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里的孩子有书读
——记扎根村小40载的模范教师杨应权
杨辽珪
“我们农村条件苦,但是不能苦了教育,山里的娃娃也要有书读。”这是十多年前念小学时班主任常对我们说的话。我的小学名为“金庄小学”,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金山镇的大山深处,距镇上5公里,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学校的校长,扎根在农村小学40载的杨应权老师。
用生命教书,40年如一日
2004年夏天,我们照常来到学校,却没有看到平日里最早到校的杨老师,一打听,才知道他周末干农活不小心被毒蛇咬伤。
下午放学,几个同学相约到杨老师家中探望。十多年过去了,我至今仍清晰记得那时的场景。
杨老师右手被蛇咬伤,全身红肿,整支右胳膊皮肤出现瘀斑、溃烂,他躺在床上,非常虚弱。医生说中毒很深,需要慢慢用药疗养,最少得一个周才能勉强下床走动。
学校6个年级6个班,100来号学生,总共就10位老师,杨老师这一倒下课程根本就调不开,学生上课有一节没一节,成为大问题。
第二周,右臂包着草药、吊着纱带,身体依然非常虚弱的杨老师出现在了课堂。他右手动不了,就用左手写板书,用左手批改作业。起初字都是歪歪扭扭,没过多久,一笔左手的好字、一幅工整的板书就让我们叹服。
(杨老师重伤未愈用左手批改作业)
1981年任教以来,40年如一日,杨老师几乎没有因为个人事情耽误过一次课,就连受了重伤也只是短短疗养一周。期间肾结石严重,他一推再推,直到放假才动手术。
40年的时间,杨老师获誉无数,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优秀教练员、精品课教师……珍藏的荣誉证书装满一箱,但他从未提起;40年的时间,杨老师默默奉献,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但仍奋战在农村小学最艰苦的一线。
从大山深处到大山更深处
2014年,全国劳动模范徐德光老师临近退休,他执教的扇子林教学点面临着急缺老师的困境。扇子林教学点,建在偏僻的山区,两个老师,十多个学生,到镇上得走16公里的山路。有老师曾说,给一个全国劳模称号,去那里任教三年也不去。
徐老师请杨老师去扇子林教学点看一看,这一看,就是七年。杨老师说:“看着那些孩子渴望有老师上课的眼神,我心里难受啊,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苦了教育。”从那以后,通往扇子林教学点的路上又多了一位老师的脚印。这一年,杨老师已经50岁。
杨老师家距离扇子林教学点很远,无论冰天雪地,还是雷雨交加,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草草吃个早饭就开始赶路。
前些年,通往学校的全是泥泞小路,校舍破烂不堪,成为严重危房,学生上学难、上课难,尤其是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到学校后,杨老师立即找到领导反映问题,多方筹集资金,经过一年的努力,泥泞的山路变成了水泥路,学生住进了清洁明亮、冬暖夏凉的新教室。 (杨老师在打扫学校)
“学校迎来崭新面貌,学生们自然也就更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这个校长打个60分吧!”
山里娃也能享受高质量教育
从国防科大毕业后,我到了北京工作,期间到扇子林教学点看望杨老师,教室里摆着一架天平和几个量杯,他正在给学生们上体积和质量的课。 (杨老师正在做实验讲课)
思绪一下回到了我的小学时光,那时候杨老师的数学课总是那么精彩,第一次接触“千米”,他带着我们用脚步丈量1千米到底有多长;第一次接触“毫升”,他带着我们用量筒测量多少滴水是1毫升;第一次学统计,他带着我们发豆芽,统计每天增长多少厘米……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知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爱上学习。
今年6月习主席到青海考察时就指出:“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首先这件事要由学校来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
十多年前,杨老师便组织全校10位老师课后无偿开展兴趣班培训,每天一小时,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兴趣班,有学电脑的、有学绘画的、有学音乐的、有学篮球的……没有教学设备,杨老师就向辅导站打报告申请设备;没有师资,杨老师就到镇里、市里学校请老师来做指导。
我对学弟们讲,我和他们都是幸运的,杨老师的课堂绝对是走在小学课堂的最前列,生在农村的大山里,我们仍然享受着城里孩子才能拥有甚至都不曾拥有的高质量教育。
学生时刻都在心里
我们村位于贵州的山区,经济不发达,特别扇子林教学点的几户学生家庭,非常贫困。
孩子们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杨老师就向上级申请,让学生们穿上新校服;孩子们在学校没饭吃,杨老师就自己找块地种菜,带着米面粮油,架一个电磁炉、一个电饭煲,给学生们做一顿午餐;孩子们头发长了没人剪,他就买一个理发推,亲自给学生们理发;家里条件贫困的,杨老师亲自掏腰包给他们捐钱、送生活物资,先后资助了数十户学生家庭。
我到扇子林教学点的时候,听那些学生称呼杨老师“伯伯”,喊得异常亲切。每每谈到杨老师为他们做的那些点点滴滴,他们眼里都噙满泪水,满满的感激。 (杨老师为困难学生家庭赠送生活物资) (杨老师在学校空地挖土种菜)
临别时,杨老师对我说:“政府精准扶贫,山上的人家都搬了下去,这些娃娃就能去镇上念书,这个学校也就不办了,我今年58,教不了几年了,下一步也去镇里小学。”
我坐上车离去,他和他的学生在校门口向我挥手告别,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供稿 师自伟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