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靖港镇
中华名人在线 2021-12-15 03:08:05 作者:zhhmrzx 来源:

长沙市靖港镇

 
靖港镇原名芦江,又名沩港,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湘江西岸,原系沩水入湘口,今为行政区划“靖港镇”镇政府驻地。2015年格塘镇合并于靖港镇。作为行政区划的“靖港镇”今辖众兴、芦江2社区及杨家山、格塘等10村。

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入湘。” “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当地百姓为纪念李靖,遂把“沩港”改为“靖港”。清同治《长沙县治》亦载:“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 清嘉道间宁乡籍诗人彭开勋《靖港》一诗道出了靖港之名的来历。诗云:
 
李靖攻萧铣,当年此驻兵。
令严师惧将,人去港留名。
沩水西来驶,湘流北汇清。
客船云集处,残夜火犹明。
 
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少通书史。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高祖定京师,本欲斩之,而以壮士将其释放,被召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武德四年(621)授行军总管,委以军政,讨萧铣,领军镇守长沙湘江沩水港口,后度岭至桂林,收复整个湖南地区,分道抚慰,南方悉定。封永康郡公。百姓感佩其功德,特在靖港镇立李靖祠以祀,旧有戏台,其联云: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图片
靖港镇老码头旧址

 靖港地处湘江西岸,东望铜官,是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凡滨湖湘阴、益阳及宁乡和本区粮食、土产多以此为集散地。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即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

图片
杨广兴粮行

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镇上有“八街四巷七码头”,商家店铺,鳞次栉比;码头船坞,客舟云集,有“小汉口”之称。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曾达500多户。

图片
靖港古井

1949年,镇区房屋建筑面积128818平方米,多为商业、手工业私产,一条麻石街从紫云宫至杨泗庙,曲折迂回,长约2千米。靠杨泗庙一段东侧,因沩水急转直下,首当其冲,年久成潭,只在西岸建半边街。1951年,在镇西粮食管理站附近拦河筑坝,使沩水改道新康出湘江,根除了水患,但从此失去天然良港的优越条件。1960年,建靖港35千伏变电站。在筑堤治水同时,调整镇区城市布局,先后于1966、1973、1976年,对街道进行3次改造。1978年,又在东头保安街沩水入江处筑坝,使镇区一段沩水东西斩断,形成内湖。是年,乔口至县城的公路建成,至此北去乔口、湘阴,西抵格塘、宁乡、益阳,南达县城至长沙以远,东经铜靖汽车轮渡与铜官贯通(今有拦河坝大桥相连),可去湘阴、汨罗、岳阳等地。靖港镇现有保良街、保健街、保安街等街道,常住人口2000余人,房屋建筑面积186614平方米。
 

图片


图片
靖港老街
 
 靖港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

现全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全镇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位于保健街的戏台,长16米,宽4.7米,南临小河,系“中华民国十年宁乡八埠公建”,戏台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栏柱之间以花岗石板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健街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戏台与庙相连,杨泗庙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并设“八元堂”以招揽运输,它既是一座供船运工人祭拜、祈求平安的祠庙,同时又是当时宁邑从事水运船主聚会的一个场所,故又称“宁沩会馆”。“八元堂”建筑宏大,占地1000多平方米,青砖清水墙,封火山墙高耸,粗大的花岗石方柱支撑大堂。
 
图片
宁沩会馆八元堂

图片
八元堂古戏楼
 
靖港为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中靖港成为重要战场,咸丰四年(1854)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遇救。四月初八(5月4日)太平军自靖港退守岳州。望城绅士、谭嗣同的岳父李寿蓉作有《靖江览古即呈星使曾涤生(国藩)侍郎》诗:
 
湘流北去界青枫,驻节依依李卫公。
萧氏何人图割据,楚江曾此识英雄。
跳梁又聚群蛮族,傅垒争思上将功。
谁扫氛埃护城郭,万家香火祝南丰。
 
靖港古镇庙宇众多,以紫云宫最为有名。紫云宫又名紫极宫,位于沩水入湘江口之北侧,始建于唐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主祀民间传说中的平浪王杨泗将军,亦称杨泗庙。同时也祭祀儒、道、佛三教和民间诸神。可说是集宗教、民间信仰和本地神仙于一体的复合庙宇。紫云宫檐牙高啄,铁马叮咚,琉璃瓦盖,金碧辉煌。正殿雄伟高大,两侧配殿对称。进出大庙,并排分设左、中、右三座圆拱石门:东侧门内,石人石马,鞍镫俱全;正门前两尊石狮,爪牙毕露,鬃毛旋卷,昂首怒目,踞地相望而坐。尤以母狮腹前之幼狮,栩栩如生,狮子口含石球,人手探入可拨球旋转,但不能取出,制作巧妙。晚唐湘籍诗人李群玉《长沙紫极宫南夜愁坐》诗云:
 
独坐高斋寒抱衾,洞宫台殿窅沉沉。
春铅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穷连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押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父吟。
 
图片
靖港紫云宫旧照
 
图片
杨泗塔

 光绪年间,紫云宫明净法师建镜湘楼,落成之日宴集道俗,著名诗僧八指头陀(释敬安)作诗寄题:
 
靖港古屯戍,熊湘资咽喉。
帆航接洞庭,津鼓连橘洲。
开士审其要,排云建飞楼。
秋霞澄夕阴,月影碎川流。
良辰集道俗,广坐罗珍羞。
奇文耀华藻,玄论豁昏幽。
兹会吾不与,情往如同游。
川途咫尺间,来去千万舟。
取意各自适,谢彼波中鸥。
 
登上镜湘楼,极目水乡,尽收眼底。居中一层南向题写“数峰青”三字,系清末侯锷楼手笔。底层有戏台,戏台联云:
 
高阁俯南溟,看九万里鹏飞,无数云澜生眼底;
重湖通左蠡,听卅六湾渔唱,大千风月入怀来。
 
靖港的餐饮业也很有特色,尤以“八大碗”著称:什锦杂烩、鱿鱼笋子、五元肚片、五元整鸡、八宝果饭、清炖牛肉、黄焖鲜鱼、虎皮扣肉,酸、甜、香、辣皆备。“八大碗”制作技艺已列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酒席用大桌面,大碗长筷,菜肴分量丰盛。这里是有名的渔乡,鱼的烹饪更是厨师们的拿手好戏。

图片
靖港八大碗 图源:望城视界

2008年12月,靖港镇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撰稿 摄影 陈先枢)

 

推荐阅读


1、三湘惊雷震九州 ——长沙和平起义纪实
2、吉祥巷片区条条街巷有故事
3、他对清朝有再造之恩,官至极品!墓址选地却一波三折
4、临湘市聂市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著名茶乡
5、说不尽的北山之山
6、千年古镇福临铺
图片
阅读 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