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健康中国志愿红,益阳乡村文旅放光芒!
中华名人在线 2022-04-29 15:29:30 作者:zhhmrzx 来源:
最美健康中国志愿红,益阳乡村文旅放光芒!

热烈祝贺2022益阳市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在沧水铺镇嘉年华隆重举行……

      本网益阳讯:4月28日,《喜迎二十大 文旅助振兴》在五.一来临之际,迎来了由中共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市乡村振兴局、赫山区人民政府、资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2益阳市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文化厅、省旅游厅领导,益阳市市委书记翟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竞等三十多家区市级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有益阳市市委书记翟海,省文化旅游厅张霞,益阳市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竞,益阳市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熊伟,益阳市赫山区区委书记周卫星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述,赢来了会场一阵阵的掌声!
       此次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喜迎二十大,文旅助振兴”为主题,将开展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展销、乡村旅游线路推荐、专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这次节会,以乡村文化旅游巩固拓展益阳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益阳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着力打造食品加工、文旅体康等五大千亿级产业,安化黑茶、资阳休闲食品、大通湖蟹等“一县一特”产业提档升级,建成了天意木国等5家4A级旅游景区和茶乡花海等热门景点,文旅融合发展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中国公益在线企业服务中心、健康中国爱心基金志愿者中心以及乡村振兴项目部中茂文旅集团都参加了益阳乡村文旅节助力行动。 沧水铺镇志愿者协会携手益启爱60余名健康中国志愿者,负责开幕式的会场布置、疏导交通、发放囗罩、发放矿泉水,打扫卫生等等,一切为了开幕式的顺利召开!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幕式圆满成功,健康中国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成为益阳乡村文旅文化节的一抹亮色,绽放光芒。健康中国梦,我是践行者!我们健康中国志愿者的将一如既往的在乡村振兴中闪耀光芒、贡献力量。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走的更远!


益阳市市情简介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紧邻省会长沙,北拥南洞庭,背倚雪峰山。全市辖赫山区、资阳区、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市、南县6个区县(市)和国家级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通湖管理区,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5.16万,城镇化率50.43%。
益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秦代置县以来从未更名,是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著名三国古战场,梅山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素有“中国诗歌之乡”“花鼓戏窝子”等美誉。这里诞生了全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金家堤支部,涌现了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等一大批革命英烈,孕育了14名两院院士、4名外籍院士、15名长江学者,是《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创作者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这里体坛群星闪耀,先后走出了龚智超、田卿、谌利军3位奥运冠军,各项目运动员先后夺得世界冠军107项,是全国有名的“羽毛球之乡”,被誉为“世界冠军摇篮”。
益阳山水秀丽,物产富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2%,水面占总面积的11.1%,有湿地面积17.7万公顷,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是全国著名的“黑茶之乡”“稻虾之乡”“楠竹之乡”,有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7个,先后获得“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不断扩大。
益阳产业夯实,具有特色。基本建成了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汽车线路板和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船舶等特种装备生产基地、医疗康养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我市深入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即“一强”,做强安化黑茶产业;“三优”,突出发展优质水产业、优质虾稻产业、优质蔬菜产业;“一特”,发展特色休闲食品产业。全力打造两百亿以上茶产业、两百亿以上稻虾产业、两百亿以上水产业、百亿以上蔬菜产业、百亿以上休闲食品产业),“一县一特”“一特一片”农业产业格局全面构建,安化黑茶、南县虾稻米、桃江竹业和沅江芦笋、大通湖蟹等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益阳区位优良,未来可期。既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的一极,也是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一翼,中心城区距省会长沙不到50公里,距长沙黄花机场、高铁南站约90分钟车程。3条铁路、6条国道、28条省道及长常、二广等多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建设中的渝长厦高铁至长沙仅20分钟,水路经洞庭湖可通江达海,将积极争取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强化创新、开放“两大主引擎”,聚力产业发展、园区经济“两大主攻点”,培育人才队伍、营商环境“两大主支撑”,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9.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

现场观摩点简介
益阳市岳家桥镇美丽屋场情况简介
近年来,岳家桥镇以美丽屋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思路。2021年该镇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重点打造了石坝口村垛子屋和黄蜂塘村竹根岭美丽屋场。两个屋场以群众筹、义务干、乡贤捐、项目补、政府帮的形式,分别投入了96万元和115万元建设资金;充分发挥了群众在建设和后期管护方面的积极性,创新了共同商议、自我管理、志愿服务、分区维护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发展了艾棒香、太阳能路灯、油茶坊、民宿餐饮、家庭农场、文创中心等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并吸引了外来人才进驻;镇村产业帮扶资金及时跟进,在促进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两个屋场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万元以上,绘就了一幅景美、业兴、村强、民富的农村画卷。
岳家桥镇目前又有6个美丽屋场基本建成,并将逐步实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赫山区泉交河镇胡林翼故居简介
胡林翼故居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胡林翼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故居原有大小房屋40余间,四进天井,砖瓦木质结构,原有建筑面积约5000-6000平方米,屋场占地约40亩。由于历史原因,故居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仅存遗址,2011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6月,胡林翼故居遗址现场考古调勘项目通过湖南省文物局评审验收,故居遗址清晰可见。为挖掘整理这一重要历史,提升我区文化品味,扩大对外影响,推动胡林翼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发挥品牌效用,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我区正式启动胡林翼故居恢复建设。
胡林翼故居恢复建设项目于2020年9月动工,整体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644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023平方米。其中包括西侧院、堂屋院、官厅院、东偏院、朝门以及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等;道路与广场面积约为4200㎡;绿化面积约为8250㎡。
故居陈列内容包括胡林翼生平事迹陈列、民俗陈列及部分遗址展示。东院为胡林翼生平事迹陈列,共分为耕读世家的少年英才、经世致用的一代名臣、立己正人的一世师表、公忠体国的一代典范四个部分来展示其传奇人生;西院为民俗陈列,是生活场景复原区域,展示其当时的生活起居场景。
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简介
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地处民主垸东北,被洪合湖、德兴湖合围,三面环水,湖光水景动人。富民村由原永利、仁里、胜利三村合一,辖35个村民小组,共1555户6128人,村支“两委”5人,党员148人,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0余亩。
富民村是远近闻名的“擦菜子之乡”,2018年,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引导下,富民村发动全村800余人种植擦菜子,种植面积300多亩。2020年5月,富民村成立了“富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承担擦菜子的加工、收购、包装以及销售等工作,2021年产值超200万元,带来的收入助力集体经济组织建成稻谷烘干机厂,2021年9月投入使用后烘干稻谷3500吨,产值突破40万元。
富民村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70万元改建村部,农家书屋、标准卫生室、乡村舞台、商务中心、儿童迷宫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引进艺术家许国良及其团队,争取各类资金100万元,对永利三队进行靓化改造。党员带头干,群众出智出力,打造出了荷塘栈道、农耕文化展、洞庭画廊、农家点歌台、民俗文化墙、洞庭渔船博物馆等景观,初步打造出了“石门头”景点,村里还建起了档次不一的民宿,文旅产业蓄势待发。
富民村把艺术、文化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富民村的孩子们每周日都有一堂艺术家教学的美术课,村里随处可见充满湖乡风情的标语、谚语和画作,民宅墙面变成“文化墙”。2021年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简介
沙头镇富兴村由原忠义村和同乐村合并而成,位于资阳区民主垸西大门,地处资水、沅水交汇处,省道S319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域面积5.1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96人。富兴村先后获得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为民办实事新农村建设示范创建村、省科技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
沙头镇富兴村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2月,注册资金260万元,流转土地760亩。创新党建引领“五位一体”,通过“1+4”模式发展现代综合农业,主打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业、冷链仓储和农产品体验服务三大版块。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20余万元,为特殊群众免费提供种子、技术和农产品冷链储存服务,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特色“长白丝瓜”声名远播,在中央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周边120户发展丝瓜种植600余亩,亩均产值2万元以上,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

影像: 佚名 彭剑

特约撰稿人胡立强

编辑:  李顺萍 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