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挹潇湘丨长沙方言:你知道“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吗?
中华名人在线 2022-05-01 05:04:48 作者:zhhmrzx 来源:

尽挹潇湘丨长沙方言:你知道“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吗?

原创 徐天舒 系城JICHENG 


撰文 | 徐天舒
朗读 | 徐天舒、刘叔华、阳   繁
科普 | 胡湘宇、阳   繁
美编 | 王   婧
编辑 | 梁欣然

1


方言朗读
长沙方言: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m4a

2


方言文本

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这句话是嗲嗲告诉我的。

那是嗲嗲还能在逼仄的小瀛洲家里,把餐桌推到一旁,教我们姊妹跳交谊舞的年纪。嗲嗲肯教我们的东西不多,九如斋的月饼、火宫殿的小吃,还有用筷子蘸米汤在桌上写的字,让我知道还有《说文解字》这样的书,还有名为“训诂”这样的学问。


火宫殿近照(张晓风/摄)

嗲嗲不大肯教,他只觉得自幼所学终归无用,满腹伦常终究无常。可就是这些无用的零碎学问,让日后的我,执意要留住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那些不能物质化的记忆与寻常。

所以当知道火宫殿的牌楼要被拆掉的时候,我的脑中马上想起嗲嗲在饭桌边,微微笑着对我们说:“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

乾元宫,在长沙话里,是完全不同意思的谐音。
练习气功,无论大小周天,最后都要收束在丹田。循经点穴,最后都要收束在百会。结束一个过程,谓之“圆功”,收功,归圆,有时就说一个字:圆。

长沙坡子街的火宫殿,祭的是南方之神——火神祝融。火性至阳,为“乾元”,所以牌楼正面刻的是火宫殿,背面刻有乾元宫。火宫殿如北京的天桥,小吃、百戏皆容,是个消闲、销金的好地方。好谑的长沙人私下戏称:进去火宫殿,出来钱圆功(长沙话“钱圆功”的意思是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这与乾元宫的发音完全一样。火宫殿的兴隆生意,可见一斑。


火宫殿手绘(刘伟 欧阳国辉/制)

十多年前,我们接手做火宫殿的重新规划设计时,它已关门半年未营业了。业主方嫌院子不够大,执意要将乾元宫的牌楼拆除,施工队拍胸脯保证,拆除后只要十几万就能复建。

火宫殿是百年老店,牌楼即百年基业之根本,长沙老一辈子的说:自己的牌子不能倒。只要牌楼还在,将来若坡子街要拆迁扩建,火宫殿也不会动。

其实,火宫殿关门半年,并非其小吃品质下降。当初,业主方为扩大营业面积,使得火宫殿原本的庙前大坪,被一幢临时建筑的二层楼营业空间占据多半。若果没有了赶庙会的地方,火宫殿曾经的人声鼎沸亦会销声不少。
 
我们列出很多理由,目的就是想说服他们不拆。可是,说得再多,都是待定的假设,远不如施工队花十几万即可将门楼向外推移几十米的现实承诺。

辗转反侧,秀才遇见兵,也要去搬兵。两边僵持不下之际,我们写信给当时长沙市长,附上牌楼的照片和说明。没多久,业主方再见到我们笑容满面,称没想到牌楼变成文物,每年还可以拿文物保护经费。我们亦是笑眯眯,恭喜他们有福。


火宫殿手绘(刘伟 欧阳国辉/制)

火宫殿有福,我们也有福。牌楼留住后的火宫殿,自重张之日起,生意火旺至今,再次成为长沙城地标性场所。而后坡子街的改扩建,也果然以牌楼为界,往对面拆去。而所有有关火宫殿的报道,都必有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修于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之语。

这是我们基于文化对商业的影响,亦是基于无用对有用的价值的判断。可是这个结果收获得如此艰难,让我丝毫高兴不起来。长沙这样的老城,十次兵燹、文夕大火都没能彻底损毁她的美貌。一次又一次革命,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地产革命”却仿佛击垮了她。

我眼看着她木楼坍塌,深井填平,河流渐浅,眼看着昨天还有儿童嬉戏,被单高悬的里弄不日拆迁。走在已然如不肯驻世的老城间,我常常想,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彼时嗲嗲已经不能说话了。


火宫殿手绘刘伟 欧阳国辉/制)

小时候,嗲嗲偶尔会教我们读诗。他读诗,或说吟诗,不用普通话,用长沙话。嗲嗲说,所有普通话读不通的诗,你用长沙话去读,慢慢地韵,也就读通了。我们老家是萍乡,嗲嗲说如用萍乡话,亦是通的。
萍乡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只知道那里有个磊园, 园中有山,山上有塔,厅中有董画,园外有曾祖母的墓地。我们自抗战逃到长沙,历经“三反五反”“土改”“文 革”,磊园早已只是长辈口中念叨的名词,我们脑中难以想象的勾描。嗲嗲和我们说长沙话,但是和娭毑还有我大伯、父亲,会说萍乡话,我们偶尔猜到,更多是不懂。某时聊起故乡往事,他们会不禁大笑,那是我严谨善默的嗲嗲少有开怀,好像瞬间回到了他的磊园。
是啊,方言中有古义,方言中有古韵,方言中有城市拆迁乡村远走所不能带走的乡愁。即使故土荒芜,故人远离,甚至唇齿间的念想都难再续,但是唯有方言,是我们可以随携,可以传递,可以不离不弃地依凭。而我在一片普通话声中,总希冀留下地道的方言。一个不会方言的孩子,你很难想见他,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关系;更很难想见他,会拼尽全力来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


火宫殿旧照(张晓风/摄)
意兴阑珊,出得门来。行至院中,抬眼赫见,牌楼上:乾元宫。在这如水的月夜,我想起我嗲嗲,我知道,有一天,我可以对我的孩子说,而他也可以对他的孩子说:“进去火宫殿,出来乾元宫”。

3


方言科普


方言地图
长沙方言属于新湘语。长沙方言分布在长沙主城区和望城区、长沙县中南部以及宁乡市东北部。长沙市内部各县市主要通行湘语,只有浏阳主要通行赣语和客家话。长沙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舒声字清化为不送气清音,是新湘语的代表方言



NO.1  长沙人说话像唱歌?





人们普遍认为长沙人说话像唱歌,即便是吐字清晰、语速均匀下的朗读也是充满节奏感。可以听以下这句话,像不像唱歌?
长沙话像不像唱歌?.mp3
文本:嗲嗲(爷爷)肯教我们的东西不多,九如斋的月饼、火宫殿的小吃,还有用筷子蘸米汤在桌上写的字。

造成这种方言观感的原因是:相较于普通话“ā á ǎ à”四个声调,长沙话有六个声调!包括阴平33,阳平13,上声42(31),阴去55(45),阳去11(21),入声24(35)[1]。长沙话保留了演变中的古代汉语的特点——去声分阴阳,保留入声
 
此外,长沙话语气词不算特别丰富,但出现频率极高,对增强韵律感有很大影响。大家可移步NO.2音频,听 “六个声调+高频的语气词”的长沙话,看像不像唱歌?
 


NO.2  “去声分阴阳,保留入声”是什么!

湖南竟是“方言博物馆”?




提到声调,大多数人都能想到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ā)、阳平(á)、上声(ǎ)、去声(à)。事实上,如果现在你穿越回古代,古人是听不太懂我们用普通话说话的。因为古代汉语的发音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变化,分别是“上古音”(从先秦至东汉的汉语发音),“中古音”(魏晋至初唐的汉语发音),还有“近古音”(晚唐五代、宋元明清的汉语发音)[2]。
 
古代汉语特别重视声调韵律,写骈文、作诗、填词都讲究声韵和谐,所以对语音系统的分类很讲究,讲声调分成四种“平、上、去、入”,且每个声调又分为“阴”“阳”(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这就是所谓的古汉语的“四声八调”。
 
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还有“平声(阴平ā;阳平á)、上声(ǎ)、去声(à)”三声,没有入声。只有三声四调。
四声六调一段句话的长沙话例子.m4a进度条 70%

图片


听听上面这段长沙话,你就会发现长沙话里不但保留了完整的四声,而且居然现存有六种声调,真可谓是古汉语的宝藏啊。 

事实上,长沙话是如此,湘方言更是如此。南方因为山川丘陵密布,在交通不便的过去,语言演变十分缓慢。反之,中国北方的方言更为统一,而南方则因此保留了相当多的方言。以我们湖南为例,湘方言就保留了大量汉语演变的规律和很多现存保留较为完整的方言,所以称得上是“方言博物馆”。



NO.3  长沙方言中的“圆功”是啥意思?




鲍厚星、崔振华、沈若云和伍云姬的《长沙方言词典》(1998)对“圆功”的解释是:①完;完结:吃~哒|做~哒|咯件事情圆咖哒功。②末了:搞得~才晓得搞错哒|不说“完功”,而说“圆功”,也图一个圆满结束的意思[3]。

“进门火宫殿,出门乾元宫”,这里的“乾元宫”和“钱完功”(钱用完了)基本谐音,意思是进了火宫殿,就要把钱用完以饱口福。“圆功”意思是“完功”,表示事情完成: 
长沙方言:“圆功”造句.mp3

图片


长沙话的语气词不算特别丰富,但是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每一长句的末尾都要加上。配合上声调的变化,就像是音乐结束的休止符,是不自觉中补充韵律变化的重要手段。


NO.4  “嗲嗲”是“爷爷”还是“爸爸”?




“嗲嗲”本字写作“爹爹”,《长沙府志》(1747):“呼父为爷,呼祖为爹[4]。”

“爹爹”在长沙方言中指称爷爷,也可以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例如“张家爹”;长沙方言中的“爷老倌、爷老子”则用来指称爸爸。
长沙方言:爷老倌、爷老子=爸爸.m4a
长沙方言:爷老倌、爷老子=爸爸)
但在湖南衡山方言中,爸爸可以说成“爹爹”和“爷”,爷爷却说成“公公、阿公”。
衡山方言:爹爹=爸爸.mp3
衡山方言:爹爹=爸爸)
衡山方言:公公=爷爷.mp3
衡山方言:公公=爷爷)
我们从称谓角度可以看出“爹爹”在湖南不同方言里代表的不同意义,这也体现了语言的任意性,同样的字记录的词语,它们的意义并不是必然相同的。
参考文献
[1] 鲍厚星,崔振华,沈若云 ,伍云姬主编:《长沙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2] 魏娟:《现代汉语方言直系血亲亲属称谓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6年,第15页。
[3] 彭泽润,彭建国主编:《湖南方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60页。
[4] 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上)》,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29页。


作品投稿:请投稿至邮箱csjicheng2021@163.com

免费社群:公众号后台回复“入群”,即可加入“系城文化遗产交流群”

版权声明:本文为“系城文化”原创稿件,文章版权归作者与「系城JICHENG」平台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欢迎后台留言联系转载事宜



图片

审核|彭泽润
校对|古   雨

图片

供稿:王清  影像: 佚名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