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中华名人在线 2022-06-28 15:27:59 作者:zhhmrzx 来源: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本网长沙讯:领导决策信息罗浩京26-27长沙电 由中国科协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幕。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

      6月26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创新自信、勇于创新争先,在践行科技报国、推动创新为民中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
      他还提到,要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持续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优势,把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目标,从园区、城市向产业集群发力,带动学会组织方式创新,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唱响助力创新、创业、创造的“大合奏”。
      万钢说,期待本届年会助力湖南省发挥好“引擎”作用,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分别作了题为《智能制造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因果关系数据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高地源自体系》的主旨报告。
       据了解,本届年会除开、闭幕式外,围绕“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创中国’助力中部崛起”“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开放协同构筑人才高地”“聚力共享科技为民服务”五大版块开展35项专题活动,包括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中国开放获取白皮书》、年度全球科技社团排行榜等一批重要成果。

      6月27日,“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主持论坛开幕式。全国学会、地市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双创”示范基地以及湖南重点园区代表现场参加论坛,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7千人次。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将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不断深化“科创中国”建设。指出“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要对标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湖南企业技术需求,扎实推进服务落地;长沙、衡阳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要细化配套政策、支持方式和落地举措;“科创中国”平台要切实发挥纽带作用,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携手,加快推动新时代湖南省全方位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柴立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单杨等院士专家先后作“碳达峰碳中和与工业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湖南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调研报告与对策建议” “农产品-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等主旨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涟钢集团代表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介绍相关“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与企业合作的产学融合成果。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湖南企业科协联合会、湖南创新方法研究会等分别与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希杰尤特尔(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签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学会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
      论坛召开前,中国科协开展“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入湘行动”,对湖南省征集的涉及机械制造、工程装备、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产业的122项技术需求,组织科技服务团进行全部认领,对其中的79项技术需求开展多轮对接及考察调研,解析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本次论坛是今年首场“科创中国”系列会议,由中国科协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湖南省科协共同承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协办。下一步,中国科协将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落地5场产业高峰论坛、30场产学融合会议,落实“科创中国”建设“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总体要求,将科技服务持续引向深入,打造产学研跨界交流的高端平台,助推地方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