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盛(左)旁为英国侨商总会主席团成员
文章来源:香港文匯网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韓梅梅 倫敦報道
在海外多年的英國僑商總會創會會長、英中友好協會主席林文盛始終心繫祖國,密切關注祖國大事,曾經在香港旅居過的他步履不停,足跡遍布內地、港澳、東南亞、澳洲和非洲,現旅居英國,從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工作,仍能聽出他一口濃重的福建口音,「鄉音難改」,他笑着感嘆。
回憶起早期的香港,在他的記憶裏,當時的香港是在英國管治下,從維多利亞港夜景到新界,混合了東西方的都市文化。他描述當時走到街上,基本很少能聽到路人說普通話,社會各階級重視區域分配,勢力盤踞,當時的港人有種英國海外公民的思想,但是都缺少或只有模糊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概念。香港回歸之後,特別是到了2000年之後,林文盛感到再回到香港,這種感覺就改變很多,發現商家都會說普通話了,走在路上也常能聽到路人用普通話交談,讓他覺得特別親切,這是他在實際生活裏對香港改變最直接的感受。
不挑吃 懷念街頭美食土筍凍
不過行萬里路的林會長,最懷念的還是街頭幾塊錢一個的土筍凍,是油鍋上鮮香的海蠣煎,這是他不管走得再遠都無法淡忘的味道,「其實在英國唐人街有很多中餐的選擇,粵菜、湘菜、上海菜都有,華人在倫敦的『味蕾選擇』不少,但我對好吃好喝的似乎都沒有所謂,我的味蕾並不挑剔,好養活,就懷念家鄉的小味道。」
「香港是一個好地方,香港始終還是任何城市也無法取代,從商業角度來說,香港保持原有的一些行業優勢強勁增長,我也很看好香港成為全球創新的設計之都,如果有機會的話,能有合作的項目,也一定要回香港走一走,等疫情結束了,香港的親朋都久違了,一定要回去看一看。」
這些年在海外的生活,也讓林會長深感在海外華人的不易。「英國華人華僑有150萬以上,要得到英國人的認可,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大家都在尋找歸屬感,疫情也把這種矛盾放大了,英國的華人背景比較複雜,我們很需要一個平台把大家聚在一起,互助互利,增加了解和理解,我們生活在英國,鼓勵大家多爭取多承擔社會責任,到各行各業工作中去,努力了自信了就會得到相應的尊重,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疫情爆發之後,林會長所在的英國僑商總會、英國福建華僑華人聯合總會和英中友好協會等社團,就非常關注國內的情況,也一直在為中國國內提供相關信息、捐贈防護物資,按所需區域和物品供應到中國國內進行補給。
香港近25年變化翻天覆地
這些年,不管是中國內地還是香港地區,都面對不少挑戰,特別是疫情以來,不管是經濟和民生都有諸多挑戰和壓力,歷歷在目。今年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問及香港回歸25年來的對「一國兩制」的評價,林文盛表示:「我們作為海外華僑華人更是感同身受,耳聞目睹這25年來,香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世人矚目。首先是制度方面,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司法權和終審權。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取得世界公認的成就,彰顯出『一國兩制』強大的生命力。香港長期的繁榮與穩定,也是全世界華僑華人的共同心願。」
國安法維護香港整體利益
對於如何評價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效果?林文盛直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據長期居住在香港的親朋好友所知,它確實有力地捍衛了中國政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了香港整體利益和市民根本福祉。我個人認為,只有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香港才能獲得更大發展。」
作為一個長期居住在英國的華僑華人,林文盛內心對香港的發展充滿憧憬 ,「我衷心地希望香港在未來的發展中,無論在經濟、民生、社會等方面都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以滿足香港現時及未來的社會、環境及經濟需要和要求。要滿懷信心迎接新的挑戰,我在英國攜眾祝福香港的未來更加美好。」
战略合作伙伴: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 马来西亚民族中兴基金会。
主办:香港海南话研究会
总顾问、名誉会长:翁诗杰,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现担任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创会会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大会议长、马来西亚中兴基金会会长、香港海南话研究会会长、文人政治家。
顾问:吴亚利,现任《文昌文化》杂志执行副主编,海南省宋庆龄研究会,海南省宋耀如研究会《会刋》执行编辑。
发起人:郭 坚(已故),海南话词作家,香港海南话研究会前会长,【留住乡音】和【海南乡音】系列文化发起人。
总编:王明娟[海南乡音]。
投稿邮箱:3069366954@qq.com
微信号:海南乡音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