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
中华名人在线 2022-10-13 14:10:52 作者:zhhmrzx 来源:

畜禽养殖场规划设计

原创 guandi1234567890 策划文旅农业民宿酒店营销 2022-10-06 12:54 发表于陕
肉牛
场址选择

牛场场址的选择从宏观上要有周密的考虑,长远的规划,充分考虑村镇总体发展规划,微观上要符合肉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有利于保持牛体健康;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保障环境安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地势。地势地形与畜牧场和畜舍的温热环境和环境污染关系很大。因此,应选择地势较高燥、向阳避风,远离沼泽地的场地,地面开阔、整齐、平坦而稍有坡度,以便排水。地面坡度以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场区面积在保证生产、管理、职工生活活动的前提下,尽量少占土地,最好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林带、树木、河沟、山岭等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

(2)土壤。建场土壤要求透水性、透气性好,容水量及吸湿性小,导热性好,保湿良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要求;不被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没有地质化学环境性地方病:地下水位低:非沼泽性土,综合以上条件,肉牛场址选择的土壤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不被污染的前提下,以砂壤土为首选。

(3)源家畜用饲清洗,等都需要大量的水,头成牛天饮水26~66kg,肉牛场共每天需水量按成牛当量计算所以养殖场地必须要有可靠的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

(4)饲草、饲料的要求草料)定肉牛场的规模,一考虑k-的要求。内为有效范围。具体的牧草地面积大小可根据式(13-1)计算中

放牧地面积(hm平方)=牲畜头数x放牧天数x每头牲畜每日采食量(千克/头)除以单位面积草地的产草量(kg/hm平方)x可利用率

其中,合理的牲畜头数如表13-1所示,放牧天数是按季节牧地的适宜始牧期和终牧期确定的,单位面积草地产草量按季节最高产草量计算,不足部分可利用收割干草后的再生草和人工饲料地的青饲料补充。为了提高生产力,可以安排一定的轮牧休闲面积。

(5)其他方面。选择场址时还要注意养殖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既不能使养殖场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也不能受周围社会环境的污染,具体位置应选在距生产基地或放牧地比较近的地方。在居民区的低处或下风处,远离化工厂、制革厂、屠宰场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至少1000m。一般养殖场应距居民区 200m以上,同时交通便利,但应距主要公路 100~300m,场内应有相连的专用公路。而且通向放牧场和水源的道路不与主要公路交叉。此外,选址时还要考虑供电条件。总之,科学而合理地选择场址,对组织养殖场高效、安全地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场内布局

根据生产性能,养殖场一般采用三区式,即职工生活及行政管理区(包括职工生活区、办公室、接待室、资料室、车库等建筑设施)、生产区(包括饲料储备室、饲料调配室、畜舍、配种室)、粪场和病畜管理区(包括粪及污水处理场、兽医室、病畜隔离室等)。在养殖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畜健康的角度出发,建立最佳的生产线和卫生防疫条件,合理安排各区位置,并根据地势和主风向进行合理分区,如图 13-1 所示。

(1)管区工福利区该区位置应靠近大门,并与生产区保持100m 以上的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人生产区,场外的运输车辆也不能进入生产区。车棚、车库均应设在管理区,其他仓库也应设在管理区(饲料库除外)。职工生活区应设在全场上风位和地势较高处,以免肉牛肉羊场产生的不良气味、噪声、粪尿及污水污染职工生活环境。管理区与生产区中间可建绿化带,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2)生产区。该区主要包括各种畜舍,生产辅助建筑物,如饲料加工场、调剂场、贮存室等。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中心地带,地势应低于管理区,并在其下风向,但要高于病畜管理区,并在其上风位。各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人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生产区肉牛肉羊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各舍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防火。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低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m防火距离。

(3)场及病畜管理区。该区主要用于临时性粪便堆集以及病畜的隔离和洽疗,为避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该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在地势最低处,而且要与生产区保持300m的卫生间距,尽可能与外界隔绝。四周应有自然的或人工的隔离屏障,设单独的道路与出入口。

主要设施

(1)建筑设施牛舍的建筑形式可以采用敞棚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敞棚式和半开放式舍棚冬季要注意保温,封闭式的则要注意通风、换气。

牛舍可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结构,棚舍可采用钢管支柱。每栋牛舍长度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两栋棚舍的间距不少于 15m。

牛床一般为1.7~1.8m,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并向粪沟作2”倾斜。粪沟宽25~30cm,深10~15cm,并向贮粪池一端倾斜2”~3”

运动场最好设在牛舍前面,面积按舍内面积的1.5~2倍设计运动场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并与四周有一定坡度(3°~5”)。

(2)贮存设施。青贮窖(池):按每头牛每天20kg青贮、每立方米青贮500~600kg设计容量。

青饲料:按每头牛每天需要粗饲料 4~6kg计算。

精饲料:应有专门的贮存库,精饲料需要量按每头牛每天需要体重的1%~

1.5%计算。

(3)防护设施、养殖场要有明确的场界,周围应建较高的实体围墙或坚固的防护沟,防止场外人员和其他动物进人场内。各分区间也应设较低的围墙和较小的防护沟,或结合绿化种植防护林带。场大门口以及各区域人口处,畜舍人口处都应设有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人脚踏消毒槽或喷雾消毒室、更衣换鞋间等。

(4)用水设施。养殖场的用水应包括人的生活用水和家畜用水两方面。

第一,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场内职工所消耗的水,包括饮用、洗衣和卫生用水等,其用水量因生活水平、卫生设施、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按每人每日20~40L计算。水质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5027-2001)的规定。

第二,家畜用水。家畜用水主要包括家畜的饮用、饲料调剂、畜体清洁、洗剧用具、畜舍清扫等消耗的水。具体用水量见表 13-2。

(5)排水设施。为保证场地干燥,必须专设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雨、雪水及养殖场的生产污水。污水处理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后排放,全场排水网分主干和支干,主干主要是配合道路网设置的路旁排水沟,将全场地面径流或污水汇集到几条主干道内排出;支干主要是各运动场的排水沟,设于运动场边缘,利用场地倾斜度,使水流入沟中排走。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可根据地势和排水量而定,沟底、沟壁应坚固,暗沟可用水管或砖砌,如果暗沟过长(超过200m),应增设沉淀井,以免污物淤塞,影响排水。但要注意沉淀井距供水水源应在 200m 以上,以免造成污染。

(6)贮粪场(池),贮粪池应设于生产区下风处,与住宅保持200m、与畜合保持 100m的卫生间距(有围墙及防护设备时可缩小为50m)并应便于运出贮粪池的深度以不受地下水浸渍为宜,一般深 1m、宽 9~10m、长 30~50m、底部可做成水泥底,以防粪液渗漏流失。每头家畜所需贮粪地面积的参考数值为牛2.5m"、猪 0.4㎡。贮粪池要有坡度,让粪水流向集液井,以便取用。

(7)绿化设施,适当的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同时起到防疫防火的作用。养殖场的绿化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场界林带的设置。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乔木如杨树、柳树、松树等,灌木如刺槐、榆叶梅等。如果风沙较大,则应在场界的西侧和北侧种植宽度10m以上的混合林带。

第二,场区隔离带的设置。主要用于分隔场区和防火,常用杨树、槐树、柳树等,两侧种植灌木,总宽度为3~5m。

第三,场内外道路两旁的绿化。常用树冠整齐的乔木和亚乔木以及某些树冠呈锥形、枝条开阔、整齐的树种,需根据道路宽度选择树种的高矮。在建筑物的采光地段不宜种植枝叶过密、过于高大的树种,以免影响自然采光。

第四,运动场的遮阴林。在运动场的南侧和西侧应设1~2行遮阴林。多选枝叶开阔、冬季落叶后枝条稀疏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枫树等,在运动场内种植遮阴林时,应选遮阴性强的树种。但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被家畜损坏。

配套用地 

土地是牛场建设的最基本条件,土地的利用应以经济、实用、节约为原则,且在不同地区价格不一样,这里以一头牛为例提供一些基本参数,详见表 13-3。

经营思路

(1)养殖场的行政协调管理。按我国项目行政管理的一般模式,项目区要从市到县、乡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另外,还将组成一个技术专家咨询组,他们将帮助解决这个项目运行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如在品种繁育、屠宰加工、疫病防治、工程设计、培训推广、信息服务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聚难问题。

(2)技术管理。上一级畜牧服务中心要为下一级畜牧服务中心、站或网点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并接受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解决肉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畜牧服务中心和村畜牧服务网点直接为农户和育肥场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区域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

第一,中原肉牛。根据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等省中原肉牛养殖的特点,主推肉牛直线育肥技术,主要配套技术有肉牛多元经济杂交改良技术、犊牛早期补饲全价配合饲料技术、饲料配合饲喂技术和粪尿无害化处理技术

第二,东北肉牛。根据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生态条件及市场对肉牛产品的需求,东北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是普及推广优良种畜如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优良肉牛品种,采用牛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改良本地牛,提高牛群整体质量;大力推广以幼龄牛育肥为主、架子牛育肥为辅的肉牛育肥技术;进行草场改良剂农业区粗饲料加工处理,保证肉牛所需粗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肉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肉牛产品档次,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及卫生条件。

(3)组织管理模式。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即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织小区建设,由龙头企业负责小区的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四提供一回收”服务,即提供种牛或杂交犊牛、提供技术、提供兽医、提供信息、回收产品,形成企业化和产业化运作经营模式。

二是中介组织关联型模式,即小区内养殖大户通过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推行标准化生产,联络种牛、物资等的采购,统一对外宣传和销售,使分户饲养的肉牛安全可靠、市场竞争力强。

奶 牛 

场址选择

奶牛场场址的选择总体上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稍有坡度和整齐开阔、具体要求可参考13.1.1场址选择标准。

场内布局

奶牛场分设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管理区在奶牛场上风和地势较高地段,向下依次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

奶牛场净道和污道分开,净道位于上风向处,污道位于下风向处。

奶牛运动场设置为围栏高1.2m,每头成母牛占运动场面积20m,每头青年牛占运动场面积15㎡

奶牛场设绿化隔离带,包括场界林带、场区隔离林带、道路两旁绿化林和运动场遮阴林。

奶牛场周围设围墙和防疫沟。

奶牛场排污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13.2.3 主要设施

奶牛场的主要设施可参照肉牛场的设施规划(13.1.3节),同时,奶牛场的建筑设施中应添加挤奶厅。

挤奶厅应建在养殖场(小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距离牛舍50~100m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既便于集中挤奶,又可减少污染。

套用地参照13.1.4节。

经营思路

(1)经营模式。我国奶牛场的经营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也有大规模的股份制或者个体奶牛饲养场。但随着鲜奶收购企业对牛奶检测力度的加大,劳动力价值的提高,理想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基地可以是公司建设,这样可以保障奶牛户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奶牛户的投人,乳品加工企业还可以为奶牛户提供奶牛饲养场所,养殖户按照乳品加工企业的要求生产,保障了鲜奶的质量和数量。

(2)技术管理。奶牛场的技术管理形式可具体参照13.1.5节中关于肉牛的技术管理形式。不同区域在奶牛养殖技术选择上可采用以下几种先进技术

第一,东北奶牛。东北奶牛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2省区的12个地市(盟)37个县市(旗),为牧区、农区结合型奶业发展类型。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内蒙古有广阔的天然牧场,牧民有养奶牛和消费乳及乳制品的习惯,2省区在国内都具有独特的奶业发展优势。但是,由于这一地区规模化饲养程度低、一些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没有很好地推广利用,导致近年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总量扩张,而奶牛的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规划带内地区生产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利用优秀荷斯坦公牛精液,迅速提高本地区奶牛的牛群规模和产奶性能;二是实施奶牛日粮配方设计与分阶段饲养技术,充分利用东北产区的自然条件和饲料供应基础;三是大力推广优质饲料用玉米的种植和青贮技术,同时在一些地区推广优质牧草的种植,为奶牛养殖提供充足优质的粗饲料。

第二,华北奶牛。河北、山西、内蒙古中部等农牧区是我国奶牛养殖的传统优势区域,这些地区具有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传统、饲草和饲料资源较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但是这些地区的奶牛养殖基本上以农牧民小群体分散养殖为主,养殖技术含量不高,青粗饲料质量差,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潜能的发挥,造成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问题严重。

因此,在华北地区,奶牛养殖主推节本增效型饲养技术和良种扩繁技术,具体有玉米青贮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优质玉米及饲草种植技术和农户型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

第三,京津沪奶牛,京、津、沪等地城市郊区奶牛养殖水平较高,为较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平均奶牛存栏数都达到500~1000头以上,具备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生产能力,但存在缺乏饲料饲草基地、外购饲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尽快引进和推广先进成熟的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和奶牛群体改良(DHI)技术体系,是迅速提升我国京津沪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科技水平的关键、具体包括集约型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优质玉米及饲草种植技术。


肉羊

场址选择

羊场要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地势以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方向的斜坡地为好,切忌在洼涝地、潮湿风口等地建羊场;水源条件要良好,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有利于防疫,离交通要道、集市有一定距离,选择有天然屏障的地方建栏舍最好。

场内布局

应按照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及隔离区三个功能区进行布局建设(1)生活管理区,应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管理区与生产区应保证有 30m以上的间隔距离。管理区应建设饲料加工及仓库、工人食宿设施、售医药品库、消毒室等,粗饲料库应建在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防火距离,兼顾由场外运人,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

(2)生产区。生产区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应建设种公羊舍、空怀母羊舍、妊娠母羊舍、分娩羊舍、育成羊(羔羊)舍,更衣室、消毒室、药浴池、青贮密(塔)等设施。种羊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3)污处理及隔离区。主要包括隔羊舍、病死处理及类污储存与处理设施,粪污堆放和处理应安排专门场地,设在种羊场下风向、地势低注处、病羊隔离区应建在羊舍的下风、低洼、偏解处,与生产区保持500m 以上的间距:粪污处理房、尸坑和焚尸炉距羊舍100m以上。

主要设施

(1)羊舍要应建设种公羊舍、空怀母羊舍、妊娠母羊舍、分娩羊舍和育成羊(羔羊)舍。采用高床漏缝式羊舍,屋顶双坡式,顶棚使用彩钢加隔热层成水泥机制瓦、青瓦。羊圈呈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修建。长江以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为防寄生虫传播,宜建楼式羊舍(即“高床”)。长江以北地区寄生虫发病率较低,为降低成本,不需建“高床”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cm以上;羊床漏粪条用木条或竹条制作,其长度与羊床一致,漏粪条之间的距离为15~20mm;护栏应以结实的铁栅栏或木栅栏为宜。栏高1.5m以上:颈夹宽8cm,以前栏高40cm处为中心,挖一个上下高20cm,左右宽18cm的椭圆状孔洞,用于采食时头颈伸出,饲槽可用固定式的水泥或木材饲槽。在种羊床外面用砖、石、水泥、木材等材料建设,槽内表面应光滑、耐用。水槽可用自动饮水器,也可在饲槽安装水龙头。饲喂通道的宽度为1.2~1.6m,清粪通道的宽度为1.0~1.5m,粪尿沟宽度为0.32~0.34m,起始深度为0.06m左右,坡度为 6%左右。

(2)运动场。羊舍紧靠出入口应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也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单列式羊舍应坐北朝南排列,所以运动场应设在羊舍的南面;双列式羊舍应南北向排列,运动场设在羊舍的东西两侧,以利于采光。运动场地面应低于羊舍地面,并向外稍有倾斜,便于排水和保持干燥,运动场应配备种羊饮水设施。

(3)设施场区周围应建设防疫隔离围墙,墙高应在3m以上,与场内建筑物应保持 2m 以上间隔距离。

各功能区之间应建设围墙或绿化隔离带,每栋圈舍进门处应建设消毒池。在管理区、生产区均应建设车辆消毒通道、人员进出洗浴间和消毒室,消毒室应配置药物及紫外线消毒设备;在生产区应建设兽药药品室。

场区内实行净道和污道分设,防止污物污染,满足防疫要求。

隔离区应配套建设有隔离棚舍、兽医解剖室、病死羊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设施,隔离舍应建在位于场区下风、低地势区域。

相对封闭场区的空旷地带应种植无毒无害的植物、花草,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实现场区环境美化、净化目标,

(4)供水设施,羊场可选择建设水塔、水井、水池和压力等供水设施。水塔高度根据种羊场周长决定,若种羊场周长100m水塔高度必须在5m以上若羊场周长200m,水高度容积量要保年用水高峰时段场内二十四小时供水。

(5)供电设施。电源应为三相电源,电力负荷应按照250(kVA)设计建设。

(6)饲草基地及草料库,每只成年种羊应建设0.2亩玉米、高梁。篁竹享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基地,草料库大小根据饲养规模、粗饲料的贮存方式等因素来确定,草库应设防火门,外墙应有消防设施。

(7)料加工及仓料加工及仓库主要包括原料库、成品库、饲料加工间和青贮池等,原料库的大小根据羊群1个月左右所需的原料决定,成品库可吃小于原料库,库房内必须干燥、通风良好。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 30cm以上,除面以水泥地面为宜,房顶应能隔热、防火和防鼠,青贮地(窖)的容积应根据羊群规模来确定,制作的青贮啊料要供羊群在冷季至少解决3个月的青贮料用。1只成年种羊应建设0.4m以上青贮池

(8)建设成为长方形,或水泥筑成,一种羊能通过但不能转身为宜,药浴池人口端呈陡坡,出口端筑成台阶,出口端设滴流台。

(9)理设污理设施与种羊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应按照粪污处理的“总量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配套建设处理设施,按照干湿粪分离、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设雨水明沟和污水暗沟,应按照养殖规模配套建设干粪处理房和堆积发醪池,或购买干粪处理机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同时应配套建设沼气他或厌氧发酵等污水处理设施,对粪污实行排放的种羊场,其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要求。

配套用地

(1)羊舍面积种公羊只4~6m;成年母羊每只1~12m;产盖母羊每只1.1~2.0m;一岁育成羊每只0.7~0.9m;公、母盖羊每只0.3~0.4。

(2)运动场。运动场面积应不少于羊舍面积的2倍。13.3.5经营思路

(1)组织管理参考13.1.5节。(2)技术管理

第一,中原肉羊,中原肉羊主要是指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5个地市中 20 个县市的肉羊生产区,中原地区为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草地资源有限,因此,肉羊生产是“副业”,而且主要以合饲为主,比较适合发展明羊、小尾寒羊、夏洛米羊和萨福克羊,鉴于本地区存在良种本低、生产技术和屠宰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应主推人工授精技术、全混料舍饲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从而使“中原肉羊优势区域”的肉羊良种化程度达80%以上,肉羊年出栏率达150%以上,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NY5147-2002)

第二,华北肉羊。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属典型农牧交错带,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就是传统的养羊区。根据这一地区的生态条件以及市场对羊肉产品的需求,该区域养羊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一是引进世界著名的优良肉毛兼用品种--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当地的细毛羊,并通过改变传统的配种时间和产羔时间、冬季暖棚保温等综合措施,使杂交后代在保持和提高当地细毛羊羊毛产量和羊毛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肉性能和母羊繁殖率;二是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杂交,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缩短出栏时间,增加羔羊肉在羊肉中的比例,提高羊肉产品的优质率,实现杂交肉羊生产化,母羊应以当地细毛羊、蒙古羊或小尾寒羊为主,公羊为德国肉用美利奴、夏洛来、无角陶赛特等国外优良肉用品种,进行经济杂交,生产羔羊肉。

第三,西北肉羊。西北肉羊生产发展存在优质羔羊肉起步晚、比重低,科学系统的优质羊肉生产技术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以及市场体系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应主推人工授精、多元经济杂交组合技术,配套添砖生产应用技术、青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和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适合当地农区、半农半牧区及牧区专门化的肉羊育肥场及适度规模的肉羊育肥户。

第四,西南肉羊。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草地面积较大,温、光、湿条件较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家畜潜力巨大,目前已经形成了南江黄羊、川东白山羊、贵州白山羊、建昌黑山羊等优势地方品种,但仍存在良种覆盖面积小、草场退化严重、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西南地区肉山羊的发展。

总结西南地区养羊业生产和科研、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在西南地区应首先推广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等杂交改良和优良地方品种;其次是充分利用幼龄果桑、茶园等零星空地,进行牧草栽培与草地改良;最后是推广高床圈舍饲养技术,完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羔羊培育等技术服务体系,并在市场开拓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生 猪 

场址选择

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要遵循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综合考虑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资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1)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地势北高南低,缓坡25%以下,场址坐北朝南、偏东南12~15*

(2)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是规模猪场场址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在考虑防疫条件和环保条件时,既要考虑到目前的环境情况,还要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身处理能力及今后周边的发展可能对猪场造成的影响。

猪场环境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发布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符合当地政府的区划和环保要求,猪场场址应坐落在周边集镇或居民区的下风向;远离村庄、居民区,周围1000m 内应无人居住3000m内无化工厂、肉联厂、屠宰场等污染源,四周筑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猪场要远离交通要道,距公路主干道至少1000m以上,与其他养殖场的间距在 3000m 以上;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建场。

(3)水资源和水质。规模养猪场必须保障水源充足,水质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5027-2001)的规定。据计算,平均每头种猪的日耗水量为50kg。一般用水量可按年出栏1万头、每天 100~120t的用水标准设计。

一般情况下,需要建造水塔贮水 300~500㎡’,备足3~5天用水,以防止停电缺水;冲洗用水量按饮水需要量100%备用,即100t左右。以万头养猪规模场为例,必须备足不得少于200吨/天的水量,详见表13-4

(4)电力资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规模化猪场,机电设备较为完善。因此在猪场选址时,应选择距电源近的地方,以确保获得足够而且比较稳定的电,以利于养猪生产正常运行,并节省输变电费用开支。

建造规模猪场的用电量一般可按年出栏1万头需配50kVA容量的变压器的标准进行计算,并最好能按猪场规模大小配备发电机,尤其是分娩舍和保育舍要配备发电机,以应对外来供电突然停止时的不时之需。

(5)交通运输养殖场饲料、产品、粪污、废弃物等的运输量很大,所以交通运输要力求方便,但应避开交通主要干道,防止主要交通干道所带来的干扰。

大型规模猪场必须设2条通道,即净道和污道,净道主运饲料等投入品,污道主运出栏商品肉猪和粪便,以避免交叉感染。

专业户养猪场与工厂化养猪场在场址选择的原则上基本相同。13.4.2 场内布局

(1)功能分区。一般可将场区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辅助生产区三大板块。详见13.1.2节。

对于大型养猪场,根据生产任务和经营性质的不同,可将整个猪场规划为不同类型的分场:原种猪场、扩繁猪场和商品肉猪养殖场及养殖小区。

对于万头以上养殖规模场可以考虑选择建设SEW系统,即种繁场、保育场和生长育肥场,实行“早期断奶隔离式饲养”制度。

(2)防疫布局。在整个功能板块设计建筑中,养殖区应保持相对独立封闭,且四周有防疫围墙或防疫沟作为隔离带。大门出人口应设值班室、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畜舍最好坐北朝南,两栋之间距离10~20m

(3)附属配套建设布局。猪场外运输道路面宽为5.5m,场区内道路(净道)宽度不得低于3.5m,场内四周专用粪道(污道)宽度为2.8m,各车间清粪道宽度为1.3m。要求场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0%~50%。电能供应100~120千瓦·小时/万头,电力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不足三级时,应设置自备电源,按照全场总电量1/3或1/4配备应急处理。

 主要设施

(1)建筑设施。猪舍的形式可分为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式三种。

第一,全敞开式。全敞开式的猪舍,实际上是个结构简单、四周通风的猪棚,由支柱和屋顶组成,棚内按一定尺寸分隔成若干个猪栏,全敞开式猪舍与舍外同冷热,受自然气候支配,我国南方一般专业户多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半敞开式。半敞开式猪舍上有屋顶下有围墙。东西两边山墙完整,筑至屋顶;南北两面则多为半截墙,或北侧的墙是完整的,南侧为高约1m的半截墙,上方为通风口。通风口有两种防寒方案:北方多安装玻璃窗或覆盖塑料布,南方则多装铁丝网,挂防风帘

猪舍顶部覆盖单层或双层塑料棚顶可以提高保温效果,据试验证明,覆盖单层塑料棚顶的半敞开式猪舍可比无塑料布覆盖的猪舍提高平均温度13.5℃

第三,封闭式。封闭式猪舍可分设窗户型和不设窗户型,平时门扉紧闭、舍内设有机械通风系统和供暖、降温设施,可以自动控制舍内小气候,保证终年均衡生产,提高生产率。

上述三种猪舍,可按猪的不同类型合理选用,一般公猪舍与后备(空怀)配种猪舍以前敞式或半敞式带运动场的形式为好;妊娠母猪舍可选用有窗封闭式或前敞式;分娩猪舍和保育仔猪舍以有窗封闭式,并备有夏季防暑、冬季保温设备为宜;生长肥育猪舍应选用有窗封闭式

(2)防护、水电等配套设施具体参见13.3.1 节和13.3.2 节相关内容。

13.4.4 配套用地

猪场用地规划要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和生活区的实际需要与今后扩建、加工、屠宰、粪便处理、牧草种植与发展的需要,要充分留有余地。根据各地兴办规模猪场的成功经验,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m计算,万头规模猪场选择配套用地面积为6hm以上年产5000头商品猪的规模猪场,占地面积为(不包括饲料厂)2~3h㎡,适于乡村建设;年产5000~10000头的,占地面积为3~5hm平方

经营思路

(1)产业体系

第一,牧工商综合体。以牧工商综合体形式的畜禽产业体系是把畜牧业生产本身同畜牧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牧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人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融合为一个企业。这类形式内部组织形式较为规范,还可以与其他经营实体通过合同形式以联合、复合、交叉的联系方式进一步拓宽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同时便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其缺点是投资主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自繁自育、自产自销、自我加工、自我发展的养殖企业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龙头+农户”。“龙头十农户”产业体系使产业风险分摊化解,优势互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这种形式又分为紧密型产业体系和“龙头十农户”型产业体系。紧密型产业体系中“龙头”可以是企业公司、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这类形式一般用合同和契约把“龙头”和农场、农户联合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专业市场十农户”产业体系是畜产品通过专业市场或其他中介机构直接进人市场的不完全产业化模式。这种形式往往会引起龙头服务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现象,造成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和粗放性,产业化经营初期十分需要这种形式来进行过渡,为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条件,

(2)技术管理。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发酵床养猪技术,它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资源,即采集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对其进行选择、培养、检验、护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母种、锯木屑、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进行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上上述有机垫料,再将仔猪关人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于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研究发现,只需3天的时间,粪便就会被微生物分解成非常细的粉末,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时,粪便又给菌类提供营养,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丝,这些高蛋白物质,又成了猪的美食,猪吃了,不但能帮助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整个发酵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小“生物圈”,不再需要对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因而它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家 禽 

场址选择

(1)养鸡场场址选择。鸡场场址的选择与肉牛等家畜养殖场选址类似,具体可参考13.1.1节。其中根据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肉(蛋)鸡饲养管理准则》的规定,鸡场周围3000m内应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距其他畜牧场至少1000m 以上;鸡场应距干线公路、村镇居民点至少 1000m以上。

(2)水禽(鸭、鹅)场址的选择。水禽场址的选择除了鸡场场址的注意点外,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濒临水源。水源是水禽活动、洗浴和交配的重要场所,因此,应尽可能利用湖泊、池塘等天然水域,水面宽阔,水深1~1.5m,以流动水源最为理想。岸边有一定坡度,供水禽自由上下。缺乏天然水源的水禽场可建造水上运动场或人工小水池。

二是朝向适宜。场址位于河、渠水源的北坡,坡度朝南或东南,室外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在水禽舍南面,舍门朝南或东南开。

场内布局

同样采用三区式;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管理区,其中生产区主要包括孵化室、禽舍、蛋库、饲料仓库等生产性设施。具体布局参考13.1.2节。

大中型禽场禽舍可分为产蛋舍(种禽舍)、育舍和育成舍、禽舍应根据主导风向,按孵化室、育雏室、中雅室、后备禽舍和成年禽舍的顺序来设置。把育雏舍放在上风头,成年禽舍放在下风头,这样能使幼锥舍空气新鲜,也能避免成禽舍排出的污浊空气的侵人和病源的感染,从而减少幼中谁发病机会。

主要设施

(1)建筑设施。鸡舍的建筑形式可以采用开放式、密闭式和组合式。开放式舍棚冬季要注意保温,封闭式的则要注意通风、换气。

鸡舍规格取决于饲养方式、设备和笼具的摆故形式及尺寸、鸡舍的容鸡数和内部设置,平养鸡舍因为不受笼具摆放形式和笼具尺寸影响,只要满足饲养密度要求,长、宽可以根据面积需要和场地情况灵活确定。

鸡舍长度(米)一鸡舍容鸡数÷(每组笼容鸡数x鸡笼列数)x单笼长度+横向通道总宽度+操作间长度+端墙厚度。

鸡舍宽度(米)=每组笼跨度x鸡笼列数+纵向走道宽度x纵向走道条数+纵墙厚度

一般鸡舍长度为36m、48m、54m,开放式鸡舍宽度为6.0~9.5m。鸭(鹅)舍一般应坐北向南或面向东南。

陆上运动场一般应设在禽舍前面,面积按禽舍的1.5~2倍设计,并种植枝叶茂盛的树木。运动场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并与四周有一定坡度(3°~5)。

水上运动场主要利用天然沟塘、河流或人工浴场。周围用1~1.2m高的竹篱笆或水泥砌成围墙。水上运动场的排水口要有一沉淀井,避免泥沙、粪便等堵塞排水道。

(2)防护设施。禽舍和运动场四周地下应铺设30cm以上的金属网(地下墙)作为防鼠设施。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和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及顶上应设防鸟设施。

(3)饮水设备。禽舍内应设置乳头式、吊塔式或真空式饮水系统,除水禽外不得使用开放式饮水系统。

(4)饲养设备。饲养设备主要包括鸡笼、喂饲设备、集蛋设备和环境控制设备等。应根据禽场的不同条件和工艺流程,选用性能可靠,便于操作、清洗和消毒的专用设备。

配套用地

(1)鸡。对于商品肉鸡,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的地面面积生产肉鸡的重量来确定,按照国内外的经验,这个指标合适的数值是 24.5kg。根据此原则、著饲养15 000只肉用仔鸡,体重2kg 时上市,则所需鸡舍总面积应为15 000 只x2kg/m+24.5kg/m=1224.5m

以五万套种鸡(含孵化)场或50万只肉鸡场为例;鸡场建设所需建设用地面积基本等同于万头养猪场面积(5.3-6.7hm。其三大功能区的建筑面积为13 000~15 000m,其中养殖建筑面积为12 00013000m,辅助生产设面积为600~800㎡,生活办公区面积为1500~2000㎡。

表13-5列出了工厂化养鸡场标准用地面积。

(2)鸭(鹅)。鸭(鹅)舍的舍内面积应根据所养鸭(鹅)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平方米5~7只,舍内应以300只一栏分群,房舍高度以前墙1.8m、后墙2.8m 为宜。

鸭(鹅)坪是联结鸭舍和鸭滩之间的陆上运动场地,以每平方米饲养20羽为宜设计。鸭坪要平而坚实,并有 15*的倾斜,防止下雨时积水。

鸭、鹅属于水禽,必须要有足够的水域,水池深30~50cm,面积按每平方米水面15~20羽标准确定。

经营思路

(1)组织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做到高效、灵活、步调一致运作。在经营管理方面,严格、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制度等,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协调配合,以达到最佳总体运行势态。

在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从厂长到员工、岗位明确。责任分明,在管理上,实行逐级管理制度。

(2)创养工艺。工厂化家禽养殖场应遭借单栋舍,小含成全场的“全进全出”的原则,及时清除类便或更换垫料。两批之间必须有不少于2周的空棚消毒间隔。

蛋鸡和种禽场采用“二阶段”或“三阶段”饲养方式,2/3 床面平养、地面平养或不同形式的笼养,机械或人工给料,自动给水。

肉禽场,一般采用“一阶段”饲养模式,垫料、床面平养或笼养,机械给料,自动给水。

(3)饲养式。肉(蛋)鸡主要采用地面平养、上平养和笼养技术,水禽主推水禽早养技术。

家禽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林果禽结合”。主要对象是鸡,一般实行牧养,常见的有“树林养鸡”、“果园养鸡”、“桑园养鸡”。

第二,稻鸭生态种养结合。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稻鸭共作技术,常见的是饲养地方麻鸭品种。

第三,“种草养鹅”。目前规模化养鹅主要采取的是“种草养鹅”饲养模式。结合各地情况,推出了“林间隙种草养鹅”、“冬闲田套种牧草养鹅”等生态养殖模式。

宠物犬

场址选择

犬场要选择在环境僻静,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平坦且稍有坡度(≦ 20”),地下水位低(2m以下),水质良好,交通、电力方便,无污染的地方,同时要远离畜禽饲养场、化工厂、屠宰场等易发生传染病的地方,特别是要远离居民区、学校,防止人与犬互相干扰与疾病的传播。场址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好。

场内布局

规划一个犬的繁殖训练场,必须服从总体规划,应按照所饲养的品种和使用方向,合理安排布局。养犬场通常分四个功能区;管理区、生产区、训练区和病犬管理区

管理区是管理人员的活动场所,在布局上要注意环境保护,使其尽量不受类便气味、饲料粉尘和其他污物的污染,安排在上风口;生产区和训练区,犬舍司以分为母犬及产仔舍、青年犬舍。各栋犬舍实行东西走向,南北并列方式设计和布置,训练区与犬舍适当分离;病犬隔离舍、厕所、粪场安排在下风口。为加强防疫,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之间要设隔离墙,保持足够的距离,单独开设大门。

(1)管理区。管理区是犬场的经营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职工生活区、车库等建筑设施。在规划时,这个区位置的确定,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充分考虑饲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供应、犬的运输以及与居民点的联系。

管理区与生产区应加以隔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人生产区,故对此应通过规划布局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

(2)生产区。生产区是犬场生产活动的场所,包括种犬、仔犬和母犬的饲养室、配种室、饲料调配室、饲料储备室、粪场(或沼气池)等。生产区应设置在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不受各种干扰的地方,各室要有足够的间距以保证必要的防疫。

(3)训练区训练区要有足够的供幼犬散放活动的活动场地(场地要求为平坦的草地或沙壤土地面)。要设专用的训练场,要有足够的面积以安置必要的训练设施。

(4)病犬管理区。病犬管理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犬隔离舍等,主要是对饲养生产区的犬及外购犬进行饲养观察、防疫检疫。为防止疫病传播与蔓延,这个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与地势低处。并与犬舍保持200m的卫生间隔。病犬隔离舍应尽可能与外界隔绝,隔离区四周应有天然的或人工的隔离屏障(如界沟、栅栏或浓密的乔灌木混合林等),设单独的道路与出人口。处理病死犬的尸坑或焚尸等设施,应距犬舍300~500m。

此外,病犬管理区的污水与废弃物应严格控制,防止疫病蔓延和对外环境污染。

主要设施

(1)建筑设施。犬舍的建立必须符合犬的生活习性和卫生条件,犬舍宜坐北朝南、坚固耐用,且每一间犬舍应有单独的运动场。犬舍采用砖瓦水泥结构,门窗可用钢木结构,运动场的场地以水泥地或三合土为好,稍有坡度,便于排水,隔墙和运动场用角铁、钢管和铁丝网围成,既坚固耐久、可防止撕咬,又便于清扫、洗刷和消毒。

(2)辅助性设施。排污沟:在圈舍和活动场所的粪便清除运走之后,用清水冲刷地面后污水的排放渠道。一般用混凝上做成,表面要求平展,根据排放量大小,沟的深度和宽度要始终与沟底面有一定坡度,以保证排污流畅,排污沟有主沟和支沟。支沟开口于活动场所地平面上,接收活动场所排污水。

清洁道:清洁道用以运送饲料和作为健康犬的通道,主要是防止把外界的细菌和病毒带人犬场,保证内部卫生的要求。清洁道一般是水泥路面,建在犬场中轴线上,与污染道互补交叉,清洁道可以通往生产区大门口处,然后通往前大门,最好不通往后大门。

污染道:污染道用以运送犬的粪便和作为病犬的通道,一般建在犬场的两侧。污染道通往犬场左右后门,不通往前门,以免疾病相互交叉感染,道路顶端要设回车场地。

训练设施;包括木板墙、人工管道、跳栏、鉴别室、运动器械等。13.6.4 配套用地,犬舍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要求种犬舍实用面积为6~8㎡,活动场10~12㎡;其他犬舍以10m为宜,内室4m,活动场6m,房高不低于2m,犬舍之间的间隔墙高为1.6m,每舍可养幼犬8~10条。

经营思路

养殖规模“滚”大莫“造”大。初次进人宠物犬养殖行业,应从小规模做起,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术后再扩大规模。宠物犬养殖群体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团体,一般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才可能被他们接受,此时养殖的宠物犬才会有更好的销路。

养殖场除了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还可建立网络展销会和现场展销会,将宠物犬的照片上传网站并对每一种宠物犬加以详细说明,标上价格,实现网上宠物quanjiao易。现场展销会则是定期在园区展示不同品种不同价位的宠物犬并将其出售,为宠物犬的交易提供平台。此项活动也可以增加休闲园区的人气

业界的知名度对于宠物投资者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宠物狗销售价格,面且可以拓宽销路。参加宠物相关比赛是打造业界名气的一条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