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镉污染严重,耕地重金属治理刻不容缓
中华名人在线 2022-12-15 11:39:42 作者:zhhmrzx 来源:


我省耕地和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正成为一场生态灾难,洞庭湖区米镉超标41.67%,蔬菜镉近乎全都超标,受影响人口超过4000万。这场灾难的后遗症在水稻种植上的影响正在恶化我省水稻质量,我国水稻种植东北化趋势日益显现。越南、泰国,缅甸和东北大米将占据湖南大米市场大半江山。本届政府若不加快治理,湖南水稻大省地位将丧失殆尽。

今年我省“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保护我省耕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可如今保护耕地,治理重金属污染似乎与粮食增产成了矛盾。为什么呢,因为治理重金属最好的方法是“休耕”,而增加粮食亩产的传统方式是继续加大施磷肥力度。现在看来镉污染最主要原因则是来自过度磷肥和农药,以及有色金属。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但却在2013年至2015年遭遇严重的“镉大米”污染事件,致使我省上万吨大米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湖南米厂出现“停工潮”,在湖南最大的米市“兰溪米市”,70%的米厂停工。

虽然说面对“毒大米”事件,当时成立了调查组,但均未向消费群体公布调查结果,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粮食加工企业都无从知晓。直至如今,种粮农民和粮食企业仍然担心,如果不能全面公布“毒大米”事件的真相,又不给出财政支持的治理结果,必定有一天再无人敢食用湖南大米,湖南粮食流通企业必然潜伏重创危机,湖南人不吃湖南米不再是笑话。

现在,我省部分农民因稻谷销路不好,价格下跌开始弃种水稻,转而搞经济作物,养鱼,养鸭等其他养殖业,或者外出打工。最保守的估计湖南水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了20%,过多的经济作物严重破坏了粮食结构,导致大量的外国大米和东北大米进入我省。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我省农业现代化,这是非常及时的,是事关我省粮食安全的大事,现代农业发展水土质量是基础。

我必须强调,镉大米事件发生时间不短了,早在2009年,深圳粮食集团从湖南省粮食局下属企业和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各直属库采购的上万吨大米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湖南大米重金属超标”的说法立即在市场上发酵,至今仍然是一颗“定时炸弹”,威胁我省水稻种粮户、加工企业和粮食产业收入和社会不安。举例来说,广东是兰溪米市企业最主要的市场,以往广东的经销商打电话要货,这边就发货,即要即送,每天能发五六十吨。如今加工米市不再繁荣,进入了“小本微利”维持阶段。

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由于普遍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同时城市垃圾大量进入农村,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在农村地区重新建厂,农村中出现了多种形态的混合污染。

一是有色金属污染。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中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重化工业云集,有色冶金、化工、矿山采选等行业占到全省工业的70%以上。

衡阳常宁市、株洲清水塘等州市区域。我省10个地区中大米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率达90%以上,糙米的铅含量平均值超出国家标准4倍,谷壳的铅含量平均值相当于国家标准的近6倍。

重金属污染引发了耕地生态灾难,这场灾难的后遗症在水稻种植上的影响正在恶化我省水稻质量,产量,本届政府若不加快治理,湖南水稻大省地位将丧失殆尽,我国水稻种植北方化趋势日益显现,在于南方水稻优势日益丧失。

越南大米、泰国大米,缅甸大米和东北大米将占据湖南大米市场大半江山。

湖南境内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整个湘江流域几乎都是重金属污染重灾区,但有关方面至今未找到镉污染的确切来源,有效治理方法。官方数据显示,湖南全省受到“矿毒”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湖南14个市州中,有8个处在湘江流域,超过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污染,信任新省长很快会面临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知情”与治理困境。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农田镉”

必须强调,我们耕地,养殖,工业污染治理和水资源治理是全流域的,战略性的,不是局部和单一因素可以马虎过去的,例如,攸县大米镉含量超标,氧化锌厂重金属污染只是当地土壤污染的一个缩影,远不是全部。

二是,过度是磷肥是镉大米主要来源。施肥和农药过度,特别是施磷肥过度,不合理使用磷肥造成的污染已经在湖南普遍存在,与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农业科技站名存实亡,长期过度渲染水稻产量,不注意合理产量中的质量有关。

我省早稻长期成谜于虚伪高产,因此要高产就必须加大使用磷肥,磷肥原料是磷矿石,天然伴生镉,每千克磷肥中的含量从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遗憾的是湖南的农业生产中,这一标准未得到有效核准,技术控制落实,必须加以有效管制。农民从化肥店买来成袋的复合肥,按每亩地一袋(50公斤)的传统习惯施用,而非根据土壤的实际肥力调整,农业技术人员缺乏,科学种田毫无科学可言,保护耕地没有质量这一指标,从未讨论过高产水稻的科学性,自然生态性,副作用,一种力量总在误导“高产水稻”的可行性 ,水稻高产已经被“神话”,看看东北米每年一季,在充足阳光、肥沃土地和时间的作用下成为我国营养价值最高的优质大米。农民科普,种田知识缺乏,高产“造神”运动的刺激下,谁去关注质量?

粮食部门的谷物是按重量收购,不是按质量收购,农民不拼命施肥如何能高产增收呢?

大面积使用磷肥,造成镉累积,会导致土壤的镉含量超标,最后引起农作物的污染。

多年前关于湖南大米镉超标的预警已频频响起,但政府有关部门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2008年的一份《地质通报》称,洞庭湖区晚稻米镉超标41.67%,蔬菜镉近乎全都超标。

根据有关研究人员在湖南抽取112份大米样品和稻谷样本,测定其中砷、铅和镉等重金属含量,样本覆盖了株洲、湘潭、衡阳、长沙、邵阳、岳阳、益阳和常德等10个市州,样品大米中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仅占64%。

湖南早稻片面强调增产,以为越高产越好,越高产越科学,长期夸耀超级能人为我们解决了口粮问题,却不知我省已经深深陷入镉大米污染危机中。花钱进口粮食,无钱治理稻田,颠覆了经济平衡发展的逻辑。

如今,我省60%以上收入比较高的家庭早已不食本省大米,我们大米成为工地农民工,快餐盒饭,基层普通劳动者的主要口粮,我省大米的进口化,北方化,“殖民化”趋势日益加快,望新任省长多关心普通老百姓的餐桌问题。

毫无疑问,我省的有色工业,过度施肥,饲料添加剂是三大重金属污染来源。新任省长是适时重视我省耕地保护的时候了。

希望《政府工作报告》能多重视农田,土壤,水资源保护问题,制定长期有效的重金属治理计划,实施农业治理全流域化。

针对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必须强调,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令我们经济学者担忧的是,我省一个州市化费1000亿人民币未必可以治理好重金属污染,全省10年耗费二万亿未必能还原耕地生态,未必能还原湘江流域水资源生态循环系统,边治理边污染将让公共财政陷入“恶性循环”状态。我们过去的“政绩”正是酿造我们今天面对痛苦的原因,高产的造神运动要让位与科学治理与自然生态。因此,我建议:

加快制定我省稻田、耕地和水资源保护战略计划,从立法,干部业绩考核指标,粮食收购上确保粮食质量,实施“质量与价格挂钩”指标控制,不让镉大米进入餐桌。

加快我省重金属多领域的治理,包括湘江全流域的治理,实施全流域分段负责,效果考核的指标化,系统化。一些乡镇,个别县(市)不要再强调搞工业GDP,招商引资,应该把环境治理列在首位,重点在于水资源的重金属治理,农田的镉污染治理。

编辑 李顺萍 周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