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长沙讯:2023年4月10日长沙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黄埔书画院组织省市级书画家和书画院老师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重温红色革命之路到浏阳市参观胡耀邦故居、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历史”的活动。




大家首先来到胡耀邦故居,胡耀邦同志生于1915年,享年74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胡耀邦纪念馆,随讲解员讲解和文物展示,了解了伟人胡耀邦的一生,重温他主持的“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始终坚持“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经常深入基层,足迹遍布1600多个县、主张“藏富于民,让人民富起来”等一系列事迹,更深切感受到他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因他的努力,300多万人得以从冤假错案中平反,55万“右派分子”因其而被正名。在胡耀邦故居有一副对联,是“屋矮能容月,楼高不染尘”,既是胡耀邦一生的写照,也启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恒怀感恩与宽容,善始克终,勿忘初心。胡耀邦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要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胡耀邦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具有忘我工作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干劲,始终不知疲倦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树立了共产 党人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的榜样。为我们树立了共产 党人始终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榜样。

















参观完胡耀邦故居,大家来到秋收起义纪念馆,走入二楼陈列馆,秋收起义的全过程被完整的展现出来,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在陈列馆的墙上随处可见,墙壁上革命家的图案个个都栩栩如生,都展现了他们吃苦耐劳、为了武装斗争胜利坚持到底的精神,我们也被中国共产 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所感染。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此地会师,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是探索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伟大开端,是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看着纪念馆的陈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以及秋收起义场景展示,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战火硝烟的岁月已经远去,为中国革命伟大事业鞠躬尽瘁、流血牺牲的共产 党人我们一个也不会忘记,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在闪闪发光的党徽下勇往直前,迈步新征程。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中共浏阳市委统战部和胡耀邦故居、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长沙市黄埔书画院的艺术家们向胡耀邦纪念馆和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赠送了书画作品。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委统战部港澳台联络处处长赵敏、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刘园、长沙市黄埔书画院院长齐石坚带队,参加活动的还有:吴晋、黄鹏九、王辉雄、刘瑛、吴经建、彭冰枝、 蔡烈武、李成功、 孙家驹、范柏魁、欧阳兆雄、成卫、李福松、贺旭、陈巽如、熊亮、黎 明、萧新德、范钦、于万元、朱翠英、龙银花、盛起伏、易小艺、刘育熙、苏志明、陈卫红、盛育英、陈米杰、蒋正心、汪建国、邓力渔、何三妹、彭强、黄一冰、瞿永恒、李亮、左宗灿、谭利萌、颜志行、魏正湘、周政嘉、周文芷、吴道林、 陈鹰、叶松阳、陈小敏、王小玲、王红、唐振君、曹卓建、刘燕斌、陈正云、齐石坚、张智生、姚志坚、谷志成、慎甫祥、戴红霞、吴兴达、刘松柏、贾越云、蒋红梅、徐建洪、郭凯怀、李顺萍、肖宗瑾、肖宗谦、 王小夫、潘甫文、贺新湘、刘新安、欧钦华、 廖毛细、张教芝、肖玄、李素君、罗 昆、唐智轩、张雨萌、李长元、胡玉明 、时光等八十余人。
活动结束返程后刘园理事长向大家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