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起源地文家市
这两天,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有不少媒体报道普京让俄罗斯孩子学习中文。
202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外国人的身份说出了事实:全球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将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
普京表示,他对中国和亚洲的看法与当前政治局势无关,这是客观事实。与此同时,克宫还指出,目前30%的科学论文是中文的,他们不会强迫其他国家学习中文,但俄罗斯人会尽快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相信,至少克里姆林宫的这一决定是明智的,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学习汉语的力度将在未来几年使俄罗斯受益。我只是不知道普京的声明是否能让一些“跪着的人”感受到膝盖上的另一种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普京表示要多学中文之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透露了一个沉重的消息。9月1日,拉夫罗夫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俄罗斯不会在涉及军事、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技术安全等领域与西方合作!”
拉夫罗夫是一名资深外交官,一直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发表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校内演讲时。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跑到一个专门搞对外关系的高等院校进行友好演讲,强调的却是:不会在一些领域和西方开展合作。不知该高校的领导听到这话,是否会脸上挂不住。
应该说,拉夫罗夫的话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在哪些领域,它应该全球化;在哪些方面,我们根本不能“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具体处理时会遇到很多矛盾。普京刚刚预言,汉语将在未来世界发挥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应该利用这个百年一遇的机会,让中国文化、中国技术和中国力量走出去。然而,这也是一项非常具有智力挑战性的工作。
在持续了500多天的俄乌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普京政府和泽连斯基政府完全不同的一点:他们对民族事物的态度不同。
就普京政府而言,自与乌克兰的战争开始以来,已经加大了保护俄罗斯文化、军事和技术力量的力度。就在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周年纪念日前夕,普京还在告诉他的人民:“俄罗斯人民在卫国战争期间是不可战胜的,现在也是不可战胜的。”
与普京相比,泽连斯基政府看上去似乎更加“务实”。为了迎合西方,他愿意不遗余力地去“苏联化”,愿意在美西方的指导下进行司法改革,愿意把本国庆祝圣诞节的日子,都改成与西方同日。泽连斯基政府的逻辑是:和打胜仗相比,这些都不是问题,哪怕乌克兰这个民族的根断了层、断了代,以后战事停了,咱们再补回来就行了。
普京和泽连斯基的选择,到底谁对谁错,相信大家都知道。
对中国来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们需要谨慎。但与此同时,这一百年变化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遇。有些东西应该出去,有些东西应该保护。
文章来源:军迷圈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