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本想象写爸爸那样早日写成妈妈的祭文。可一想起妈妈,五味杂陈,立马精神崩溃,无力提笔,泪眼模糊,看不清字,特别难受,情绪无法自控,无一次例外。
今天视频号上看到一故事,一孩子父母离婚,都不要她了,由好心伯父将其抚养成 人,孩子寒窗苦读十分励志,高考打了708高分。因没学费,打借条找姑妈借钱,结果姑妈撕了借条,直接给了孩子3万免还的学费。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触景生情,遥想当年,父母为了培养我们两个大学生,在没有经济收入,没有任何经济资助的情况下,艰苦奋斗,省吃俭用,走过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般的艰难岁月。今天,终于用意志支撑,一句一行泪的写下了这篇,《我的妈妈》。
听说爸祖上是做生意的大户人家,祖父用脚趾头打算盘比别人用手还响,据说曾祖父著的书至今还留在省博物馆里。外公外婆祖上呢?是官府人家,外公这边姓杨,靠的是节省。外婆家老爸姓李,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和毛爷爷上下桌。因此,子女们大部分投身革命,加入了共产 党。解放时,也不知怎么搞的,父母双方家里都被划分成了地主,虽然父母那时都刚刚出生,因为阶级成分原因,由于都是地主崽子,也都被剥夺了念书的权力。后来我上初中听爸妈共同的老师周尊德老师说,他俩成绩都很好。尤其妈妈胆子大综合能力强,从小正直,不畏强暴,不甘欺凌。由于成分过高,他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都没人敢要,怕被挨批斗连累吃亏。终于有一天,经江湖郎中龙三爷爷牵线搭桥,两人终于结婚,其实两人之前并不认识,也完全没有选择,只是同病相怜,迫于无赖。由于父亲家里穷得只有一条长凳和一张木床,经常因小事吵闹,还打架。甚至当时妈妈因为有些事情不公又看不到希望,曾寻过短见,或许身上肩负使命,祖宗神灵保佑,没出意外,还好,总算熬了过来。
过了几年,妈妈生了个男孩,生下来时把妈妈吓了一大跳,胎儿额头已长了皱纹,脚上皮也是跟老猪婆腿一样,皮一层层都打折子了,全身毛发很深。妈妈以为生下个毛猴子,很担心。经过一两个月米汤和母乳喂养,孩子毛脱了,还现出了深深的酒窝,胖乎乎的了,好不可爱。这就是我的哥哥,萧宏。
过了两年,妈妈又怀上了,想到家里没饭吃,养不活两个孩子。妈妈坚定的要把这胎打掉,连续到公社跑了三趟,每次碰到不同的医生,奇怪的是他们都问同一句话,生笫几个了?妈妈如实回答,这是第二个。医生都劝她,生下来吧,才两个,又不多。妈妈这样往返于家中与公社三次,医生都不跟她做手术。每次妈妈讲起这段经历,我都哇哇大哭,因为这就是我啊!我要是被刮了,那我就掉茅坑里,没有我了呀!我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危险啊!可能因为妈妈怀着我和哥哥总吃白开水盐姜泡饭的原因,我和哥长大都特别喜欢吃盐姜泡饭,小时侯也有点营养不良和生小病。由于有这么一个打胎的故事,我担心被妈妈干掉,从小很机灵也很敏感,干什么都抢着表现很好,生怕妈妈不喜欢我,对我不好。后来,妈妈发现我和哥体质有点弱,担心营养不良,视力不好,每年冬天买鱼肝油、钙片之类的给我们吃。看我咳嗽厉害,还特意办了几个包衣给我滋补身体。慢慢的,我觉得妈妈其实挺爱我的,没有要干掉我的意思。
我们出世就没爷爷奶奶了,爸妈为了赚钱养家,两个都要去队里做工夫干活,孩子没人带,只好隔完奶就送到外婆家里。直到4/5岁,要读书了,才回到爸妈身边。我和哥都以为外婆家才是自己的家,吃了饭就讲要回去。大人做了好久工作,“长大了,应该读书了,读书才会有出息。”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家在这里,还要去读书。
1977年,大概恢复高考的时侯,我们回到了父母身边,妈妈特意给我们取了一红一专的名字,这个概念是毛主席提出来的,大概是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强这么个意思。在父母身边,我们感到特别开心舒畅,感到幸福又幸运。因为妈妈每天白天做好吃的给我们吃,每天晚上做衣服、鞋子给我们穿。有空还教我们唱歌,记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红梅赞》、《绣红旗》、《英雄赞歌》,妈妈唱的跟广播里一样,声音又高又大。妈妈开心的告诉我们,“现在好了,都有机会读书了,一定要争气啊!”这时,我特别喜欢妈妈了,觉得妈妈好厉害,也很听妈妈的话。
我和哥正式读书了,笫一期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是63、61,哥哥是89、91,蒋秀英校长发奖,听到叫我名字,我飞快跑上去接奖状,生怕被别人抢了。咦,哥哥怎么没有呢?回到家里,刚吃了饭,我正准备问妈妈,哥哥怎么没有奖状呢?妈妈神情非常严肃的说,“跟我过来,把棉裤脱了,跪雪地里。”我一看哥哥动作这么快,我又比哥分数好像少很多,赶紧脱棉裤,准备跪在旁边。妈妈看了一下我,“你不用跪,你考了第一名,你考了第一名,你哥晚上偷看连环画,不认真学习,笫一名都没搞到,该不该打?”我心想,第一名真好,可以不挨打。但我这分数好少,得多搞点。后来,也没有什么,就想着搞第一名可以不跪雪地,不挨打,听妈妈话好好学习。
一年级的时侯,由于数学的加法进级有点不过关,哥哥数学基本满分,妈妈叫哥哥教我,哥哥自己知道却讲不出来,只听见他大骂,“这么蠢,这么蠢!”反正就这两句。妈妈急忙赶过来,“我来试一下看看”,妈妈列起横式和竖式仔细的教我,我听明白了,嘟起的小嘴放松了,笑容也露出来了。妈妈放心的说,“还不蠢得厉害。”打那以后,妈妈每天晚上一边打鞋底,一边瞄着我们做作业,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做得好的,还奖励一块大耳朵糖。我常吃了这块大耳朵糖,做梦都在笑。队里人晚上来我家串门,发现我妈每晚跟我们一起做作业,“他们家三姊妹一起做作业!”这话在队里很快传开了,有的是欣赏佩服,也有的是讽刺嘲笑,看看他们以后又能怎么样了?
到了小学高年级,有了奥数,好些做不出来。妈妈跟我们一起做,白天做农活都在想,好多都是妈妈先做出来,然后教我们的。后来,数学老师表扬我,我如实告诉老师是妈妈教的。记得杨水平老师非常开心,“有这样的家长不简单,奥数都奥得出来,太好了!”开家长会,妈妈也受到表扬了。
到了初中,由于学校离家里比较远,妈妈很早起来跟我们做早餐,做好了才叫醒我们,生怕我们没睡足。那时绝大部分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的,我们家里确实很穷,爸爸也很老实,借都借不到钱给买自行车,所以整个初中,我都是走路去上学的,至少得四五十分钟,至使经常迟到被罚。整个小学到初中,我们的所有衣服、鞋子和书包,都是妈妈用蕴姑妈寄过来的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改小再亲自缝上的,由于款式颜色有些破旧,又是走路去上学,很多同学都嘲笑我。但后来发现,我每个学期都是班上甚至全校遥遥领先的第一,嘲笑声变小了,消失了。那时妈妈怕我自尊心受伤,总是用外公常讲的一句话鼓励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出路和尊严。即使当年闹学 潮,很多人宣传读书无用论,我们也没有受到影响。
妈妈只读了完小,考了方圆几十里第一名,但名字写在最后一个,没有读书的资格了,也没有学过英语。当我读初中,妈妈还会辅导我学习英语,每天督促我背诵并默写英语单词,我至今都搞不明白,妈妈是怎么发现我默错的单词的。因此,每次单词比赛,我都是满分,年级第一。周敬余老师总以我作榜样,让全年级向我学习。其实,这很大成分都是妈妈的功劳。妈妈,您太用心了,您辛苦了!
1989 年,我和哥到了高中大学阶段,我们同时如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高级学府,记得总分700分,我考了665分,超出一中(重点高中)60多分。家里双喜临门,但由于学费问题,没有做喜酒。由于外出求学,第一次离开了妈妈,很不习惯。但成绩还是名列前矛,每次回来,都带妈妈炒的白辣椒炒肉、油炸鲫鱼、酱豆、红辣酱、山枣糕等瓶瓶罐罐、大袋小袋到学校,偶尔也给同学们分一点,室友直呼,“太好吃了,要到萧娟家去吃妈妈做的饭菜。”由于妈妈做的饭菜太好吃,逢年过节,远远近近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集中在我们家吃饭,每次过完年,妈妈都要病倒几天。稍好一点,又掰着床架起床,开始做事了。妈妈是个特别勤快、坚强的女人。
这个阶段,学费越来越多,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就算爸妈不吃不喝,也奏不齐学费,妈妈和爸爸一起,白天做农活,养猪,养鸡,种菜,还挤时间到农场摘5分钱一斤的老木叶茶,妈妈天没亮就背着大蛇皮袋出门,天黑了才回家,总是高高兴兴的告诉我们,又摘了笫一名。等到我学校毕业,我突然发现妈妈的手不对,右食指手指头怎么短促促的,原来佛pusa一样的手儿也变粗了,变黑了。我心疼的把妈妈的左右手比了比,右手食指比左手的短了足足一寸。这是为什么啊!妈妈低声告诉我,摘茶指头缩筋了。妈妈,您怎么那么拼呢?我的心都碎了,泪水夺眶而出……
终于熬到我工作了,妈妈可以放松一下了。谁料,天有不测风云,跟妈妈关系最铁的舅舅四十多岁脑溢血猝死,妈妈伤心劳力好一阵子。接下来的五/六年里,妈妈安顿了两个侄儿的婚事和工作,照顾了两位老年丧子的外婆外公,直至送老归山。我所见的世界里,没看到一位像我妈妈一样,照顾老人那么好的,这么多年照顾不讲,餐餐熬粥煲汤,虚寒问暖。外公80好几,喝酒时含笑九泉。外婆也是80好几,靠在妈妈的肩上过去了,囗中含着我刚刚工作买给外婆的巧克力糖。妈妈,给别人的是安心和快乐,给自己的却是不知疲惫的付出和劳累。
后来,我和哥哥先后结婚生子了,两个孙子差不多一样大,妈妈一个人忙上忙下,同时带两个小孙孙,一男一女,却总是乐得合不拢嘴。渐渐的,妈妈头发白了,眼睛花了,由于带小孩耽误睡眠过多,得了糖尿病。每当我们回去,帮忙做事,妈妈总是讲,我暂时还撑得住,你们早点回单位,一定把工作干出色。每次都这么讲。妈妈头发白了,眼睛花了,由于带小孩耽误睡眠过多,得了糖尿病。每当我们回去,帮忙做事,妈妈总是讲,我暂时还撑得住,你们早点回单位,一定把工作干出色。每次都这么讲。妈妈,您太无私了,怎么从来不替自己着一点点想呢?
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父母越来越老了,父亲更加明显,看电视也开始打盹了,咳嗽更加严重。妈妈感觉父亲衰得很快,于是送父亲上医院检查,检查是肺癌晚期。妈妈平时人直爽嗓门大,但这一次,妈妈温柔了心疼了,叮嘱在场的所有人,不要透露肺癌的事,让父亲安享余生。接下来,妈妈每天做爸爸喜欢吃的菜,不是鸡鸭,就是排骨鲜菇。这样断断续续的住院或在家疗养了两年。爸爸说,“这些好菜我都吃厌了,你妈妈天天搞好多”。“想吃什么就告诉我。”妈妈轻轻的说。妈妈平时是女汉子,但在爸爸脆弱生病的时侯,却特别心细,特别体贴,特别善良。有这样的好妈妈,真是爸爸的福气,也是我们儿女们的福气。2015年10月25日,父亲一早认真地对妈妈说,“育年,我过不了今天,如果就这样走了,我真的很有福气。”然后,又说,“田里那样热,育年,你搞久了要上来了!”爸爸就这样,回放着人生的电影,望着屋门前的囗子,微笑着,头慢慢的歪了……
父亲走了的那段时间,妈妈常自言自语的说,平时争争吵吵,扯皮打架。现在,连扯皮的人都没有了。明明“百期”“育年”是百年好合天生的一对,却到死才知道啊!妈妈,您是活明白活通透了的人,从不怪责任何人,只是自己默默承受,静静领悟。
2018年,妈妈生日那天,我回到家里,妈妈很开心,但在我走的时侯,突然对我说,“妈妈不行了,不是讲着玩的。”妈妈平时特别坚强,病了从来不吭一声的。我明白了,妈妈身体一定出了大状况,舍不得我走,所以我留下来,陪了妈妈两天。10月,我接到杨术昆医师的电话,一定要我回去。我匆匆回家,把妈妈接到了长沙。紧急住院,诊断结果,克兰氏病毒引起的败血症,免疫力低的老人死亡率高。医生还告诉我,邓小 平就是这个病引起肺衰褐不治而亡的,容易反复发作,比较麻烦。我深知事态的严重性,告诉医生,只要能救活妈妈,不惜一切代价!
在这两年,妈妈四次住院抢救,我跟妈妈形影不离,三次发病,抢救成功,每一次抢救,都是一次生死决战,心智,体能,速度,决策,配合,资金……每次抢救过来,妈妈看到了我惊吓、疲惫不堪、象死过一次的样子,总是说,“反正治不好了,又要这么多钱,劳民伤财的,我不治了。活在这里,是个拖累,娟伢子你不好找对象。我就是放心不下你啊,娟。也不知宏的工作怎么样了?”身体恢复的时侯,就跟我讲古时候的故事,有个儿子在朝里做官,老母病重,必须返乡,可上级重用他,舍不得他走,老远的目送他,看不见了,又砍了一座山上的树林,直到能看见他。儿子回到家,老母听到这个情况,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叫儿子回朝里去,面对年迈病重的老母,儿子怎么舍得离开呢?于是,老母亲深夜自缢了,为国尽忠,为儿前程……”多么感人的历史故事。妈妈也是这种心思,不想治了,不想拖累后人,多么高尚的心灵!听到这,每次想到这,我都泪如泉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哪有这么替儿女着想的妈妈,妈妈就是活pusa。
最后的两年时间,我时刻陪在妈妈身边,鼓励妈妈一定还要活至少十年,享享清福。可最后一次抢救,2020.8.27,在冰冷的ICU病房,病魔让妈妈抢救无效,永远的睡着了,样子是那样的慈祥……医生说,这已经是个奇迹,不要哭了。我用泪水汇成一条天河,送妈妈去了那个永无病痛、永无疾苦的天国……
去年回老家清理遗物时,发现妈妈的大柜门上醒目的写着,香港 1997;澳门1999;台湾 空着。妈妈,是这样一位老人,虽没读多少书,但她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渴望祖国(香港、澳门、台湾)统一的心愿,培养后代的无私付出,胜过很多条件优越、满腹诗书的人儿。值得敬仰!
妈妈这一辈子,带大六个孩子,送走两个老人,建了3个房子。身为农民,为国家培养了好几个大学生。是儿女的楷模,萧家的功臣,村里的积极分子,是社会的贡献者,家庭的责任者,只图付出,不求回报。妈妈,是1949年9.19生,2020年8.27故,享年71岁。
9.19,是观音菩 萨成佛的日子。原来,妈妈是老天爷派来的“天选之人”,活pusa。为了儿女,历经磨难;为了家庭,无私付出;为了丈夫,忘了自己;为了他人,不曾享受……
妈妈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着的意义!
……
我们永远敬爱您,崇拜您,学习您,继承您,想念您!我敬爱的妈妈!
您的女儿萧娟
2023. 10. 6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