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伟大领袖毛主席憾然离世。
在毛主席去世之后,他曾经的警卫团也都按照职位、意愿,一个个的都调离了中南海。
自从四散离去这些警卫团的人,就很少再回到北京,也很少再相聚。
没想到,在1996年6月12日的时候,正在地方工作的前警卫团成员徐龙才突然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吗,而且还是毛主席小女儿李讷的电话。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李讷之所以突然打来电话,竟是因为毛主席的一个遗愿。
和李银桥、张耀祠这些非常出名的警卫员不同,徐龙才的名气并不响亮,若是不特意去了解毛主席的警卫团成员们,想必很少人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可以说,徐龙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但不普通的是,徐龙才成为了毛主席警卫团的成员之一,这也证明了徐龙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出生在山东农民家庭的徐龙才,自小就因为时局动荡饱受磨难。因为出生在穷苦大众,成长在社会底层,徐龙才身上一直有股想要改变现状的劲儿,他想要参军入伍,实现理想抱负。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的生活也渐渐的好了起来。但徐龙才想要参军的愿望,却一直没有停歇。
因此,在刚刚二十岁的时候,徐龙才就告别了父母亲人正式参军入伍。
在军队里的时候,徐龙才表现优异,不管是生活作风还是日常训练,都是最出色的那一个。而这些特质,正是毛主席警卫团最基本的要求。
而当1961年,毛主席警卫团重新选择人手的时候,表现优异的徐龙才就脱颖而出,被所属部队推举了上去。
当时,能够加入毛主席警卫团,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徐龙才在得知自己有这个机会之后,就非常的兴奋,满脑子都在想着,自己与毛主席见面之后,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一句话要说什么,甚至还想着自己是否能够有机会与毛主席一起合个影。
但实际上,徐龙才兴奋的还太早,进入警卫团的前几年,他根本就很少接触毛主席。
虽然毛主席的警卫团成员很多,但毛主席为人十分低调。平易近人的他,每次出行都希望能够真正的接触到人民,因此贴身跟在他身边的警卫员并不是太多,一般都是那几个老人。
像徐龙才这些一般的警卫团成员们,基本上都是在大型活动或者是毛主席巡视的时候,才能够与毛主席见上了一面。
直到1965年5月的时候,一次偶然的任务,才让徐龙才能够进一步接触到毛主席。
那会儿徐龙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了毛主席随行警卫团里的一员。因此,在毛主席前往长沙参加会议的时候,徐龙才也随队前往。
与往日会议结束后就返回北京不同,多年没有上井冈山的毛主席,想要前往井冈山走一走过去的足迹,看一看那里的老房子、老同志。
巧的是,毛主席有一个贴身贴身服务员罗丽华的老家,就在江西。在得知毛主席打算去江西的时候,就向毛主席请了假,想要回老家看看。
一向对身边工作人员很好的毛主席,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不仅如此,他还照例要求警卫团队长丁钧,安排一名警卫员陪着罗丽华回家,以保护罗丽华的安全。
对于毛主席这个要求,丁钧已经是见怪不怪。毛主席身边的人只要请假回老家,毛主席都会安排人陪着对方一起。
丁钧在接收到命令之后,就开始为罗丽华挑选人手。在一番思索之后,丁钧觉得徐龙才最为合适,他老实细心、身手也不错,最适合这趟任务了。
徐龙才在得知这是毛主席交代下来的任务之后,激动地向丁钧和罗丽华保证,自己一定会权利保护罗丽华的安全。
当时已经是和平年代,罗丽华一路上很难遇到什么危险,但徐龙才从始至终都没有放松警惕,直到安全将罗丽华送到家里。
在完成任务之后,徐龙才原本是按照队长的命令,返回吉安县等着罗丽华探亲结束后再一起前往井冈山等着毛主席一行人。
但架不住罗丽华和其父亲的热情,只能留在罗丽华家里吃了一顿饭。在吃完饭之后,徐龙才本来是要给罗家粮票的,但罗丽华的父亲说什么都不收,因此徐龙才只能够收回粮票。
对于这点,徐龙才是十分愧疚的。这不仅没有做到队长要求的“若是吃了罗丽华家的饭要给粮票”,更是愧对于毛主席的教导。
毛主席不管是去食堂、老百姓家里或者是一些人地方政府招待宴上,都会在吃完饭之后,将粮票送上。有时候当场就给,也有怕对方不要,在人走之后派警卫员送上。
毛主席这个习惯,也影响了身边的人,特别是那群十分崇拜毛主席的警卫团员们,向来都是人吃完饭之后,饭票是留在桌子上的。
5月12日一大早,徐龙才就与罗丽华在吉安汇合出发前往井冈山。
原本,按照原定计划,毛主席会在这一天到达井冈山。但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毛主席耽误了行程。
等徐龙才与罗丽华到了井冈山之后,还被当成了可疑人员。
原本,徐龙才与罗丽华是想要先返回吉安的。不过,接待员在经过询问上级之后,强烈要求他们住在井冈山大厦。
徐龙才与罗丽华,这一等就是十多天。
在这十多天里,徐龙才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连绵的阴雨天,但奇怪的是,等毛主席到了之后,这天就放晴了。
毛主席到了之后,徐龙才就恢复了原本的职责。当天,徐龙才不仅给毛主席收拾了房间,还为毛主席站了一夜的岗。
当地百姓在得知毛主席来井冈山之后,都给予了热烈的欢迎。
毛主席也是非常的亲民,主动和大家伙合影留念。当徐龙才当时有其他任务在身,并没有在欢迎毛主席的现场,因此遗憾的没能完成与毛主席合影的愿望。
直到几个月之后,毛主席又一次外出调研,徐龙才仍旧是随队出行。最巧的是,罗丽华也是这次随行人员之一。
一天,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了一点时间在罗丽华、徐龙才的陪伴下,外出散步。
当罗丽华看到徐龙才的时候,也是笑着跟毛主席说了句:巧了,上次送我回家的就是小徐同志。
听到罗丽华这么说,毛主席转头看向徐龙才,说:就是小徐同志啊,辛苦你陪着小罗回家了。
在说完这些话之后,毛主席还主动邀请徐龙才一起合影。
按照右尊左卑的习惯,徐龙才原本是站在了毛主席的左边。但毛主席注意到这点之后,主动将徐龙才拉到了右边。
对此,徐龙才惊讶的同时也自感承受不起,因此一直想要站在毛主席的左边。
毛主席知道徐龙才的想法,于是就安抚了他,表示在自己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尊卑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拍照的那点“俗成约定”自然是不存在的。
在毛主席温和的声音中,徐龙才放下了自己的焦虑,与毛主席拍下了一张合照。
这一次的接触,也让徐龙才更深刻的了解了毛主席。同时,也让毛主席认识了他。
没过多久,徐龙才就成为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
并在之后,与毛主席一家熟悉了起来。
毛主席对自己的教导十分严格,对于身边的人,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从来不让他们仗着身份对着下属没大没小。
因此,毛主席的属下与他们一家感情都很好。
后来,在毛主席离世之后,徐龙才也根据规定回了地方工作。
自此之后,由于工作繁忙,距离较远的原因,与毛主席的儿女们也没了联系。
直到,1996年6月12日李讷突然打来了电话,并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
原来,毛主席在离世之前,曾反复叮嘱过李讷,不要忘记以前帮助过他们的人,多关心一下叔叔阿姨们。
在毛主席离世之后,只要有空闲时间,李讷都会想办法找到之前的警卫员、工作人员们,一个个为他们带去贴心的问候。或者是,与这些工作人员再聚一聚。
徐龙才在得知毛主席离世前仍旧牵挂着他们这些人的时候,十分的感动,并在李讷的邀请下,与其见了面,诉说了这些年的工作以及经历。同时,也不忘关心李讷现在的生活。
小结
毛主席的和善是他身边人都能够感觉到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他总是将所有人都放在一条水平线上,从来不分高低。
正是因为毛主席如此贴心的关注每一个人,才会让更多的人发自内心的爱戴他。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