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登高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习俗,今年的重阳节没有去登高赏景,未能沾染点山岳灵气。由工会安排到红色旅游景点去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一下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气氛。工会安排我们的四个去处是:李六如故居陈列馆,江湾新农村观光,县档案馆,罗纳川故居和红十六军军部遗趾。由于行动迟缓,行为拖沓,最后一站没有完成预定的体察瞻仰计划。当然,我们并不介意参观景点的多少,老同志难得一聚,能见一次面就是一种幸运。所到之处均有所感触,算是收获吧!重九虽未能身临山岳,也似乎攀缘了绝顶,登高远望了。
重阳节天气很好,晴空万里,温暖和煦,扫却了几年来疫情阴霾的困惑。见到老朋友健康,不禁增添了几份喜悦,话匣子打开了,诸多往事争相倾吐,久别重逢的喜悦比游兴更浓。
退休教师集体合影
感念六十年的变迁
春秋更替话英豪,一代风流一代驕。
莫道乌云能蔽日,彩虹雨后更妖娆。
六十年地覆天翻,中华大地经历了体面人昂首歌舞到卑恭屈膝的变异,天朝帝国挨打受辱,洋鬼子横行霸道。国土瓜分豆剖,大好河山狼烟四起,美丽中华,满目疮痍,亿万子民沦于兵燹之中。
出生于上流社会优裕家庭的季交恕,随着国頹家破,一下子如临冰窟。七岁丧父,他是庶母所出,母亲是小老婆,如此身份自然被人歧视。但中华民族的血脉是节义刚强的。他刻苦求学奋志探索,强健了筋骨,增长了智慧。从梁启超那里认识了要变法图新,从孙中山那里认识了要破旧立新:从积贫积弱的现实中,悟出了要实业救国。于是变卖家产兴办工厂,碰壁之后,领悟到启发民智,才是问题的根本。他又满腔热情从事教育救国的事业,编教材,办学校,当教书匠。苦苦追求探讨,终感独木难支。执着于一隅,终难见曙色光辉。
直至进入延安,这飘若浮萍的游子才算有了归宿,在党的指引下,他如虎添翼了,施展他经天纬地之才。为民理财,理出了新的思路,在银行税务诸方便都做出了新贡献。在廉政建设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权限范围内为烈士毛简青的儿子安排适当的工作,同时教育自已的儿子回归农村,安心基层,踏实做事。
从参观李六如故居陈列馆,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精神。这是一种力量,对我这样的老朽也似乎有一定的振撼作用。这种红色基因需要传承,让它激励青年一代奋志立业,勇往直前吧。
李六如故居
赏景江岸湾
江岸湾位于献冲汨罗江大桥右岸,村子山环水绕,一片茂林修竹掩映,风景秀丽。村里人淳朴敦厚,热情大方。我们用餐店里的老板姓曾,他们夫妇精明能干,很有经营头脑,飯菜价廉味美,端茶送水服务周详。自已设计制作了一辆简易“小火车”,对旅客中的老人和行动不便者进行接送,我就享受了这一待遇。村里交通便㨗,一路风光旖旎,可以悠闲迈步,赏景观光。还编有竹筏,可供游客水上荡游。竹筏上装有天蓬围栏,靠背坐椅,安稳舒适。动力驱动,徐徐向前。让人骋目舒怀,尽情享受青山绿水的愉悦,阳光给予温热,江风送来凉意。游鱼冲浪,水鸟翱翔,万类霜天竞自由。微波荡漾,笑语频传。竹筏飘流江上,人们影映画中。摄影者贪婪地抢拍全景,唯恐技拙失真容。
青葱两岸竞芬芳,美丽乡村画卷长。
浩叹韶华经荏苒,芦花扑面鬓凝霜。
江岸湾赏景
自制简易“小火车” 江岸湾竹筏漂流
参观县档案馆
档案馆分三个部分其一是历史人文馆
馆内材料翔实丰富,从考古发掘到文字记载,展开历史画面。由荒蛮到文明,融注了平江人民勤劳勇敢创造图新的脉络,彰显了平江人民的英雄气概,尤其是长寿镇国富村出土几千斤宋代钱帀的事实,反映了这块土地上贸易兴旺,经济繁荣的状况。
爱国诗人屈原殉难的深潭的照片,唐代诗人杜甫的小田墓葬遗迹,都牵连着平江文化传承的脉络。近现代仁人志士,文化明星像满天星斗熠熠生辉。这是一世世,一代代接力、继承、发扬的结果。
其二是周令钊美术馆
周令钊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他一腔爱国热情,把艺术运用到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从天安门城楼主席像的运笔到人民币图案的设计,都渗透了他精湛艺术的成就和赤诚的爱国情怀。特别感人的还有热爱故乡的情结,在画展中,对平江八景进行了细腻的描摹,将汨水沿岸平江各乡镇勾勒成长卷。这幅长卷渗透了他热爱故里的深情。这种情融化在滔滔汨水之中,在平江这块土地上眷恋回环。作为平江人真感动不已。至此情不自禁赋《诉衷情》一词以申敬意。
一联诗句韵平江,汨水情长。湾湾曲曲环绕,怀眷恋柔腸。
勤灌溉,育麻桑,产精粮。亮光乡镇,发电繁忙。大道康庄。
其三是将军馆
馆内有五十多位开国将军的画像及其事迹介绍。他们为国家的振兴,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顽强战斗,立下了不朽功勋。当然在这场斗争中死去的人更多更多,这些将军是英勇斗士的代表。它宣示了平江人民不屈不挠、坚毅挺拔的顽强性格和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后继有人。在和平年代里,平江又涌现六位少将。
县档案馆参观
在平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奇迹不断,艺花璀璨,人才辈出。祝我们故乡平江永远繁荣昌盛!赋《清平乐》一曲寄慨。
春风几度,岸傲垂杨柳。百卉芳丛林竞秀。尽把家园光顾。
今朝舜日尧天,更新一日千年。喜看人才萃荟,承前启后加鞭。
撰文:冯昌荣 平江县长寿镇系退休教师,有感而发,愧无佳构。
摄影:郑双双 平江三中在职老师
供稿:罗浩京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