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先枢
#长沙市历史地名#(50)自然地理实体|道吾山
本文原载《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撰稿 陈先枢
道吾山
道吾山位于浏阳市集里街道吾山村。唐代僧人宗智问路于此,一老人答曰“吾即道也,道即吾也”。后宗智在此弘扬fofa,将“道吾”命为山名。山中有千年古刹兴华禅寺。
据清顺治浏阳知县韩燝《道吾山记》,唐大和年间(827—835),有僧名宗智者,入山,四行无径,为巨石所阻,困坐石边。忽有白衣老人自称沙伽龙,近前致礼曰:“师为开山祖,待师久矣。”宗智答曰:“吾志惟道,法缘在此,吾道成矣。”说完,风驰电掣,石裂道开,宗智从此开山讲法,并以道吾名其山。韩燝《道吾山》诗曰:
曲磴盘旋数十层,
纡回鸟道诱人行。
龙藏渊静超三峡,
雷劈分明胜五丁。
怪石穿空天作险,
潺流沸涧地为鸣。
老僧久住忘清韵,
笋涧茶香洗浴情。
道吾山 乔育平摄
道吾山山峦叠嶂,风景秀丽,山中有二湖、三洞、六泉、十潭、十三溪、二十八岩、七十一峰等奇景,山岳地貌奇特,林泉遍布,充满粗犷野趣。元代一代宗师欧阳玄曾作《登道吾山》诗:
道吾山头龙目卧,
叠嶂重冈深紫逻。
灵湫瀑布千尺长,
古寺神杉十围大。
崇祠坎坎风雨来,
樵径丁丁鸿雁过。
郡人夜望北斗魁,
下有突兀青莲座。
道吾山古迹甚多,前人概括为二十四景,即:五老峰、白龙泉、挂剑泉、兴华禅寺、祖师岩、冷泉井、回龙桥、引路桥、老龙潭、明月湖、龙卷田、虎爬丘、莲花峰、罗汉洞、白鹤山(又名白果山)、挂榜山、吾山雪霁、失马桥、龙影石、棋盘石、雷劈石、定心石、金刚塔、裴休亭等。
五老峰高峻奇耸,灵岫绝峭。清同治《浏阳县志》载:“道吾山东达宝盖,西迤蕉溪,列峰七十一,为县北屏蔽。”七十一峰中以五老、玳瑁、卓锡、西来、万寿、象王、狮子、望日八峰为高。而五老是群峰中之最高者,海拔780余米。
白龙泉(又名龙湫)系兴华禅寺后殿右侧的一口清泉池。以古砖砌成圆形,直径1.3米,沙底,泉水清澈,冷洌而甘,传闻曾以此水充“贡”泉。侧有“白龙泉”石碑。泉池岁无盈涸,水藻鲜碧,有小动物长约10厘米,鳞甲隐见,蜿蜒其中,即称“沙伽龙”,曾由唐文宗封为“白衣龙王”。传说有人接龙求雨,辄验。
华兴禅寺 陈先枢摄
道吾寺即兴华禅寺,位于莲花峰下的平坦幽谷中,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开成年间(827—840),系唐代禅宗僧人宗智创建,唐文宗钦赐“护国兴华大禅寺”,为唐宋时期著名的十方丛林。寺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呈“回”字形,分为4栋。前栋为山门,上书“兴华禅寺”,并有“湖山胜迹”横匾悬其上,东西有伽蓝、土地祠。中栋为正殿,约高13米,宽27米,殿中央供奉木雕泥塑如来佛像一尊,高约4米,佛两侧立伽什、阿南佛像,殿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观音、地藏等佛像,殿内悬有“依正庄严”“海印流光”等横匾。大殿立金柱16根。屋面盖铁瓦,瓦上有明朝铸造字样,瓦长约33厘米,宽约26厘米,后栋为方丈室,是住持谈经布道、传徒受戒之所。
挂剑泉位于兴华禅寺后,水源来自莲花山。又集东西两冲水流人老龙潭,灌溉寺前田亩;再从寺右山顶直泻山麓,形成瀑布,高30余米,飞泉喷沫,冷雾凝霜,状若银剑高悬,故名挂剑泉。惜今不存。清乾嘉间浏阳诸生吴翌风《道吾山瀑布》诗云:
谁掣匡庐瀑,
移来挂此山。
高飞翠微上,
散在乱松间。
天霁烟长湿,
苔侵石作斑。
老僧不爱听,
乞食暝方还。
推荐阅读
1、三湘惊雷震九州 ——长沙和平起义纪实
2、吉祥巷片区条条街巷有故事
3、他对清朝有再造之恩,官至极品!墓址选地却一波三折
4、临湘市聂市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著名茶乡
5、说不尽的北山之山
6、千年古镇福临铺
编輯:萧娟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