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 • 湖湘文化
黄珊琦
伟人毛 泽东一生与“南湘雅”有着深厚的情缘。青年时代与湘雅学子李振翩、龙伯坚、张维等人共度的青春激 情岁月,直到晚年毛主席与他们之间的交往都是值得研究的一个个历史往事。下面用图文记载方式来展示毛主席与湘雅密切相关的人物和故事。
1.“五四”与“驱张”运动时期
1)民国八年(1919)六月九号、星期一,湘雅学生自治会,以全体学生从餐费中节约的钱,出版发行的周双刊《学生救国报》第一号第1页。第五号起改名为《新湖南》。第1-5号由湘雅第三班学生龙伯坚(毓莹)主编,第6-11号由毛 泽东主编。它是五四时期湖南最早、全国较早由学生自主发行的爱国周刊(原件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2)1919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出版发行的与《新湖南》同名的月刊,主编苏闰坡,仅发行了一期(原件藏湖南图书馆)。
3)1919年9月5日,毛 泽东先生致黎锦熙先生的信,证实他主编过湘雅学生自治会的刊物《新湖南》。
4)1949年11月,龙伯坚发现刚发行的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报名与30年前,他与毛 泽东曾经编发过的湘雅学生自治会会刊《新湖南》报的报名基本偶合,写信呈毛主席询问报名的来由。1950年3月14日,毛主席复信龙伯坚,说“《新湖南报》报名是湖南同志们起的,与从前报名偶合,引起你的高兴,我亦与有荣幸”。
2、李振翩关于五四、驱张运动的回忆
李振翩(1898—1984),湖南省娄底人,1925年湘雅毕业校友,世界著名细菌学家、病毒学家,美籍华人,曾创建美中医学科学中心,任第一届华盛顿华人协会会长;毛 泽东的挚友,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朋友,为中美医学交流和中美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1)李、毛结识成知己
《治病济世的心灵——李振翩教授回忆录》一书,1986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李振翩教授谈及他与毛 b泽东结识的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得他走进我们阅报室时那身着白色长衫的高大、庄重的身影。……从他第一次跨进我们阅报室起,我们便成了好朋友。一开始他就注意到了我的奇怪的口音。我把“我”说成“喔”。他说我说话像水牛叫一样,给我起个外号叫“水牛”。我呢因为他们家乡湘潭来的人素有狡猾(此处指聪明之意)的名声,我便叫他“水老倌”。这是五四运动期间李振翩与毛 泽东的结识过程。
“驱张斗争”是指1919年至1920年,毛 泽东亲自策划与指挥湖南学生发动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张敬尧乘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接近直系的冯玉祥打败湘桂联军之际,率军进驻湖南,被段祺瑞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省长。他伙同他的三个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在湖南恣意施行暴政,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搜刮民财,摧残教育,钳制舆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湖南人民极为痛恨,时谚称:“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毛 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领导学生对倒行逆施、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的张敬尧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公开打出“驱张”的旗帜,联络社会各阶层,发动全省学生罢课、教师罢教、工人罢工、商人bashi,并组织代表分赴北京、衡阳、常德、郴州、广州、上海等地,公开揭露张敬尧祸湘虐民的罪行,争取全国舆论对“驱张”的支持和同情,形成举国一致的浩大声势。毛 泽东赴京代表团一行40人于12月18日到达北京,其中有湘雅第五班学生李振翩,另一位学生高也愚(湘雅1925年毕业)。这一史事发生在1919到1920年间,正是湘雅医学教育系统中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由潮宗街校区分批迁入麻园岭新校区期间。
关于李振翩与毛 泽东在“驱张运动”中交往的史事,李振翩说:“我个人和毛 泽东的关系围绕着湖南军阀、省督军张敬尧的问题而越来越密切。那时湖南是由三部分势力统治的:军阀张敬尧统治湘北,属于强大的皖系集团;军阀吴佩孚占据湘南的一小部分,属直系集团;湘南其它地方则由孙中山控制。因为张敬尧一手镇压了“危险”的《湘江评论》,被学生们看成是中国旧的压迫和腐朽势力的象征,必欲去之而后快。由长沙二十多所大中学校的代表组成的湖南学生联合会,聚会商讨张敬尧问题,我是湘雅代表中的一员。
经过几个月的辩论,湖南学生联合会最后决定举行反张罢课,并为举行罢课和向北京政府请愿驱逐张敬尧,组成了一个代表团,每个学校选两名代表参加,我是湘雅的代表之一。
我们乘夜车去汉口集中。路上不能让人看出我们是代表团,否则很危险,因而我们严格遵守互不往来的规定。当然,我们钱很少。那时长沙所有的中学生,包括湘雅的医科学生,都是寄宿生,每个学生每月要交四块大洋(银元)的饭费。学生们通过表决把伙食标准降低到每月三块钱,这样就可以省下一元钱供我们代表团去北京。(编者:从这点看,不论是办《学生救国报》,还是驱逐张敬尧,都是湘雅学生的集体行动,共同参与。)尽管有同学们的慷慨支持,我还是只能坐四等车厢——运煤用的。在中国,和穷学生为伍的人很多,煤车厢里塞满了“旅客”。我算幸运,还找到一个立足之处。毛 泽东在汉口迎接我们。我们聚在一家小客栈商量了下一步的行动。当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眼前的问题——如何对付压制人的军阀,不过我们的讨论也涉及到对中国前途的设想——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中国?我们应该信仰什么?斗争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各有各的观点。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都想干掉张敬尧。我们给自己起了个“驱张请愿团”的名字,并决定在汉口留两三名代表做联络工作,再选几个人去上海和其它大城市筹款,其余人跟毛 泽东去北京提交要求撤掉张敬尧的请愿书。我被选在去北京的代表中。”
2)被列逮捕名单之首
李振翩接着回忆说:“我们juji在北京马神庙地区,散居在各自的房间,经常不公开地碰头。在此期间,毛 泽东接触了很多在北京供职的湖南人,他们都痛恨张敬尧。
我们提交请愿书的历史性日子到来了。我骄傲地但又有点紧张地走进总统府大楼。当时的总统是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实权却操纵在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手里,段是总理。张敬尧和段祺瑞同属皖系,是一丘之貉,显然段不会屈从于请愿学生的压力把张弄下台。毛 泽东很清楚这一点。
“五四”运动相对地说是(各校)自发的和无组织的,而反张运动则是毛 泽东首次指导和周密计划的一次革命行动。毛 泽东十分清楚请求政府把张敬尧搞下台无异于向虎谋皮。他真正的目的是要揭露军阀的罪恶,把学生的才能和力量引到将来要做的革命工作上边。在这一点上,他是成功的。
对于我自己,这次北京之行是一次决定命运的事件。它强化了我那种居于所有中国人之上(所谓盖世之男)并要尽毕生精力拯救国民的意志。结果呢,我去北京请愿的这一大无畏举动很可能成为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爱国主义的表演。出于某种原因,张敬尧竟把我错当成了这次行动的主要鼓动者。当他命令逮捕十三名主要闹事者时,我的名字位列名单之首,有一段时间悬赏要我的脑袋,毛 泽东的名字却不在名单上!这一失误使毛得以脱险。他去了上海,在那儿找了个洗衣店的活干。我设法回长沙学医。实际上驱张运动最后还是胜利了。当我们跟毛 泽东去北京时,另一路请愿者到湘南去找过吴佩孚。吴是直系的将领,是张敬尧最头疼的劲敌。出于自身政治的需要,吴佩孚撤出湘南,把地盘让给了湖南地方武装。在吴佩孚的配合下,地方武装竟把张敬尧推翻了。”
李振翩与毛 泽东的交往,起于邀请毛 泽东接任《新湖南》的主编,密切在湖南的五四运动、驱张运动期间。据历史文献记载,湘雅学生中进京参加驱张运动的还有位叫高也愚的校友。
3)开办文化书社 参加新民学会
李振翩的回忆中说:1920年8月2日,毛 泽东、何叔衡、彭璜、易礼容等17人在长沙楚怡小学召开会议。会上推选毛 泽东、彭璜、易礼容为筹备员,并通过书社《组织大纲》。他们租了长沙潮宗街56号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一座两层小楼的三间房子作为文化书社的社址(这时湘雅已全迁到麻园岭校区),这很可能是中国第一家合作性质的书店。
这群20多岁的年轻人,首先遇到的障碍是没钱。书社初办时十分困难,1979年5月17日,易礼容回忆创办文化书社时的情况说:“文化书社……最初只有陈子博和我两个人工作,仅有借来的20块钱作日常开支,是由赵运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校长秘书)经手借来的。有人说开办时才400多元钱,其实当时400多银洋是一笔很大的钱。”易礼容和陈子博等还用黄泥小火炉架着一个瓦钵子做饭,书社的“员工”只有生活费,没有工资。
李、毛的交往,随着两人的相识与相知在不断加深。1920年,李振翩参加了毛 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当时,新民学会是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纪律严格,组织严密的进步团体。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通过的章程中确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章程中的纪律简而言之有五条: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1920年,湘雅医学教育系统已全部迁到北门外麻园岭新校区后,毛 泽东为“文化书社”租用潮宗街湘雅校舍,以组织、扩大仍是成员不多的秘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李振翩应邀参加。
在会中,李振翩提出“用罗素的温和办法,现在就从教育下手,作个性改造”的革命主张。它较之新民学会成立后,1920年7月在法国蒙尼达会议修改确立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在政治高度上有一定的差别,说明这时的李振翩在爱国思想指导下的政治主张已由激进转向立志学医、科学报国的温和思路。促使李振翩有这一转向的直接事件有两项:一是在毛 泽东领导的驱张运动中,出于某种原因,张敬尧错把李振翩当成了这次行动的主要鼓动者,名列当局逮捕的十三名主要闹事者的名单之首,悬赏要李振翩的脑袋。二是新民学会成员、17岁的中学生陈自宝的因病而突然死亡。正是这种转向,李振翩后来成了国际著名的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4).龙伯坚接生毛岸英
《治病济世的心灵—李振翩教授回忆录》,[美]乔安娜·毕格笔录、阿朗 苏波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该书的第6章 即56页载:《新湖南》的主编龙毓莹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家的门房禀告说,门口有个拉洋车的想见他。他感到诧异,因为洋车夫是不会拜访学者的,他走到门口,看见一个赤脚农民戴着一顶苦力帽子。从帽子底下龙认出了他的朋友毛 泽东。“怎么?门房告诉我来了一个拉洋车的。”龙毓莹毫不掩饰他的惊讶。“别管他了,”毛 泽东答道:“快跟我走,我妻子要生头一个孩子。”边说边引着龙伯坚往清水塘的住处走。这说明,为杨开慧生毛岸英接生的医生是湘雅第三班学生龙伯坚。可是,不少作者在不同媒体发文,说为杨开慧接生毛岸英的医生是湘雅的李振翩,而李振翩的回忆说是龙伯坚。
3、毛 泽东接见湘雅诸校友
5)1956年1月毛 泽东主席亲切接见湘雅首任校长颜福庆博士。
6)1959年6月27日,毛 泽东在长沙宴请曹典球一行,以表彰曹典球历史上的贡献,感谢他关爱杨、向两家的情谊,特别是感谢他在关键时刻设法营救杨开慧母子的义举。曹典球是1917—1929年湘雅医学董事会董事部、干事部两部部长。他与颜福庆校长共同签署了1921—1928年湘雅学生的毕业证。
6.1)1921年张孝骞在湘雅的毕业证
7)1961年5月,毛 泽东主席亲切接见湘雅第四届毕业校友张维夫妇
8)1963年,在全国医学会议中,毛 泽东主席亲切接见湘雅第一届毕业校友、第四任院长张孝骞教授
4.为亲友健康,毛 泽东致友人的信
10)1952年6月23日,毛 泽东主席致亲友毛润发到湘雅医院看病的信。嘱他不要来京,因为湘雅医院诊不好,北京也不见得能诊好。
11)1952年10月2日,毛 泽东致友人毛宇居的信,要他转告毛 泽连不要来京,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医院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了。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供稿:黄珊琦 编輯: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