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12 月 8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2023 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包括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纽约时报》报道日军 " 百人斩 " baoxing报纸原件等在内的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截至目前,纪念馆 2023 年新征集文物史料 1103 件(套)。
△ 日本军官从军日志
日本军官从军日志记录南京大屠杀baoxing
" 下关附近有很多‘残死’的中国士兵。"" 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在我滞留期间就有上百件外国人、中国人来领事馆投诉的情况。日军闯入各国大使馆(部分例外)、民宅、学校,行径野蛮不堪。" 这些都是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中所记载的内容。
△ 日本军官从军日志
从内容来看,这本《从军日志》记录时间始于 1937 年 8 月 16 日,结束于 1937 年 12 月 31 日。他于 1937 年 8 月 16 日在日本国内接到任务,8 月 17 日下午 3 时从东京出发,8 月 19 日上午 8 时抵达长江口,12 月 20 日至 22 日乘飞机从上海抵达南京并短暂停留 3 天。该日志虽然基本没有前线作战的记录,但记录了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开展情报收集及 " 宣传 " 等方面的情况。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认为,这本《从军日志》与日军官兵的个人日记不同,是执笔人的职务行为,客观记录了所属部队的主要活动,属于军方文件。通过研究,我们能够考证出日志记录者木村中佐的身份和履历。尤其是在 12 月 20 日至 22 日的日志里,记录了下关附近有很多 " 残死 " 的中国士兵," 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 ",这些内容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南京的baoxing。
△ 日军野炮兵联队战斗报告
纪念馆还委托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征集到一份日军野炮兵第十二联队的军方文件《战斗详报》。该战斗详报包括联队长浅野中佐发布的命令,提及 " 师团已经向南京进军 ",要求野炮部队克服道路泥泞的困难加紧追赶师团。命令还强调要提前做好粮草补给准备,以免 " 沿路不断‘征发’ " 的情况发生。
△ 日军野炮兵联队战斗报告
王卫星研究员认为,日本投降时,有计划地销毁了大量军方文件,保留至今实属不易。野炮兵第十二联队隶属于日军第十军所属之第十八师团,在日军第十军从上海向南京进犯的过程中,该联队临时配属给日军第十军所属之第一一四师团。浅野中佐的命令虽强调要提前做好粮草补给准备,以免出现 " 沿路不断‘征发’ " 的情况发生,但实际上,日军向南京进犯的过程中,以 " 征发 " 为名的抢劫不断发生。
△ 鲁照宁向纪念馆捐赠仪式
两份美国报纸报道日军 " 百人斩 " baoxing
鲁照宁先生在美国四处搜寻的 125 份美国报纸,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旧金山纪事报》《纽约世界电讯》《圣路易斯邮报》等 14 种,这些报纸报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对上海和南京等地进攻、日军baoxing,以及中国抗战等内容。
△ 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报纸报道日本军官百人斩的原版报纸
其中,1937 年 12 月 6 日美国《纽约时报》和 1937 年 12 月 14 日美国《芝加哥每日论坛》,均刊载了日本报纸中有关两名日本军官进行 " 百人斩 " 竞赛的报道。《纽约时报》报道中说:" 来自上海前线的一份电报详细介绍了两名日本少尉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先杀死 100 名中国人。26 岁的野田毅和 25 岁的向井敏明,把赌注押在了这项成就上,并一直在努力赢得赌注。"《芝加哥每日论坛》报道中说:" 根据《东京日日新闻》今天的报道,两名日本中尉比赛看谁能先杀死 100 名中国士兵,结果都杀了超过 100 人,双方打平杀了 106 人,他们又同意重新比赛杀到 150 人为止,12 月 6 日是 89 比 78,12 月 1 日是 56 比 26"。
△ 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报纸报道日本军官百人斩的原版报纸
1937 年 12 月 18 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以《记者描述了南京的混乱》为题,转发了美国记者斯蒂尔的报道:" ‘如同在地狱里的 4 天’是对南京被包围和被占领最恰当的描述。我刚刚登上‘瓦胡’号炮舰,我是自从日军进攻南京以来第一批离开首都的外国人,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看到的最后一幕是 300 名中国人在江堤前被无情地处决,那里的尸体已经堆积没膝。这是过去几天南京疯狂景象的典型写照。"
△ 鲁照宁展示 " 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报纸版样胶片 "
鲁照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从 2004 年开始收集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目前共收集相关史料近 3000 件,每次搜集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 这次发现‘百人斩’报道也是很偶然,拿到报纸之后仔细翻阅每篇报道,才发现有这个报道,购买之前并不知道。这次回南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捐赠我收集的史料,这是我的使命,以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 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报纸和版样胶片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认为,收集的报纸有《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这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也有《巴拿马明星报》和《费城记录报》等我们平常比较少见的报纸,种类丰富,包括了当时的原版报纸以及合订本报纸。这些报纸报道了日军侵华期间美国各媒体关于日军在南京等地baoxing,以及西方世界的反应,尤其是第一次见到西方媒体对 " 百人斩 " 杀人竞赛进行了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 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妓院铜质号牌
日军宪兵文件印证 " 慰安妇 " 制度发端
1918 年至 1922 年期间,日本干涉苏俄革命,出兵西伯利亚。在此期间,7.2 万人的日军中有 1.2 万人感染了性病,大大降低了日军的战斗力。对此,日军考虑利用妇女 " 劳军 "。" 慰安妇 " 问题研究专家、日本关东大学教授林博史研究发现,在日军出兵西伯利亚期间,许多 " 老鸨 " 带着 " 从业妇 " 紧随其后,为日军提供xingfuwu。发布会公布了一份 " 日军驻西伯利亚宪兵分队艺娼妓体检表 " 的日军宪兵文件,形成时间为日本大正十年,即 1921 年 5 月 14 日,内容为日军医院给 " 从业妇 " 做身体检查的资料,详细记录了 79 名 " 从业妇 " 的姓名、艺名、屋号、疾病状态等信息,其中大部分患有性病。文件表明 " 从业妇 " 分布在不同的妓院,被当地驻扎的日军利用,由日本军方直接管理。" 从业妇 " 大部分为日本人,也有朝鲜人。查阅日本书籍《西伯利亚出兵——宪兵史》得知,日军驻西伯利亚宪兵分队确实参与了 " 从业妇 " 的身体检查及管理。这成为之后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的雏形,林博史教授称之为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 " 前史 "。
△ 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妓院铜质号牌
与上述文件一起发布的还有首次发现的妓院铜质号牌,共 8 枚,这些号牌上都标有数字。根据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管理体系初步判断,这些号牌上的数字应该是 " 从业妇 " 号码牌,每一个数字对应着一个 " 从业妇 "。日军买票后,持有该号码牌便可以找到相应的 " 从业妇 ",是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体系早期运作的直观体现,也为此后的管理提供了模板。反映了日军驻兵西伯利亚期间对妓院的控制和管理,对服务日军的 " 从业妇 " 健康的严格检查,以避免因健康问题影响日军战斗力。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认为,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是管理方式来看,该批藏品中体现出的历史信息都可以称为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的雏形。因此,该批文物和史料对于研究日军 " 慰安妇 " 制度的发端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钮则坚向纪念馆捐赠仪式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紀念館舘長周峰
南京保卫战将士笔下的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 5 日,南京保卫战外围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守军誓死保卫南京,在紫金山、雨花台、光华门等地与日军浴血奋战,朱赤、司徒非、易安华、程智等 10 余位将军壮烈牺牲,无数爱国将士为国捐躯。今天,南京保卫战时任教导总队工兵营长的钮先铭之子钮则坚将父亲生前撰写的回忆录捐赠给纪念馆。
钮先铭于 1937 年 12 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守卫光华门。1937 年 12 月 12 日,他未及撤离南京,先后避难于上元门外的永清寺与城内的鸡鸣寺,在寺内僧人的帮助下,削发乔装僧人,潜居 8 个多月,多次躲过日军的搜捕。他亲历了日军南京大屠杀,还被日军抓为夫役,参加大屠杀遇难者尸体的清理工作。
钮则坚说:" 父亲对南京大屠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1971 年,他把在南京沦陷时期潜居 8 个月的传奇经历写成回忆录。"
回忆录写道:" 就在我们这六亩地的石榴园中 …… 就有四十六具被虐杀的尸体 "。里面还记录了幕府山下长江边上日军的集体屠杀:" 在那重机枪声后十多天,我们才发现鬼子兵在大湾子用机枪又虐杀了我们被俘官兵约两万多人 "。
△ 新征文物史料
1103 件(套)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
纪念馆建馆 38 年来,始终重视文物史料的征集工作,藏品总量达 19.3 万件(套)。近年来,纪念馆加大文物史料征集力度,每年都有新的物证发现。今年,纪念馆新征集文物史料 1103 件(套)。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 纪念馆深入挖掘藏品史料的史观意义和史实内涵,着力提升南京大屠杀档案作为世界记忆名录的国际传播力,在进一步收藏更多典型文物史料、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科技保护的同时,强化文物史料的活化利用工作。"
下一步,纪念馆将继续广泛发动海内外友人,积极搜寻线索,努力征集入藏。同时,加强藏品蕴含的史观传播,加大藏品数字化采集,开发更多的藏品利用产品,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历史教育与知识服务,推动文物史料 " 活起来 "。将藏品作为交流载体,用藏品讲述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加强文物史料的专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通过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文物藏品走出库房,走向公众。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梦云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高霞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