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湘潮》2017年第3期
6岁时周总理和父亲的合影,五官清秀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周总理的父亲名叫周劭纲,字懋臣,考过秀才,秉性耿直,为人宽厚、诚实,对工作认真,虽平时不爱说话,但十分有主见,父亲对小时候的周总理影响很大!
周总理和父亲
1904年,6岁的周总理和父亲的合影。当时,周总理随父母来到清河县,在外祖父家读私塾时拍摄的。小时候的周总理,五官清秀、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
后来周总理的爷爷去世后家道中落,父亲为了生计四处谋生,当过幕僚、家庭教师或文书等职。
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后和1931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地下斗争最艰难的日子,周劭纲都曾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上海和儿子在一起,并为革命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周劭纲
抗战爆发后,周劭纲辗转来到重庆红岩村,因年事已高,只做些看看门、扫扫院子的小事,但他与工作人员关系融洽,亲如一家。
1942年7月10日,周劭纲因病去世,当时周总理刚做完手术需要休息,大家都知道周总理一向孝顺,又极重感情,怕他精神上受到刺激,不利于身体恢复,便暂时瞒着他。周总理察觉后,再三追问得知父亲已去世三日,惊得脸色苍白,本来身体就虚弱的他一时没站稳,蹲在了地上。
这天晚上,周总理为父亲守灵至拂晓,丧事公布后,蒋介石等国民政府的要人致函或到红岩吊唁。
周总理生前对侄子侄女极少谈到自己的父亲,一次,他的侄子周秉钧出差北京,去看望他时,他曾对侄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对你爷爷是很同情的。他人很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钱。但是他一辈子没做过坏事,而且他还掩护过我。”
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交给侄女周秉德一个很旧的小黑皮夹子,是周总理以前工作时经常随身携带的东西,里面有一张照片,背后写着“爹爹遗像”四个字。
周恩来的学生时代
关于周总理的学生时代
以及那句家喻户晓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左二)在《仇大娘》中饰演女主角范慧娘
1913年8月
周恩来考入南开学校
并在次年3月
与几位同学组织了
“敬业乐群会”
它被设在校舍东南角的
一间平房内
周恩来还主编《敬业》会刊
周恩来在该刊上曾以
“飞飞”、“翔宇”、“恩来”署名
发表了大量的
时事、评论、小说
诗歌、译作等
周恩来参与出版的《敬业》杂志
童年时期的周恩来
1910年,周恩来随伯父离开淮安,迁往辽宁
1912年,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前排中为周恩来)
1913年,周恩来(前排左一)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
周恩来在南开
周恩来(前排坐者)同南开学校老师同学的合影
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这是该校毕业同学录上的周恩来小传
1917年6月
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
同年9月东渡日本求学时
为同学写下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的约定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开学纪念(后排左一为周恩来)
1919年4月
得知南开学校
即将创办大学部的消息
周恩来决定回国
在南开继续深造
经严修、张伯苓批准
免试入文科学习
学籍注册62号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深受爱国传统熏陶的周恩来
在学期间将主要精力
投身于领导天津爱国学生运动之中
1919年7月创办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并任主编
9月,组织创建革命团体觉悟社
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后排中)与觉悟社成员合影
1920年1月29日
周恩来等xueshenglingxiu
领导学生数千人
到北洋政府请愿,遭到逮捕
1920年1月,周恩来等人在反帝爱国运动中被北洋军阀政府警察拘捕,图为被捕前的留影
狱中,周恩来与难友坚持斗争
学习马克思主义
后经多方营救
反动当局被迫释放了
周恩来等人
1920年7月,在坚决斗争和各界爱国群众的声援下,反动当局被迫将被捕人员释放,图为周恩来(四排右二)等人出狱后的合影
周恩来出狱后
严修、张伯苓商定
设立“范孙奖学金”
资助周恩来
和另一名学生李福景
前往欧洲留学
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五四运动前后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
认识到改良主义救不了中国
他们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
先后前往欧洲大陆勤工俭学
寻找救国之路
周恩来于1920年12月13日
乘坐法国波尔多号邮船
抵达马赛
开始了长达3年半的留学生涯
周恩来在巴黎的住所门前
1921年2月
根据国内中共发起组的意见
决定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共组织
同年10月间
赵世炎、周恩来
邀请部分旅欧勤工俭学中的
先进知识分子团体
在巴黎共同商讨组建起
“少年中国共产 党”
图为1921年伦敦留影
1922年5月
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发展人员已达到40名左右
遂于6月3日
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的
一个小广场
召开了中国少年共产 党成立大会
会上通过了党章、党纲
选举了组织机构
设赵世炎为书记
周恩来为宣传委员
李维汉为组织委员
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gongchandang。这是他和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在柏林万赛湖,左一为赵光宸
1922年,周恩来在德国柏林万赛湖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