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党史
番号,是一支部队的生命和象征,凝结着历史见证和时代记忆,承载着辉煌战绩和无上荣光。人民军队的番号可以追溯至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不久中央决定建立工农革命军。此后一段时间,各地涌起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的武装叫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根据中央决定,工农革命军陆续改称红军。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全军范围内统一部队番号。
一、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
建军初期,红军部队的诞生、整合或撤销频繁,部队番号缺乏统一规定,甚至出现重复,如红4军就有井冈山、湘鄂西和鄂豫皖苏区3支。1930年4月,中央军委颁发《军事工作大纲》,规定各军番号和活动地区;5月,全国红军代表大会规定主要根据地红军序列与番号。自此,部队番号日渐规范。至1931年底,红军发展为拥有红一、红四方面军10多个军约15万人的主力部队。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不久,中国革命进入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的新时期。
亦称中央红军的红一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的前身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maozedong部、南昌起义朱德一部、平江起义彭德怀部以及湘闽赣浙等地农民起义组成的地方红军。1928年4月中旬,朱德部和maozedong部会师井冈山,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6月,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红军第4军,又称“朱毛红军”,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红军部队。7月22日,彭德怀率部在平江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第13师。12月,红5军主力与红4军会师,合编为红30团。1929年9月,红30团与湘鄂赣边境支队重组红5军。次年6月,红5军一部与鄂东南地方武装组成红8军。
要打运动战,必须有正规兵团。1930年6月,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4军、红6军(不久改称红3军)、红12军组成红1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maozedong。随后,赣西南地方武装组成的红20、红22军划归红1军团。湘鄂赣地区的红5军、红8军组成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湘鄂赣边地方武装组成的红16军也划归红3军团。8月,红1、红3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共3万余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maozedong。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maozedong、朱德指挥下,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大规模“围剿”,歼敌约8万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红一方面军改由其直接领导和指挥,称中央红军。12月中旬,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下起义,改编为红5军团,编入中央红军。
1933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率领下,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央红军先后组建红7、红9、红8军团,苦战一年,被迫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吴起镇,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下辖红1军团、红15军团。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红一方面军取得山城堡战役胜利,对于稳定陕甘宁根据地局势,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没有蚀本”的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的前身主要是贺龙领导的湘鄂西农民军、周逸群领导的洪湖地区游击队以及湘鄂赣边区的地方武装。1928年3月,贺龙在桑植创建工农革命军,后整编为红4军。1929年12月,周逸群等领导的鄂西游击总队扩编为红军中央独立师,后扩编为红6军。1930年7月,红4军(后改称红2军)、红6军会师,两军合编为红2军团。1931年3月,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
1933年6月,湘赣苏区的红8军、湘鄂赣苏区的红18军分别改编为红17师、红18师,合编为红6军团。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6军团转移湘中,于1934年10月与红3军会师。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红2、红6军团发起湘西攻势,至1935年1月初步建成湘鄂川黔苏区。
1935年9月,国民党军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起新的“围剿”。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主力战略转移。部队经抢渡乌江、乌蒙山回旋战、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红二方面军的成立,对于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维护全党全军团结,促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1月,maozedong对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说:“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艰难奋战的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的前身主要是鄂豫皖、鄂东南地区的农民军和游击队。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我党先后领导黄(安)麻(城)、商(城)南、六(安)霍(山)起义,组成工农武装,分别在鄂东北、豫东南、皖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930年1月,上述武装分别编为红军第11军第31、第32、第33师。4月,红11军改编为红军第1军。6月,成立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12月,红15军由蕲(春)黄(梅)广(济)地区转战到鄂豫皖苏区的黄(安)麻(城)地区。
1931年1月,鄂豫皖苏区红军在群众配合下,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1月中旬,红1、红15军合编为红4军,于5月底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7月,主力南下作战。10月,在皖西组建红25军。11月7日,红4、红25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
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发起4次进攻战役,歼敌6万余人,粉碎了敌第三次“围剿”的企图。红四方面军发展至4.5万人,苏区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多万。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错误指导,红四方面军被迫于10月战略转移。1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进军川北,很快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绝大部分地区。1933年2月中旬,川陕苏区初步建成。7月上旬,部队进行扩编,以第10、第12、第11、第73师为基础,扩编为第4、第9、第30、第31军。经过10个月的艰苦作战,川陕苏区进一步巩固。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红四方面军进行嘉陵江战役,歼敌1万余人,攻克8座县城,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至1936年10月大会师的19个月中,由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经历了极为曲折的过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先后往返雪山草地,与敌战斗千百次,在川、康、甘、青四省边境地区宣传了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种子,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
二、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gongchandang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主要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这些抗日武装先后独立开辟了华北、华中、东北和华南4大敌后战场,发挥了独当一面、影响全局的战略作用,成为中国gongchandang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
砥柱华北抗战的八路军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辖第115、第120、第129师,全军约4.6万人。9月11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第18集团军,但八路军的称呼仍被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习惯地沿用下来。同时,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后改称留守兵团)。
8月下旬起,八路军3个师陆续开赴华北抗日前线。9月25日,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11月8日,太原失守,国民党军大部退向黄河以西以南地区。从此,在华北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其间,组建晋察冀军区和山西新军。1938年4月,八路军初步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后,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新建八路军第3、第4纵队,1938年底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至1940年,八路军又新编25个旅和第1、第2、第4、第5纵队,山西新军陆续加入八路军战斗序列。1940年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第120师兼,1942年9月改为晋绥军区)。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实施了振奋全国的百团大战。1941—1942年,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1942年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8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1943年3月,第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第115师番号仍保留)。
1943年,八路军逐步恢复和发展,并于秋季开始局部反攻作战。1944年,相继发起春、夏、秋、冬季4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并以一部兵力转入外线作战,向河南和湘粤赣边进军。1945年,发起更加猛烈的春、夏季攻势;8月上旬,展开全面反攻。8月20日,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同时,晋绥、晋察冀、山东和晋冀鲁豫等军区相继编成野战纵队和师、旅。
至抗战胜利时,八路军总兵力达102万余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力量。
驰骋华中战场的新四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辖第1、第2、第3、第4支队,约1.03万余人。
新四军组成后,第1、第2支队挺进苏南,第3支队在皖南,第4支队在皖中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5月12日,第4支队取得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揭开了新四军华中敌后抗战的序幕。9月,新建新四军游击支队。至1938年底,新四军发展到2.5万余人,实现了在敌后的战略展开,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1939年7月,成立新四军第5支队。11月,豫南、鄂中、鄂东地区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后改为豫鄂挺进纵队)。1940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称新四军第6支队;11月中旬,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盐城成立。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以重兵weigong从皖南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代理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所属部队扩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1941年4月,成立苏中军区(第1师兼)。1942年11月,第4师兼淮北军区。12月,成立苏北军区(第3师兼)。1943年2月,成立淮南军区(由第2师兼)。3月,成立皖江军区(第7师兼)。12月,浙东抗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1944年初,新四军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10月,成立湘鄂豫皖军区(后称鄂豫皖湘赣军区,通称鄂豫皖军区),由第5师兼。1945年1月,成立苏浙军区。1—8月上旬,新四军各部队发动春、夏季攻势作战,随后开展全面反攻。9月,新四军第3师调赴东北。10月,军部率主力大部北移山东。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0月成立华中军区,11月组成华中野战军。
到1945年8月上旬,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5万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
14年艰苦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相继失败后,中国gongchandang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战的主体。从1932年起,中共满洲省委和各地中共组织先后在东北地区创建了10多支抗日游击队,并相继创建了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等抗日游击区。
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扩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初,在游击队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第2、第3、第6军和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及东北反日联合第5军,共6个军6000余人。
1936年2月起,上述6个军先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另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为基础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此外,与中共有统战关系的第8军、第9军、第10军、第11军,也先后加入抗日联军行列。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总人数达3万余人。
东北抗联随后编成3路军:第1路军,辖第1、第2军;第2路军,辖第4、第5、第7、第8、第10军以及王荫武领导的救世军、姚振山领导的义勇军;第3路军,辖第3、第6、第9、第11军。1940年1月,中共吉东、北满省委决定将各路军缩编为支队,继续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进行小群分散游击战。
1941年冬,东北抗联转至苏联境内组成南、北野营。1942年8月1日,南、北野营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周保中,下属4个步兵教导营和2个直属教导连。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10月31日,该部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孤悬敌后抗战的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是中国gongchandang在广东省(含今海南省)领导创建的人民抗日游击队的统称,又称华南抗日纵队。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各地组织抗日武装,抵抗日军侵略。在东江地区,1938年12月建立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39年1月又建立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1940年9月,两支游击队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1月,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扩编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在海南岛(又称琼崖),1938年12月,琼崖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1939年3月,独立队扩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总队。1944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
1944年10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整编,成立中区纵队。1945年1月,中区纵队主力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以珠江地区挺进粤中的中区纵队一部与当地的几支人民抗日武装合编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1945年1月,雷州半岛地区的游击队改编为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2月,梅(县)(大)埔地区的武装改编为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6月,潮(州)汕(头)地区的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至1945年8月,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发展到包括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琼崖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和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7支部队,共2万余人。
抗战胜利后,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多数留守华南地区并相继发展改编,为解放华南踏上了新的征程。
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统一整编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
征战西北的第一野战军
1945年8月,为向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晋绥野战军,隶属于中央军委,陕甘宁边区部队仍保留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番号。次年11月,晋绥野战军番号撤销,所属部队连同晋绥军区部队编成晋绥军区3个纵队,其中第1纵队驻陕甘宁边区。
1947年2月,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企图,中央军委决定将晋绥军区第1纵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合并,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张宗逊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3月,国民党军向陕北发动重点进攻后,中央军委决定由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统一指挥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即西北野战部队(又称西北野战兵团)。7月31日,西北野战兵团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下辖第1、第2纵队和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2.6万人。8月,晋绥军区第3纵队由晋入陕,归西北野战军建制。9、10月,相继组成西北野战军第4、第6纵队。随后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7、第8纵队留晋绥地区作战,建制归西北野战军。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和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号排列的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野战军所属各纵队分别改称军,2个骑兵旅改称骑兵师。5月至6月,第18、第19兵团和中原军区第19军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第7军(原第7纵队)归建。6月,野战军原有的6个军编成第1、第2兵团。随后野战军发起扶郿、兰州等战役,解放了西北五省。
驰骋中原的第二野战军
1945年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9月,为举行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组建了冀南、太行和太岳3个纵队。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编组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的指示,晋冀鲁豫军区以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组成第1纵队,将冀南、太行、太岳纵队改为第2、第3、第4纵队。11月,晋冀鲁豫军区又相继组建第6、第7纵队。
全面内战爆发后,晋冀鲁豫军区第2、第3、第6、第7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dengxiaoping任政治委员。担负晋南方向作战任务的第4纵队,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1947年3月,第7纵队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并入已由晋察冀军区归建的第1纵队。6月底至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第6纵队(又称刘邓野战军)南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野战军南征后,晋冀鲁豫军区将所属军区部队与转战到该区的中原军区突围部队主力,分别组成第8至第12纵队。
1948年5月,为进一步发展中原战局,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原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下辖第1、第2、第3、第4、第6、第9和第11纵队。第10、第12纵队等部队任务转换,由“战斗队”改为“工作队”。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dengxiaoping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第3、第4、第5等3个兵团,辖第10至第18军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28万余人。随后该部参加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横扫华东的第三野战军
1945年9月,中共中央调整战略部署,决定新四军军部率主力一部北调山东,新四军兼山东军区。10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组建津浦前线野战军。11月,留在苏、皖两省的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全面内战爆发后,山东、华中野战军迎战国民党军对山东、苏皖解放区的进攻,并于9月至11月在淮阴、涟水地区会师,对部队进行了局部调整。
1947年1月下旬,山东、华中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部队整编为12个纵队,其中9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在山东战场作战;2个纵队留在苏中、苏北坚持敌后斗争。8月,第13纵队成立。北撤到山东的东江纵队改称两广纵队。
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各纵队改称军,编为第7至第10兵团,特种兵纵队仍直属野战军,总兵力58万余人。3月,两广纵队改归第四野战军建制。随后,第三野战军南渡长江,席卷华东,为解放华东大陆和部分沿海岛屿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第四野战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打破国民党独占东北的企图,中共中央决定从山海关内各解放区抽调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1945年10月31日,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由东北抗日联军改编的东北人民自卫军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linbiao,第一政治委员彭真。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至10月,东北民主联军组建起第1、第2、第3、第4和第6纵队,加上1个旅、3个独立师共约12万人。
1947年8至9月,东北民主联军以12个独立师(旅)组建第7至第10纵队,并以辽东军区、冀察热辽军区组成两个前方指挥所。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统一领导、指挥东北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3月,以9个独立师(旅)组建第5、第11、第12纵队。8月,建立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野战军第1至第12纵队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至第49军,每军4个师、5万至6万人;另以长春起义的国民党军第60军改编为第50军。同月,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作战。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linbiao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下辖第12至第15兵团。随后第四野战军一路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岛,为解放中南、西南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拱卫中央的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1945年8月至11月,为适应对日全面反攻和对付国民党军向张家口、冀热辽边两个方向的进攻,晋察冀军区组建了8个野战纵队,并以这8个纵队和原拟调入东北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组成2个野战军和1个教导师。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奉命进行缩编,将9个野战纵队编为第1、第2、第3、第4四个纵队。12月,第1纵队归建晋冀鲁豫军区。
1947年6月上旬,一度撤销、重建再撤销的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再次重建,下辖第2、第3、第4纵队和炮兵旅。11月,晋察冀军区新组建第1、第6、第7纵队。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所属野战部队编为2个兵团,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第1兵团,下辖第8、第13、第14纵队;晋察冀野战军组成第2兵团,下辖第2、第3、第4、第6纵队。7至8月,华北军区奉命将野战部队调整为第1、第2和新组建的第3兵团。1949年1月,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进行统一整编,3个兵团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第19、第20兵团。太原战役结束后,第18、第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第20兵团进驻天津地区。随着绥远和平解放,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完成了解放华北全境的历史使命,其番号随即撤销。
(来源:“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原文载《学习时报》2022年12月26日第6版,作者:史波波;2023年1月2日第6版,作者:朱姝璇;2023年1月9日第6版,作者:王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编辑|刘 蓓 苏 静
责编|杨立辉 冯 帅
编审|胡振江 项东民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