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unqixin 柳泉门下
话说乌臼鸟
——聊斋脞说之二百九十八
《绿衣女》写道:绿衣女“遂以莲钩轻点床足,歌云:‘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
(于受万画,摘自《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
文中的“乌臼鸟”,鸟名。明杨慎《丹铅录》:“乌臼,五更鸣,架架格格者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三·伯劳》附录“鸠”引罗愿曰:“即祝鸠也,江东谓之乌臼……小于乌,能逐乌。三月即鸣,今俗谓之驾犂,农人以为候。五更辄鸣,曰架架格格,至曙乃止,故滇人呼为榨油耶,亦曰铁鹦鹉。能喙鹰鹘、乌鸦,乃隼属也。南人呼为凤凰皂隶,汴人呼为夏鸡。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其鸟大如燕,黑色,长尾有歧,头上戴胜。所巢之处,其类不得再巢,必相斗不已。”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余冠英《乐府诗选》注:“乌臼,就是鸦舅,候鸟名,形似老鸦而小,北方俗名黎雀,天黎明时就啼唤。”
唐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字,有的解释成乌鸦,有的笼统称为“乌鹊”,有的认为无需解释。《徐有富赏析〈千家诗〉·张继〈枫桥夜泊〉》对“乌啼”的“乌”有与众不同的理解。他认为,这首诗中的“乌”指乌臼鸟,首句写黎明时所见到的景象。“乌”指乌臼鸟,其特点是一到天亮时就会叫,如南朝民歌《读曲歌》说:“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将乌臼鸟与雄鸡相提并论,可见它们都会黎明即啼。
对于绿衣女歌唱“乌臼鸟”,赵伯陶注释:绿衣女所歌四句,显然又是作者模仿六朝乐府的结果,皆凸显了这篇小说乃精心结撰的产物。“乌臼鸟”意象在表现古代男女缠绵恋情中具有特殊功能,如《乌夜啼》:“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闇去。”又如《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南朝民歌的养分孕育了小说中的拟作,令人回味无穷。
分类: 中国古典文学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聊斋志异》阅读
作者:蒲松龄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