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建
寻找更久远的中华文明,需要跳出五千年陷阱与扶正炎黄万年史。炎帝和黄帝距今均在万年前。炎帝朝源于湖南株洲,黄帝朝源于湖南岳阳。扶正炎黄万年文明史,湖南要敢为天下先。如今,炎黄文化研究依然面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西方中心论设置的历史陷阱,恢复炎黄万年历史文化真相的艰巨任务。在过去百余年间,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下,学术界关于炎黄历史文化的研究陷入了几大陷阱,难以自拔。
今年以来,从湖南到其他地方举办的各种炎黄文化研讨会情况看,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掉进西方中心论设置的炎黄历史五千年陷阱不能自拔。在此以湖湘地区为核心的大湘西地区有五亿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和十万年文明史。五亿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和十万年文明史是有历史文献依据和考古发现依据的。要扶正华夏十万年文明史和炎黄万年史,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张家界历史博物馆藏有距今2亿年前的人工雕刻艺术品,可以证明大湘西亿万年人类史。
大湘西百万年文化史有大量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证据。湖南怀化沅陵地区的盘古洞有近百万年的石匠工艺制品,洞庭湖西地区近八十万年的考古文化层表明湖湘历史文化一直没有中断。与湖南毗邻广东地区的考古发现有80万年前云浮市磨刀山遗址。大湘西地区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考古发现都有近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大湘西地区十万年文明史有众多证据可以形成证据链。湖南永州道县考古发现12万年前的现代人;重庆考古发现13万年前的人工石制品乐器和其他艺术雕刻;广东与湖南交界的韶关地区考古发现13万年前的马坝人;贵州毕节考古发现17万年前的现代人;这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现代人在大湘西开创了人类古文明。
我讲大湘西十万年文明史是一种保守的说法。大湘西十万年文明史是从燧人朝后期算起的。根据《佛祖历代通载》和《古今记》等记载,燧人氏以木德王,治八万年。燧人朝治理时期为8万年。而燧人朝以后的伏羲朝治理时期近6万年。燧人朝出现于距今15万年前。文明起源的诸多标准在燧人朝后期已经出现。
上个世纪我在哈佛大学学习和作访问学者期间,正是文明学兴起之时。特别是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要素,学术界从不同学科提出各种标准。对于当时大家探讨的文明要素以及早期人类文明起源地北纬30度几大文明源头问题,我认为均源于中国。其中涉及人工制火与制陶、冶金与青铜器、文字、宗教、城邑、管理、法律规则等文明要素。世界文明起源的源头以及各地诸多文明要素的源头在中国大湘西地区。
在湖湘地区,距今15万年前至30万年前的有巢氏诞生在湖南永州和怀化地区的古南巢地区。15万年前燧人氏也诞生在湖湘地区。燧人氏是有巢氏的后裔。燧人氏为有巢氏与缁衣氏之子。
燧人朝时期所建遂明国的国都遗址在今湖南常德市澧县车溪乡南岳村一带。常德市澧县附近的考古发现表明该地区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燧人氏的遂明国在南垂湖湘地区的原因之一在于之前的有巢氏诞生于湖湘地区。大湘西十万年文明史是从燧人朝后期计算起的。
燧人朝治理8万年对人类工匠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文明起源要素中人工制火与制陶以及熟食预防疾病的均出现于燧人朝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遂人之意,故名燧人。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关键要素之一。所谓文明就是以文载明。燧人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还包括在有巢氏之后继续发明结绳记事的立体文字和平面文字。燧人氏不仅进一步发明立体文字,即绳索文字,也称绳纹文字,而且创制平面文字。有了文字以后,燧人氏开始为禽兽命名,飞禽、走兽、爬虫等逐渐被区分开来。文明因素中的文字起源于燧人朝时期。文字的出现表明人类可以利用文字区别天地万物。
文明因素中的道统文化起源于十万年前燧人朝时期。燧人氏立传教之台即教育设施,传播天道文化。师道之兴也是从燧人氏时期开始。燧人氏专门设立传教台,开始传道授业解惑。
文明因素中的市场文化也起源于燧人朝时期。燧人氏兴交易之道。在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城邑规模即早期城市的出现。
从考古发现的证据看,大湘西地区贵州镇宁的考古发现有十万年前的古文字、八万年前的古文字以及其他万年前的古文字。大湘西地区十万年前的古文字表明,华胥之夏族的族徽文字十字已经与其他文字组合成为新的文字,如子字、天字等。
文明起源中的文明因素还有天文历法。在大湘西地区,十万年前燧人氏时期已经有天文历法出现。《淮南子》云燧人望辰星,钻木生火。《太一金镜经》记载,昔燧人氏仰观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是也。则四方之名盖始自燧皇定之。燧人氏望辰星和制定天文历法的地区在北纬30度湖湘地区。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的关键要素之一。所谓文明就是以文载明。在大湘西地区,文字最早出现于十万年前燧人氏时期。燧人氏不仅进一步发明立体文字,即绳索文字,也称绳纹文字,而且创制平面文字。有了文字以后,燧人氏开始为禽兽命名,飞禽、走兽、爬虫等逐渐被区分开来。师道之兴从燧人氏开始。燧人氏专门设立传教台,开始传道授业解惑。
在大湘西地区,十万年前燧人氏时期还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燧人氏立姓氏为风。燧人弇兹氏还发明《河图》、《洛书》、星象历等。燧人氏发明十天干和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在大湘西地区,苗族史诗中记载,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燧人氏应该也是苗族人的祖先。
以湖湘为核心的十万年文明史是世界各地文明的源头。燧人氏时期开始创建的文明各大要素在后来伏羲朝、神农炎帝朝、黄帝朝、少昊朝、颛顼朝、帝喾朝、尧舜禹、夏商周一路下来,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
伏羲朝在今张家界地区的崇山开国。神农炎帝朝起源于在今长株潭地区特别是株洲茶陵地区。历代神农炎帝俱兆茶陵即埋葬在茶陵。黄帝朝开启于今岳阳地区。轩辕黄帝在岳阳汨罗地区奏开国音乐咸池,将国都设立在岳阳地区。轩辕黄帝最后在汨罗神鼎山得道。少昊朝在今株洲茶陵地区开国。我在《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一书论述少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颛顼朝在今怀化地区开国,颛顼朝的最早国都在怀化地区的古濮国。颛顼朝的历史文化影响到世界各地。
学术界关于炎黄文化的研究依然面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民国时期西方中心论设置的五千年历史陷阱的影响,恢复炎黄万年历史文化真相的艰巨任务。过去百余年间,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下,民国时期逐渐形成关于炎黄历史文化的几大陷阱。
一是“五千年陷阱”。
这里我想说明民国时期形成的炎黄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五千年陷阱”必须破除。将炎黄文化和中华文明局限在五千年框架内解释的结果,不仅极大贬低炎黄历史的悠久性,而且极大贬低了中华文明历史的悠久性。只有破除民国时期形成的炎黄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五千年陷阱”,才能系统全面认识炎黄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性。
面对全国各地炎黄万年文明史的考古发现,我们应该更有信心突破民国时期形成的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五千年陷阱”。华夏万古文明史和黄帝万年文化史已经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明。
将中华文明史局限于五千年之内,这是民国时期在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由华夏文明西来说的西方学者设计的历史陷阱。就文明史而言,华夏文明史远不止五千年。所谓五千年文明史的说法是百年来在西方中心论误导下形成的。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证明,华夏文明至少有十万年文明史。
我讲的十万年文明史是从燧人朝后期算起的。根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记载:“《古今记》曰:‘燧人氏以木德王。治八万年。’”燧人朝治理时期为8万年。伏羲朝治理时期为5万多年。第一代伏羲距今约6万年。燧人氏教民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又教民日中为市与交易之道。
燧人氏八万年治理时期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除了钻木取火与绳纹文字以外,还有大山扶木纪历和八索准绳圭表纪历的天文历法。燧人氏先后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和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燧人弇兹氏发明的天文历法表明,华夏文明史至少有十万年。在湖南和广东等地,12万年前现代人即燧人氏族群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中华万古文明的存在。
伏羲朝五万年治理时期,已经出现平面文字、冶金和城郭等文明标志。伏羲时期伏制牺牛,治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为九牧,尊事礼仪,龙出纪官,风来作乐。伏羲命降龙氏和率万民,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火龙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伏羲朝时期已经开启冶金陶器和建造城郭的历史。关于人类文明标准中文字、冶金与城郭这三大要素,在中国已经有万年以上的历史。这些文明要素与燧人朝的人工制火制陶、天文历法、结绳治政和立传教台等文明要素同样重要。
大量历史文献表明,炎黄距今在万年以前。在最近的古文字研究领域,也发现炎黄距今在一万年以前。贵州民族大学王德埙教授关于虞朝玉版文字的研究成果表明,自黄帝始至虞朝共计5000年。虞朝帝王召子(非凡子)为已故母亲(吉人妣)写的纪念性碑铭中有 “自黄帝古今五千(年)”。从黄帝到虞朝时期的历史有5000年,所以黄帝朝距今应该是万年前的历史。
西方人设定的五千年陷阱不仅否定华夏十万年文明史,而且将黄帝历史压缩在五千年以内。民国时期的五千年陷阱源于西方人设定的黄帝源于古巴比伦文明的华夏文明西来说。民国时期要确定黄帝历法与西方历法即所谓yesu公元纪元的关系,于是沿用西方人的黄帝源于古巴比伦文明的西来说,将黄帝历史局限于五千年内。一旦掉进五千年陷阱,面对中国各地考古发现的五千年前的文化遗址,就无法正确解读这些文化遗址与黄帝历史文化的关系。比如湖南高庙遗址和城头山遗址、河南贾湖遗址、安徽凌家滩遗址等尽管体现了炎帝文化、蚩尤文化、黄帝文化和少昊文化等,由于这些遗址大量文物早于五千年,学术界的诸多解读均面临尴尬局面。民国时期将黄帝局限在五千年内,何以面对这些黄帝时代遗址和黄帝后裔文化遗址。
二是“黄人陷阱”。
西方种族主义者将中国人称为黄种人的陷阱危害极大。印第安祖先图画表明炎黄不是黄种人。黄人陷阱彻底摧毁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使得多肤色和多民族的中国人的悠久历史被歪曲成黄人历史。黄人陷阱掩盖了上古中国人实际上是西方各大族群的祖源的历史事实,让西方种族主义者在中国人面前产生优越感,让中国人在西方白人面前产生卑微感。黄人陷阱在中国白人与其他中国有色人种之间产生严重的隔离和对立,使得中国人的汉族族群与白人族群之间在文化心理上越走越远。
其实炎黄都不是黄种人。黄人陷阱的危害是全方位的。特别是黄人陷阱对中国近百年考古研究产生的恶劣影响极为严重,造成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的极度混乱。一旦陷入黄人陷阱,对考古发现的白人遗存的历史真相就无法正确理解。这一点在殷墟考古研究中尤为明显。
民国时期殷墟考古发现黑人和白人头骨,有关专家研究后或者认为殷墟文明不属于中华文明,或者认为白人属于战争俘虏,总之认为殷人只能是黄人!陷入黄人陷阱中的考古专家根本不可能正确认识殷墟的考古发现成果。
国际学界关注中国考古发现的白人问题是一件好事。国际学界需要了解西方白人族群源于华夏白人族群的关系。英国极右政党国家党发言人和白人种族主义作家Authur Kemp在其著作《March of the Titans: A History of the White Race》(2006)中称西方白人对中华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学者并不知道欧洲白人族群是在不同时期从中国迁徙出去的,其祖先的源头在中国大湘西地区。
山东临淄曾经是齐国古都。齐、许、申、吕由大姜,多是炎帝后裔的姜姓。2500年前的姜姓族群是炎帝后裔与黄帝后裔联姻后的族群,基本上都是华夏白人,包括白狄和赤狄。炎帝后裔与黄帝后裔的华夏白人族群在先夏和夏商时期曾经大规模到达西方地区。在周朝时期齐国和鲁国人从西土迁徙到东土。2500年前的齐国姜太公后裔族群与鲁国周公后裔族群也都与源于羌人的姬周族群世为婚姻。从周朝开始,山东地区就是华夏白人统治的地区。白人族群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的主体族群。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先夏时期华夏白人遍布各地。特别是距今8000年前左右的湘西高庙人明显不是黄种人。根据贺刚先生的《湘西史前遗存与中国古史传说》一书记载,2012年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札幌大学和越南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对高庙遗址出土的一具人头骨进行修复复原。实体测量与观察分析的结果显示,其总体特征明显表现出与蒙古人种不同而与澳美人种相近。高庙遗址的另外一具人头骨也是如此。据专家们对比在越南和广西南宁灰窑田等遗址中所作多具人头骨外观复原和测量数据,认为彼此间的各项特征都非常接近,推测他们皆系澳美人种的后裔。贺刚先生等专家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殷人政权是以华夏白人中的赤狄为主体的政权。殷人就是西方文献中古伊朗地区的雅利安人即中国文献中记载的古夜郎人。早在从先夏时期开始,殷人的祖先就逐渐从大湘西地区迁徙到伊朗和中亚西亚地区。大湘西地区的盘古洞一百多万年前的石匠文明以及洞庭湖西地区七十万年考古文化层没有中断的历史表明,大湘西诸多民族关于各色人种起源于大湘西的创世纪传说真实不虚。殷人作为华夏白人中的赤狄也同样起源于大湘西地区。不从源头进行梳理,黄人陷阱对中国考古研究的恶劣影响始终难以去除。
百年来西方种族主义设置的黄人陷阱妄图让人忘记自古中国是由多元肤色的多民族构成。文明不能盲目相信中国人的祖先就是黄种人。其实,中国人的祖先大多数都是华夏白人。我在《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和《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等书中论证,夏商周政权都是华夏白人政权。
商朝末年,在古攸国的国王攸侯喜的率领下,殷人分成二十五支队伍浩浩荡荡东渡美洲。以大湘西地区的攸国人、望国人、永国人、元国人、虎方人等为主的殷人大规模东渡美洲后,带去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美国联邦法律规定的三十多个印第安人部落都有自己的华夏地方方言。
商朝末年跟随古攸国的国王攸侯喜东渡的殷人中有印第安人易洛魁人的祖先。在易洛魁人的部落中,至今还保留有诸多传统中国文化。其中最能够说明印第安人与中国人的关系的证据是易洛魁人保留的祖先人物古画。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1年10期刊载约瑟夫·布鲁查克的论文《奥次顿哥》。奥次顿哥是易洛魁人的一个村庄。易洛魁人是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在该期《国家地理杂志》上附有印第安人保存的彩色鹿皮古画。《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印第安人保存的彩色鹿皮古画有两幅。一幅是刊登在该期杂志第83页上的《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另外一幅是第77页上刊登的《蚩尤神风后归墟值夜扶桑图》。
美国纽约州印第安人保留的《蚩尤神风后归墟值夜扶桑图》和《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表明,黄帝族人和炎帝蚩尤族人都是华夏白人,而不是黄种人。
在《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中画有黄帝族的族徽。在《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的上方,画有填星即土星,也称轩辕星。图中有轩辕氏的图腾徽识天鼋龟,也称帝龟黄龙,被二十八星宿围绕于中央。天鼋龟主管二十四种云、雨、雷、电、雹、霜、雪、雾等天象,有负载大地的重任。天龟、星斗、二十八宿形成一个天球整体,高悬在太阳上方。正中黄帝族酋长两手向天,双臂上举,昂首正视前方,虔诚祈祷。黄帝族酋长不是黄种人,而是华夏白人。
《蚩尤神风后归墟值夜扶桑图》表明,炎帝族蚩尤是典型的华夏白人。根据易洛魁人的说法,这两幅图画描述古代兄弟二人。其中兄善弟恶,分在两地。后来作恶的弟弟被驱逐到北方的一个海岛。伊利湖区奥次顿哥村的易洛魁人称善哥是大神,恶弟是凶恶的蛇发神。印第安人保留的祖先图像实际上延续了中国历史上黄帝与蚩尤的相貌。
根据古代彝族《创世经书》,天地开辟之际,各色人种逐渐产生,后来又逐渐相继衰亡。第一种说法先是红色人出现,然后是黄色人出现,再次是白色人出现。红人、黄人和白人的这一先后产生顺序是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黄人在先,然后是黑人,继而是杂色人,白人之后是红人。第三种说法是黄人、红人、白人、黑人、杂色人陆续出现。根据这三种说法,黄人都在白人和黑人之前出现。这几种人所在的方位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彝族的地理位置,大致白人在东方,黑人在西方,黄人在北方,棕人在南方。按照马长寿先生的解释,这四色人的分布都在彝族附近。东方白人主要是指从湖湘到四川贵州的僰人。西方黑人主要指印度缅甸的黑人。北方黄人指川藏地区北部的黄人。南方棕人应该指南洋的马来人种。简言之,四色人种都产生在中国南方。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无论是华夏白人族群,还是华夏黄人族群,抑或是其他人种族群,作为炎黄子孙,有其万年以上的历史渊源和种族变迁的文化背景。学术界要摆脱民国时期的炎黄肤色的“黄人陷阱”以及“黄帝是黄人”的陷阱。中华民族各色人种族群都是炎黄子孙,炎黄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和文化信仰。
三是“一个人陷阱”。
西方学者百年前强调黄帝来自古巴比伦,把黄帝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朝代。从此将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黄帝朝否定了,形成黄帝历史文化的“一个人陷阱”。随着黄帝朝被否定,炎帝朝也被淡化。
关于黄帝朝的世代和年数,历史上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黄帝朝有一千五百二十年之说。根据《纬书集成•易稽览图》记载,黄帝朝一千五百二十年。黄帝朝有二千五百二十年之说。根据《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记载,黄帝一曰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年。黄帝相承凡一千二百五十年之说,黄帝朝凡十三世合治一千七十二年。《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春秋命历序》曰:“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或云十八代。”《通鉴外纪•黄帝》注引《礼记•祭法正义•校勘记》云:“﹙黄帝﹚二千,《闽本》、《蜀本》作一千。”
根据不同历史文献记载,黄帝朝有十世之说,有十三世之说,有十八代之说等。关于黄帝朝延续的时间,也有不同说法,其中最短为一千二百五十年,最长为二千五百二十年。根据《轩辕本纪》记载,黄帝相承凡一千二百五十年。根据《轩辕黄帝传》引《先天纪》记载,黄帝子孙相承,凡一千五百二十年。根据《佛祖历代通载》记载,黄帝朝凡十八代,一千五百二十年。根据唐释法琳《辩正论》记载,轩皇姓公孙。黄帝朝凡十三世,合治一千七十二年。根据《通志•卷一•黄帝》记载,黄帝子孙相承共一千五百二十年。根据《太上混元老子史略》记载,黄帝土德,起乙酉,子孙相承共一千五百二十年。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根据《世本集览》记载,黄帝朝十世。所有关于黄帝朝的记载表明,黄帝朝至少有十世黄帝。黄帝朝的延续时间至少有一千多年。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万年前文化遗址,可以说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有过炎帝朝和黄帝朝。炎黄文化在大湘西地区拥有坚实的历史底蕴和万年文化考古遗址的印证。面对万古文明史,我们完全有信心打破民国时期西方中心论设置的炎黄文化五千年陷阱。各地考古发现让我看到扶正万年炎黄历史文化大有希望。关于炎黄文化的“五千年陷阱”虽然形成于民国时期,但是其影响不可小觑。要突破这些历史陷阱,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思考大湘西地区的万年前文化遗址。我认为恰恰是万年前文化遗址表明,炎帝朝和黄帝朝时代的万年历史真实不虚。距今一万年左右的考古遗址才配称为炎黄时代遗址。至于大量距今五千年至九千年的文化遗址,都不是炎黄时代的文化遗址,而是炎黄后裔的文化遗址。
扶正炎黄万年史是当务之急。通过扶正炎黄万年史,有利于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编辑:李锦辉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