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学
更 新 学
时代的呼唤,历史的使命
文 / 张锦田
在当前国际国内世界格局大变革的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创造性转化,向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目前在全民推广纳入全民教育方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在习主席亲自引领推动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并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为了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回应历史的召唤,满足时代的需要,推出《更新学》,重温先祖的训诫,对中国儒学思想体系精心研究,去粗取精,更伪存真,古为今用,重新编排,纳入教育,全民推广。一为民族复兴,二为世界和平,正如:汤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更新学》。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是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礼仪之邦”。五常是伦理发展及社会道德风尚,是儒学思想体系中的精华。东周末百年间,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后扩充为“仁、义、礼、智、信。”此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儒学是培养人们认知能力和建立世界观的学问,不是统治文化,也不是奴性文化,更不是宗教文化,他是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包括《道德经》《周易》《大学》《中庸》《礼记》《诗经》《论语》《春秋》《孟子》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生存之道,繁衍之道。儒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文明、智慧和尊严。
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中国儒学思想所涵养和孕育的。不仅适于中国国情,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并唤起共同奋斗的热情与努力。同时也适应“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和建设。这是大道之学,也是人类繁衍和生存的法则。消灭战争,构建和平,打击强权霸凌,扶持弱小贫穷,国不论大小,民不论多少,同住地球村,共享太平天。
因此重修《道德经》《易经》《大学》《中庸》《礼记》《诗经》《论语》《孟子》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强国利民之策,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发展共生共荣之策。更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使命。细览先祖的训诫,我们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因为这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文字智慧工程,是开天辟地以来对中华民族先祖训诫的首次修编,因此《更新学》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释,是对先祖智慧和训诫的重新宣示。旨在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们家国情怀、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自然之声先生是布衣文豪,庶人学者,也是“更新学”研究的倡导者,更是修编、更错、纠伪、编排、诠释的主笔者。他将《大学》分成三个版本,初入圣门,成人之厦,成圣之径。他用三个月的心流流动和辛苦努力完成了初入圣门之《大学》初稿。特别敬献给各位读者,其他两个版本没有两年以上是完不成的。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自然之声先生,感谢他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范,感谢他的才华和魄力,感谢他传承和更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大学》的修订,排序,完善是他一生的最高成就,必然流传千古,载入史册。最后我撰诗一首作为尾语:
广览博学,懂先贤而取舍,
累智积识,归得失而鉴今。
遇时而谋,造福社会,乃为俊哲。
2023年6月15日
前言
一、《大学》前述
1、《大学》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是由汉朝汉宣帝时期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在此让我们对戴圣致以崇最高的敬意。经过对《大学》《中庸》《论语》的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其中可以确认的是最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思想部分是完整的。主要问题都出现在对经文的解释部分,这是可以初步判断出来的。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尚书》以及其他相关书籍的研究加以佐证。
2、从《大学》以及《论语》的论述脉络来看是曾参所著无疑,这应当是曾参的巅峰之作。令人仰慕啊。然而,当年戴圣整理《大学》的时候,一定是竹简散乱而编排混乱缺失经文。使得我们无法一睹先祖的训诫原文。如果经文念错了就无法正确理解先祖的训诫了,在错误的认知道路上走得更为遥远了。
4、诸位先祖请允许作者冒昧地揣度你们的训诫,抹去2500多年的尘埃,还原先祖的智慧与荣光。重新修编、编排、诠释《大学》。
二、野人与人
1. 燧人氏钻木取火,将我们从野兽中拯救出来成为野人,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圣人。
2. 皇帝说熊是我们的守护神,从此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因此成为我们的圣人。
3. 老子、孔子在野人和人之间画出一条界线,因此受到各族人民的敬仰,成为我们的圣人。
4. 圣人的定义;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终身的有德有位之人。
5. 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先哲们为榜样,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人人达到圣人的境界成为真正的人。
6. 圣人的境界很高吗?不,只是人类的起点而已。人类必将人人成为圣人。我们是后辈的起点,后辈们一定会超越我们。
7. 虽然我们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取火,但是燧人氏圣人的光辉永不磨灭。
三、中华民族的思想脉络
1. 我们阅读经典,就要知道这些经典书籍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他们是什么书?
2. 如果我们阅读的是思想哲学类型的书籍,就要知道其来源以及现状,也就是要知道他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学习先祖的训诫,必须知道文化传承的脉络。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获得智慧。
3. 假如女娲是我们的先祖,那么《道德经》就是先祖遗留的一绺思绪。《周易》是占筮记录,是周文王演绎编制的国家兴衰史和他的个人奋斗史两个故事或者是理想史。《大学》就是先祖的行为。在远古这一切都是巫师来传承的。
4. 在作者看来《道德经》最少有壹万多年的历史,而且是女性先祖的思绪的传承,并且是代代相传,老子将之完整整理出来成书,《道德经》描述的是众位先祖对人生,世界的看法,并不是一个人的脑洞大开,不然没有经过岁月的锤炼的思想就是无根之草。这和《大学》是先祖的训诫一样,不是孔子的首创,因此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但是孔子是集大成者。
5. 巫师;文明的传承者、发扬者、文字的创造者。《道德经》是巫师的大脑,《大学》是巫师的行为,《周易》是占筮成果记录、作品。合起来就是一位通天彻地的女性先祖,因此,一分二,二分三,三分万经。
1. 这个问题历来有多种解释,我们无需展开思绪,在这里只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安人”的学问,这是历来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2. 我们简单将人分成精神的人和生理物质的人。生理物质的人只要吃饭睡觉等动物的行为或者是植物的自主行为就可以在客观的时间世界成长,也就是只要适当的能量供给和恰当的环境就可以成长。然而精神的人不需要食物能量供给吗?当然我们可以说进行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可是检查一下我们学到了什么?技能,大多数所学都是技能,如何生存的基本能力,为此我们花费了2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3. 纵观历史上的伟人们、出类拔萃的人们几乎都是在20岁崭露头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很早就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论他们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
4.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孩子到大约12岁以后就开始叛逆,开始喜欢打游戏或许还喜欢做梦,显然随着生理身体的成长,孩子的精神的人也在同步成长。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也在增长,这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建立,我们却没有对孩子们进行系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与培训。
5. 所谓先祖的训诫就是给人们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问,《大学》就是一部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完整体系。老子、孔子的书籍就是进行成人培训的启蒙教材。
6. 什么是“学”?老师在房子里给孩子传授知识。什么是知识?不断变化的信息,听到、看到、分辨这些变化的信息。认识掌握使用这些不断变化的信息就是“学习”。因此,“学而时习之”。大人“学习”生存信息、繁衍信息、求知信息将之沉入潜意识就成为“知识”,培训人们能够熟练自动自法地使用“知识”就是《大学》的任务。
7. 我们当然要牢记《大学》是“不器之学”。
8. 我们历来就没有读懂《大学》。
五、东方哲学,我在这里干什么?
1. 前面讲过《大学》就是 “成人之学”是成年人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学问,是提高人们认知能力的学问。也就是说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因此,不妨我们也来追问,也来爱智慧。
2. 西方哲学有三个重大人生追问:第一个我是谁?第二个我从哪里来?第三个我要到哪里去?
3. 更新学有四个重大人生追问:第一个我是谁?第二个我从哪里来?第三个我在这里干什么?第四个我要到哪里去?
4. 我们考察西方哲学的追问和更新学的追问。会发现西方哲学缺少了一个追问,这就是“我在这里干什么?”这就是当前人类陷入愚昧、彷徨、暴力的根本原因。人们迷茫,困惑,没有方向。人们就如同被抛弃在当今世界上的孤儿。因此,当今社会抑郁患者众多,四处寻找信仰以期望能得到安慰。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够确定自己不是抑郁患者。
5. 中华民族的先祖对更新学的四个追问给出了答案。第一个追问“我是谁?”。《论语》第一篇“伦大学”学而篇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什么意思?让我们懂得“孝悌”,有啥用?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了。这就是知道了更新学的第一个追问“我是谁了?”。同时也就知道了更新学的第二个追问“我从哪里来?”
6. 《论语》第十一篇“孔门弟子”先进篇 11-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在告诉子路的疑问,更新学的第四个追问“我要到哪里去?”孔子间接告诉子路只要清楚了生的问题,到哪里去也就迎刃而解了。
7. 在更新学看来“昨天已经逝去,明天还没有诞生,我只是活在今天”。那么“我在这里干什么?”《大学》告诉了我们,你是有使命的“要在人间主持正义”。从此我们不在迷茫,明确了方向,我们的生命也有了意义。
8. 学习 《大学》知道了 “我怀揣一颗真诚之心,在人间主持正义”的道理。这是先祖的训诫。这就是学习《大学》的意义所在。
9. 学习先祖训诫不一定能够获得智慧,想要获得智慧就要学习先祖训诫,这样才能觉醒,成长为大人,成为君子,成为有使命的人。生命从此才会有意义。
10. 因此,我们也就知道了先祖的训诫是国之重器。
11. 因此,人人都应当学习先祖的训诫。
六、人的三原欲望与三命
1. 人生有三种基本欲望:生存欲望、繁衍欲望、求知欲望。
2. 只有生存欲望和繁衍欲望就是动物或许是植物。
3. 当我们开始追求慈爱、孝悌,懂得礼义廉耻。也就是燃起了求知欲望火焰的时候,我们就脱离动物成为人类,这时候我们有了性命。当我们的求知欲望火焰继续升高开始追求全体人类福祉的时候,追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使命,生命从此有了意义。
4. 人生在世有三命:“生命,性命,使命”。
a. 生命:这是我们的基本特征,是动物和植物都有的。
b. 性命:是我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我们具有了慈、孝、悌,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c. 使命:是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
1)当我们有了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人生目标后,就是有了使命。
2)如果当我们还停留在“生命”“性命”阶段,我们人生当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就只是DNA的载体。
3)因此,只有也只有我们将为人类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作为使命的时候后,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七、学习 《大学》需要准备的相关书籍。
1. 必学书籍《道德经》思想,《周易》作品,《大学》建立世界观 “修身”。
2. 必学相关书籍《中庸》能力,《礼记》行为规则,《诗经》就是“乐”情感的舒展。《论语》是《大学》的注释、参考答案、标准,《春秋》实践效果,《孟子》外延。
3. 必学经典;maozedong选集、dengxiaoping理论。
4. 其他思想体系:西方哲学、科学、基督教、伊斯兰教、fojiao、道教、印度教、等。
5. 其他专业相关著作:自然科学、心理学、医学、考古、天文、历史、艺术、音乐、地理等。
6. 显然我们需要博览群书。
7. 这是终身不下课的学堂。
8. 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八、学习《大学》提升人生境界
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大学》就是培养认知能力、形成正确思维方式、达到明德天下的行为方式的学问。
3. 孔子关于人生境界的描述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大学》叙述了人类思绪的舒展方式与状态。这里不展开论述,将在“成人之厦”和“成圣之径”文章中解读与研讨。
4. 关于对《大学》经文的解析、作者初步理解最少也有五个层次。本文重点描述第一个层次。也就是表层。个别章节涉及第二层和第三层。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五个角度。或许有六个角度也未可知。
5. 因此,想要领悟先祖的训诫,必须终身研读直达第五层次或许更加深入就能获得智慧,成就圣人境界。
6. 先祖的训诫不是宗教,《大学》是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学问。
九、学习先祖训诫首先要准备好“三颗心”
1. 学习任何书籍都要有三步或者三个层次或是三个角度:
A、第一个层次:学习书籍字面上的意思。
B、第二个层次:贯通书籍整篇文章的思想脉络。
C、第三个层次:走进作者的思想中观看景象。
2. 从目前对经典书籍的注释来看大多停留在第一个层次,或许有到达第二个层次。对《大学》经文的理解以后将在“成人之厦”版本中详细解读。在“成圣之径”中加以研讨。
3. 我们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所看到的经典大多数注释值得商榷的。因为,人们没有“三棵心”。人们认为都几千年了我们比古人聪明多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生活在先祖编制的大网中,我们像是网中之鱼。我们的确聪明了很多,但是,失去了智慧。
4. 因此,我们首先要拥有“三棵心”才有可能获得先祖的训诫真谛。
4.第一颗心:“无知之心”:知道《大学》是培训孩子成长为大人的训诫教材,是人们建立世界观的学问。放下一切幻想安静学习。学会“无知”才能开启“智慧之门”。
5. 第二颗心:“恭敬之心”:我们是孩子、是学生、不是老师。我们没有资格去批评圣人,更加谈不上去批改圣人的奥义。因此,学会“恭敬”才能开启“灵智之门”。
6. 第三颗心:“平常之心”:当我们达到圣人的境界时候,再去寻找经典中的糟粕。因此,要收起批判性思维,放下品鉴之想。这样才能开启“心流之门”。
7.圣人诉说的是先祖的训诫。我们要将思绪进入先祖的语境才能领略先祖的智慧。
8.先祖的训诫不可被证伪。一旦被证伪,也就是我们自己否定自己,也就是我们自己挖掉了自己的根基,因此,我们将从此彷徨,没有方向,人生将没有意义。
9.先祖的训诫不是宗教,是人类生存之道、繁衍之道、求知之道。
10.中华民族的先祖训诫才是人类的希望,是人类未来树立的灯塔。
11.只有学习中华民族的先祖训诫《道德经》、《周易》、《大学》、《中庸》、《礼记》、《诗经》、《春秋》、《孟子》才能给人类找到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别无他途。
十、为什么要重新修补编排注释《大学》?
1、原则上经典经文是不能被修改、增加减少、排序等,中华的文化经典明显有缺失、次序混乱的情况,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将之恢复接近原貌必定不能获得先祖的训诫真谛。因此,斗胆诚惶诚恐的做此尝试。
2、《大学》是孔子教导学生的的心法。将心法完整写出是孔子弟子的丰功伟绩。
3、《礼记》版本的《大学》开篇就有严重缺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1经文中丢失了核心“在亲亲”,大家只是停留在到底是“亲”还是“新”的争论之中导致后面居然将“亲亲”改为“修身”的严重思维混乱,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中的重点缺失,作者只是看到这两处,其他都是编排错乱问题,当然,不知道格物致知是什么?也是无法进行修行的,因此在文章中一一重新编排对于缺失的经文给予补充。
4、因此,本文将《大学》的开篇经文改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将后面的一段经文“自天子…修身为本。”改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
5、因此,《大学》不进行重新修补、编排我们就会思维混乱,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6、我们需要牢记:先祖的训诫;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绝不是固步自封、愚昧、无知的民族。这就是“更新学”。
十一、《大学》的本文结构与版本划分
本文将《大学》整理成二部分一共十二章。
1、第一部分:总纲领:一共两章,经文说的是 “我怀揣一颗真诚之心在人间主持正义”。
2、第二部分诠释纲领部分一共十章
3、我们阅读先祖的训诫时一般大多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大学》最少可以分成五个层次或者是五个角度,这主要是因为文字表达方式的限制所致。
例如:圣人们看到大象,赞叹道好大耳朵!牧马人看到骏马的耳朵,说:原来圣人们看到的是我的骏马。牧羊人看到头羊的耳朵,说:赞美圣人们在给我祈福。
4、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完整彰显先祖的训诫,作者将《大学》分成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初入圣门”也就是本文,第二个版本是“成人之厦”,第三个版本是“成圣之径”。
5、第一个“初入圣门”版本:主要是面对初学者的入门普及读本。给为了正确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读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6、第二个“成人之厦”版本:主要面对需要建立世界观,提高认知能力的学者,重点讨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的人生境界。
7、 第三个“成圣之径”版本:主要面对勇于探索人生境界高峰的极少数圣贤之人,重点研究“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8、《大学》是“更新学”的必修启蒙课程。《大学》是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的学问。这种儒学思想本身没有任何宗教倾向性。也不是宗教。儒学思想就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文化,更加不是奴性文化。儒学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9、有个思潮认为传统的是糟粕,也有希望提取精华的想法。作者没有在《大学》《中庸》《论语》中看到什么糟粕。看到的是要去掉自己身上的糟粕与历代学者所附加的糟粕。
9、本文并不详细解释,新版本的《大学》为何如此排列经文及其缘由。这些都将在“成人之厦”中详细研讨。这主要是面对的学者群体不同而编排。
《大学》中除了上述两处重大错误经文加以更正,其他并没有发现重大经文缺失情况。当然大家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看法,毕竟2500多年来大家都这样看。本文只是将《礼记》版本进行了改错及重新排列。非常诚惶诚恐,作者居然为了经文流畅,增加了几个无关痛痒的言语。在作者看来没有影响经文的原本深意。当然大家完全可以保留作者对经文排列是否妥当的看法。更加地作者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帮助。毕竟作者一无所知。
10、三个版本《大学》经文都是一样的,只是诠释的有所偏重。阅读时需要从“初入圣门”版本开始。
11、作者的许多看法以及借鉴来自百度百科。书后面附上礼记版本《大学》供对照讨论。
十二、“初入圣门” 的普
1、所谓“初入圣门”版本的内容包括:《道德经》、《周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诗经》、《尚书》等。
2、因此,“初入圣门”分成三个版本比较好。
3、第一个版本:“幼儿版”针对年龄1到7岁。以背诵《大学》、《中庸》为主。《道德经》、《周易》、《论语》、《孟子》部分经文背诵。通过动画和儿歌等生动的表达方式引导与树立正确的榜样。
4、第二个版本:“学生版”,学生们大约学习6年到12岁。将“初入圣门”的简化版本学习完成。学生们对先祖训诫的理解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熟读。
5、第三个版本:“初入圣门”版本,适合一般成人的阅读。也是进入“成人之厦”的必修课程。
6、因此,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从小开始学习。
十三、《大学》三个版本界线划分
1、“初入圣门”是建立世界观的准备工作,适用年龄1到12岁。也可以作为一般读物。是对先祖训诫的整体初步了解,有个总体概念。
2、“成人之厦”系统将孩子培养成大人的学问。目标“三十而立”。
3、“成圣之径”系统继续提高人们认知能力的学问。
4、“成人之厦”和“成圣之径”的界线是“三十而立”。当人们认知能力,人生境界达到,“四十不惑”的时候就开启了进入“成圣之径”的修行之径。
5、“三十而立”就是龙门,越过龙门达到“四十不惑”就是另外一个物种了。因此,“三十而立”是两个物种的分界线。
6、“三十而立”的标准可以参考。1927年1月15日至24日期间伟人调研撰写的关于《湖南农minyun动考察报告》,就可以知道。《中庸》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伟人在“查微”。一位29岁的青年人,妥妥的三十而立之年的巅峰境界。
7、如果我们还是无法理解伟人,我们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伟人18岁的学生时期。看看伟人在1912年6月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两篇文章对比我们是否能感觉到什么是天选之子?这就是更新学的任务之一。提高我们的判断力。
8、因此,伟人的这两篇文章可以作为人生境界的判断标准。所以提高人生境界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具体的可以观察到的证据。
9、“四十不惑”是非常稀缺的。这是另外一个物种了。因此,人们常常误以为伟人和圣人们和自己是相同的人,其实天差地别。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可以数的清楚,让我们看看有多少?:古代、尧、舜、汤王、周文王、周公、老子、孔子、曾参、子思、孟子、庄子等。近代有王阳明。现代有maozedong、dengxiaoping。应当还有很多。当然,圣贤之人还有很多的,这里没有说一个中国以外的圣贤之人,是因为学识欠缺不能轻易,也没有资格点评。中国的圣贤之人还有很多,只是作者才疏学浅,视野狭窄没有学习到。因此,肯请大家自行补充评判。
10、我们一般最少也要将每个人生境界分成7个层次。也就是最少也要有30个台阶。当然或许有更多的层次,今后需要仔细研究。
11、网络上许多人多在说什么“觉醒”,“觉悟”,似乎一旦达成就可以无所不能了。
12、作者认为,人生境界似乎像是终身在上学。幼儿园满分上小学,下来就是初中和高中,洋洋得意到大学,意气风发读硕士,人中龙凤博士生,事业有成博士后。公知过街成老鼠。回目一瞥不学《大学》未成人。
13、《大学》是终身不下课的学问。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要经常醍醐灌顶或者是觉悟的,也可以说是不停觉醒的。这是学无止境的。如果,我们一个月,起码半年都没有大的感悟。说明一直在原地打转转。荒废时光了,只是复制了每一天而已。更新学追求的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14、伟人躺在病床上还要聆听先祖的训诫,作者想不出我们有啥理由不学习?
15、人的一生没有100次觉悟,必将遗憾终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十四、不同观点“网络观点”摘录:百度百科
1、程子:“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2、郑玄《三礼目录》:“名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3、孔颖达《礼记正义》:“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
4、孙中山: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十五、中西方文化思绪的交融
1、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树立着的一座无名墓碑。这块墓碑上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只在上面刻着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
2、我们是否看出中西方文明的共同之处?
1、原文、注释、译文、解析、正源。
2、注释及译文采取意译。不进行现代文学研究。
3、研究方法:尽量忘记汉朝以后发生的事情。企图使用心流回到周朝。再用现代白话或口语描述感受,因此,不符合专业文学。敬请海涵。
4、本次发行的“初入圣门”之《大学》是第一版。毕竟这是一个圣贤之人辈出的新时代。作者才疏学浅, “初入圣门”不久,见识与文学修养都有待商榷,只能作为抛砖引玉为天下先。恳请诸位同学、老师不惜赐教为盼。
二十四、
十七、“初入圣门”版本《大学》和礼记版本的差异
这里按照“初入圣门”版本《大学》章节标示,与礼记版本章节不同请看正文。
章节 新版本 礼记版本 状态
第一章 亲、在新 无 增加三个经文
第四章 是 諟 异体字改正
第五章 亲亲 修身 增加删除
第六章 是故君子畏天爱民 无 增加8个经文
第七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无 增加8个经文
此谓物格 此谓知本 增加删除
第十二章 断断猗无他伎 断断兮无他技 改正两个经文
是能容之 实能容之
亦职有利哉 尚亦有利哉 改正两个经文
俾不达 俾不通
是不能容 实不能容
1772个经文 1753个经文
目 录
大学正文及译文
第一部分总纲领--“我怀揣真诚之心,在人间主持正义”
第一章:我应当是怎样的人
第二章:我应当如何做才能明德天下
第二部分诠释纲领
第三章:叙述第一章“大学之道”的君子风采
第四章:叙述第一章“明明德”天下平
第五章:叙述第一章“亲亲”为本
第六章:叙述第一章“新民”天命常新
第七章:本章叙述第一章“止于至善”同时叙述第二章致知在格物
第八章:叙述第二章诚其意
第九章:叙述第二章修身在正其心
第十章:叙述第二章齐其家在修其身
第十一章叙述第二章治国在齐家
第一节 齐 家
第二节 治 国
第三节 止于至善
第十二章叙述第二章天下平在治国
第一节 絜矩之道
第二节 践 行
第三节 德本财末
第四节 民 主
第五节 国家利益
附 录
附录一 初入圣门 版本《大学》全文
附录二 初入聖門版《大學》繁体
附录三 《礼记》版本《大学》
附录四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无名墓碑文及译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大学》正文及译文
第一部分总纲领--我怀揣“真诚之心”在人间主持正义
第一章:我应当是怎样的人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亲(3),在新民(4),在止于至善(5)。
【译文】
大学之道的修行,在于要明亮自己的美好德性,在于亲近亲人,在于弃旧图新作为榜样,在于做到光明磊落人人称赞。
【注释】
(1) 大学之道:大学:成为大人的学问。道:方法、道路、规则。通过学习成为大人的学问,也是堯舜之道。
(2) 明明德:明德:陕西话“端走”,正大光明地走在大道上,可以看到对方。自然明亮的品德。让自己自然明亮的品德照耀天下。
(3) 亲亲:第一个“亲”主动亲近亲人。第二个 “亲”九族,狭隘的是父母、孩子、兄弟姐妹。
(4) 新民:这里有三层意思“新”自新。“新民”除旧图新。必自新爱民,德立而天命常新。
(5) 止于至善:止:停止。止于:处在。至善:达到人人称颂的境界。“中”生诚意直达“用极”,“用极”就是《中庸》,就是“至善”的状态。
【解析】
本章这段经文一共是19个字,说的是“我应当是怎样的人。”
本章描述了“亲亲”之情义,而推及于“新民”。以“亲亲”为本,“新民”为末的先后次序。不可本末倒置,亲疏不分,所以有厚薄之分,厚其厚,就是“亲亲”。如果厚薄不分就是忘本,背叛道义,因此,圣人的训诫必定是先“亲亲”以榜样昭示民众“知本”使人们知道。所以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章是《大学》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的概括:主要说了几个重点。
重点一:做人要“目正、心正、行正”,要走在大道上。
重点二:“亲亲”为本。其中:父慈,子孝是核心。是建立判断力的基础,这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的起点。
重点三:畏天爱民,及时反思反省自己,善辨是非。不墨守成规自我常新,弃旧图新。警惕天命常新。
第四个重点:做人要真诚,善良。
本章的重要程度在于是全部儒学的总体思想的概括,所有儒学都是由此展开的。因此,不懂的这19字经文,就是不懂得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展开讲解,并且在“成圣之径”中继续详细探讨。所以这19个经文要终身研究。
【正源】
本章增加了三个字其理由如下:
--在《礼记》版本中缺少‘在亲亲’,“新民”误写作“亲民”。现版本给与改正。
--专业人员们一般都在讨论“在亲民”这个字到底是“亲”还是“新”的问题。
--本章增加“在亲亲”以及改正“在新民”至关重要。不然作者不知道人们是如何建立世界观的。牢记“亲亲”的重要程度,因为缺失导致我们人类陷入重大危机中,个人缺失是缺乏判断力的直接原因。穷尽人类的一切形容词描述“亲亲”的重要程度都不为过。
--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重点讨论这个问题。研究先祖的思想不但要有“三颗心”还要有将思想贯通起来的认知能力,这是读书的第二层深度。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这就是悟性,这是读书的第三层深度。如果不能达到这里就会不知所云。这里增加三个字,相对《礼记》版本来说,就是抓住了纲。
关于“亲亲”问题也有学者提出,并不奇怪,只是认识深度远远不够。
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本文中从未讨论过三纲八目。忘记这个问题。
第二章:我应当如何做才能明德天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想要弘扬光明正大品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理顺好自己的家族;想要理顺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智慧;获得智慧的途径在于格物。通过格物才能获得智慧;获智慧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态;心态端正后才能修养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理顺家族;理顺好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注释】
(1) 古:古代,说明“明德”的道理是先祖的训诫。是代代相传的传承。
(2) 格物:研究物的属性。我们在“成人之厦”中详细讨论什么是“物”,以及如何“格物”。
【解析】
本章紧接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叙述“明德”天下的思考,讨论了8个问题的追问和8个实施步骤。逻辑关系非常严密。本章和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树立的一座无名墓碑的碑文是否非常相似?难道他读过《大学》?我将在“成人之厦”版本中详细探讨。
重点一:说的是做事要从自己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修行。
重点二:做事要按照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重点三:叙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治理公司。
重点四:叙述了齐家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家庭,朋友圈。
重点五:叙述修身,就是要行为端正,光明正大。知行合一。
重点六:叙述心正。就是要“此心不动”“无为”。就是不为自己的情绪所扰动。
重点七:叙述诚意:也是不自己欺骗自己。也就不主动欺骗别人,就是做到“诚”了。
重点八:叙述格物致知:要知道人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要知道人性的本质。这个问题将在“成人之厦”中详细讨论。
重点九:一般问题只要三次追问即可解决。仔细思考先祖让我们追问8次。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定可以解决飞跃银河系的问题了。
【正源】
本章没有修改一个经文,仅仅是将“知止而后有定,…则近道矣。”移动到后面,具体位置在每章节解释。本章节一共107个经文,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之一,因此,将这部分经文列入纲领中。
第二部分诠释纲领
第三章:叙述第一章“大学之道”的君子风采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1)緑竹猗猗(2)。有斐(3)君子,,如切如磋(4),如琢如磨(5)。 瑟兮僴兮(6),赫兮喧兮(7)。有斐君子,终不可喧(8)兮。”
第一段引用《诗经》描述君子的风采。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9)。“如琢如磨”者,自修也(10)。“瑟兮僴兮”者,恂栗也(11)。“赫兮喧兮”者,威仪也(12)。“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第二段解释第一段《诗经》的隐含比喻。描述了君子明德过程以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诗》云:“呜呼!前王不忘(13)!”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14),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15),此以没世不忘也(16)。
第三段解引用《诗经》注释“止于至善”的实际效果。
【译文】
《诗经》上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翠绿的竹子郁郁葱葱茂盛。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如同加工骨器、象牙,不断切磋;如同打磨美玉、石器,反复琢磨。他庄重而肃穆,仪表堂堂而威严。这样的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里所说的“如同加工骨器、象牙,不断切磋”,是指君子对大学之道的掌握;这里所说的“如同打磨美玉、石器,反复琢磨”,是指君子的修身历程;说他“庄重而肃穆”,是指他内心恭敬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而威严”,是指他外表非常盛大而威武;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令人难忘!是指他品德高尚达到了至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啊。
《诗经》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王尊重贤人,亲近亲族,让民众百姓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君王虽然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不会忘记。
【注释】
(1)《诗》云:见《诗经•卫风•淇澳》。淇,淇水,在今河南省北部。澳(ào):形声字。本义是指水边弯曲地。原本澳是江海边的凹陷处。这是赞美卫国一位国君的诗。据《史记》记载,“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可见他在治国理政上,是有所作为的国君。《左传》昭公二年:“北宫文子赋《淇奥》。”因此赞美的可能是卫武公。
(2)猗猗(yiyi),植物光彩、茂盛的样子。形容君子美盛貌。
(3)斐( fěi):有文采的样子。多音字。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
(4)切、磋(qiē cuō):加工兽骨、象牙称之为切、磋。阅读《中庸》体会,“率性之谓道”。
(5)琢、磨:雕琢打磨玉、石。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阅读《中庸》体会,“修道之谓教”。
(6)瑟兮僩(xiàn)兮: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僴,意思是(将绳子头部)散开。描述君子的身体状态。
(7)赫(hè)兮喧(:xuān)兮: 赫,赫泛指红色显耀。本字义是明显,显著,盛大的意思。喧,本义:声音大而嘈杂。描述君子所处周围环境情况。
(8)喧:又作“谖”,读作(xuān)基本字义是欺诈,欺骗。又作忘记之意。
(9)道:学道,言,说。学,讲习,讨论。
(10)自修: 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践行,修养自己的品德。
(11)恂栗(xúnlì):恂.本义:相信,信任。栗.乔木,高15-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色,不规则深纵裂。此处为恭敬而有所戒惧的样子。描述的是君子的身体状态。
(12)威仪:仪表威武严肃。描述君子被周围环境衬托的气场现象。
(13)於戏(等同呜呼wū hū):这里表示赞美、称颂或感叹。前王:指的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14)君子贤其贤亲其亲;君子,指君王、贵族。贤其贤,前“贤”,引申为尊贵之意,后“贤”,指贤明的君子。亲其亲,前“亲”意为亲近,后“亲”,意为亲族、九族,
(15)小人乐其乐利其利:小人,指民众。乐其乐,两“乐”(luo)字,快乐。前“乐”,意为以小人之乐为乐。利其利。前“利”,意为让民众获得利益。
(16)此以:所以.因此。没世:过世之意。
【解析】
本章第一段开始叙述“大学之道”,学习大学后成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并且叙述成为君子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锻炼打磨。
第一段论述了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止于至善。整个过程。要仔细体会。这需要进入心流状态反复流动。
本章第二段是解释第一段诗经的比喻。仔细体会。
第三段解释第二段重点解释“止于至善”。
本章看上去似乎没有啥奥妙,其实,我们只要有一个基本认知才是关键,先祖的每个经文都不是随便写的,每个经文都有其深刻道理。
【正源】
本章从《大学》礼记版本中“所谓诚其意者,…,故君子必诚其意。”后面移动到第三章。
A、(2)绿“菉”竹猗猗,改正单字。
B、(11)恂栗(xún lì)(傈),改正单字。
C、(13)於戏(等同呜呼wū hū),改正词组为(呜呼)。
第四章:叙述第一章“明明德”天下平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1)。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2)。”
《帝典》曰:“克明峻德(3)。”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环视这上天赋予的光明品德。”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注释】
(1)《康诰》:是西周时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民众的命令。是《尚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执政周公写的。克:能够。诰,就是告, 下告上曰告,上告下曰诰。诰,就是上级告诫下级。秦朝,就不用诰字了,用了一个新词叫“诏书”,于是就有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康诰》原文摘录“…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
(2)《大甲》:即《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顾諟天之明命。顾,还视。諟(shì),是。明命,就是明德。太甲,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商朝第四位君主。摘录原文太甲:“…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3)《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通,是崇高之意。语出《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解析】
本章三段经文是承接上一段经文“大学之道”对“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阐明,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的,是有书为证,是先祖的训诫,而不是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明德是自己明亮的。只要自己“目正、心正、行正”就可以让别人感受到,就像是阳光一样光明普照大地。
本章《康诰》:是西周时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民众的命令。就此立卫国(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9年),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帝丘(今河南濮阳)。前一章节的《诗经•卫风•淇澳》就是描述卫国国君的。这个诸侯国是要重点注意的。
卫国的人才辈出
子贡:(公元前520年- 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儒商鼻祖,外交家。儒学的主要推动者。经商的人真正应当敬奉的财神。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道德沦丧的奠基人。也称作公孙鞅。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今河南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官至秦国丞相。
荆轲:(?―公元前227年),今河南鹤壁人,姜姓,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学习《大学》一定要注意这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来自哪里?并且另行专门研究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
【正源】
本章从《大学》礼记版本中“所谓诚其意者,…,此以没世不忘也。”后面移动到第四章。
A、是,(諟shì),单字改正。
第五章:叙述第一章“亲亲”为本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2),未之有也。此谓知本。
【译文】
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事都有其终结和开始。知道本、末与终、始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之道了。
从天子直到民众,人人都要以亲近亲人为根本。根本已经混乱而枝末却能治理,这是不可能的事。应厚待的人却薄情寡义,应薄情的人却宽厚对待,这样的事从来不会发生的。这就是知道了事物的根本。
【注释】
(1) 亲亲为本:“壹是皆以亲亲“修身”为本”这里礼记版本是“修身”是严重的错误,《大学》一共两处重大问题的地方之一。其他都是文本排版错乱问题。不纠正这两处错误就无法看懂《大学》,就无法聆听先祖的训诫。
(2) 薄者厚:本末颠倒,亲情的厚薄不分。
【解析】
本章叙说第一章“在亲亲”,“物有本末”说明了“亲亲”为本,“新民”为末。更加不能颠倒。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的思想主张。这也说明了人生世界观的建立和出生贵贱毫无关系。
本章开始论述次序法则,“初入圣门”只做初步了解。这是需要十多年的不断实践与体会。牢记越是简单似乎非常明白的事情越发难以理解。
重点一:思考什么是“物”“事”?
重点二:思考什么是“孝悌”?为什么要提倡“孝悌”?
重点三:研究“三维坐标系建模”问题?这是人人都在中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章还要开始研究“初入圣门”中要求学习的其他基本知识。
【正源】
本章第一段从《大学》礼记版本中“大学之道,…,虑而后能得。”后面移动到第五章第一段“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章第二段保持在《大学》礼记版本中“古之于明德于天下者,…,天下平。”后面不动前面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一段都是加入在前的,第五章第二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将“此谓知之至也。”移动到第七章节第一段末尾。
本章重点改正:将“修身”改为“亲亲”。诚惶诚恐啊。
第六章:叙述第一章“在新民”弃旧图新
【原文】
汤之《盘铭》曰(1):“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
《康诰》曰:“作新民(3)。”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畏天爱民。
【译文】
汤王的《盘铭》上的箴言说:“如一天能够自新,则应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新。”
《康诰》上说:“鼓励民众自新。”
《诗》曰:“周朝虽然是旧邦,天命出现新气象。”所以,君子要敬畏天命爱护民众。
【注释】
(1)汤之《盘铭》: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成汤。盘,沐浴用的器皿。 铭,刻在器皿上用以警戒自己的文辞。铭文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文体。到了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出现了。当时的人们在铸造出件件精美器皿的时候,常常在铜器上留下一篇篇箴言,这就是所能见到的铭文。
(2)苟日新:苟,如果。新,既指身体上洗涤污垢,焕然一新,又引申指品德修养上的弃旧图新。
(3)《康诰》曰:作新民,原句为,“己,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作,振作,鼓励。新民,使民自新。
(4)《诗》:《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古老的国家。其命,指周朝承受的天命。
【解析】
本章叙述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后世人未能深刻理解先祖的训诫。本章经文紧接着提出《康诰》曰:“作新民。”以明“新民”之仁义,说明“新民”,必有其“位”、必得其“时”。因此《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注释,说明新民者必得“天命”;先自新而后与民同新,人己皆新,天之命亦无时不新。
本章通过引证,论述了“新民”需要仔细体会。
重点: “新”即不断变化。体会:天命是变化的。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更新学”。
【正源】
本章第三句末尾在这里增加一句话“是故君子畏天爱民”8个经文怀疑丢失,诚惶诚恐啊,居然增加了8个经文。
第七章:叙述第一章“在止于至善”
叙述第二章致知在格物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知止(1)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此谓知之至也。
本章第一段经文说明知“止”是格物的第一步。
《诗》云:“邦畿(3)千里,维民所止(4)。”
《诗》云:“缗蛮(5)黄鸟,止于丘隅(6)。”
子曰:“於(7)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8)!”
本章第二段经文继续强调知“止”的重要性。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本章第三段经文说明了五种人际关系的边界。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9)!”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10)。此谓物格。
本章第四段经文说明什么是格物。
【译文】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知道至善之地才能坚定,坚定后才能冷静,冷静后才能心安,心安后才能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后才能获得“智慧”。这就是获得了智慧。
《诗经》上说:“京城方圆千里,民众都愿居隹”。为百姓居住所在。
《诗经》上说:“鸣叫的黄雀,栖息在丛林的山丘上。”
孔子说:“啊呀,黄雀都知道它应当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可以反而不如鸟儿吗?”
《诗经》上说:“庄重肃穆周文王,我们在沐浴光明。”
作为国君,当施仁政;作为臣子,当尊敬君主;作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作为人之父,当慈爱为怀;与国人交往,应当诚实,有信用。所以,君子在多方面都要做到极致的程度。
孔子说:“审断诉讼,我的能力与他人一般无二,但我力争使诉讼根本就不发生。”违背实情的人,不能尽狡辩之能事,使民心敬畏。这就是格物。
【注释】
(1)止:所止之地,即“至善”之地。“止”是格物的第一步。人生能够知道“止”是人生认知能力的一大飞越。
(2)得:知之至也。
(3)《诗》:见《诗经·商颂·玄鸟》。邦畿:畿(jī),君王居住的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域。这首诗是宋国君民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歌颂商的“受天命”治国,历史渊源古老,神圣且庄严,情真意切,气势磅礴。《诗经·商颂·玄鸟》原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4)止:居住。止:停止、栖息,在这里是居住之意。
(5)《诗》云:见《诗经·小雅·緜蛮》。緜即缗(mín)蛮,鸟叫声。《诗》的第二段原文‘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这是一首描写饱受行役之苦的人,渴望有人助他一臂之力的诗歌。
(6)止:栖息,隅(yú):角落。
(7)於(wū):“於”原是“乌”的异体字,表示感叹。
(8)《诗》:《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周文王。穆穆, 仪表美好、端庄恭敬的样子。缉熙:沐浴阳光。止:停止行走。这是《大雅》的首篇。这是一首政治诗,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
(9)听讼:审理诉讼案件。犹人,和别人一样。必,一定。《尚书大传》卷四:“听讼之术,大略有三:治必宽;宽之术,归於察;察之术,归於义。”
(10)无情者:有违实情的人。辞,诉讼的言辞,花言巧语。民志,指民心。
本章节叙述格物致知的要点是, “止至善”,分“止”和“至善”解释。“至善”就是《中庸》,“止”就是坚守,就能“得”此谓知之至也。也就是执中坚守。
君
子无所不用其极,“用极”就是“止至善”就是执《中庸》。
所谓格物就是像诉讼一样不再发生。
所谓格,明白物尽其情,从而不影响我的心正。人们的思想是由于情绪而产生,情绪是来源于性格。 “率性之渭道”,非道之性产生任性之情绪,任性之情绪导致随情绪之物,从而遮蔽明智。格物,明白物之属性,就是致知。既然格物,知乃致也。什么是“格物”?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继续深入讨论。
重点一:知道“止”就是智慧。
重点二:止于至善:对于和别人打交道的5种情况,说的是对别人应当做到的程度。不可越外。
重点三:格物是说“在亲亲,在新民”均要做到“止于至善”也就是“用极”。没有诉讼就是“止至善”,就是格物。
本章重点第四:第一章和第二章,齐家,就是亲亲的社会状态;治国平天下,就是新民的社会状态。明德是表象,止至善为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容,修身为行为。修身的极致就是要获得明德,明德为用,止至善为体。
重点五:在《论语》中。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由,是仲由,就是子路。
片言,又叫单辞,就是只有单方面的言辞。古代审案的程序,原告说了,被告还要说,这叫“两造”。周礼有具体规定,先取两券,把原告、被告的陈述分别写在上面,开庭之后,“再用一个书契”,将判决写在上面,这就是前券后契,“两券两契”,少了一个,就不合程序,这个判决就不合法,不能生效。
券和契,都是最严肃、分量最重的文书。审案完毕,原告和被告各会拿到一片竹片或木片,上面有自己的陈辞,也有法官的判决。
因此,“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其中的“辞”要深刻理解。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本章节至关重要,由于对这一章节的不理解,直接导致了2500年来我们无法正确解读先祖的训诫。限于版本的局限性,在“初入圣门”的阶段,读者可以先看看“初人圣门”之“中庸”和“论语”,这样有个大概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成人之厦”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源】
本章第一段第一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大学》礼记版本中没有,为了和上下文连贯,而且怀疑原文丢失,因此,仿照后文增加8个字。诚惶诚恐啊。
本章第一段第二句从《大学》礼记版本中“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后面移动到第七章第一段第二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本章第一段第三句话“此谓知之至也。”是从《大学》礼记版本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之有也。此谓知本。”后面移动到第七章第一段末尾。
本章第二段到第三段从《大学》礼记版本中“所谓诚其意者,…,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后面移动到第七章见后“《诗》云:“邦畿千里,…与国人交,止于信。”。
本章第三段末尾“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从《大学》礼记版本中“所谓诚其意者,…,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移动到本章第三段末尾。
本章第四段从《大学》礼记版本中“所谓诚其意者,…,止于信。”后面移动到第七章见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将后面的“此谓知本”,删除。改为:“此谓物格。”增加四个字,诚惶诚恐。
第八章 叙述第二章诚其意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1)自欺也。
第一段经文提出何谓“诚意”?
如恶恶臭(2),如好好色(3)。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
第二段经文叙述“慎其独”的第一种情况。
小人闲居(5)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6),掩其不善而著其善(7)。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之谓自谦(8)。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本章第三段经文叙述了君子要“慎其独”的第二种情况。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本章第四段经文叙述了众目睽睽无处遁形的警示。
富润屋(9),德润身(10),心广体胖(11),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诚其意。
本章第五段经文综合上述进而推出诚于中,形于外的道理。
【译文】
所谓要意念真诚,就是自己不要欺骗自己。
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就像喜好美丽的女子。因此,君子一定要在独处时谨慎。
小人闲居独处的时候,为所欲为。见到君子后躲躲闪闪而厌恶,掩盖自己的不善事情,装作似乎做过善事的样子,别人看你自己,好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这样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自己安慰自己。因此,君子一定要在独处时谨慎。
曾子说:“有十双眼睛看着你,有十只手指着你。难道不严酷吗?”
富裕了会装修美化房子。有德会修养其身。仁德之人心宽体胖,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因此,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
【注释】
(1) 毋(wú):不要。
(2) 好(hào )色:喜好美丽的女子。色,女性,女子。
(3) 恶(wù)臭:指的是讨厌恶臭的气味。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
(4) 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5) 慎其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独,指独处,也指固执。
(6) 厌然:躲躲闪闪的神态。描述了讨厌、厌恶(wù)的内心活动。
(7) 掩:掩藏。著:彰显出来。
(8) 谦(qiān):心安理得的样子。表示为心虚的心理活动。
(9) 润屋:意为装饰房屋,;使房屋更华丽。
(10)润身;意为增强修养,行为端庄。
(11) 心广体胖(pán盘):胸襟宽广,体貌安详自然。胖,大,舒坦。
【解析】
我们聆听先祖的训诫,不能一语贯之,必须学会停顿。一段一段经文地阅读,例如本章经文就需要分成5个段落,进行分段阅读,分段研究,分段体悟,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先祖训诫的真谛。因此,看不懂先祖的训诫的关键原因首先是不会分段阅读。这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要有“乐”感,要有停顿,要有回转,要有激昂。也就是情绪要有变化。作者将在后续版本中详细讨论。
本章第一段经文叙述诚其意:就是不要欺骗自己。第一段提出鲜明的观点,是本章的论点,是本章的宗旨。以下各段经文展开讨论。
本章第二段经文叙述了人们自然的本能的反应,这是动物性,或许是植物性的。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上意识所控制的,这些是条件反射,一定是最为真实的,自然的流露,如果我们一旦掩盖这种反应,也就是欺骗自己了,就是不“意念不真诚”。然而这种状态别人却并不知道,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内心世界中的,也就是独自的状态,因此,先祖让我们要注意“慎其独”。所以,第一个要“慎其独”是下意识的状态,显然何其难也。
本章第三段经文叙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分辨方法,这是第二种“慎其独”的情况,这是上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人们开始有了是非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等高级的心理活动后出现的,先祖训诫我们要注意的“慎其独”状态。由于我们个人的价值判断不同,可以发生行为上的反应。但是先祖是说不要背后一套表面一套,这样会口是心非,从没有诚意。然而,这种自欺欺人是无处盾形的,别人就像是看到了五脏六腑一样,自己安慰自己是可笑的,没有任何用途。因此,告诫君子要谨慎独处。
本章第四段引用了曾参的言语,说明了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任何任行迹都是无可遮蔽的。
本章第五段经文总结两种主要影响诚意的人类意识状态,提出要“慎其独”。本节从平常的人类主要行为特征,推导出“诚于中,形于外”的内心与外在行为的关系。显然这两种的意识变化过程有一个传递的过程,这就是先祖观察到的诚意后才能心正的传递。因此下一节开始论述正心。
【正源】
本章将“此之谓自谦”从“如好好色。”后面移动到“故君子必诚其意。”之前。观察再三做出改动。在“成人之厦”中要仔细讨论。
第九章 叙述第二章修身在正其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2),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3),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4),则不得其正。
第一段经文描述了4种影响修身的心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二段经文描述了4种影响修身的心态的原因。
【译文】
所谓修身先要端正心态的道理是什么呢?身有所怨恨愤怒,就不能能端正;有所恐惧,就不能端正;有所喜乐,就不能端正,有所忧患,就不能端正。心态一旦不在其位,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吃着食物不知道味道。这就是修身要先端正心态的道理。
【注释】
(1) 忿懥(fèn zhì):身为怨恨发怒的样子。是一种人类心理活动状态;是情绪的一种。
(2) 恐惧:是一种人类心理活动状态;是情绪的一种。是人们在面临危险情境,企图摆脱却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状态。
(3) 好乐(hǎolè):喜好,偏好,喜好娱乐。是一种人类心理活动状态;这也是情绪的一种。
(4) 忧患(yōuhuàn): 忧虑祸患或担忧祸患。是一种人类心理活动状态;这也是情绪的一种。
【解析】
本章经文叙述的是心正,不为情绪所困扰。诚心待人不为所动。无为。此心不动都是不为情绪所困扰的境界。
重点一:在家“孝悌”,在外如见大宾。恭敬在外。
重点二:身有忿懥,有恐惧,有好乐,有忧患,则不得其正。说明内心的情绪变化会表现在身体反应上。也说明了可以通过身体的变化洞察其内心的状态。这里是说内心的变化会表现出来的。
本章提出了心理的活动状态,我们在这方面显然没有细致的进行研究,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下面我们对“恭敬”和“诚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讨论。
论“诚”生“敬”:敬在心中、敬在事情中、敬在言语中、敬在动静中,无时不敬、无地不敬,如对先祖,如对上帝,如对亲人,如对朋友、如对上位、如对下位。明察秋毫,事无巨细必思虑,战战兢兢、自我警觉,这就是敬之至。敬于外而后诚于中,诚至,则敬至。而礼则述之以敬。因此,齐明盛服,这就是礼仪。此为修身必先修敬。因此,我们要仔细体会本节先祖的训诫真谛。
那么到底“恭敬”是怎样的心里活动?让我们体会先祖的训诫:“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因此,从上段“中庸”经文来看,先祖假借讨论鬼神描述,人类的心理活动状态。论述了“诚意”产生“恭敬”的心理活动状态。
第十章:叙述第二章齐其家在修其身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1),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2)而辟焉,之其所敖惰(3)而辟焉。
第一段经文叙述了5种人们的心理活动状态。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第二段经文叙述了人们心理偏向性的特点,是非常难以克服的。
【译文】
所谓齐家在修身的道理是什么?
人们对于他亲近、热爱的人常有偏爱;
对于他轻贱、厌恶的人常有偏恨;
对于他畏惧恭敬的人常有偏心;
对于他同情与怜悯的人常有偏向。
对于他傲视、慢怠的人常有偏见。
因此喜欢某人又了解他的缺点,厌恶某人又了解他的优点,这种人在天下是少见的。所以有一句谚语说:“没有人知道自己儿子的不好,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庄稼长势喜人”。这就是不修身就不能齐家的道理。
【注释】
(1) 人之其:之,对于。辟(pì),躲避。 “偏爱、偏恨、偏心、偏向、偏见。”就是有躲避《中庸》的倾向性。
(2) 哀矜(āijīn):同情,怜悯。
(3) 敖惰(áo duò):傲慢怠惰。
【解析】
这一章节主要说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倾向性,提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五感情上的偏颇。因此要先端正自己然后作为榜样。大学的进修阶梯由里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都在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
本章重点:人之其所亲爱,之其所贱恶,之其所畏敬,之其所哀矜,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要努力客服,不然会有遮蔽效应。
重点:开始讨论人和人的关系。要反复体会。
本章开始需要研究三维坐标系,看上去似乎是数学概念。要活学活用。这是“成人之厦”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十一章:叙述第二章治国必先齐其家
第一节 齐 家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1)。
本章第一段叙述本末次第关系的重要性。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2)者,所以事长(3)也;慈者(4),所以使众也。
本章第二段经文叙述“亲亲”为本,推及国人的道理。
《康诰》 曰:“如保赤子(5)。”心诚求之,虽不中(6),不远矣。
本章第三段引用《康诰》说明慈爱、孝悌这三种基本人际关系,要以“真诚”动念。
【译文】
所谓治理国家先要理顺家族的道理是什么呢?不能理顺家族,却能治理好国家的人,那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没有先学养育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因此,君子不离开家族,就能显示治理国家的能力。
孝顺,是用来对待君王的原则;尊兄爱弟,是用来对待平辈的原则;仁慈,是用来带领民众的原则。
《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民众不满意,也相差不远了。
【注释】
(1) 成教:实行教化成功。教,教化,指精神性感化。
(2) 弟(tì):即,悌,指弟弟应对哥哥敬重。广义平辈之交关系。
(3) 长:兄长。泛指平辈。
(4) 慈:指父母爱子女,也指君王所谓爱民众。
(5) 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为保护民众如母亲爱护护婴儿一样。
(6) 中:达到,符合。
【解析】
本章第一段经文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学会理顺家族。没有不能理顺家族就会治理国家的道理。告诫要从自己身边开始。
本章第二段经文叙述“亲亲”为本,推及国人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先祖告诫有三种关系和理顺家族治理国家有紧密的关系。这就是“慈爱、孝、悌”。这说明对待外人的关系是从这三种关系引申出来的,因此,首先要非常清晰熟练地掌握这三种关系才能处理好对外的关系。
本章第三段经文引用《康诰》说明慈爱、孝悌这三种基本人际关系,要以“真诚”动念。因此,不论对待亲人还是外人,对待人的动机是一致的,这是先祖反复情调的,一旦动机有所变化,对待人的态度就会随即发生改变。因此,就会反映到行为上,这就是修身,身有所不正。
本节重点:这里说的是,从亲亲,从父母兄弟推及别人。
慈爱是核心:先有慈爱再有孝顺。
孝悌:是和贤人与长辈,平辈交往的根基。
慈爱:是仁爱推及民众的根基。
因此,这里回到了第一章的“在亲亲和在新民”,进行反复论述。
第二节 治 国
【原文】
一家仁(1),一国兴仁;一家让(2),一国兴让;一人贪戾(3),一国作乱,其机(4)如此。此谓一言偾事(5),一人定国。
本章第四段叙述领导者的重要性,从齐家到治理国家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尧、舜率(6)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7)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本章第五段举出两个正反不同的例子说明领导者的重要性。
其所令(8)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9)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10),而能喻(11)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本章第六段经文总结领导者要遵守“絜矩之道”是后文治理国家的伏笔。
【译文】
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这种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能让事情失败,一个人能让邦国安定。
尧、舜用仁爱治理天下,民众就跟随着仁爱成风。
桀、纣用暴戾治理天下,民众就崇尚暴戾。
要求民众实行的政事和自己的嗜好相反,民众是不会顺从的。因此,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先要求自己不做,然后才能禁止民众。本身藏有不合恕道的行为,却去教训别人实行恕道,那是从来不会办到的事情。因此,要治理国家先得去理顺家族。
【注释】
(1) 仁:以恩相亲。
(2) 让:是以礼相敬,以利相让。
(3) 贪戾:贪婪暴戾,不仁不让,好利而取民无节制。
(4) 机:古代弩箭上的发动机关,意为关键。
(5) 偾(fèn)事:是败坏、破坏。一言偾事,就是一句话说错,就会坏事。
(6) 尧舜(yáo shùn):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帅:同“率”,率领,统帅。
(7) 桀纣(jié zhòu):桀,.夏代最后一位君主,名履癸,。纣,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就是殷帝辛。桀纣在历来均被认为是暴君。
(8) 令:号令。
(9) 有诸己:自己有善的行为。下文“无诸己”,是自己无不善的行为。诸,即“於”,“对于”。
(10)所藏乎身不恕:藏,隐藏。恕,恕道,就是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儒学认为,自己不愿意别人作的,也不去对别人作,这样推己及人的品德即恕道。
(11)喻:是口头告诉、知晓。
【解析】
本章第二节第四段经文叙述领导者的重要性,经文从齐家推及到治理国家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本节是接续上节。
本章第二节第五段经文,接续上段经文列举出两个正反不同的例子,解释上段经文说的领导者的重要性。
本章第二节第六段经文前面说“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是在暗示如果能做到君子的行为,国家就不会出现“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后半部分经文说的是君子要有“恕道”,也说明人们都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本节总结领导者要遵守“絜矩之道”为后面的治理国家打好伏笔。
本节重点总结说的是做事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人们只能看到你的行为,并不知道你的内心。同时做事要有坚强的意志。
第三节 止于至善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19)。”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20)。”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21)。”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本章第七段经文总结什么是“至善”。
【译文】
《诗经》上说:“出嫁的新娘就像春天的桃花,面庞娇美,仪态端庄。这新娘到了夫家,一定会使家庭和睦。”能使家庭和睦,就可以母仪天下,教导国人。
《诗经》上说:“做哥哥的能让弟弟感到温暖,做弟弟的能让哥哥感到舒服。”能让兄弟和睦,才可以教导国人。
《诗经》上说:“仪容没有差错,成为四方民众的表率。”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能成为榜样,百姓才会去效法模仿。这就是要治理邦国先去齐家的道理。
【注释】
(1)《诗》云:见《诗经•周南・桃关》。夭夭(yāo yāo),蓁蓁(zhēn zhēn),桃树妖娆,枝叶绚丽茂盛的样子。形容女子体貌仪态安舒,容色和悦的样子。之,此。子,女子。归,女子出嫁。
(2)《诗》云:见《诗经•小雅•蓼萧》。宜兄宜弟:形容关系和睦,犹如兄弟,尊敬兄长关爱兄弟的意思。宜,适宜。《诗经•小雅•蓼萧》的原文“…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3)《诗》云:见《诗经•曹风•腊鸠》。仪,指威仪。忒(tè)差错。正:榜样。四国:四方各国。《曹风•腊鸠》原文,“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shī)鸠:布谷鸟。亦作尸鸠。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棘:丛生的酸枣树。
【解析】
本章第三节第一首《诗经》诉说的是迎娶新娘,家庭美满,新的生命即将诞生的欢乐景象,这样的和睦家庭,才能给国人成为榜样。
第二首《诗经》说的是,新人进家门后,并没有发生兄弟之间的矛盾,兄弟团结才能给国人树立榜样。
第三首《诗经》诉说的是新人进入家门后,父母满意,儿女孝顺,兄弟相爱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给国人作为榜样。
本章重点:
第一节经文开始叙述“在亲亲”,以及三个基本伦理关系: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经文叙述:“在新民”,描述了君子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先祖发出“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警示。揭示了不论国家还是公司或者是家庭,甚至是个人都遵循了这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
第三节经文接着叙述了“在止于至善”,说的是不论是“在亲亲”还是“在新民”都要达到“止于至善”。
因此,让我们回到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如果没有将“在亲亲和在新民”搞清楚,就不会看懂这里的经文。当然,也不会看懂“大学”的。
【正源】
本章节将《礼记》版本中本章节一句经文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移动到第一段中。
第十二章:叙述第二章平天下在治其国
第一节 絜矩之道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5)也。
本章第一段经文讲解治国的要点是要遵循“絜矩之道”,后面多段经文都是论述为什么治国要有“絜矩之道”。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本章第二段经文讲解什么是“絜矩之道”?
【译文】
所谓要天下太平,先要治理好国家的道理是什么呢?上位的人尊敬老人,一国的民众就会兴起“孝"道。上位的人尊重长者, 一国的民众会兴起“悌”道。上位的人救济孤儿,一国的民众就不会叛乱。因此君子做事要遵循规矩符合原则,也就是要遵循“ 絜矩之道”。
厌恶上位人的行事风格,切勿用这样的风格对待下位之人。 厌恶下位人的态度,切勿用这样的态度去应付上位之人,厌恶前面人的行为,切勿将这种行为用在后面的人身上,厌恶在后面人的行为,切勿用在前面人的身上。厌恶右边人的行为,切勿用这样的行为和左边的人交往,厌恶左边人的行为,切勿用这样的行为去与右边的人交往。这就是做事情要遵循规则和符合原则。这就是“ 絜矩之道”。
【注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老”,意为将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年龄长的人。后“长”字,是长者,指年纪大的人。
(3)恤孤:恤,体恤,周济。孤,幼年丧父称孤儿。
(4)倍:通“背”,背弃,叛乱。
(5)絜(xié)矩之道:絜,度量之意。矩,画方形的用具,是规则、法度之意。这里专门叙述的是为官之道。儒学伦理思想之一。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君子审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设想,使人我之间,各得其宜。
【解析】
本章第一段经文讲解治国的要点是要有 “絜矩之道”。
本章第二段经文讲解什么是絜矩之道?是君子对待人的应该有的态度。君子应当有的同理心,显然这属于道德范畴。
本章重点一:治理国家,规则、制度是保证。这里强调的“絜矩之道”是使用处理政务的道德尺度。不属于制度。因为属于道德规范,因此,每个人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同从而导致巨大的差异化。
第二节 践 行
【原文】
《诗》云(1):“乐只君子(2),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3),民之所恶恶之(4),此之谓民之父母。
本章第三段经文叙述怎样才是做到 “絜矩之道”。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5)。”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6)矣。
本章第四段经文叙述君子要谨慎,民众都在看着你,不符合 “絜矩之道”国家必将祸乱。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本章第五段经文叙述遵守 “絜矩之道”和不遵守“絜矩之道”的对比。下面一段经文解释本段经文的道理。
【译文】
《诗经》上说:“快乐的君子啊,是民众的父母官。”民众喜好的主动去喜好;民众厌恶的主动回避。这就是民众的父母官。
《诗经》上说:“巍峨终南山,岩石耸立。权位显赫的尹太师啊,民众仰望着您。”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以不谨慎。办事偏颇,就会被天下人废黜了。
《诗经》上说:“殷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够符合天命。应该以殷商为戒鉴,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说得到民心,就会得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注释】
(1)《诗》:此指《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这句诗讲的是,君子能絜矩而以民心为己心,则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小雅·南山有台》原文“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译文:南山有枸杞,北山是李树。快乐的君子啊,民众的父母官。快乐的君子啊,明德必永存。
(2)乐:欢快、喜悦之意。
(3)民之所好好(hào)之:民众所喜好的主动喜好。
(4)民之所恶恶(wù)之:民众所厌恶的主动回避。
(5)《诗》云:见《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峻的样子。维:语气。岩岩:山崖险峻的样子。。赫赫:显赫,显著的样子。师尹,大师尹氏。具:通“俱”。尔:你。瞻:瞻仰、仰视之意。
这是一首周幽王大夫斥责执政尹氏的诗歌,控诉了尹氏的暴虐,坏人执政祸害百姓,希望周王追究尹氏罪恶,任用贤人,使民众安居乐业,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品德。
《小雅•节南山》原文“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译文:“巍峨终南山,岩石耸立。权位显赫的尹太师,百姓仰望着您。人们为国政忧心如焚,不敢幽默谈吐啊!国运已经衰落至此不堪,为何熟视无睹!”。
(6)僇(lù):通“戮”,杀戮。
(7)《诗》云:见《诗经・大雅・文王》。丧师:丧失民心。克:能够。配:相符。仪,即“宜”, 应该。监,鉴戒。峻,大。不易,不易保有。《大雅・文王》原文;“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译文:“常说符合天命,是要自己求福分的。殷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够符合天命。应该以殷商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化的。”
【解析】
本节重点一:君子要像民众的父母一样。这就是“絜矩之道”的应用场景。
本节重点二第四段和第五段经文持续讲解了天命是变化的,失去民众的支持,国家就会颠覆
本节第三段经文叙述怎样才是做到“絜矩之道”的状态。治理国家首先要端正态度,对待民众要做到“《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本节第四段经文叙述君子要谨慎,众目睽睽之下,不符合“絜矩之道”国家必将祸乱。当然这也是适合于现代的公司、团体、家庭。
本节第五段经文叙述遵守“絜矩之道”和不遵守“絜矩之道”的对比。从经文的叙述来看,环环相扣,清晰明了。本章第六段经文马上解释了第五段经文提出的问题。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本章第六段经文总结叙述“德”本,财末的道理。德和财与国家政权的存亡关系。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1)。”道善(2)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本章第七段经文叙述天命轮回,不遵守絜矩之道一定失去国家。下一段经文提出解决办法。
【译文】
因此君子首先要慎重修养德行。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土地;有土地,才有财富;有财富,便能供给国家日常用度。在这里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将根本当作外,将枝末当作内,这是倡导与民争利,互相劫夺。因此,财富juji在君王,民众就要流散;财富散落在民间,民众就会归附。因此,政令违背常理公布出去,民众做事就会违背常理;财富违背常理收入进来,也会违背常理散散落失去。
《康诰》上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是说,为人善良会得到天命,为人不善就会失去天命。
【注释】
(1)《康诰》曰:常:永恒不变,《康诰》原文:“惟命不于常,汝念哉!”译文:“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你要记住啊!”
(2)道善:符合絜矩之道。
【解析】
本节重点一:提出“德本财末”的思想观念。告诫人们“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辨证关系。叙述了不遵守“絜矩之道”的危害性。
本节重点二:讲述德行先行。遵循“絜矩之道”才能是国家长久繁荣昌盛。
本节重点三:事在人为,阐述了用对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以及使用怎样的人才能主持大局。叙述了嫉妒之人对管家管理的危害性。讲述了仁德之人的特点。
本节第六段经文总结接续上段经文叙述要实行“絜矩之道”必须从修行德行开始,本节总结叙述“德”本,财末的道理。德和财与国家政权的存亡关系。先要有仁德然后有民众再有钱财的良性逻辑关系。
本节第七段经文叙述天命轮回,不遵守絜矩之道一定失去国家。当人们开始进入没有仁德或者仁德缺失的时候,也就是天命轮转的时机。就是旧的体制要坍塌的表现。我们如何办才好?《大学》本章下一段经文提出解决办法让我们期待。
第四节 民 主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1)。”
舅犯曰(2):“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3)。”
本章第八段经文继续叙述国家要兴起仁德。下一段经文说的是使用的官员的重要性。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①,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4)。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5),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②(6)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③有利哉!人之有技,媢(7)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8):是不能容④,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9)!”
唯仁人放流之(10),迸诸四夷(11),不与同中国(12)。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本章十段经文继续叙述要选择什么样的官员,选择不嫉妒官员的重要性,官员品德直接关乎百姓的生活与国家的安危。只有仁德的官员才能辨别是非,采取果断行动。
见贤而不能举(13),举而不能先(14),命也(15);见不善而不能退(16),退而不能远,过也(17)。好人之所恶(18),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19),菑必逮夫身(20)。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本章第十一段经文总结只有仁德人才能做到絜矩之道。上半部叙述了仁德为本的思想。
【译文】
《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良”当作宝。”
舅犯说:“流亡在外的入没有什么是宝, .只是把热爱亲族当作宝。”
《秦誓》上说:“如果一位大臣:做事果断决绝,不拉帮结派;他的心地善良,能够容纳别人。别人有才能,如同自己有才能,别人德才兼备,他诚心欢喜。不口是心非。这种人应该容忍他,以便保护我的子孙百姓,他在职位上也是很有利的事情啊!别人有才能,就忌妒、厌恶;别人德才兼备就设法压制,这是不能容忍的。这样就不能保护我的子孙百姓了,也就是说很危险了。”唯独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人流放到远处,驱逐到边远的地区,不许他与贤人同住在中国。这就说,唯独有仁德的人,能够爱人也能够厌恶人。
发现贤臣却不去任用,任用却不及早任用,是不合天命的。发现不善的臣却不去将他辞退,辞退却不将他驱逐到远方,这是愚蠢的。喜好众人厌恶的,厌恶众人喜好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这些事情一定会落到自己身上的。因此君子的大道,一定是用忠诚信义去得到,因放纵骄横而失去。
【注释】
(1)《楚书》曰:王孙圉受楚昭王之命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之事。王孙圉回应说楚国从来不把美玉当珍宝,而只是将那些和射父一样的大臣看做珍宝。
(2)舅犯曰:舅犯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名狐偃,字子犯。
(3)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亡人:逃亡之人,特指重耳。子犯对重耳说这些话的历史情形是,晋僖公四年,晋献公因听信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回国执政。子犯得知此事,认为不能回去,随即对重耳说了这样的话。
(4)《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断断兮’,改正为“断断猗”:干净利落、有断决的样子。休休:胸怀宽广之意。有容:指能够包容人。
(5)彦圣:德才兼备之意。彦:美好。圣:开明。
(6)实:是。不啻(chì):不只是。容之:容纳它、接受它。职有利:主有利,代表有益。
(7)媢(mào)疾:嫉妒之意。冒嫉以恶之。
(8)违:阻碍之意。俾(bǐ):使得。
(9)殆:危险。
(10)放流:流放。
(11)迸(bèng):表示的驱逐之意。“本意为奔散、逃散、又引申表示突然爆裂。四夷:东南西北各方之夷。夷是古代东方的氏族部落。
(12)中国:指的是国家的中心地区。此,这样,这么。
(13)举:举荐。
(14)先:优先。
(15)命:天命。
(16)退:退避。
(17)过:过错。有愚钝的意思。
(18)好(hào)人之所恶(wù):喜欢众人所厌恶的。
(19)拂:逆,违背。
(20)菑(zāi):新开垦的田地。逮:赶上。夫:语气。
【解析】
本节重点一:本节经文讲述德行先行,仁者爱人的道理。叙述榜样才是治理国家的要点,自己要先这样做,民众才回效仿。治理国家的要点是上层先行。说明了只有仁德之人才能把握“絜矩之道”。
本节重点二:事在人为,阐述了用对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以及使用怎样的人才能主持大局。叙述了嫉妒之人对管家管理的危害性。讲述了仁德之人的特点。
本节第十段经文叙述“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说明了在使用选拔官员上要遵循天命,果断抉择。学习这段经文要体会上面经文的深意。本章经文总结了人的仁德的重要性。本段经文每句话都是箴言“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这是说仁德的人才能分清人,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本节第十一段经文总结只有仁德人才能做到絜矩之道。上半部叙述了仁德为本的思想。只有仁德的人才能“见贤能举,举能先,命也”这是在说仁德的人才能知天命
本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上面论述首先要有“德”。下半部分叙述先有“德”然后有“财”的重要道理。下一章节开始讨论对待财富的正确人生观,什么是国家利益?
本节超级重点:“民主”作者在这里引入流行的所谓“民主”的概念。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知道如果先祖穿越到现在,先祖会如何评论的。课题太大让我们先有个想法,到“成人之厦”中在讨论吧。
第五节 国家利益
【译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本章第十二段经文叙述仁义先行的道理。现代人说 “恭喜发财”是这里来的吗?基本判断:从上文来看“恭喜发财”是不仁义的、道德败坏的基本特征。
孟献子曰(1):“畜马乘(2),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3),不畜牛羊;百乘之家(4),不畜聚敛之臣(5)。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6)。”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7),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8),小人之使为国家(9),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10)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本章第十三段经文叙述了国家的格局以及妥善使用官员的辨别方法。反复强调国家要以“义”为利的道理。
【译文】
生财有重要的原则: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裕了。仁爱的人用财富去完善品德,不仁德的人用生命去积聚财富。上位的人好仁,下位的人却不好义,这是不可能有的事情。下位的人好义,办事却不会有始有终,这是不可能有的事情,府库中有财富却不属于府库所有者的,这是不可能有的事情。
孟献子说:“畜养四匹马拉车的人,就不应该关注养鸡养猪的收入。丧祭用冰的卿大夫,就不应该饲养牛羊。到有百辆车乘的地位,就不应该收养聚敛财物的家臣。与其有聚敛财物的家臣,不如有偷盗府库钱物的家臣。”这是说一个国家不应以财富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统治国家的君王专心务财,这一定是出自小人的主意。君王以为小人是好人,其实,小人如果治理国家,一定会引起天灾人祸。即使以后改用贤臣,也无法挽救了。这就是国家不以财富为利益而以仁义为利益的道理。
【注释】
(1)孟献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蔑。
(2)乘(shèng):是四匹马拉的车,古代大夫级的待权。
(3)伐冰之家:办丧事时能够用冰来保存尸体的人家。卿大夫以上的大官能享受的待权。
(4)百乘之家:家中有一百辆车,是古代的大家族,通常是有封地的诸侯王。
(5)聚敛之臣:聚敛民财的家臣。
(6)盗臣:指盗窃国家财物的家臣。
(7)长(zhǎng)国家:成为一国之长,指的是帝王。务:致力于。
(8)彼:这里指国君。
(9)为:治理。常,始终如。
(10)无如之何:拿它没有办法。
【解析】
本节重点一:讲述了什么是国家利益?给出了“利益”的定义。可见完全不是现在流行的“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就是糟粕,这是典型的道德败坏到极致的言论。必将被人类所唾弃。这也表明我们的认知远远不如两千多年的先祖。
本节第十二段经文叙述仁义先行的道理。从本章经文来看“恭喜发财”的“发财”一词,出处就在这里了。圣人的训诫,是要大家以财发身,不要以身发财。可大家听完,“发身”看过就忘记了,“发财”很是深入人心的,表明2000多年来我们居然没有长进。牢记“恭喜发财”是不仁义的、道德败坏的基本特征。本节的重点是叙述了如何正确聚敛财富以及如何对待财富的正确人生观。这也是辨别君子与小人的基本方法。
本节第十三段经文叙述了管理国家的格局观以及妥善使用官员,同时正确的辨别官员的方法。反复强调国家要以“义”为利的道理。最后给出了“利益”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从而结束了“大学之道”的指导任务。本节看上去似乎没有啥?其实不然,《大学》研究的是人类的生存之道,繁衍之道、求知之道。这一章节说的是“生存之道、繁衍之道”和“求知之道”的平衡艺术。这也是人类开始具备使命,生命有了意义的起点位置。因此,我们要仔细体会。这也是一个标准的人生态度判断法则。
我们要知道的先祖智慧。国家储备的最低标准,三年存一年。《礼记·王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大学》到这里,就全部诠释完毕。我们完成了表层的描述。由于人们的理解力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看到的先祖训诫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作者将《大学》等经典分成三个版本分别论述。本版本是“初入圣门”他的主要任务是完全熟读经文,具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基本条件。要深刻认识到距离熟练掌握还有十万八千里。这就是先祖训诫的智慧所在。
作者将这一节命名为“国家利益”,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一个课题,让我们储备知识在“成人之厦”中详细讨论。
【正源】
① 断断猗(兮)无他无他伎(技),和《尚书·秦誓》对比,括号中为改正的经文。
② (实)是(20)能容之。按照《尚书·秦誓》原文改正为 “是”。
③亦职有利哉(尚亦有利哉)!,按照《尚书·秦誓》原文改正。
④俾不达(通)(22),是(实)不能容。按照《尚书·秦誓》原文改正。
附 录
附录一 初入圣门版《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诗》云:“瞻彼淇澳”緑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
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畏天愛民。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谓知之至也。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謂物格。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故治国在齐其家。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附录二 初入聖門版《大學》繁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詩》雲:“瞻彼淇澳” 緑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嗚呼!,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
《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親親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畏天愛民。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此謂知之至也。
《詩》雲:“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
。此謂物格。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誠其意。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故治國在齊其家。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 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 一人定國。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詩》雲:“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雲:“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 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附录三 礼记版本《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62。”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
附录四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无名墓碑文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树立着的一座无名墓碑。这块墓碑上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只在上面刻着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这个教堂有许多名人的墓碑,但是来的人们一定要看这块无名墓碑。以期望获得智慧。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years,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changing only my family,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 bed,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to better my country,and who knows,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碑文大意: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长大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老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即将死亡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我知道无需远渡重洋到英国无名墓碑前去获得智慧了。
这位智慧的英国人阅读过《大学》吗?或许这是两种文化的交融点?人类有救了吗?当然,两种文明有明显的差别。作者将在“成人之厦”中详细讨论。
这段碑文和翻译文字选自“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1、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著 凤凰文艺出版社
2、 附录二 《礼记》版本《大学》摘录自百度百科
3、 附录三:其他参考摘录自百度百科
4、 作者自叙:作者视力高度残疾。作者于2021年5月开始间断学习国学,2022年2月动笔写《大学》《中庸》《论语》。从2023年2月开始学习写作 “初入圣门”之《大学》学习时间短暂令自己吃惊,原来计划是奋斗十年。作者从不懂文言文到企图解读先祖训诫也的确不自量力,恳请读者海涵。这两年听书期间购买了全套华杉先生的图书,没有读过成为装饰,但是都听过。鲍鹏山先生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论语我是听过几遍的。杨军老师的音频听过不少。王东岳先生的讲座令人叹为观止,估计连续讲课三个小时不错一个字没有啥问题吧。特别在此一并向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后记
作者写作此书意在抛砖引玉。恳请海内外学者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在新版本中加以更新。共同为人类的未来共同努力。
作者在此向全球华人,全球各族人民呼吁加入到为人类的福祉,为了人类的未来生存,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来。
邮箱地址:421904314@qq.com
作者在此再次致以真诚的感谢!
作者:自然之声
陕西更新学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2023年6月15日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