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江书院|筹建方略考
中华名人在线 2024-02-19 23:01:21 作者:zhhmrzx 来源:



靳江书院|筹建方略考
profile-avatar
中华名人在线

那堂 这堂

【靳江书院】

筹建方略考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壹>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从唐宋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在我国教育史上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四个书院,因张栻、朱熹、吕祖谦和陆九渊的主持,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被称为“南宋四大书院”。因此,若筹建“靳江书院”,就必须要了解我国书院教育的相关情况。

其实,书院与今天的私立大学有点相似,是从古代的“精舍”、“精庐”、“学馆”发展来的。据史书记载,最早出现的书院是唐贞观九年遂宁〈今属四川省)人张九宗建立的书院。但它还不是一个讲学授徒的机构,而只是一个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其后的书院,是在唐开元六年由朝廷设立的“丽正修书院”和开元十三年设立的“集贤殿书院”。这些书院设在宫中,但也不是用来讲学,而是用于整理和校勘国家藏书。

从私人和国家设立的两种书院来看,最初都不具备讲学、授徒的功能。大约到唐代中晚期,有一些私立的书院才开始教授生徒,这便引发出教育书院的正式诞生。


<贰>


真正的教育书院出现在宋代初年。

宋王朝建立以后,初步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是,朝廷的主要精力还用于征服南方仍在割据的地方势力,无暇顾及文化教育问题。而蜗居于草野之中的那些读书人,由于国家的初步统一和安定,又产生了强烈的进身要求。他们希望通过读书获取功名利禄,书院教育就在这种历史契机下开始兴盛起来。

宋朝统治者看到这些民办书院为之解决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维护它的统治,于是从政策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这就形成了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一个高潮。如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和茅山书院,它们都因得到皇帝的“御赐金匾”而名扬天下。

南宋时期,因为官学日益腐败,加之州、县等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地。这时,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并亲自讲课,指导生徒。其时各地纷纷效法,盛况空前,蔚然成风。

据史书统计,北宋时期仅有书院37所,而南宋时则多达136所。书院有了迅速的发展,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二个高潮。

<叁>

元朝建立以后,首先由中央政府在燕京设立了“太极书院”。这是一所官办的书院,与南宋书院的性质已截然不同。

及至统一江南以后,许多南宋名儒不愿在元朝政府做官,退居山林讲学。元朝政府也不强其所难,反而给予鼓励和支持。因此,元代书院也比较兴盛。但元朝政府把书院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书院的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均由政府委派,或经政府批准。

明代初年,中央政府转而注重官学,提倡科举,书院教育再一次衰落。

明代中期,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以王守仁、湛若水等为代表的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成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第三个高潮。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书院教育的特色,就是学术活动与政治活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一时盛况空前。

书院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评议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清朝建立之初,统治者怀疑所有书院为群聚党徒之所,曾极力加以抑制。直到雍正十一年,朝庭才准许在各省省会设立一所书院。但领导人必须要由政府任命,经费也由国家拨给,教育应为科举做准备。这已完全变为官办书院了。

<肆>

书院教育的授课内容与历代官学并无多大的不同,但因为书院的发达与宋代理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伊川语录》、朱熹的《朱子语录》、王守仁的《传习录》、湛若水的《心性图说》等。

教学方法,除教师传授之外,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学。各地书院都非常重视和鼓励学生自学。

朱熹为此提出了六条读书原则:一)居敬持志;二)循序渐进;三)熟读精思;四)虚心涵咏;五)切己体察;六)着紧用力。

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如朱熹和陆九渊的学术观点并不相同,但在白鹿洞书院主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却邀请陆九渊同讲。并举行了隆重的讲学仪式,从此形成一个良好传统。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书院的组织机构,起初比较简单。

官学化以后,日渐复杂起来。以清代大书院为例,设有山长、堂长、管干、典谒、经长、学长、引赞、伙夫、门斗等行政和教学管理人员。

山长为书院的最高负责人,主管全院事务,聘请海内名儒担任;

堂长则主管教务。

管干负责财务、后勤;

典谒则负责接待。

经长分管习经;

学长则主管习事等。

书院的学规明确而又严格。

学生在院里分斋学习,斋即今天的教室。各斋的功用不同,有的专供习文,有的专供习武;有的专供习经,有的专供习艺。书院学规十分完备和系统,其中有一些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语>

现在,全国留存的古代书院还有相当数量,它们都是中国书院文化的珍贵历史实物。

在宋初的六大书院中,岳麓书院因在长沙岳麓山而得名,朱熹和南宋另一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即“朱张会讲”。现为湖南大学校址,算得上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可谓山川毓秀,人才辈出。仅清一代,就涌现出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刘坤一、唐才常、程潜等叱咤风云的人物。

激浊而扬清

废贪而立廉

“靳江书院”的筹建方略,需要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对其精华部分加以现代化转换。同时融入家文化、孝文化与廉文化等内容,使其现代书院文化彰现出明显的中国形象、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靳江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靳江河区域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和杰出人物进行全面的梳理。然后,再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英明决策,和古融今,踏浪前行,将中国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深度融合起来…………

登雄奇之山兮,游浩淼之水;

揽诡异之云兮,赏幽情之月;

瞻风雨之桥兮,采滴露之叶。

我想,这又是一次悟道与弘道的实践。

平面的观察,纵深的探究,“承义于六腑,负责于双肩”。将中国书院文化转换为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今天从事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是为记!

— 靳氏尚品典藏系列 —

————————————————

麓山问道·君子学堂

【靳江书院】筹备委员会

联合出品

————

媒体支持

漫堂文化

————

尊享热线/微信

13187211826

————————————

更多的湖湘艺术活动-长按下图关注

编辑:佚名 李锦辉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