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前途很好
编辑/前途很好
近期以来,有关农业造假的新闻可谓是此起彼伏,不断曝出,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更是引发了公众对造假背后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发问。

先是央媒《半月谈》发声痛批农业产量造假。《半月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些地方农业试验田测产造假,高产数据你追我赶,各种“纪录”不断刷新,今天这里水稻亩产1200公斤,明天那里就能突破1300公斤,恍如穿越到亩产万斤的年代的现象。秸杆都变粮,你说多荒唐?

紧接着,国家自然资源部又通报了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该县政府竟然组织相关单位开会,并明目张胆地要求测绘公司弄虚作假,将林地错误调整为耕地,有组织地无中生有虚增耕地面积8900亩的丑闻。这真足一个比一个胆大,一个比一个荒唐。

那么,专家也好,政府也罢,为何看重农业这块蛋糕,对此情有独钟呢?其实明眼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一、抓住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机遇,不择一切手段,见缝插针,拼命弄虚作假捞取政绩,骗取政治荣耀。

二、既能骗取政治荣耀,又能骗取国家财政的种粮补贴,撒谎得奖,造假赢钱,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三、集体研究,虚报面积,更是技高一筹。造假一旦走了风声,露了马脚,又可以顺水推舟,推责技艺真可谓太高明了。到时候,一言以蔽之:集体讨论研究,金蝉脱壳,谁也无须担责。这岂不是一种巧妙脱身的神计妙法?

要知道,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根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事实也是如此,手中有粮,万事不慌,手中缺粮,处处紧张。农业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保依托,我们应当认真吸取上世纪58年浮夸风的惨痛教训,引以为戒。要看到,像被曝光的这些抓住农业这块香饽饽,大做造假文章的现象,实在是太为荒唐。我们呼吁,对农业造假事件,要毫不手软,严查到底,问责到底,严惩到底。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天下辛劳的老百姓!#头条文章养成计划##头条创作挑战赛#

以上观点,正确与否,欢迎大家来评论区批评指正的同时,各抒己见,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