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奕 朱正明 世界關帝文化
本网讯:世界關帝文化編者按: 2024年春節期間,甘肅民間社火「醉關公」,引起海內外熱切關註。《世界關帝文化》近日收到中國大陸,台港澳,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許多朋友的信息,有的盛讚社火「醉關公」接地氣,有的感歎「醉關公」扮演者小林子敬業瀟灑,有的探討「醉關公」為什麼能引起全球華人圈共鳴,有的指出當前社會現狀呼喚關公忠誠正義,有的也提出了不同意見。
現將部分朋友的論述發表於此,與海內外朋友共同探討。如您有相同觀點和不同意見,敬請您在留言區表達。
●新西蘭新中商會創會主席、終生名譽會長,太平紳士,新西蘭華夏文化藝術協會主席張漢華:
其實我很少看微信,好多家鄉的熱點都不知道。但是,聽多位朋友講了甘肅的民間社火「醉關公」,火得一塌糊塗!我很敬佩「醉關公」接地氣,為基層民眾用心祈福。我是一個典型的雙魚座,很講義氣,我的公司就掛著關公像,關公是我們民族的偶像,祂就是我們的大神啊。我們都要像關公一樣忠義仁勇誠信!
●法國亞裔協會終身榮譽會長、歐洲湖北商會會長、法國全球關帝文化聯盟主席林鵬:
甘肅民間「醉關公」社火表演在網絡上爆火,受到海內外華人的廣泛關註,反映chuqian千萬萬的民眾對關公精神的敬仰認同和強烈共鳴。關公代表的義薄雲天、剛正不阿的忠義大德和不懼邪魅、斬妖除魔的仁勇力量,成為很多處於人生低谷生活艱難的民眾的精神寄托和最後的期望。
我認為這不是封建迷信。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自古以來的民間習俗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我們要通過關公文化的全球傳播,來感化每一個人類個體,通過每一個個體的道德提升,來促使人類社會在精神品德層面上的整體提升。
●巴拿馬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巫俊輝:
甘肅民間「醉關公」社火十分感人,中華關帝文化在遙遠的巴拿馬也十分受歡迎。
巴拿馬同慶堂成立於1854年,是巴拿馬當地民間最早的華僑社團組織,巴拿馬僑社最早的客家會館,並在巴拿馬老城唐人街建起了一棟兩層樓的永久會館。同慶堂是由首批來到巴拿馬城,參加修建巴拿馬鐵路,之後參加開鑿巴拿馬運河的華僑華人華工先賢所創建。先賢們移民海外,舉目無親,大家只能抱團結隊,依靠會館信仰和供奉關聖帝君,保佑僑胞在異國他鄉謀生中安居樂業相互幫助,並方便來往舊金山、牙買加至秘魯等地途經巴拿馬的船客鄉親停留落腳。「醉關公」在海內外火爆,更增添了我們對中華關帝的敬仰!
卸妝之後的“醉關公”小李子,還是一位大帥哥
●莫桑比克奇正建築集團總裁賀建平:
我在非洲大陸,也感受到了祖國甘肅火火的「醉關公」!關公信仰跨越三教,是中華道德觀的歷史沈澱和精華集成,具有深入社會各層的特殊性;也隨之華人傳至海外,關聖祠堂遍九州!「異性結義拼搏,業成有福共享,危難必盡忠節」是關公信仰的樸實無華之處和得以久久傳承的真諦。
●菲律賓中菲關帝慈善基金會會長許謀景:
看到甘肅社火醉關公,我是流淚滿面的!這社火真是豪情萬丈啊!我也是性情中人,愛喝關帝酒。看世人受苦受難,只能盡我們的能力去幫助一些民眾,以天地之浩然正氣來做好自己,影響身邊的人,去為社會發一點熱,發一點光,傳遞人間博愛大愛。
最近幾年,我在海內外做了一些慈善事業,幫助病痛的和貧困人家,以後還要秉持關公精神,堅持為弱勢群體做善事。
●臺灣中華關帝文化聯合會文化部主任吳文興:
凜冽的朔風中,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不畏風寒隆冬,在一片歡天喜地的快樂中國年氛圍裏。此時,中國大地出現兩股撼動人心的信俗文化活動,在全球網路爆紅,一是甘肅的「醉關公」,另一則是潮汕的「英歌舞」。這是中華文化旺盛生命力的復活,也代表著中國人擅場的時代!
關公文化流傳至今一千八百多年,有著「萬世人極」全人格榜樣。「醉關公」的社火展演,喚醒了大家對偉人的懷念與崇敬,不僅增添春節熱鬧氣息,也希望在繁榮進步社會中面對工作壓力與生命危機如疫情後的恐懼鬆弛劑。當看到醉關公在香爐點燃裱紙的那一刻,醉關公臉上全是對世俗的無奈和憤慨。畢竟這一路走來有太多求神明庇護的可憐人,年邁的爺爺,抱著小孫女脫帽磕頭,求關二爺從頭上跨過,保佑孩子平安;醫院裡令人心酸的住院男子跪地求醉關公跨過的那一刻,是醫學無法拯救時,信仰是最後一道防線,這是何等令人感動的畫面!
●山西省運城市原僑聯主席李新潮: 今年元宵節期間,甘肅蘭州的「醉關公」社火表演一下子火爆了全網,用網絡語言叫「出圈」。
作為關公故裏山西運城人,說心裏話,看後非常感動。一是為出自我們家鄉的一代名將能成為世代傳頌的精神偶像被海內外大眾奉為神明,頂禮膜拜而自豪。二是「醉關公」的扮演者小林子一家三代矢誌不移,弘揚中華民俗傳統文化,難能可貴!
「醉關公」為什麽能火?包括近年來各地關廟不斷隆重推出和舉辦的關公文化節慶活動,更是吸引了國內外民眾積極參與。以「忠義仁勇」為精髓的關公精神不僅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更與如今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的時下,人們的精神追求、道德水準的提高甚為重要,關公崇拜也就成了人們必然的選擇。
小林子的「醉關公」形象傳承與社火表演,包括影視、戲劇、繪畫、圖書等關公其他各種藝術形式的表現,以及各地關公廟宇裏人流如潮的進香朝拜,這種民間信俗千年興盛不衰並日漸繁盛的文化現象,確是值得專家學者們去探求研究,把它引導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加文化自信正能量,這才應該是人們關註的重點。
●山西省運城市關氏宗親會創會會長、關公文化學者關新剛:
甘肅蘭州「醉關公」成為熱議,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和思考:
一是盡管一千多年來關公被儒佛道三教推崇,歷代王朝屢次加封,但關公信眾最大的群體在民間、在百姓。因此,我們推崇關公精神,應當重心下移,面向社會,把工作落腳點放在百姓大眾的精神需求上,不求高大上,不搞假大空,不玩空拳道。
二是推崇關公精神,要有一份真摯的情懷。用藝術展示民俗關公,不能一味地去「演」關公,而是要用虔誠的心,真摯的情,最大努力地去「做」關公。人啊,要做好一件事情,起碼要有兩點:一是喜歡去做;二是用心去做。喜歡去做,要有一種情懷;用心去做,要有一種責任。
三是據自媒體披露,表演者小林子一家三代都曾扮演過關公,該劇又為甘肅非遺民俗表演項目之一,這些就為成功扮演「活關公」奠定了基礎。推崇關公精神,首先需要我們去了解關公,走進關公,精準把握關公精神的實質內涵。
●福建省東山縣原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劉小龍:
看了《世界關帝文化》發布的甘肅「醉關公」視頻和文章,心裏有些震撼。「醉關公」小林子傳承父兄的技藝,傾註生命的虔誠和熱血,裝扮關公,醉踩高蹺,塑造了一個關公社日出巡的新奇而威嚴形象。忠魂與藝魂共舞,義魂與酒魂同威;揮青龍驅邪祟,揚戰袍踏不平;將關公的形與神演繹得唯妙唯俏。其精湛表演,不僅將富有民族特色的高蹺技藝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更將關公文化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
小林子醉扮關公,我們醉看關公,同心祈願:渾濁的世界能夠清正,昏睡的人心能夠清醒!只是有些自媒體視頻配曲歌詞直呼關老爺的名諱不好,希望改正。
●山西省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武淩雲:
在「醉關公」扮演者身上,我看到一種敬業,從他的父親,他的哥哥到他,一直在堅守啊!高蹺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化的非遺項目。在這點上,我覺得我們這個兄弟呀,做到了!
還要提醒一句: 兄弟註意身體,酒要少喝,主要是靠一種精神的力量。一定要保重身體,一定要愛護自己。
●四川省旅英博士梅紅:
文化是具有傳承性的,甘肅「醉關公」社火這一民俗現象,反應了關公文化至今在民間仍然具有影響力。元明清以來,關公在民間成為了無所不能的神,司刑法,掌科舉,佑婦孺,理財富…… 成為廣大民眾逢年過節祈福的對象。歷史上關公文化隨著元明清時期封建帝國的擴張傳播到祖國的西南、西北等地。
●河南洛陽關林管理處原主任、研究員吳建華:
今年元宵節期間,甘肅永登的「醉關公」表演爆紅了中華大地,震撼了海內外。「醉關公」是傳統社火中的民間藝術形式,由於區域風俗習尚的不同,使得永登的「醉關公」不僅形式別具一格,內容上更接地氣更貼近廣大民眾生產、生活的祈願。
「醉關公」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旨在表達千余年來民間祛疾遠害、祈福避禳、匡扶正義、社會安定的美好願望。古往今來,忠心愛國是中國信仰層面的永恒命題,「醉關公」正是對代代相傳民間藝術的傳承,更是民眾忠於家國情懷地世俗化表達。
關公是叱咤風雲、威震華夏的歷史人物,他的社會行為和正統觀念,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發育、成長、升華為高尚的人格操守,被一代代民眾自發自願地尊奉為倫理典範、道德楷模和頂禮膜拜的神祇。從這種文化層面上看,關公文化與國家要求全民踐行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是非常一致的!因為「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範,也是公民恪守的行為準則,更是新時期公民的價值標誰。弘揚關公文化就是用高尚的人格操守凝聚民心,涵養社會風尚,構建和諧、充滿正能量的文明社會。
●關公文化學者彭允好:
甘肅「醉關公」火爆網絡的深層原因,是西北民眾追求公平正義,追求幸福生活,追求健康平安的一種樸素情感的厚積薄發,也是關公崇拜在西北民眾心中根深蒂固、高山仰止的真實反映和情感迸發。
關公忠肝義膽、義薄雲天、正直坦蕩、光明磊落、一諾千金、有諾必踐的精神品格和英雄事跡,在西北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備受尊崇,各類地方誌書、關廟碑文碑刻、民間習俗活動、地方曲藝舞臺,處處可見西北民眾對關公忠義形象熱愛、崇敬和贊美之情。關公崇拜寄寓了西北民眾重情重義的性格,寄寓了西北民眾豪邁粗獷的風情,寄寓了西北民眾過關斬將的膽氣,寄寓了西北民眾沖破難關的信心。關公崇拜早已成為西北民俗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西北民眾心中,關公不僅是大英雄、大豪傑,還是受到中華民族全社會成員共同推崇,代表天地正氣、人間公義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圖騰,更是主持公道、張揚正義、護國佑民、懲惡揚善的至尊至聖神明。人們仿徨迷惘時,關公是指引人們正確方向的指路神燈;人們困苦無助時,關公是助力人們沖破難關的濟世神筏;人們深陷危局時,關公是解救人們脫離苦難的俠客救星。「醉關公」火爆全網正是海內外網民感受到正氣滿滿的關公崇拜,基於個人及社會現狀引發的強烈共鳴。
●甘肅著名書畫家、藝術評論家楊富志:
一個高蹺「醉關公」表演為啥就火了?那是因為關公忠義千秋的化身感染了無數人,感染了無數顆無助而祈求安順的心!
「醉關公」火了,火在人們追尋仁義禮智信的渴望中,火在人們感歎世間千瘡百孔的無奈中,火在人們憤慨忘恩負義的感慨中,火在人們責難無羞恥心之人的道德缺失中,火在人們精神寄託的祈願中,火遍了大江南北,與無數人心靈共通!
●廣東著名油畫家蘇英毅:
我兩天前騎馬不慎摔傷,右腕關節粉碎性骨折,剛剛做完手術。現在忍痛發來信息:
民間社火醉關公: 俯瞰人間疾苦,唯能悶酒消愁。大步流星醉關公,卻踉蹌無助搖頭。手舞青龍偃月刀,想砍盡這世間不公,卻又不知如何下手!心有為而力不足,嘆息氣惱泣淚關公袍下過,關關難過關關過,前方路漫漫亦燦燦……
●福建廈門關公會執行會長余京蔓:
我是一個滴酒不沾的女士。我個人不提倡酒文化。酒傷身,不提倡效仿。春秋大業一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