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di1234567890策划文旅农业民宿酒店营销
故市镇是渭南市临渭区渭北大镇,号称“渭北首镇”,境内有革命历史文物“渭阳楼”,是地方特色美食“固市羊肉泡”的发源地,九十年代曾经是粮食购销重要集散地,东街粮行一家接着一家生意兴隆,原逢2、8集会,后增加为逢2、5、8集会。
(需要的联系高先生,Tel13363922539)
“固市”还是“故市”?(因一友为此地人)
2000年4月经渭南市政府批准,临渭区设立“故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区”,赋予县级部分行政、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规划、土地、户籍、人事、财政、经营管理六放开的优惠政策,故市镇因此而沸腾一时折腾一时,政府着手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在镇南边租地拟建立粮食交易市场,街面上舞厅、录像厅生意红火,不乏出现打擦边球带颜色的地下产业,当时人称故市镇是“小香港”。当时任区委书记王纯在镇三级干部会议上批评说:“外地有的,故市都有,外地没有的,故市也有”。小城镇改革最终无疾而终,城镇面貌改观不明显,大致原因是县级管理权利赋权而不放权,加之自身资源禀赋不足所致。
故市镇驻镇单位名称有的用“故市XX(单位)”,有的用“固市XX(单位)”,一般外人看不懂,不知到底应该是“固市”还是“故市”,到底哪个错,那个对。现实存在的自然就有它的合理性,都有它的渊源出处。
网上也有不少讨论,“固市”还是“故市”的文章,基本把故市地名渊源及变迁过程说清了。春秋时期秦武公十年设置下邽县其治所就在故市镇南1公里的春光村(当地人称故县村)设置下邽县治,故市一带也是汉武帝被俘降臣、后官至车骑将军并辅佐汉昭帝的匈奴人金日磾(jinmìdī)的封地,所以故市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马店众多,因集市古久而得名“故市”,现存文史古籍及县志文字记载,唐代以后就有“故市里”“故市乡”“故市店”等,现在行政区划法定地名就是“故市镇”。民国时省政府曾发文将“故市”改为“固市”,原因是1921年,jingguo军团长蒋朗亭驻军故市,他刚到后,即让手下人给省府发去电报,说“蒋公临故”,省府以为蒋朗亭初到故市不幸病故,即派人前去吊唁,到故市见蒋本人后,方知原来是电文中“故市”的“故”多义造成误会,后来省府给设在故市的渭南分县行政公署发文,要求改“故市”为“固市”。
因为有地名变迁历史过程,所以“固市”、“故市”,都有它使用的正确性存在。在“固市”还是“故市”的地名使用上,都有它的渊源和出处,有它的历史习惯和约定俗成。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能简单的判定它把“故市”写成别字“固市”。
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故市镇辖下单位名称都用“故市”二字,如“故市镇人民政府”“故市镇初级中学”“故市村”等。县级以上派驻故市镇单位名称基本用“固市”二字,如“固市中学”“固市交警中队”“固市邮局”“固市水站”、“固市医院”“固市粮站”“固市棉厂”等。时光如梭,社会发展,最近去故市镇,发现单位名称相比过去比较规范了,大多回归“故市”法定称谓了,如“故市医院”“故市市场监督管理所”“故市税务所”“故市机械化养护中心”等。民间用法就各自为便了,如有写“固市羊肉泡”的,也有写“故市羊肉泡”的,不存在错与对了。大家不信,可以亲自去故市镇眼见为实噢。
镇巴县位于汉中的最南端,处于巴山深处。这里山多,油菜花绽放的整个山谷,与远山、房舍、花海交相辉映,景观层次感极为强烈,让人沉醉其中。
我们来到了黎坝镇,这里是今年镇巴油菜花节的主会场。这里的油菜花田面积广阔,景色宜人。赏花地点就在镇中心周边,展现了浓郁的春天氛围。这里打造了许多精美的景观小品和赏花步道,可以漫步在花海中,尽情感受春天的美丽。
黎坝镇的花期相对较长,因为地处较高海拔,我们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花开得正盛。预计花期可以持续到4月底,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欣赏这片美丽的花海。
除了油菜花的美景,镇巴镇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由于与四川万源接壤,这里的口味接近川菜,所以镇巴的美食非常好吃。特别推荐的是树花菜炖腊肉,这是镇巴的特色菜之一,其他地方很难找到。
镇巴县黎坝镇的油菜花盛开景色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春天的打卡胜地,镇巴县黎坝镇绝对是一个宝藏的选择。快来感受这片美丽的花海吧!
陕西镇巴县:全国自驾车集结活动“聚”来人气“火”了阵地
2024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盛大启动,今年的油菜花节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了“自驾游汉中、露营驻花海”全国自驾车集结活动。
最近,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辆房车浩浩荡荡地驶向民歌之乡山水镇巴,以花海春光为媒,共同为镇巴2024年的油菜花节助力增势。
在镇巴县黎坝镇、简池镇的花海露营地里,万亩油菜花正陆续开放,金黄色的花海如地毯般覆盖着田野,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景色美如画卷。
镇巴除了油菜花海,这个人少景美的避世小众路线更不能错过!
在巴山腹地小城~镇巴的第一天追了一天油菜花海,第二天的行程没想到也是如此精彩,这里还有峡谷、天坑、草甸等多种地质风貌,人少景美的避世小众景点,就藏在这里,值得去探索!
自驾路线:青水镇→巴山→白天河→黎溪坪→天悬天坑
⭕️青水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中国z北苗族聚居地就是在这里,可以去陈列馆了解当时的历史。
⭕️巴山:自驾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每一个转弯都能带给人震撼,这里的山像是一个个巧克力山一样,连绵起伏,如果能见到云海,就更不虚此行,古诗词里的画面仿佛再现“巴山夜雨涨秋池” “却话巴山夜雨时”
⭕️白天河:在青水镇北的深山之中,行走在古朴的石板小路上进入,可以看到清光绪年间的遗存古迹会仙桥、遇仙桥,一线天瀑布必打卡。
⭕️黎溪坪:一处原始的高山草甸,夯土墙房屋散落在草甸上,木栅栏围在四周,牛羊慢悠悠地吃草,美好的田园景象。
⭕️天悬天坑:被探险家让•波塔西赞誉为“世界上z美的心形天坑”。像是遗落在人间的森林之心。天坑四周有木质环型步道,可供游人行走和俯瞰天坑内景色。
小长假马上快到了,这个小众目的地可以让你避开人群来一场避世之旅!
岳坝,约吧:走进秦岭深山里的绝尘净土
佛坪县岳坝镇地处县城西部,面积52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8%,是世界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的发现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秦岭四宝”齐聚于此,有庙台槭、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生物基因库”。
这里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风光秀丽,还有傥骆古道、栈道遗址、石头城、何氏民居等历史古迹,皇庄太极田、钟耳山、女儿石等鬼斧神工,神秘龙泉、连环瀑布、黑龙潭瀑布等灵动宜人,是研学、科考、康养、旅居的绝佳圣地。
近年来,岳坝镇政府锚定“生态旅居,文化沁心”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游、研学游、旅居游,形成了“县城—干部教育基地—太极梯田—何氏民居建筑群—岳坝大城壕—大古坪”大众性路线及科考探险旅游线路。
住在岳坝
白马星辰民宿
位于岳坝村白马溪谷,小木屋与花海、山谷、溪流、森林融为一体。有集中餐厅,5个小木屋有12个房间,可容纳22个人居住,附近配套休闲步道、烧烤架等休闲设施。
联系电话:18190010005
书香别院民宿
与何氏民居古建筑群“书院”一墙之隔,头枕书香,仰望星空,该民宿所有房间均为星空房,为高端民宿的代表,现有5套房间可住宿10人。
联系电话:13992626923
凤栖别苑民宿
位于岳坝村村委会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是集套房、大床房、家庭房、亲子间等多功能民宿,有客房10间,配套服务有纪念品展销、土特产购物超市、KTV、研学会议中心。
联系电话:15877306869
熊猫驿站民宿
位于熊猫核心保护区岳坝镇大古坪村村委会,现有房间14间,配套有就餐、研学会议服务。
联系电话:13992626923
PART 03
吃在岳坝
白马星辰民宿
可住宿、就餐,自主研发川菜与本地时令蔬菜结合为主的何氏私房菜、养生小汤锅,广受游客喜爱。代表菜有大古吃鱼、自助烤肉。
凤栖别苑民宿
以本地农家菜为主,代表菜有天麻炖鸡、佛坪三香、粉皮腊肉、清炖腊猪蹄等。
除此之外,还有主营烤鱼、干锅、一锅炖及家常炒菜的欢乐杨家农家乐,代表菜有特色烤鱼、干锅鸡;主营火锅,附带农家小炒的巨春媛餐馆值得一去。
春季来佛坪县岳坝镇
解锁更多好玩有趣的项目
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度假之旅
原以为这趟旅程只是一场纯粹的赏雪之旅,没想到在海拔1500米的秦岭深处、嘉陵江的源头,我们还意外邂逅了一座神奇的“豆腐村”。
东河桥村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它隶属宝鸡凤县黄牛铺镇,是宝鸡渭滨区经212省道进入凤县的第一个村子。这里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的源头,在三国时期便是蜀道中的重要驿站,有“千年蜀道第一驿”、“嘉陵江源头第一村”等称号。
(需要购买年鉴的联系高先生,Tel。13363922539)
我们沿着212省道溜达,发现东河桥村的民居建筑已经和秦岭北麓的关中完全不同了。老的建筑白墙黛瓦,新的房子则是统一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这大概是近几年发展旅游业统一规划的。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里处处体现出的豆腐文化——应该能称得上是一座秦岭深山里的“豆腐村”了。
村子中心修建了一个“豆腐广场”,广场中竖立着一座高大的塑像——中国豆腐始祖、西汉淮南王刘安。
沿着212省道的20、30户农家乐,则都主要卖以豆腐为食材的菜品——家家户户门前都主打“豆腐宴”,墙上还挂着很多关于岭南豆腐宴的制作流程和文化渊源的介绍。
随意进了一户农家乐,果然所有菜品都是以豆腐为原原料的。大概看了看,菜单上有40~50种豆腐菜品,称之为“豆腐宴”确实不过分。最特色的怀胎豆腐和锅巴豆腐。你别说,不知道是不是刚从冰天雪地的秦岭玩雪回来,吃上了这热乎的两道豆腐,真的感觉格外香!到了秦岭站附近,距离返程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便绕着秦岭火车站四处溜达,发现角落里有一个宝成铁路文化展览馆,不过我们去的时候门关着,没能进去参观。展览馆的围墙上挂了许多宝成铁路的历史介绍,细细地看了看,感受还是蛮深的。
宝成铁路自1952年7月动工,在1956年7月全线通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为我国的交通运输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12万军民挥洒汗水,与山石为伴,与风雨同行。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铁轨旁,成为了这条铁路的忠实守护者。2018年1月,宝成铁路光荣地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不仅是对这条历史悠久铁路的肯定,更是对那些曾经为它付出过辛勤努力的人们最好的缅怀。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而应被铭记于心,传承下去。
汉中。位于陕西南部,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这里藏着许多宁静古朴的美好风光。一起来看汉中名列前5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最美5大古村落,你去过几处
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青木川村
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宁强县,陕甘川三省交界,有“鸡鸣三省”之誉。
青木川因一个川道内有一棵青木树而得名,因魏辅唐和古建筑而名声大振,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秦蜀之咽喉,商贾云集之边贸重镇。
青木川如同其名字,有着英雄与浪子的气息。这里,曾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民国乱世中成就了传奇人物魏辅唐。他出身贫寒,十六岁加入红帮,二十二岁杀死舵爷,一统青木川。虽一介草莽非等闲之辈,利用青木川特定的地理环境,自成一统,开创了青木川的盛世。开办洋行、商户、茶馆、酒店,青木川逐渐成为三省交界的经贸重地。
电视剧《一代枭雄》主人公何辅堂的原型就是魏辅唐,生动诠释了乱世中的一代枭雄。其取景地也正是青木川古镇。
如今岁月变迁,青木川褪去曾经的繁华和热闹,安静而不动声色,蜕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最值得一去的回龙场老街。从南向北,两侧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每一处窗棂、门楣都精雕细琢,古朴典雅。
漫步老街,蜿蜒800多米的青石板路旁,260余间明清古建筑房屋留存至今。由魏辅唐兴建的老式店铺,似乎仍诉说着青木川往昔的开放与繁华。作为曾经入川的要道之一,老街有着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遗迹。
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上元观”古镇核心区,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古镇北依汉水、南屏巴山,占地324亩,起于唐末宋初,为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5年)邑人进士、江西巡抚张凤翮倡建,距今近400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汉水商堡”之美誉。这里集古建、红色、商贸、美食、民俗、宗教六大元素于一体。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豆腐制作技艺”,也是“汉中面皮”的发源地。古镇布局呈“龟”形,象征吉祥、长寿、平安,两纵六横四街十九巷分布均匀,拥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遗存。
古镇由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四条街组成,直通镇外。东街东西长150余米,南北两侧共有居民70户、南街南北长270米,南北两侧共有居民123户、西街东西长110米,南北两侧共有居民55户、北街南北长130米,东西两侧共有居民84户。城墙为砖土结构,并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四个城门楼建筑独特,别具一格,尤其是东门楼,活像汉中城内的钟鼓楼,分三层,飞檐画栋,底阔顶尖,高耸入云,远远看去十分壮观。
古镇境内现存明清建筑群体一处,东西宽450米,南北长480米,总面积约21.6万平方米 。建筑均为清代建筑,街道为土石路面,沿街建筑多为3进、4进或四合院型,穿斗式、雕花筒瓦坐脊,小板瓦屋面,廊坊、门窗及阁楼扶手大多有阴刻及浮雕纹饰。一层仍做商铺使用,一层大多闲置。古建筑群保存较好,结构完整,规模庞大,地方建筑特点鲜明,有汉中地区古代建筑的明显特征。
据介绍,1932年12月徐向前元帅曾率领红四方面军经过这里,最重要的会议“上元观会议”就在镇上衡家大院,会议遗址还在。古镇的风韵,吸引了不少国内影视界来这里拍电视剧。
汉中市留坝县城关镇城关村,这里的留坝老街闻名遐迩,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留坝县,历史上即为南北通衢,素有「秦汉咽喉」之称。留坝厅老街地处留坝县城中心城关村,全长约900米,始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直到今天,老街仍然是留坝现有的两条主街道之一。整个留坝老街依山而建, 清静悠远,四周皆山,保留了众多的古老建筑。从写着「老街」牌匾的的门楼下进入,青石板路是这里唯一的主路。木质结构的明清式老建筑分布在街道两侧,古朴素雅,颇有韵味。
如今不少充满文艺范儿的网红店纷纷入驻这条古朴的老街,各类文艺的书店、茶社以及卖土特产的老铺子,都值得品味、打卡、拍照。一条充满市井烟火气的街巷,在这里可以感受传统与时尚。
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村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又称留侯古镇,因西汉第一谋士张良在此遁世隐居而得名。
东汉末年张良庙修建于此故名“庙台子村”,三国时期这里是连云栈道重要的驿站之一。如今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张良庙,也有风光秀丽的紫柏山,自然与历史的交汇,让这座秦岭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往参观、游览。青石板路、古街古迹、久远的传说,都让这里别样静美。
张良庙也叫汉张留侯祠,背靠紫柏山,最高建筑“授书楼”屹立山巅,掩映在紫柏青松之间,雄伟壮观。最早由张良的10世玄孙张鲁所建,后损毁,现在的张良庙为明清时代建筑,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常住。进入山门可看到进履桥,过桥后可看到保安观、主殿灵霄殿和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以及冯玉祥将军所立的石碑和南、北花园等。整座祠庙建筑群琉璃彩绘、气势雄伟,既有殿宇庄严之势,也有园里秀美之景。
磨坪村境内有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褒斜古栈道。在磨坪村附近栈道遗迹随处可见,著名的有24孔栈道遗址。
到底是三府湾还是三树湾?三爻村还是三原村?阿房宫赋小时候老师为何教成窝旁宫赋?樊家为何叫成冯呀?此等数数,不胜枚举,我们一起了解陕西方音。
西安地区的地名历史悠久,由于地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许多地名仍沿用古音,经过漫长的岁月,古代发音和现代发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音、字辗转传写,失去原意,所以现代一些地名的含义已变得不可理解。目前,西安面临与世界经济、文化接轨时刻,也是古今文化交替的关口,随着时光流逝,许多地名的释义将来可能无人知晓以致失传,有必要将这些地名整理下来。
参观周灵台时遇到的“阿”字地名,户县秦渡镇北阿底村的西周灵台遗址,至今有三千多年了。到了秦渡镇打问“阿底村”在什么地方?却无人知道。后来才问清楚,那个村子叫“窝底哈”,写为阿底下,意思是村子就在灵台底下。当找到灵台后,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西安周边“阿”字打头的地名很多,可能与长安的方音有关,还得认真研究一番。
“阿”字打头的地名念“窝”,是古长安人的读音,也是一个遗留在民间的古音。小时在课堂上老师领着我们读杜牧《阿房宫赋》时就念“窝旁宫赋”。古版书上“旁”字和“房”字几乎很接近。
西安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地名里往往深藏着较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根源,虽然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现在的文字,而民间却保留了远古时的读音,阿房宫就是一个例子。
阿”字地名这样有古气,引起我的注意,查一查“阿”字古代是什么意思?最早《诗经·大雅》有《券阿》篇,第一句话是“有券者阿”,就是说“有券着城墙门洞者的城邑”,阿就是城。齐国官书《考工记》记述西周镐京城墙的规格时,就称为镐京的“城阿之制”。
于是把西安带“阿”字的地名查了一遍:发现蓝田县华胥镇骊山西坡有一村庄名阿氏庄,当地村民读“窝氏庄”。清雍正《陕西通志》和武伯纶《西安概述》等书记载,华胥镇这个地方在远古时华胥氏生了女娲、伏羲,阿氏庄就是女娲氏庄,为女娲氏所居地。
骊山顶上的人祖庙就供着华胥、女娲和伏羲氏。另外,蓝田县白鹿原上孟村镇也有个阿氏庄,与怀珍坊连村。村民说:“村中古庙钟铭文上写着,商朝时有名叫哲芳的人在此炼铜,后人纪念他,取名怀哲坊。阿氏村即女娲氏村。”
“纪”字地名与古老的狄寨原历史
一千七百年前,一个叫郭钦的朝官给晋武帝上书,请重视关中的minzuwenti。他说:“关中人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就是说当时关中的人口比率中戎狄民族占一半。当时的古村名能留到现在吗?白鹿原上大兆镇旁的留村是原留村乡政府驻地,北边有戎店村。留村是汉民住的村子,十六国大动乱时没有迁走;戎店就是戎民住的村子。
一些“纪”字打头的地名是因古音读“狄”为“纪”改成的。如灞桥区狄寨镇当地人今天还读为“纪寨镇”。所在塬亦称“纪寨原”。狄寨镇附近另有狄村,当地人也叫纪村。
西安西郊原长安县纪杨乡的纪杨寨,古志写为狄杨寨。十六国时,关中氐族建立前秦王朝中杨氏是关中氐族第一大姓,人称氐杨村,古长安人发音“纪杨”,现在写成了纪杨寨了。
又如,一千六百年前的十六国时,多次从甘肃宁州将羌族人迁到白鹿原上,其中一次就5000户,唐初在白鹿原设宁民县,对羌民实行专门管理。宁民县实际以甘肃宁州来移民而得名。《梁书》记载:康宦家族从西域康居中迁到白鹿原,一部分以国为姓,在今大康村的五康村一带。
另一部因康居国国王姓白而姓了白,如今天白鹿原上的白枝村。唐代诗人白居易祖籍为下邽北支白村,他的胞弟白敏中在唐朝是宰相级人物,自称祖籍西域康居国人,因康居王姓白,以白为姓。“支”也是当时西域迁来的族名。
此村相对渭南的北支白称为南支白村,现在写成南枝白村。解放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长寿先生写过一书《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关中部族》,如果按他考订的羌村来查,今天白鹿原上狄寨镇周围一半村名是羌村姓氏形成的村名。
西安回民读音较重,如门字读为“媒、埋”。位于北桥梓口街(今大麦市)东侧有营里寺,是明清专为军队上的回族同胞礼拜的寺院,因门楼十分壮丽,俗称大门寺。
年长月久,因“门”字回民读为“埋”就将大门寺演化为大麦市了,即今大麦市街。大约在明代前从宁夏河西走廊迁来一批人住在西大街北侧,取名河西巷。
当地坊民为了与迁来的人和谐相处,改为和西巷。后来和西巷演变为学习巷。为什么和西巷能演变成学习巷呢?原来,既有回民发音的原因,也有地名向高雅文化转变和教诲人民向善的倾向。
比如回坊上的早慈巷,隔一堵墙紧靠明清乡试的贡院(今儿童公园)。贡院开拓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是考取举人的考场,为了防止越墙舞弊,仿照唐daikao院遗俗在院墙头插满枣刺,因而得名枣茨(刺)巷。1917年把枣刺巷雅化为早慈巷,有“慈爱之心,早发长寿”之意。
西安西郊有个聚驾庄,是著名地方史专家陈元方先生多年蹲点的村子,他把解放前后村子的变化记载下来,成为了解郊区农民变化的宝贵资料。他曾经查过聚驾庄的来历,村民说:“聚驾庄的村名,是古时有一天,几个皇帝来到村里聚会,故名聚驾村。”我查过清嘉庆《长安县志》,它对这个村名的来历有另一种记载,当时有北、东、西三个巨家庄,后来演变成现在的聚驾庄。
“家”字或“呀”字转音的村名有很多。“樊”村转音为“冯呀”村,原长安县樊村乡政府驻地冯家村(读为冯呀村)音与樊村同。樊村本是周宣王大将仲山甫封地。南边与樊村相连的村子现名三甫衙,就是以仲山甫为名的。
特别是“家”字转为“驾”字的村名,西安市各区县统计起来约有近百个。
在封建社会以皇帝至尊,村中来过皇帝是一件光荣的事。雁塔区东部的等驾坡最为典型。
明代,最初董姓人居此,得名董家坡,清初村东又聚居了许多别的姓氏人家,不愿随董姓人的村名,便谐音为东等驾坡,原来的董家坡便成了西董家坡,相近的两个村子叫法却不同。
等驾坡乡改成现在的等驾坡街道办事处驻在东村,随了村名。特别是清嘉庆年间的《咸宁县志》也分开记有西董家坡、东等驾坡两个不同村名。后来群众编出一个故事说:唐朝某年,皇帝到白鹿原打猎,大臣在此等候皇上驾归,得名等驾坡。
其实清嘉庆《长安县志》尚将此村称为孟家村。试问:一个村民做梦,全村岂能相信?看来“梦驾”只是“孟家”的谐音而已。
又如长安区还有:苗驾庄说是苗王在此驻骅;落驾庄说是某皇帝在此停驾;惊驾庄说是某皇帝在此御马受惊;乳驾庄说是某皇帝年幼时在此村停留有乳娘给吃乳;护驾庄说是皇帝到村有人在此护驾等等,这类故事往往有名有姓、有年有月。
其实经查考志书和古代碑帖,上述这些“驾”字村名都是瞿家庄、苗家庄、洛家庄、金家庄、茹家庄、胡家庄等的谐音。究其原因,一是封建社会人们有皇权思想,认为皇帝到村甚为光荣:二是原姓氏人家已不占该村主要人口,村民不愿沿袭原有姓氏:三是“驾”字地名故事的创意性好,易于流传:四是地名有向较高文化内涵转变的倾向。
岳村和韩愈的教育思想挂钩
长安人将“握手”常读“岳手”。长安区杜曲镇西有一个岳村,最初是唐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修建的一所农村茅屋,让他离开繁华城市,在艰苦环境里读书,后来成了村名叫韩公庄,民间谐音为韩谷庄。
又因古音将偓(WO)字读为岳(YUE),明代已经将偓村写为岳村。清代、民国一些志书仍将岳村写为偓村,实际读古音“岳村”。韩愈的教育思想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上世纪日本小学教育界组成代表团来此村参观,曾捐资改建岳村小学。
地名历史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揭开演变村名的本来面目,对我们了解地名历史很有好处。就像岳村,当人们知道其历史后,村名和韩愈的教育思想挂钩,就有了文化内涵。
方音地名犹如繁星举不胜举
西安周围地名历史悠久,从古音方音形成的地名举不胜举。1990年东郊三府湾村的两位老人写村史,特地考察了三府湾是古代哪个朝代的“三府”?查阅《咸宁县志》,原来志书上写的是三树湾,到民国三十二年的《西京市区域图》上面还写的是三树湾。
为什么现在成了三府湾呢?原来,当地人将“树”字读成“府”字。人们总想把自己住的地方说成级别高雅的住处,于是“树”字就演变成“府”了。从这次开始,我对西安存在的众多的“府”字地名产生了怀疑。
带“府”字的街道和村庄很多,有的可能是古代的什么府,有的是“树”字形成的。雁塔区和未央区都有二府庄,查志书上过去写的是二树庄。长安、户县都有四府村,其地均生长柿树,可能系长安方音柿树村转变而来。而沣峪内的东富沟(有东富山庄)过去叫东树沟。
“余”字打头的地名多是由古“韦”字转化来的。“韦”字古音念余,比如长安区政府驻地韦曲,当地人读为余曲,读的是古音。原杜陵乡政府驻地兆余村,宋人张礼《游城志记》写为赵韦村。王曲的鱼鲍头,古书写为韦堡头。
又如高陵县榆楚乡的榆楚村,清代时还写为韦楚村,今仍有韦姓人居住在那里。由“韦”字讹写了的地名在西安市内不下数百个,如周至西部的泥峪,宋《长安志》及以后各代县志都写为韦峪,现在写成泥峪,而群众称鱼峪。长安区韦兆镇当地老人还念“余招镇”。
“日”字读“儿”或“齿”,如户县西晋时的凿齿村,现读为凿日村,本系西晋著名文士习凿齿的故里而得名的,后又转写为卓日村。长安古村杏儿村,后写为杏日村,进一步改为训儿村,最终演变写为训善村,现在村内部还有叫训儿村的。
“车”读为“居”,如未央区徐家湾的车家堡,《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写为俱家堡,现村牌写为车家堡,地图亦标为居家堡。“车”字读的是古音,就像下棋里的车马炮,车读成居。
灞桥区狄寨镇的东、西车村,读为曲村,村中近千户人家都姓屈而没有姓车的,“屈”是“车”字读音演化的。车姓也写为屈,是著名的羌族大姓。又如,唐代长安东市的“落车场”(位于今咸宁西路南侧),相当今日的“停车场”,但古人读为“落居场”,现在仍读“落居场”,不过写为“乐居场”了。
“羌”字打头的村名多改为“姜、江、骞”等。也有将“羌”字折成双音“青羊”的。古书记载累计迁入长安附近的各族人有一百余万。后来人们将他们的聚居地称作羌村。
如灞桥区新筑镇骞村,县志古籍曰:灞水至羌村入渭,即此村。而雁塔区长延堡姜村,出土唐诗人陈鸿为亡妻所立石幢,尚名羌村。长安县的十堡江村,也写为十堡姜村,与留村八村相靠,共称羌留十八堡。
宋《长安志》称姜留村。十六国时战乱剧烈,原民南逃,新迁入者称原居民为留村,而迁入者则被称为羌村,互相对应存在,此种相对应的羌村留村遍布西安外围,而羌村多称为姜村或骞村。
像户县的东宁羌、西宁羌两村,明代志书已是如此称呼,据考系甘肃宁州迁来羌民居此得名。而该村东侧的青羊寨,明代《户县志》则曰:“青羊寨盖为番人所居”,古人把少数民族称番人故有此说。
“尚家村”多由“常家村”转化而来。长安人将“常”读为尚(上),斗门镇东的常家村以有西汉昆明池织女石雕像闻名,村民将常字读为“上”字,地图上也有写尚家村的,说明是古村。而毕原上的尚家村(尚村),村中多常姓人。浐河道里的常家沟也读尚家沟。
“木竹”做地名时往往变成“母子”、“母猪”等字。长安县祥峪乡木竹坪也叫穆左坪、木贼坪。户县涝峪镇秦岭梁上的母子坪实际是木竹坪的转音。而周至县双庙子乡的母子坪也是木竹坪演化成的。解放前柞水县旧城名母猪坪,也是木竹坪的谐音。秦岭山沟中盛产中药材木贼,与众多的木竹坪地名有关。
长安地名中因读音发生变化的例子举不胜举,像秦渡镇对岸长安区的史鱼寨,古籍记为水寨,近代人们将“水”字分解为“史鱼”二字。
唐代前将“吉祥”写为吉羊,细柳镇大吉村和大羊村在唐代从事宫廷建筑,在完工时建筑上多书写大吉大羊(读祥),至今都是著名古建工程队所在地,西安钟楼大梁上就写“大吉大羊工匠”,然而羊字已很少有人读“祥”了,现在按普通话读大羊村。
“原”也读“越”,如雁塔区的东三爻、西三爻两村,系元代炮兵元帅杨子江府第处,现有杨子江祠,村中有“离天尺五”壁碑,天指元代皇帝。杨子江是三原人,村名三原村,现讹读为三爻村。
东郊韩森冢本来是从皇孙冢演变来的,早在三百年前清嘉庆《咸宁县志》就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证,是由汉代的皇孙冢讹误而成的。韩森寨又是因韩森冢形成的。北郊的帽儿冢村是因村南有“帽儿冢”而得名的,宋《长安志》说:马冢本是汉腾公夏倏婴墓,旁边有马鞍桥所以人们称马冢。“马”字拖长音后来成了帽儿冢村了。
西安周围的很多地名把古音和方音带到今天,虽然有些经过辗转传写,失去原意,但仔细研究还是能够揭示出原貌。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需要地方灿烂文化的支撑,有必要将一些现知的整理下来,在一些街牌、村碑上注明其古老的历史
图镇巴县博物馆所藏“钦赐功勋牌匾”(摄于2023年7月28日)为了方便公众观览,博物馆将“牌匾”悬于一层展厅的东侧墙壁上,并在旁边配以导览牌,对“牌匾”上面的大小文字做了基本的识读
镇巴县博物馆所藏“钦赐功勋牌匾”导览牌(摄于2023年7月28日)
从“牌匾”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此匾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题,其主要目的是记录出征喀什噶尔的功绩。实质上,这块“牌匾”背后所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不仅要对其中的每处细节认真辨析,更要结合与之相关的史实加以印证,才能不断接近它真实的历史面貌。
一、“牌匾”是道光皇帝“钦赐”的吗?
博物馆的导览牌上言此匾为“钦赐功勋牌匾”,其实不然。一般来说,皇帝钦赐牌匾,其起居注或实录中会有相关记载。笔者曾对定远厅城隍庙御赐牌匾一事进行过考证(见拙文《镇巴城隍庙的前世今生》),光绪六年(1880)十二月,光绪帝曾为定远厅城隍庙御赐“泽洽雕阴”匾额,相关记载见诸《光绪帝起居注》及《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同时,由于此事是厅内绅民联名禀请,还经过了层层上奏等复杂程序才获批准。
然而,关于这块“钦赐牌匾”,无论是在道光朝的起居注和实录中,还是在《定远厅志》中,都找不到它的踪影。因此,这块“牌匾”很有可能不是由道光皇帝钦赐。笔者推测,博物馆之所以将其命名为“钦赐功勋牌匾”,大概率是受到匾额上三位定远厅武将的官衔影响。三人所题官衔如下:
钦赐花翎陕西汉中镇属定远营游击带寻常记录二次 袁贵
钦赐花翎陕西汉中镇属定远营千总 李祥
钦赐花翎陕西汉中镇属定远营千总十营云骑尉 谭建忠
花翎是清朝皇帝钦赐给功臣的一种头饰,获得花翎的人通常是在战争或政治上表现出色的将领或官员,可以视为一种荣誉头衔。三名武将在职务前自题“钦赐花翎”,其实是对于皇帝赐予荣誉的自我彰显。而这与“牌匾”的来源并无关系。
同时,导览牌在三人的排序上也存在问题。据《定远厅志》卷十九“武备志”载,袁贵为“四川东乡人,行伍,道光十五年(1835)由河州游击调任(定远营游击),后升江南镇江参将”,李祥为“四川太平县人,行伍,道光十年(1830)任(城守千总)”,谭建忠为“南郑人,云骑尉世职,道光十五年(1835)署任(城守千总)”。在清代绿营兵的武职架构中,游击为从三品,千总为正六品,因此在排列时应以品阶大小为序,袁贵当在最前面。而李祥、谭建忠虽品阶相同,但前者任职时间先于后者,故李祥次之,谭建忠当列最后。
“牌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榜书大字,导览牌上识读为“圣威极箕”。若按照中国传统的阅读顺序习惯,应当为先自上而下,再从右到左,例如“道光通宝”,如此则“牌匾”上的四字应读为“圣威箕极”。从词意上看,若为“圣威极箕”,则为“名词+动词+名词”结构,“极”字当为动词,意为达到,“箕”为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即言皇帝的恩威到达了天上的箕宿,以此凸显其圣威远大。若为“圣威箕极”,则“威”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为震慑意,“极”则是对天极的简称了,“箕极”二字在此处整体上代表了宇宙,此四字意即为皇帝威震寰宇。两种读法似皆可,但以阅读习惯来看,笔者更加倾向于后者。
匾上的四个榜书大字,从书法的角度来看,雍容端庄,气度典雅,非常符合榜书的书写要求。从书写者的口吻来看,此四字应为臣下的颂赞之词,而非道光皇帝自诩,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此非道光皇帝御笔,但它究竟出于何人之手,由于匾额上不署题字者姓氏,现已不可得知了。
二、征战西北的二十六名镇巴人
在“牌匾”的正下方,以朱笔题有“出征喀什噶尔马步兵丁”字样,其后附二十六人姓名(图三):
李应荣、周建常、朱文和、韩怀琦、关士友、朱文□、张仁全、沈玉正、谭桂福、董怀才、张三超、唐大才、张□仁、周□□、李应□、王登云、晏洪朝、马正禄、张元贵、张勋、董正雄、程□□、徐洪寿、周□亮、李正才、张正□。
导览牌认为此二十六人均为武生,实则有误。在明清时期,只有参加武童试且被录取者,方能被称为武生(习称为“武秀才”)。而二十六人之中,仅有周建常、朱文和二人为有明确记载的“由武生入伍考拔补缺者”(《定远厅志》卷二十二“选举志”),其余人的出身尚不详。如果我们细看“牌匾”上的题目会发现,“武生”二字也仅仅只写在周、朱二人上方,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仅有他二人为武生,其他人并未有功名在身。因此在二十六人前只能以“出征喀什噶尔马步兵丁”的说法笼统言之。
喀什噶尔,在今新疆喀什地区,位于西北边陲,毗邻中亚。这二十六个镇巴人为何要远赴西北边疆作战?清嘉庆末期、道光初期,喀什地区不断发生叛乱,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发动大规模叛乱,以喀什噶尔为代表的南疆西四城地区陷入战火之中。为了快速平定叛乱,是年,清廷调集了大量兵力围剿,终于在道光七年(1827)年底将张格尔擒获,并于次年五月解送京城处决。道光十年(1830),张格尔之兄玉素普,又伙同浩罕军队入侵,并在喀什噶尔等地再次制造大规模叛乱,清廷调集了同样的兵力进行平叛,并于是年年底将叛乱平息。
道光间喀什地区的两次大型叛乱,导致清廷从各地征调兵力。张格尔之乱时,清廷调集伊犁、乌鲁木齐及关内陕、甘、川满汉官兵,以及京旗官兵、黑龙江与吉林等处马队,官兵连同跟役总计五万余人、马匹近二万。玉素普之乱时,又征调了伊犁、乌鲁木齐两大军政区满汉官兵近万名,陕、甘、川三省满、汉驻军及黑龙江、吉林马队二万余名,合计三万余官兵,连同跟役当有五万余人。因此,“牌匾”上所题“出征喀什噶尔马步兵丁”二十六人,或就在两次平乱中抽调至喀什噶尔的兵丁之列。
牌匾题为“道光十五年五月 日谷旦”,时任定远厅同知为谢长年。据《平定回疆方略》卷二十六载,道光六年(1826)九月,谢长年在朝邑县知县任时被调往甘肃负责办理军需物资、后勤补给的转运。次年十月,因在关外办理粮运出力,以同知直隶州即补,先换顶带,道光十四年(1834年)四月,由知县补授汉中府定远厅同知。然而,带领定远厅马步兵丁出征喀什噶尔的并不是谢长年,而是其前任同知诸能定。
据《定远厅志》卷十八载,诸能定为直隶人,道光十年(1830)署任定远厅同知,“未几,调办关外军糈去”,此处所言“调办关外军糈”,即是指前往喀什噶尔负责军需运转等后勤事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诸能定任宁羌州知州时,也曾前往甘肃协助办理军粮转运等军务。但他从定远同知任赴喀什后,不仅多次因办理军粮妥善、勤劳出力,被陕甘总督杨遇春保奏,交部议叙,还负责前线的供支征兵、填补兵员,或许这二十六名定远兵丁就在他的应征之列。
由于资料有限,同时也限于二十六人身份和品阶的低下,笔者暂时难以找到他们在出征喀什噶尔中的具体表现,但从其中部分人的经历可以推测,这次远征西北的经历或是他们戎马生涯的一个重要开端。如朱文和在出征喀什噶尔之后,“历任定远营、汉中左营、司上、观音堂汛把总”(《定远厅志》卷二十),咸丰六年(1856)由汉中左营把总署任瓦石坪汛千总,同治二年(1863)由镇标把总署任城守千总(《定远厅志》卷十九),周建常于咸丰、同治间任“汉中左营把总”(《定远厅志》卷十九),董正雄咸同间为“蓝翎外委”(《定远厅志》卷二十三)等等,均是在出征喀什噶尔之后的事情,这也为他们的履历记上了重要的一笔。
三、名题天花板,功记魁星楼
虽然这二十六名出征喀什噶尔的马步兵丁仅仅只是清廷平叛大军中微不足道的一小股力量,却是十九世纪上半叶镇巴人融入国家重大军事战略中的真实反映。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他们切实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对于镇巴历史的记录者来说,无疑是一段非常值得书写的历史。
然而,无论是在《定远厅志》卷十九“武备志”的“兵事”部分,还是在卷二十三“人物志”的“忠节”之下,笔者均未找到关于此事的记载。尤其是在“人物志”的“忠节”部分,编纂者余修凤等人列“弁兵奉调出征死事者”三百余人,“皆嘉庆及咸同间勤劳王事遇难不屈者也。”但无一字言及出征喀什噶尔之事。对此,余修凤也曾认识到《厅志》编纂时材料来源的有限:“其事实或访诸父老,或竟无所传闻,不免挂漏之伤,然亦无可如何也。”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块“牌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定远厅志》所阙载的史实。“牌匾”作为一种文物,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是我们在利用传世文献之外研究地方文史的“新史料”。
但当我们再度回过头来仔细考察这则“新史料”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据县博物馆导览牌介绍,这块“功勋牌匾”征集于庵垭梁西侧山腰魁星楼,而且在形制上较一般的牌匾更为特殊,为八边形,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它的真实性质。如果我们将其特殊的形制和征集地进行关联,会有一种直觉,即它似乎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匾额,而更像是魁星楼上的建筑构件。
仪陇县魁星阁阁顶(来源:张思德纪念馆公众号2020年7月21日推送文章《仪陇文物奎星阁》)
目前,已有研究者对清代巴蜀地区的魁星阁建筑形态做了考察,认为巴蜀地区魁星阁的主要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三种基本平面形态,屋顶构架主要有攒尖顶、盔顶和歇山顶三种形式(见孙锟《清代巴蜀魁星阁建筑文化与技术特色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而在攒尖顶、盔顶式架构的屋顶中,就多有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的藻井和天花,如四川仪陇县魁星阁(图五)。
这种天花或藻井一般都有彩绘、雕刻,能够遮蔽梁以上的建筑构件,具有一定装饰功能。此外,它还能起到防尘、保暖、隔热等作用。定远厅地处川陕交界处,加之厅内人口多为川楚移民,其建筑形态与风格与巴蜀地区较为一致。故而据此推断,这块“功勋牌匾”的真实身份当为魁星楼上的一块天花板。
在中国古代,修建魁星楼是地方重文兴教的体现。据《定远厅志》卷十三载,定远厅共有魁星楼十座,其中一座在城南土垭子,为嘉庆十八年(1813)“武生周仲魁倡众建”,其余九座分布在各乡里。另据《厅志》卷十一可知,厅南文昌庙前也有魁星楼一座,为嘉庆十九年(1814)同知马允刚建。实质上,在厅城周围还有一座魁星楼,据《定远厅志》卷四及卷十三记载,城东有鳌头石,在山腰,形似鳌,咸丰九年(1859)同知德亮建奎壁阁于其上,“奎壁”是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旧时认为此二宿主文运,故又名奎星楼或魁星楼,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照片来看,奎壁阁旧址在今庵垭梁西侧山腰处的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从这三座魁星楼的地理位置来看,唯一与导览牌所言“征集于庵垭梁西侧山腰魁星楼”相符合的是奎壁阁,既在庵垭梁西侧,又在山腰处。但《厅志》言奎壁阁由同知德亮于咸丰九年(1859)所建,而“功勋牌匾”上题为道光十五年(1835),早于建楼时间,时间不符。从建造与题名的先后顺序来看,文昌庙和土垭子二处魁星楼在时间上符合,前者虽位于庵垭梁西侧、城南文昌庙之前,但不在山腰处,后者则在黑虎梁东南侧、青岗坪山麓(即今齐家沟一带),与庵垭梁隔泾洋河相望。
关于厅城南土垭子魁星楼,李安平先生撰有《魁星楼和永平桥》一文,详细介绍了这座魁星楼的建造者和建筑形态(见《镇巴史话》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306-308页)。杨盛峰老师也曾实地考察过该楼的遗址,并写有《谁登过镇巴城南那个诗意的垭口?》(见“在班城”公众号2019年10月7日推送文章)。但笔者在多次参考后,也未能据此断定这块“功勋牌匾”究竟源于哪一座魁星楼。
或许这块“功勋牌匾”就是城东鳌头石上奎壁阁的天花板,早年先在他处,阁楼建成后方移于此以作天花。又或许是城南土垭子上所建魁星楼的天花板,由一生尚武的周中魁主事完成,后来在征集入县博物馆时,失载其地,以致混淆等等。以上种种皆是笔者的猜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更多资料的发现。
自唐代起,得中进士者,多于长安大雁塔处题写名姓,于是留下了“雁塔题名”的传统。而将姓名题于天花板之上、悬于魁星楼之中的做法虽与之稍异,但在性质上极其相似,都有记录荣耀,永垂后世的意味。这块镇巴历史上的“天花板”既向后世讲述了一段鲜有人知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清代定远厅官民对地方文武昌盛的美好希冀。
高家大院是西安城里著名的“七世官宅”,其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话说这个高氏家族非常厉害,从明朝崇祯十四年到清朝同治十年七代为官,同治年间还出了一位榜眼高岳崧,被皇帝御赐“榜眼及第”的牌匾至今还挂在古宅大门之上,彰显荣耀。
高家大院位于鼓楼正北的北院门街144号,从鼓楼步行到这里也就几分钟的路程。因为位于热门旅游区,且门票价格亲民,只要15块钱,所以来这里参观的游客还是非常多的
这是一座典型的关中传统民居四合院,其坐西朝东,三院四进式中轴对称布局,南北配有跨院,布局紧凑,最大程度地诠释了深宅大院里庭院深深、错落递进的古典美。
行走其中,最大的感觉便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房屋回环相连,院落道道相通,中国古典建筑布局营造之精巧,令人赞叹。
目前西安保存完整的古宅大院屈指可数,高大家院能够留存至今,其实也颇为幸运。
估计很多老西安还有印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安城墙之内还保存着大面积的民居四合院。从九十年代开始,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安开始了城市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许多老宅院因此迅速消失。
因为高氏家族在西安已经没有后人(据说后代去了国外),所以这座古宅曾经成了一处民居“大杂院”(情况类似今天大学习巷里的年羹尧故居遗址)。1996年,高家大院被收归国有,成了四个文化单位的办公地点。
到了九十年代,高家大院同样面临着城市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的境况。不过幸运的是,1999年,高家大院被列入“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之一,并由挪威政府出资了86万进行了整修,这才以文物古迹的“身份”得以保存。
2003年,高家大院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保护性修缮。这座近400年的古宅大院,也成为西安城里保存最完整的古宅建筑。——相比业已消失的和像大学习巷年羹尧故居这些宅院,高家大院无疑算是非常幸运了。
如今的高家大院,能游览参观的地方很多。除了本身的古建筑本身,在这里还能见到皮影、华阴老腔等陕西传统民俗表演,喜欢人文旅游的朋友,相信一定非常合胃口。
另外给大家悄悄透露一下,这个高氏家族除了做官厉害,据说同时也是一个“高颜值”的家族。不信?现在高家大院里还保留着很多老照片,可以亲自去看看哦。
坐标:西安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
门票:15元
车出西安城,向北上延西高速,四十分钟,便到了古城耀州。
耀州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
正是因为这里文物古迹遗存众多,所以,近代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名人故居非常之多的耀州古城。
林徽因故居——西仓巷11号
位于耀州区政府旁边的西仓巷11号古民居,曾是是林徽因、梁思成北上耀州,考察药王庙居住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建筑与文学传奇的人物很多,但林徽因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文学创作方面,林徽因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作品皆为佳作。
在建筑学方面,林徽赴美国深造时,虽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zhaoshou女学生,但林徽因选择了美术系,并旁听了建筑课程。她在毕业后回到中国进行建筑考察。
林徽因的建筑才学和眼界在当时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她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正是因为这段工作需要,1934年夏,林梁夫妇便偕同好友费正清(著名汉学家)、费慰梅夫妇,以及古建筑学家汉莫等学术泰斗,从山西考察完寺庙名胜等古建筑后,兴致勃勃地跨过黄河来到古耀州。
1937年春夏之交,林梁夫妇应邀到陕西西安做小雁塔维修计划时,前往古耀州,在耀州文营西路西仓巷11号小住一段时间。
这座故居面积约300平方米,布局为典型三进式四合院,目前只保留了一进与三进。
整个庭院古色古香,幽静雅致,民居内如今还展示了数十幅林徽因的生平照片。
老舍故居——城隍庙巷36号
“小小的耀县,却有北平的饭馆”这是老舍先生在其《剑北篇》中所写。
1939年9月1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一行十余人,来到耀县。
第一次路过耀县,因停留时间过短,老舍对耀县的历史文化只有皮毛的一些了解,但对耀县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却十分钟爱,听说孙思邈、傅玄、柳公权、范宽等历史名人都是耀县人,他的兴趣就来了,说返回西安时一定要在耀县停留。
9月24日,慰问团由洛川南下,又一次来到了耀县。这次,他对当地小吃窝窝面、咸汤面赞不绝口,还饶有兴致的了解了制作方法,说要介绍到重庆去。
后来,老舍先生后来用朴实的文字,记述了1939年9月24日在耀县游览时的见闻与感受:
舟形的耀县,犹有古风,
深宅大院,牌匾荣耀着门庭,
烈妇贞女,牌坊立在街中。
小小的碑林,却奇珍相映
姚伯多、张安世,都价值连城
城外,赭黄的土山,万树青松
药王的庙宇,殿阁重重
而耀州城隍庙巷36号古民居,是以老舍先生两次来耀州为引线,融入了耀州当地美食和非遗面塑等本土文化的特色古宅。里面共七个展厅,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舍先生来耀县时的社会风貌,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更直观的感受耀州的民俗风情。
于右任先生的故居——怀新巷4号
于右任在辛亥革命、hufa运动、国共合作等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
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三原县和耀州两县紧挨着。
1920年和1926年于右任先生两次来到耀州,游览名胜古迹,结交当地名人,留下十余首既记载行程又体现风物民情的诗文墨宝。
于右任先生对药王山北魏石碑兴趣盎然,临摹描写,将北魏书法意境融进自己的书法中。
后携带多种拓片回到西安,向金石、书法爱好者推荐,药王山的碑林也由此名声大震。
于右任故居位于耀州区永安北路槐新巷4号,以纪念于右任先生耀州之行、展现大师生平巨作、传播于右任先生书法和文学艺术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展馆。
现有以文扬耀州、岁月留痕、寓情碑林、书法大师为主题的四大展厅及以耀州奇石为主题的室外露天展台。
古宅中以书法临摹、历史图片、实物陈列、人物雕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于右任先生与耀州的深情厚谊和他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那么,大家有没有来过耀州呢?如果你来了耀州,一定记着去看看这些名人的故居,或许,在这里,你可能会找到旧日的时光。
陕西值得打卡的地方很多,那些历史名城、历史景点是去陕西必须要看的,但是,陕西的古镇,你也不要错过了,这也算是陕西旅游的精华地之一。来看看下面十个陕西最值得打卡的古镇,去过一半你就算是陕西人了。
一、朝秦慕楚的漫川古镇
陕西商洛市山阳县境内的漫川古镇,地跨陕鄂两省,为陕西东南首镇,朝秦暮楚的典故就是发源于此地。漫川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存有联璧式鸳鸯双戏楼、骡帮会馆、武昌会馆、北会馆、黄聚兴钱庄等明清古建筑群,值得一看。
二、三秦大地小北京韩城古城
韩城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对韩城青睐有加。韩城古城就在韩城市区里面,不收门票,古城不是很大,就一条明清古街道,一批古民居,两边店铺林立,排列井然,是韩城古城传承千年的历史再现,不过,韩城古镇的商业化有点严重。
三、演绎三国烽烟的诸葛古镇
诸葛古镇,位于陕西汉中市勉县,纯属是个人造景点,紧邻勉县诸葛武侯祠。古镇以诸葛亮的生平为线索,以七种建筑风格、20余组雕塑景观、三大博物馆、一场大型实景演出,将三国汉文化全新演绎,如果你想了解诸葛亮的人生,不妨来这看看。
四、秦岭第一镇华阳古镇
位于陕西汉中的华阳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了,唐朝有两位皇帝南避汉中均曾在此驻过。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一条街几百间明清建筑依然存在着,从明朝至今,这里还是旧时模样,可以想象这里当年的繁华。
五、一脚踏三省的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陕,甘,川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古镇内有古建筑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魏氏宅院,是民国绅士魏辅唐所建,魏氏宅院、回龙场老街被列为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六、人文灵气的凤凰古镇
湖南有个凤凰古镇,陕西也有个凤凰古镇,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这个古镇位于陕西商洛柞水凤凰镇,自唐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古镇依山就河而建,不是很大,街道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民居,主街上有两条小河,半个小时就能逛完古镇了。
七、秦岭山中的红色小镇葛牌古镇
秦岭北麓蓝田县东南部的葛牌古镇,地处秦岭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是原红25军1932年在陕西关中建立起来的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在保存有红25军军部旧址、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重温旧时革命岁月的好地方。
八、炉火千年不绝的陈炉古镇
陈炉古镇地处陕西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在此可以看到明清以来原始的制陶场景。
九、秦头楚尾第一镇棣花古镇
位于商洛丹凤县的棣花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作家曾经把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写进了书里,是贾平凹小说《秦腔》的原型实景地。
十、秦巴秘境的骆家坝古镇
骆家坝镇位于汉中的西南部,是自陕入川的重要集镇,沿河而建的骆家坝古镇,现在还保存有许多的明清建筑,明清古街道,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十大古镇,很多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都没有听过,更别说去过了,一个都没有去过的陕西人大把,十大古镇你能去过五个,可以算是陕西人了。
前两天跟大家分享了西安都城隍庙,其实紧挨着都城隍庙,还有一条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外国人juji街区”,连名字也流传了千年,现在也有很多古迹和美食。这还不得去逛逛?
这条巷子就是——大学习巷。大学习巷其实也属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回民街美食文化街区,不过比起鼓楼直对着的那条“北院门街”,来大学习巷的游客就少了许多。而这条原汁原味的烟火巷子,其实底蕴很深厚,到了现在更是老西安很爱的美食juji地。大学习巷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唐代。众所周知,唐长安城是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当时这里就juji着来非常多的“外国人”,例如各国的外交使节、商人、留学生们等等。所以也有人说这里就是中国最早的外国人juji地。
大学习巷当年所处的这片区域,地处大唐外交部(“大唐礼部主客司衙署”)与管理外交礼仪的机构(“鸿胪寺”)之间。来自各国的外交使节就集中居住在这片区域,并在此学习唐朝的法令制度和文化礼仪。
在这条不同文明、多种文化交融的街巷,知识的火花犹如璀璨的繁星,汇聚成一片灿烂的星河。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学习巷”,而那时的“学习巷”,区域是很大的。后来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人们开始按照街道的宽窄,将它划分了“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
小学习巷现在已经属于平常的市井巷子,是若干条小巷的总称;大学习巷是一条南北走向长约500米的短街,穿过都城隍庙旁边的木质牌楼,就能走进去了。大学习巷虽然不长,但人文古迹还不少。最南头就是前面提到的西安都城隍庙,走到中间路西有一座清真寺,规模面积虽然比不上化觉巷里的清真大寺,但大学习巷清真寺可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寺内还有一块国宝级的石碑“郑和碑”,记录了明代航海家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时相关内容,可谓非常珍贵,从清真寺走上几步路,路东有一个非常朴素不易为人发现的居民楼,穿过一条巷道,里面就是年羹尧故居遗址。没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年羹尧。
年羹尧的这座宅院是当年他来做川陕总督时修建的,距今300多年。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这座宅子只保留了最后一进院落,现在只能称之为“遗址”。院落中还能看到四合院的布局以及一些精美的木雕、石刻遗存。
对于老西安来说,学习巷和周边最有名的还是各种地道美食了。石家包子、老糜家牛肉饼、学习巷串串、小马烤肉、老炒菜、老何家卤汁凉粉……这些不仅是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更是老西安们深爱的地道风味。下一篇,专门介绍一下学习巷里的这些美食吧!大学习巷很适合放在各种city walk路线,比如走到大学习巷的最北头,朝西可以去洒金桥,朝东可以从庙后街到西羊市,再到北院门街区,然后回到钟鼓楼。有时间,来这里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