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中华名人在线
手机APP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资讯栏目
中华智库
名人专访
名胜古迹
公益慈善
五湖四海
中华品牌
一带一路
休闲养生
政策法规
视频访谈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中华名人在线
> > 东陵金氏文化之 七 重 屋 场
东陵金氏文化之 七 重 屋 场
中华名人在线
2024-04-17 04:51:38 作者:zhhmrzx 来源:
东陵金氏文化之
七 重 屋 场
金 明 华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托尔斯泰此言,陈忠实先生写在《白鹿原》卷首。就个人阅读而言,《白鹿原》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场景宏大,气度恢宏,这是过去几十年,中国长篇小说最完美的一部,几乎没有之一。
悲怆莫名的是:悲怆这种情绪如同猫足夜行,静寂无声侵染我对《白鹿原》的阅读,书里书外交相辉映,让我想起远祖金爕臣公筚路蓝缕,在天井山脉的珠目山下金家冲建河西大屋“七重屋场”,百年过去,百度地图上仍以此地名为吾土吾乡村庄名。
百年如白驹过隙、弹指刹那,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虽无登楼把酒临风之叹,然就祖屋七重屋场百年变迁,扼腕叹息的是:
“家族史是一个民族的简史。”
一
先祖父湘竹公的祖父金发炜公,字“达然”,号“爕臣”,生于咸丰元年辛亥(1851)十二月,卒于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享年八十四岁。同村老辈提及多称为“爕嗲”,事迹多存于市井乡间言传。网络能查到的是岳阳市中医院兴建时,中国中医药报有撰文纪念,提及近代岳阳名医时列爕臣公名,“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爕嗲”处江湖之远,种种贤达之事迹,如同野火春风、离离原上草于乡野记忆中。
“爕臣”公为巴陵名医,读书尚武,医术高超,湘北鄂南求医者络绎不绝于道,每到中午,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七重屋场前架一大铁锅煮豌豆做食,爕嗲布袍马褂,绕场视之,凡吐壳者为富户,则收诊金;囫囵而食不吐壳者为穷人,则少收或不收诊金。
爕臣公尚武,幼时有村里叔辈说:“爕嗲”用几十斤大刀演武,尤嫌重量不够,在大刀上挽两个铁坨,增加其分量。挥舞之时,叮当作响,添其威势,围观者无不咂舌。此说为我幼时暑夜禾场乘凉,卧在竹床子上听说,其时黑白电视机,香港武侠电视剧之海灯法师故事盛时,叔辈讲起这故事,高声大气,眉飞色舞,想来或有夸张处,“爕嗲”会武术一说,应无误。虽不能一刀倾城,武术与中医,天生有缘,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遥想“爕嗲”英姿应当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善刀而藏,把脉问诊,游刃有余。”
二
先祖父湘竹公为“爕嗲”嫡亲孙辈,对家族事迹所见所识众多。在我幼时给讲过一些零散细节,我所记忆不多,尤记我辈这一众子弟幼时读书如有进步或得到表扬时,村间老人多说他们家有坟山风水,啧啧称赞,摇头接点头赞赏之神秘表情,满足了我儿时的虚荣心。
先祖父在七重屋场里面长大,留下一些记叙论及大屋规模:七重屋场规模宏大,“七重屋场”之“七重”的由来,无从考证,听父辈的说法,描述的是该建筑物平面的进深特征,即从前屋往后总计七个“天井”,我们认为不是事实,应无此大规模,因我父辈幼时看到的“七重屋场”只有前半部分了,依我们现在的分析应该是建筑群平面布置从前后总共七重进深。前半部分一个大天井,后半部分又一个个天井相接,华容东山有长者说幼时行路经过此村庄时,被牵手的父亲告知是七重屋场,他所记忆为六个天井,七重进深。此说已无法考证,我父辈幼时看到的,是后半部分早已拆除了,只能揣测。
“七重屋场”为爕臣公行医大半辈子积蓄所建,在建时,受过“㸉嗲”恩惠的十里八乡乡亲感其恩义,纷纷扛木挑瓦来做事,还有不留姓名的人络绎不绝,送材料的人饭都不吃,放下木料就走,众多工匠义务帮忙,群策群力,精雕细刻,锻造了“七重屋场”这一典型的民清风格建筑群。
据父辈回忆,“七重屋场”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白墙青瓦,马头墙,最前面正堂屋两扇大木门雄阔,整条石门斗、石门框、石门坎,气势俨然。进大门后是大堂屋,堂屋后是雕花大月门,再进是大天井,天井的东、西是东西厢房,厢房南边是卧室,厢房北边是后卧室,东西都对称,东西厢房再各自往东西就是厨房及猪舍、厕所等。
三
“爕嗲”有三子五女,长子即先祖父湘竹公
的父亲,次子是继嗣给了他的同胞兄弟,三子解放后成为富农分子,一女早夭,其他四女均嫁给岳阳河西儒士。
“爕嗲”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民国初年,他率先在河西金家冲金氏宗祠兴办金氏族学,广纳全义乡百姓子弟入学就读,免收学费。长子领风气之先,读新学,中学卒业;次子尤甚,“上海中国公学”卒业;三子湖南广雅学校卒业。一时盛况,为人艳羡,到先祖父兄弟辈,读书之盛名,多有记叙。先祖父的叔伯兄弟湘岳、湘荣解放前均求学于省府长沙,湘岳解放后曾受聘于省府报记者、编缉多职。湘荣投笔从戎随解放军部队南下,后加入中国人民志願军入朝作战。家族先贤金海瑚公,一生跌宕起伏,素有河西大儒之名,与先祖父兄弟为同宗兄弟,旁人问他与先祖父兄弟俩学问情况,海瑚公自谦云:“海水、湖水深,不如南来湘水秀。”湘水是指先祖父兄弟,“湘杰”、“湘竹”是他们的字。
“爕嗲”的“七重屋场”的前半部分传给大儿子,后半部分传给三儿子,二儿子的房产临近“七重屋场”。大儿子生二子,即为先祖父湘竹公与其兄湘杰公,住在“七重屋场”的前半部分,东边是湘杰公一家,西边是湘竹公一家。
我的父辈回忆幼时坐在“七重屋场”庭院中,总觉得天井很大,坐井观天,陷入遐思:遇晴日,阳光如灯柱从天井投射进屋,从早到晚准时准点画个大圆圈。遇雨天,小雨如丝,苔痕上阶绿;雨下到中等,天井四角下来的水就如同银色绸带飘然而下;遇大雨,天井四角则形同瀑布倾泻而下,甚是壮观。天井下的棱型天池用青砖砌筑的非常精致并清缝,井底往南有专门砌筑的地下排水通道,平日天井里有多只乌龟爬行,担负天井下水通道的清淤、清障任务。天井往后, 过雕花大月门,就是后堂屋,后堂屋座墙供奉的是先祖神龛。再出后堂屋,就出前半部分的后门了,应该是1950年代,七重屋场后面就拆断开了,在隔了一块露天空地后,又是建筑物了,可能是七重屋场的后段,也只有几间屋了。
“七重屋场”前半部分传给长子,东西主卧室是上下两层,木制楼板,从厢房楼梯可自由进入主卧室的楼上,楼板全是几寸厚,每块楼板都是超过1市尺宽,长度是整个卧室长,既是主卧室的天花板,又是上层的楼板。长子36岁就病逝,“爕嗲”白发人送黑发人。长子的两个儿子——先祖父兄弟两人解放后划为中农成分才得以保存七重屋场的前半部分到1968年。
“七重屋场”后半部分传给三儿子,解放后划为富农成分,1950年代房屋就毁得差不多了。七重屋场拆毁应该经过了两次,第一次是1950年,前后两部分被拦腰拆断。第二次是1968年左右被全部拆除。在这次拆除之前,七重屋场的两个大堂屋已经作为生产队公用场所了,全村的“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社员大会均在此举行。堂屋四周墙上挂的全是用黄豆、绿豆、芝麻、稻谷、玉米等种子粘贴制作的大型“忠”字挂匾。1968年二次拆除,七重屋场从此消失,成为历史和记忆。
先父与叔叔们亲历了第二次拆除,亲眼见拆房时用好多条二层的楼板斜靠着青砖墙,从墙顶一层一层往下卸,青砖一块又一块从楼板往下溜的“涮涮……”声,不绝于耳!当时大队、生产队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决定修一幢楼房作为生产队的文化室,正是因为看中了七重屋场有现成的资源,所以当拆。当时的中农成分按政策是不可以拆房屋的,七重屋场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七重屋场拆除后建筑材料也多数散落在当时的村干部家,木质大月门,石斗门框等在日后均看到了踪影,当时用于建文化室也只是材料的一部分。
生产队文化室完工后成了全队的地标建筑,就坐落在东陵金氏祖坟上,不知道是否有意而为之。当时队员们好像还打了一架,可能是因为文化室选址争议问题引起的。文化室后面的命运恰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竣工后几年非常红火,全队几百名群众的集体活动均在此进行,全大队的城市下放知识青年全部在文化室活动,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均在此进行。1980年初,文化室被本村台眷村民maiduan,文化室的地基又恢复了金家祖坟,恢复修建祖墓时,祖坟具体位置已经朝前(南)平移了一段距离。
村里老人曾说,忆苦思甜时,“爕嗲”子孙家老长工饥肠辘辘,颤颤巍巍上台,开囗就说:我在“㸉嗲”儿孙家“七重屋场”做长工时,常常白米饭加腊肉,台上台下一片哗然,积极分子、各级干部马上拉其下台。其后七重屋场的经历为滚滚社会洪流裹挟,浮沉雨打,草木轮替,也算是七重屋场在土改、公私合营,再市场经济中,印记了几十年经济体制变革、社会变迁上的一个小注释。
四
爕臣公通文尚武、悬壶济世、德行百里的趣闻轶事也只是上辈子瓜棚豆架上点过,我们后辈也就一听,传说也是一听,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经历使得先祖父、先父辈对祖上的过去讳莫如深,即使后人好奇也莫想问出子丑寅卯来,现在看来也不失遗憾。
就我们家庭而言,“爕嗲”遗泽对先父的婚姻起到帮助,先父身体羸弱,农田劳作并不内行,当初媒人两边做媒之时,外祖父家尚有异议,是曾外祖父拍案定论:“爕嗲”的后人,这样的家庭,嫁女儿不会吃云。于此,遂有父母一辈子的相互扶持,勤俭持家,也有我等后人,实乃“爕嗲”之恩泽。 先父曾经在七重屋场长大少年,先父幼时失去慈母,少年时因成分、家族问题多受惊吓,性格善良,少与人争。乡野之间,种田打柴,多被欺逼,然先父天生读书种子,博闻强记,因成分问题,不准其读书,只能眼睁睁看着读书成绩远不如自己的贫下中农子弟顶替他已经考取的名额去读书,关起门来嚎啕大哭。耕读之家,读书为上,断了读书改变命运一途,对于血脉基因中爱读书的先父感受之痛,无可名状。大时代之下,国家民族的一小步,于家庭于个人就是人生的一大步或者全部,命运之弄人,竟至如斯!
分田到户,大致在1979年,先父“多收了三五斗”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卖了几担稻谷,用所得购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的《红楼梦》全套与其它历史书籍,以后劳作之余,最大休息即禾场读书。性格即命运,先父一生劳苦,晚年儿女失察,照顾多有不周到,先父之辞世,百死莫赎,每每思之,长夜当哭,实不忍去触碰,长叹息而泣下,
五
近几十年,五土吾乡的农家子弟做“与自己赛跑的人”,从贫穷苦难,“双抢”劳作中挣扎出来的孩子,以当兵、读书、经商为路径,拚命走向城市,以上种种,邵阳作家十年砍柴在《进城走了十八年》中有翔实生动记叙,读来心有戚戚焉!
再往下,这十年,熊培云先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也许是对当下乡村中国最好的记叙,殷殷情怀,赤子之心。但我们从七重屋场出发,以管窥豹,近百年乡村在经济、文化上有沦陷,也有悄无声息的发展。乡村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之痛、缺失之痛,除了城市化、农业中国向工业化一路狂奔的浩浩荡荡,无暇细顾之外,也许还在于《白鹿原》中“朱先生”,“白嘉轩”之类乡贤已少或不可多得。
熊培元先生说:“我看到乡村在沦陷,也看到乡村在生长。”唤起乡愁,记叙家乡,对家乡多一些心思、感受、乃至思考,是春雨润物,是温暖,是更好的出发!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一定意义上来讲:一个家族的历史,是民族的简史。“七重屋场”百年变迁,彰显其事,家族子孙后辈虽无显迹,多良善勤恳,无刁滑与违法纪之人,兴家业还是读书,固世泽不如守善,自有其记叙之理。
供稿:鸣春
编辑:佚名 李锦辉 李顺萍
资讯栏目
中华智库
名人专访
公益慈善
一带一路
休闲养生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