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走天下,椽笔写人生——记地质学家 共和国建设功臣李华献
中华名人在线 2024-06-12 12:59:44 作者:zhhmrzx 来源:

铁脚走天下,椽笔写人生——记地质学家 共和国建设功臣李华献

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尤其是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湖南省是有色金属之乡,金银铜铁锡等矿产应有尽有,为国家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然而,大量的资源埋藏在地下,淹没在大山深处。像淑女一样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不畏艰辛,潜心地质科研的科学家和勘探人员长期奔波跋涉在祖国高山大川,丛林戈壁之间寻找宝藏,为民造福,为国操劳。本文的主人公李华献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地质学家、共和国建设功臣李华献近照

李华献,湖南安化人,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研究生部毕业,地质学家,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中澳矿业顾问,全国地质系统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怀着对祖国地质矿产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全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几十年如一日,一双铁脚行天下,走遍了山山水水,磨破了多少双鞋底,挥洒了多少热汗,为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获得国务院授予“共和国建设功臣”殊荣奖励。

少年励志,铸成大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华献少年时期的励志故事,诠释了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他出生于1942年六月,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困难的时期,他的家乡属于极度贫困的偏远山村。在他刚满四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撒手西去,父亲则离家出走,一去不回。他和弟弟失怙无依,成为了孤儿。幼小的他只得和双目失明的大伯相依为命,沿途乞讨。在家乡新桥一带过起了颠沛流离的凄惨生活。挨冻受饿是常态,吃尽了人间苦楚。

后来到了上学年纪,因无钱入学,他只能向左邻右舍同龄小孩求教,自学认字写字,好在他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对学过的知识能过目不忘,即使未曾上学读书,他却能像同龄孩子一样识字读写。他无师自通的事,传到了小学龙姓女教师耳中。龙老师大为惊奇和感动,便免费收留李华献上了小学。在龙老师细心教授下,他如饥似渴的吸取知识的乳汁,进步飞速。两年后,他鼓起勇气参加东山完小插班考试,因为作文优秀,校长将他跳级编入五年级就读。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化县一中,因无分文学费,面临失学危机。就在他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时,同窗好友伍玉堂的母亲伸出援手,给他送来了三升米、五角钱和一大包腌菜。他就带上这些“盘缠”,踏入了中学校门。由于实在交不起学费,他只能寄居在校外一家名叫“时来饭店”的小馆子读“搭学”(走读)。饭店老板负责为30名学生蒸饭,收取每生每期五角钱柴水费。李华献交不起柴水费,就利用课余时间为老板挑水。每天从洢溪河(往返二华里)挑水十担。初中三年时间,他为了三元钱柴水费,共挑了9000多担水,总行程18000多里路。饭店老板见他忠厚勤奋,对他颇有好感,常送他食物充饥。无钱添置衣服,他学会缝补,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布料,因此衣服上色彩斑驳陆离,杂八古董,分不清底色,被人戏称“百纳衣”。他穿的布鞋还是伍玉堂送给他的旧鞋。鞋底磨破了,他就找硬纸壳垫在里面,继续穿。同学知道后揶揄他:“天上人见你穿了鞋,地上人知你赤脚板”。他就是在这种赤贫条件下寒窗苦读,渴求知识,终于完成中学学业,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清寒贫苦的逆境生存环境,极大地磨砺了他坚强不屈的意志,锤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成为他后来几十年从事地质勘探实践与科研的动力与力量的源泉,驱动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的学习和工作。

李华献安化一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南地质学院,之后再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部。1965年,他以一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被分配至湖南省地质矿产局从事地质勘探工作,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国务院授予李华献“共和国建设功臣”殊荣的奖励

盛年有为,功勋卓著

参加工作伊始,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刻苦钻研,业务才华不断显现,能力不断提升,经验不断积累,很快成长为地矿系统最年轻的学者型专家。他带领地矿勘探队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常年跋涉在祖国崇山峻岭之间,为国家找矿,摸清地下矿藏分布和储量纯度底子。在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中,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关爱下属,与一线勘探工人同甘共苦,争抢重活脏活干,从不摆架子,从不脱离群众,深得同行好评与敬重。

在担任湖南地矿系统技术负责人20多年期间,李华献主持和参与编制湖南十多个矿区的勘探设计方案及地质勘探报告书,均被评为部、省级优秀科研项目,获得嘉奖。沅陵柳林岔金矿、石门澧县杨家坊铁矿、石门东山峰铜矿、桃江伍家坳硫铁矿、石门磷矿、石门青峰煤矿、石门赤峰煤矿、湘澧盐矿等八个矿的矿区整体建设,凝注了李华献团队的智慧与心血。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矿业的兴旺发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石门澧县杨家坊铁矿的开采,为石门钢铁厂提供了原材料,为钢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还为湘钢,涟钢等大型钢铁企业提供了部分铁矿资源。又如石门清峰,赤峰两座煤矿的开采,为湖南省大型火力发电厂建在石门县城提供了良好条件。石门大型磷矿的开采,解决了湖南全省农业所需磷肥。石门雄磺矿是个老矿区,有1400多年开采史,是我国唯一的雄磺矿,也是世界三大雄磺矿之一,因长期开采已近枯竭,处于半停产状态。李华献负责对矿区外围进行了补充勘探设计,找到了新的矿源,新增储量一倍多,从而救活了这座老矿山,延长了开采寿命。十多个新矿的建立和老矿的起死回生,振兴了湖南省常德地区的矿业,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岗位。为解决石门山区矿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交通运输系列难题,李华献利用陪同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湘考察的机会,积极向国务院和湖南省政府建言献策,力促修通长石铁路,打通了湘西北交通大动脉,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均衡发展。

李华献主持湖南地矿勘探设计开采,神来之笔当属发现和规划设计湘澧盐矿。我们将时间拉回到1966年。李华献率地质勘探队伍来到省内第一大盆地常德澧阳平原,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发现该地属红色粉砂岩盆地,其地质特征异常。它根据该盆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进行数据分析,反复研究论证,认定这个盆地是一个巨大的储盐地质构造,是个潜在的大型盐矿。随即,他向国家地质矿产部呈上了《地质普查寻找湖南澧阳盆地岩盐矿报告书》,并建议调用一台500米深型号的钻机,进行钻探试验。终于,在地下垂直302米深处发现了乳白色纯净晶体盐矿层。试钻成功找到盐矿,充分证实了李华献基于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正确判断。他的这一发现改写了湖南缺盐的历史,部省委派李华献对该盐矿进行系统勘探和整体设计,并决定立即上马建矿进行开采。李华献带领专业队伍雷厉风行,夜以继日,科学设计,合理部署,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建成了一座大型盐矿。在前期勘探工作中,李华献打破常规,创新方案,采用放稀网格方式,减少了常规情况下一半的钻探量,为国家节省勘探投资4000多万元。湘澧盐矿年产180万吨食盐,按总储量可开采1000年以上,不仅解决了湖南全省人民的食用盐和工业用盐,还供应其他省市和地区。

李华献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地矿系统予以推广。之后,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四川省红色盆地、湖北省应城县、江苏省金坛县等多地陆续找到了大型岩盐矿。李华献因找寻盐矿和设计建设大型盐矿,扭转了中国内地缺盐的局面,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国务院特别嘉奖。

为政清廉,两袖清风

李华献的履历生涯中曾任湖南省地质矿产厅(局)组织处长。他当时负责全省地矿系统28个县处级地勘单位领导班子考察、干部提拨任免调动事宜,并兼全省技术指导,技术职称评定晋升、矿山开采发证等工作。下属单位,私矿老板送礼送物之事常有发生他都是一一拒绝。李华献称当时郴州、湘西、娄底等地私人老板,为了地质勘探项目、矿山开采发证,多次向他许诺办证成功给他送车送现金感谢。面对这些赤裸裸的金钱炮弹,李华献始终秉承公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从人民群众的立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向来者解释,地质勘探项目、矿山开采发证,必须要经当地乡镇、县市逐级审批上报,符合条件和正规手续,经集体研究,才能办理,他个人决计不能私自办理发证。

李华献说自己是一个从贫困山区受苦出身的孤孩,有幸生在新中国,是党和政府培养了他,他不能为了个人谋取私利忘本损害国家利益。如果不通过正规手续,私自办理矿山开采证,势必会乱采乱挖,一旦瓦斯爆炸矿区垮塌出了问题,自己要被判刑坐牢不说,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巨大经济损失都是无法估算的。尽管内弟骂他有权不会用,是一个“大蠢包”, 但李华献始终严格遵守各项党纪国法,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始终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期间有次他办公室发现不明款无法退回,李华献立即主动上交局政治部纪检组,交代前因后果,直接用行动守住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政治责任,守住他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

国家地质矿产部授予李华献优秀政治工作者荣誉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李华献从福与祸中认清“清正廉洁作表率”的重要性,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坚持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自觉抵制欲望和诱惑,守住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

1993年10月,李华献被评为地质矿产部优秀政治工作者,《中国地质矿产报》也刊登了他勤政亷洁的事迹,号召全国地矿系统职工干部向他学习。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李华献自幼酷爱读书写作。参加工作后,虽然业务很忙,而且野外作业时间很长,但他从未放弃写作,很多夜晚和假日,他将白天所见所闻用笔记形式记载下来,尤其是地质勘探活动中获取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他必定在当天做好详细记录,供日后科研之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撰写系列论文,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他出版有专著《地质勘探设计学》、《沉积矿产成矿规律探讨》、《地层划分标志》等。国家地质矿产部组织有关专家编撰相关书籍,特聘李华献担任研究员,总编。在他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地质图》、《图文地学》、《大地构造》、《全国重点矿产分布》等科技类书籍(供地矿,冶金,核工,煤炭等部门及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使用),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李华献因此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业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聘为学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研究员、客座教授。国家地质矿产部曾推荐李华献作为我国地质专家代表出席在英国召开的第二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他撰写的《东亚燕山运动(造山运动)》与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中国湘澧盐矿岩盐、石膏、钙芒硝以及国内煤,铁,铜,磷等沉积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讨》等学术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刊登在会刊(英文版)上。李华献本人被列入《世界地质学家名人录》、《中国地质学家名人录》、《中国科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等典籍中。他在从事地矿系统组织人事工作期间,主编有《理论与实践》、《中青年干部论文集》等书刊,被评为国家地矿部“优秀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

除了编著专业书籍之外,李华献笔触良多,涉猎广泛,范围有文学、历史、地理、方志、政治理论、医学等方面,而且学养深厚,具有一定的造诣。

李华献撰写的《中国湘澧盐矿》专著

他参与了《湖南旅游大观》、《安化县志》等志书的编撰,还将平时搜集的民间故事、奇闻轶事整理成文投寄给有关报刊杂志。他围墙之外所见所闻,撰写成调查报告、特写、散文等计800余篇。此外,还创作诗联2000多首,多次在国家级、省部级诗词大赛中获奖。他是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曾任长沙梅麓诗社秘书长。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文思敏捷,灵感旺盛,一章一句皆成趣,信手拈来尽美文。他的《诗文集选》汇编了他一生中的得意佳作,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回忆。情之所至,深沉而热烈,旷达而乐观,生动而精彩。

李华献还致力于中医养生方面的研究,在开展业余文学创作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医学典籍,订阅医学杂志,收集征理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信息、民间秘方等,编著了一部七十二万余字的《百岁秘诀》,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汇集了古今中外历代医家,养生家,名家及上千个百岁寿星关于健康长寿逾百岁的秘诀,内容包括长寿探秘、养生之道、精神修养、文化养生、运动养生、科学生活保健、食疗养生、药物养生、房事养生九个方面,紧紧围绕科学养生,通达健康长寿之道这一主题,集科学性,资料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十分难得,极为珍贵的养生保健指南。该书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出版界的四大好书之一,畅销欧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地区,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美国出版发行。

李华献多年来撰写的部分专著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和勤奋的人,天道酬勤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法则。李华献出生在战乱年代,生长于苦难不幸的家庭。但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少年刻苦求学,为后来的人生之路做了很好的铺垫。青年学成以后,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奋斗,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时期,他脚踏实地的奋斗再奋斗,排除了艰难,拨开了荆棘,迎来了掌声与鲜花。他无怨无悔的付出、付出再付出,青春才华大天地,毕生心血献中华。他用如椽的笔,写出了人生最美的诗篇,抒发了一个地质科学家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为他的璀璨人生点赞,喝彩!

采访李华献时他在办公室的近照

采访李华献时的近照

编辑:湘源地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