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该果已在地球上存活2000万年以上?
中华名人在线 2024-08-04 12:12:06 作者:zhhmrzx 来源:

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该果已在地球上存活2000万年以上?

中国人最早栽培猕猴桃

王佩良 张若彤

(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中华猕猴桃亦称羊桃、阳桃、藤梨、藤桃、毛梨子,是一种极具栽培价值的藤本果树,抗病虫害能力极强,容易管理,产量高,风味好,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深受各国政府和民众重视。美国称其为“中国醋栗”(Chinese Gooseberry),在加州大量种植,成立猕猴桃综合试验站和猕猴桃学会。新西兰称其为“基维果”(Kiwi Fruit),每年大量出口,垄断国际市场。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积极引种,不断扩大生产。猕猴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新兴栽培果树。据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全球猕猴桃属植物共有54个种、变种、类型,我国占52个,仅有尼泊尔猕猴桃和白背叶猕猴桃在周边国家特有分布。

一、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猕猴桃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原产地,我国考古学家发现距今二千六百万~二千万年前中新世早期的猕猴桃叶片化石,这可能是最早的猕猴桃化石。长江流域是中华猕猴桃的发源中心,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我国发现和利用猕猴桃的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即有文献记载。《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记载:“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苌楚是猕猴桃的古称。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隰有苌楚》注释:“苌楚,今羊桃是也。叶长而狭,花紫赤色,其枝茎弱,过一尺引蔓于草上,今人以为汲灌,重而善没,不如杨柳也,近下根,刀切其皮,著热灰中脱之,可韬笔管。”清代李调元《卍斋琐录》三:“羊桃,即《毛诗》之苌楚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对名为“苌楚”的猕猴桃已非常熟悉。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有将猕猴桃引种作为庭园绿化树种的记载。唐代诗人岑参在《宿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写道:“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这里首次出现“猕猴桃”的称呼,表明早在一千二百年前陕西秦岭太白山区的农户已用棚架栽培猕猴桃,并受到诗人欣赏。这也说明中国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历史比西方从中国引种栽培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唐代孟诜、张鼎在《食疗本草》写道:“藤梨寒,右主下丹石,利五脏,其熟时,收取瓤瓢和蜜作煎服之,去烦热,止消渴。久食发冷气,损脾胃。”“藤梨”即中华猕猴桃。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记载:猕猴桃“调中下气,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晚唐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写道:猕猴桃“又名猴骚子,蔓生,子如鸡卵,既甘且凉,轻身消渴。”

      两宋时期,学者对猕猴桃的性状和用途有了新的记载。北宋澧县医家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猕猴桃,今永兴军南山甚多,食之解实热。……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宋代蜀州名医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二十三记载: “猕猴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形似鸭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枝叶杀虫,煮汁饲狗,疗疡也。”其药效“止暴渴,解烦热”。宋代刘翰、马志在《开宝本草》记述:“猕猴桃味酸,甘,寒,无毒,主消渴,解烦热,冷脾胃动,泄澼,压丹石,下淋石热壅。反胃者取瓤和生薑服之。”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果实门·猕猴桃》记载:“洋州云亭山生猕猴桃,甚甘酸,食之止渴。”

      明清时期,猕猴桃植株得到广泛利用,植物学专著从形态、异名、经济价值等方面对“猕猴桃”多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猕猴桃的药用价值和得名原因,“猕猴梨、藤梨、阳桃、木子……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闽人呼为阳桃。”阳桃亦称“羊桃”,“时珍曰:羊桃叶大如掌,上绿下白,有毛,状似苧麻而团。”清代药物学家赵学敏在其《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猕猴桃甘酸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痔病等。”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在其园艺学著作《花镜》中写道: “猕猴桃一名阳桃,生山谷中。藤着树而生,枝条柔弱,高二三尺。叶圆有毛,花小而淡红。实形似鸡卵,十月烂熟,色绿而甘,猕猴喜食之。皮堪做纸,今陕西永兴军南山甚多。”清代旅行家陈鼎在其《滇黔纪游》记载:“羊桃藤取汁可胶巨石,它处断而胶处故。山中造石梁者,常以之相续,恒数丈,架空以渡,行旅往来无恙。”

      此外,清代各地方志对猕猴桃多有记载。康熙五十九年《江西志》记载:“造纸者取枝叶捣汁以分张。”光绪三十四年《奉化县志》记载,浙江出产以猕猴桃植株为原料的“藤纸”。光绪十八年《黎平府志》记载了猕猴桃“叶可以肥猪”。乾隆二十年《淳安县志》记载了“以糠粃贮藏果实,以催熟猕猴桃”的方法。清代,中国人开始将其作为果树栽培。浙江省黄岩县焦坑村有三百多年的猕猴桃历史。一棵栽种于1860年的黄皮猕猴桃树一直生长茂盛,1982年还产果六百多斤,甜美可口。在一百多年前,福建省浦城县古楼乡有一位农民叫张宝兰,他种植了多株猕猴桃,至今单株产果二三百斤。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是野生猕猴桃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猕猴桃树获得成功的国家。猕猴桃鲜果成熟期集中,成熟后容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山区人们说猕猴桃是“七天软,十天烂,半个月后烂一半。”中国人也许更喜欢吃李、梨、桃、苹果,因此未能将浆果型猕猴桃大规模开发成商品型水果。

二、近代西方人抢夺中华猕猴桃资源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洞开,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至,觊觎我国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

      1843-1845年间,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植物采集家福庆(Fortune)来中国苏、浙、闽、粤等地调查植物资源,他在浙江采集到野生猕猴桃植物标本,将其寄回英国。1847年,欧洲植物学家开始介绍中华猕猴桃。1874年,法国植物学家布来穷(Planchon)将中华猕猴桃命名为Actinidia Chinensis。

       清朝末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猕猴桃热”,猕猴桃成为各国商人追捧的珍贵果品,各色人士也掀起前往中国引种猕猴桃的热潮。1899 年, 英国一家著名花卉种苗公司派遣园艺学家威尔逊(Wilson)前来中国引种植物。他在湖北宜昌很快注意到这种花丛美丽、果实味美的猕猴桃果树,并将其介绍给在宜昌的领事馆、海关任职以及在当地经商、传教的西方人,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果实,认为其很像西方栽培已久的醋栗, 因此称其为“宜昌醋栗”。

       居住在江西九江、庐山的外国人也对猕猴桃着迷。精明的外国商人在牯岭和九江成立“达富公司”(Duff & Co.),将猕猴桃鲜果制成醋栗饼、醋栗酱,运往上海虹口,在商店出售,倍受欢迎。1900年,威尔逊在宜昌采集到猕猴桃种子,将其带回英国播种。种子发芽成功,但猕猴桃是雌雄异株,这株恰好是雄株,只开花不结果,被当作庭园观赏植物。

     1904年,美国引入中华猕猴桃植株,依然未结果,成为观赏植物,更没开发成商品型水果。就在这一年,猕猴桃在国外的栽培出现了新的转机。1904年,新西兰女教师弗雷泽(Fraser)从宜昌回国时带走一包猕猴桃种子。1906年,园艺专家阿利森(Allison)将这包种子播撒在北岛西海岸,居然长出三株猕猴桃,1910年首次开花结果。此后,布鲁诺·贾斯特(Bruno H. Just)繁殖了大量猕猴桃实生苗,从中选出优良品种,并以嫁接法繁殖苗木,向外出售,被果农称为布鲁诺猕猴桃品种。该品种主要优点是结果多,但果实偏小,不耐保存,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

      1924年,新西兰园艺家海沃德·赖特(Hayward Light)在实生苗中发现了优秀的新品种,命名为“海沃德”品种。该品种有许多优点,个头大,果形漂亮,酸甜适度,尤其是耐储藏,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存放30天。此后,新西兰育种专家持续努力,改良猕猴桃品种,在20世纪30年代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如果将采摘后的鲜果贮存于摄氏0度以及湿度高的环境中,使其处于“假死”状态,可贮存六个月不变质。需要食用时,用一种天然激素乙烷进行处理,很快即可成熟。

        水果商品化生产,取决于其是否能长期保存便于出口,这就是猕猴桃能否成功的关键,耐贮藏的特点使猕猴桃产业进入黄金时代。1940年,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已成规模,产量大增,在1943年开始销售海沃德猕猴桃。“二战”后,国际贸易恢复,便于猕猴桃水果出口。1952年,新西兰猕猴桃输往伦敦,受到消费者青睐,获利颇丰。1958年,新西兰农业部调查,认定Bruno、Abbot、Allison、Monty、Hayward等猕猴桃品系最具商品开发价值,Hayward因其果实最大、风味最佳、耐贮藏而被普遍栽种,用于出口。当时,新西兰人称猕猴桃为Chinese Gooseberry,即“中国鹅莓”。

1959年,为避开英国对以莓(berry)为名的水果征收高额关税,开始以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Kiwi)改称中国猕猴桃为Kiwi Fruit,并沿用至今,中国人则将其译为“奇异果”。海沃德品种统治全球猕猴桃市场60多年,一度达到80%的市场分量。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新西兰年产猕猴桃3300万公斤,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

      进入90年代以后,新西兰猕猴桃出口创汇有增无减,成为该国特色支柱产业,被誉为“绿色金矿”。

       澳大利亚、美国、丹麦、德国、荷兰、南非、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争相引种,开始大规模栽培猕猴桃。俄罗斯园艺家米丘林于1909年从中国引进各类野生猕猴桃种子、插条和植株。他采用嫁接技术,培育出五个猕猴桃新品种,其中耐寒品种的根系可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成为俄罗斯北部种植猕猴桃的重要品种。猕猴桃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美国植物育种学家布尔班克在其著作《如何培育植物为人类服务》中写道:“中国有一种土著植物叫猕猴桃,好像葡萄树,果肉鲜绿色,种子像草莓种子,果皮薄,有一层绒毛,像桃,生吃可口,煮熟时也好吃。它一输入就受到美国人的欢迎,称它为品质无匹的水果。”新西兰园艺家拉斯弗德在《未来猕猴桃的道路》一书中指出,“这种奇异而耐藏的果树产品具有每英亩高达一万美元的收入,人们对它的需要量逐年增加,总是得不到满足,可以说它是园艺上的奇迹。”

三、新中国猕猴桃栽培事业发展

       新西兰人从中国引种栽培猕猴桃,后来居上,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墙里开花墙外香,并反过来打入中国市场,大获其利,令人唏嘘。

      解放后,中国急起直追,猕猴桃的栽培与研究取得长足进展。195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园开始引种栽培猕猴桃。1957年发表的《猕猴桃》是我国第一篇猕猴桃专题文献。1958年以来,中国开始对猕猴桃重点产区进行资源调查和加工利用的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16个省区,其自然分布的北界是秦岭—伏牛山向东南延续到大别山和天目山一线,南达广东和广西南岭山地,大致在北纬23-34度的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以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湖南西部武陵山区最多,其次是鄂西、赣西、桂北、闽北和皖南地区。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园艺学家以嫁接、扦插的繁殖方法,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但新西兰的绿色果肉“海沃德”品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1985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在江西省武宁县发现优秀野生猕猴桃植株,从中选育出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其商品名为“金桃”,海沃德一统天下的局面才得以改变。此后,专家从四川和湖北的野生中华猕猴桃中选育出红阳、楚红两个品种,因富含花青素,果心部位显露出鲜艳的红色,红色果肉的中华猕猴桃也异军突起。此外,还有狗枣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两者个头小,果皮光滑无毛,如同大枣,未成熟时果皮为绿色。狗枣猕猴桃成熟时淡桔红色,并有深色纵纹,软枣猕猴桃成熟时果皮呈现绿黄色或紫红色。

      2004年,湖南吉首大学开发出“米粮一号”新品种。在未来,商品猕猴桃果肉颜色将呈现绿、黄、红三者鼎立之势。中国建立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已成为支撑世界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平台。

      2004年,中国猕猴桃产量40.9万吨,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猕猴桃出口少,2007年仅占全球猕猴桃出口的2%。世界猕猴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且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作为猕猴桃原产国及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出口份额却很低,出口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1/4,猕猴桃进出口贸易陷入“国内国外两重天”的尴尬境地。如何发挥中国猕猴桃的资源优势和产量优势,扩大猕猴桃出口,已成为中国猕猴桃产业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猕猴桃用途广,前景无限

       猕猴桃全身皆宝,功用繁多。一是药用。历代本草对猕猴桃果的医用价值多有记载。概括来说,猕猴桃其味甘酸、性寒,具有生津润燥、调中理气、解热除烦之功效。现代医学证明,猕猴桃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便秘、高血压、失眠、皮肤病、烧伤以及因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医学界还发现其也是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辅助食品。民间有秘方,猕猴桃干果二两煎汤服用,可以健胃消食。

       《中医大辞典》对猕猴桃的果实、根、叶及藤中汁液均作了详细阐述。经常服用猕猴桃鲜果和汁液,可以防治心血管病、尿道结石、肝炎、麻风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病等。其根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利湿的功能。其根或根皮入药,性味苦、涩、寒,有清毒利湿、祛风活血消肿之功用,主治肝炎,水肿、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产后缺乳、胃癌、乳腺癌,也治疮疖、瘰疠、跌打损伤。如用猕猴桃根四两加红枣十二枚,煎汤当茶饮用,用以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其鲜叶可止外伤,还可入药,和酒糟、红糖配制后可治乳痈。鲜叶和少许石灰配制后可治烫伤。

       二是食用。猕猴桃果实多汁,含有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等有机物以及钙、硒、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香蕉、菠萝、苹果等水果的混合口味,甜酸爽口,风味特佳。猕猴桃鲜果除了可以生食外,还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罐头食品,如猕猴桃果酱、果干、果粉、果汁、浓缩果汁、果脯、果晶、糖浆、糖水罐头和猕猴桃果酒。这是从事高空、高山、高原、潜海、采矿、冶炼等特种工作人员以及老弱、妇婴、伤病人员特需的滋补营养佳品。加工后的果品仍保持其原来风味,营养成分未损失。我国以猕猴桃为原料生产的宴宾酒、仙桃酒色泽橙黄,晶莹醇香,畅销国内外,蜚声世界。猕猴桃种子细小,形似芝麻,每个果实含种子200-1200个,千粒籽重1.3克,含油量35.6-62%,可榨出黄色透明的干性油,既可食用,也可制造肥皂、油漆、涂料等。猕猴桃也是一种木质藤本油料作物。

      三是其他用途。猕猴桃根可加工制作成农药,防治毁坏农作物的菜灯蛾幼虫、茶毛虫、稻螟虫、稻苞虫、猿叶虫、蚜虫、菜青虫和椿米郎等害虫。其叶富含蛋白质和淀粉,是饲养家禽家畜的好饲料。其叶茂枝秀,硕果累累。其花白里透黄,美丽芳香,既有观赏价值,堪作凉棚和花架的绿植,也是优质蜜源植物,还是提制香精、香料的原料。其藤茎髓部含有大量骨胶质,用水浸出胶液后,配制成一定浓度,是造纸的良好原料,尤其是制作打字蜡纸和手工宣纸的天然粘滑剂。这种胶液还是印染、纺织、塑料、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是优良的粘结剂和建筑材料,其粘性大,抗风化性能强,用其拌和粘土、砂、碎石铺设马路,涂刷墙壁,修建运动场、晒谷场、公路磨耗层等,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干燥防潮、富有弹性、光亮美观、经久不坏等优点。

        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品种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作物基因宝库,加强对猕猴桃的栽培和利用,极具战略意义。英语MONKEY即“猴”的意思。根据糯文糯语英汉同文解读,MONKEY即来自“猕獶狔犺猗猿”六个汉字,每个汉字一种犬猿科动物。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西方文明与中华文化的源流传承关系。

作者简介:王佩良,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糯文糯语英汉同文馆创造人,世界智慧科学院成员。张若彤,女,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