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神州锦心融
——陪同周志军等一行谒拜濂溪故里学习札记(三章)25首
七溪山人
第一章
(一)
穿越塔山望九嶷,都庞岭地梦魂依。
楼田览翠窥道山,清塘圣脉有濂溪。
北宋五子谥元公,理学鼻祖周敦颐。
万世宗师迹秘探,功盖孔孟之间矣。
(二)
吾道南来寻濂溪,谒拜祖居梦魂归。
朱熹尊称六先生,北宋儒家显祖威。
世人皆知《爱莲说》,还有敦实《元公集》;
(三)
童年敦实暖意浓,舅父郑向启鸿蒙。
漫话龙图阁学士,聪慧仁孝喜心中。
雁城西湖凤凰亭,悟道参禅醉莲容。
天圣七年奔月岩,专心读书沐惠风。
(四)
朝廷恩荫喜有缘,郑向爱侄照清轩。
敦实就此作主簿,景佑三年娶陆氏。
(五)
景佑四年惹人牵,敦实随迁丹徒县。
不到一年时间里,至亲相继驾鹤仙。
舅舅母亲逝世后,安葬润州眠九泉。
为母鹤林寺守丧,期间见过范仲淹。
(六)
嘉佑元年作中舍,长子周寿绕膝前。
儿子不到一岁时,陆氏病故苦难言。
(七)
嘉佑四年太常丞,蒲公宗孟感慨深。
投缘交谈周敦颐,合州三日爽精神。
崇高正大天地理,旷达潇洒语句惊。
翌年婚嫁妹蒲氏,生子周涛砺后昆。
(八)
周氏族谱耀眼明,焘公后裔远扬名。
破塘祖莹祭薄记,始祖周茂世代铭。
代代相传宝祐桥,有名有姓有树人。
二十一世传恩来,造福苍生天下闻。
第二章
(九)
县令敦颐在郴州,兴教办学写春秋。
识周“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结朋友。
(十)
王公安石崇敦颐,相见恨晚喜扬眉。
别后忘了吃和睡,倾慕感慨遐绪飞。
风清月明迎稀客,双方思想悟新奇。
绝学是继惟先生,穷原太极仰濂溪。
(十一)
文朋诗友抒豪情,兴之所致天地惊。
一起游玩挥笔就,千古绝唱爱莲铭。
(十二)
天道人道性本诚,天人合一伦理明。
教人向善修德业,六经为主开明陈。
注重启发强自学,尊师重道为立人。
立人之道仁与义,万民感化礼乐情。
(十三)
太极图说动生阳,静而生阴韵味长。
一动一静互为根,无动无静佛生光。
不动不静物不通,神妙万物说阴阳。
妙合而凝生万物,变化无穷永流芳。
(十四)
无欲故静贮笔端,至诚至善仔细看。
天下之众仁义道,本在一人耀宇间。
(十五)
大顺大化不见迹,万一各正小大定。
(十六)
太极本原于无极,阴阳统一于太极。
五行统一于阴阳,春夏秋冬窥四季。
第三章
(十七)
诚心一立立人极,万物资始宇宙体。
乾道变化正性命,巧妙凝合男女奇。
变化无穷万物中,人得天地秀灵气。
无形无象五行中,太极无极耀神威。
(十八)
仁育万物仁义修,文以载道笃实酬。
至诚刚柔明善恶,天地和顺静中收。
尊师重道师道立,中正明达易风俗。
贤者得学美与爱,日月光明绩可讴。
(十九)
璀莹白石位东麓,不同变化景物缠。
西头一弯“残月”见,形似蛾眉下月弦。
再往前走看月亮,像镰像船缺而圆。
(二十)
皓月岩洞锦心融,望月向前誉声隆。
由圆而缺蛾眉弯,上弦月变心目中。
周公敦颐十四岁,筑室月岩读书攻。
悟得“无极而太极”,光照大地华夏风。
(二十一)
北宋理学,鼻祖敦颐;
上承孔孟,下启程朱;
心性义理,阐发精微;
孔子而后,元公破暗。
(二十二)
风节慈爱,吏治彰彰;
千百年来,士率其教;
吏思其威,民怀其德;
沧桑变迁,薪火相传。
(二十三)
谥号宁宗赐,敦颐称“元公”;
理学开山祖,从祀孔子庙。
(二十四)
中华文明岁月悠,璀璨历史久长留。
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历经数个学术稠。
漫漫思想长河中,繁荣产生儒释道;
还有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学说。
(二十五)
古代华夏鸿篇中,浩如烟海话不空。
典型名人二十五,老子孔子与庄公;
孟子荀子韩非子,董公仲舒与王充;
何晏王弼与韩愈,敦颐程颢程颐公;
朱熹九渊王守仁,李贽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与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
思想大家一大批,还有鲁迅列其中。
周公敦颐位十二,璀璨寰宇唱大风。
注:庄公,即庄子;九渊,即陆九渊;宗羲,即黄宗羲。
2024年10月7日,有缘陪同周志军、龙红梅、谭卓越一行,谒拜周敦颐故里,参观纪念馆,遂作学习札记。
2024年10月12日 整理 于长沙清水塘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