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氏头条】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中华名人在线 2024-11-09 14:22:27 作者:zhhmrzx 来源:

【卓氏头条】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卓氏宗亲网

卓氏宗亲网为全国最大的卓氏文化传播平台,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卓氏宗亲网"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卓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卓氏宗亲交流。网聚天下卓氏,传承卓氏文化,传播卓氏正能量。

头条文章:

最新卓氏教授名录汇总

最新卓氏公务员汇总

【卓氏头条】卓氏全国人民代表名单汇总

【卓氏头条】卓氏往届高考状元汇总

【卓氏头条】全国卓氏政协委员名单汇总

【卓氏头条】卓家哪位高手编的,太有才了!卓家人看完一定要转哦!

【卓氏将军】 海军少将卓怡新:南海寸土不丢、寸海不让

2018年12月16日下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富力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卓氏宗亲代表350多人到会参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港澳台及省外宗亲150多人应邀出席,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领导和20个姓氏委员会负责人莅临指导,与会嘉宾、代表共550多人。
下午三时许,首先由名誉会长卓新荣致欢迎辞并宣布大会正式开始。在鸣炮奏国歌后接着进行换届程序,即省总会秘书长俞黄聿宣读《关于同意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换届的批复》,本会会长卓鹏做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顾问卓文彬做《章程》修改说明,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卓福英做财务工作报告。经与会代表审议,鼓掌通过了上述报告、说明和第二届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领导班子成员名单。换届议程结束后,举行了庆典仪式,即当选会长卓鹏发表连任感言;省总会会长庄奕贤作重要讲话;省总会副会长兼柯蔡委员会会长蔡干豪、新加坡卓氏总会会长卓福源、广东汕尾市卓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卓远航、台湾彰化县原县长卓伯源、全国人大常委卓新平分别致贺辞;主席台领导与嘉宾共同为第二届委员会荣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颁发聘书。
当晚七时许,大会举办盛大答谢宴会,款待与会嘉宾和宗亲代表。席间,安排了歌舞、沙画制作、民乐演奏等助兴演出和书法作品、贺匾赠送仪式;第二届委员会主要领导为部分捐款宗亲颁发了《荣誉证书》;理事长卓新荣为本省8名特困宗亲颁发了慰问金和1名在读博士生颁发奖学金。晚宴自始至终洋溢着“天下卓氏一家亲”的氛围,现场热闹非凡,高潮迭起,人头攒动,推杯换盏,互表敬意,共诉衷肠,在全场同唱《爱拼才会赢》的歌声中结束。
这次大会既是我会新老交替的重要会议,又是海内外卓姓大触合的盛会。参会宗亲涵盖地域之广,人数之众,规格之高,均系前所未有。在与会代表、嘉宾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开得圆满成功。同时,标志着新一届委员会开始扬帆启航,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 ------大会秘书处

福建省卓氏委员会会徽

各地宗亲代表陆续抵达会场,合影留念,佩戴“卓”姓胸章并在签名墙上签字留念

会场全景

下午三时许,首先由名誉会长卓新荣致欢迎辞并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鸣炮奏国歌后接着进行换届程序

省总会秘书长俞黄聿宣读《关于同意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换届的批复》

本会会长卓鹏做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

顾问卓文彬做《章程》修改说明

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卓福英做财务工作报告

省总会会长庄奕贤作重要讲话

省总会副会长兼柯蔡委员会会长蔡干豪致贺辞

新加坡卓氏总会会长卓福源致贺辞

广东汕尾市卓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卓远航致贺辞

台湾彰化县原县长卓伯源致贺辞

全国人大常委卓新平致贺辞

主席台领导与嘉宾共同为第二届委员会荣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颁发聘书

晚宴开始前理事长卓新荣率第二届班子成员亮相并祝酒

晚宴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书法作品、贺匾赠送仪式

第二届委员会主要领导为部分捐款宗亲颁发了《荣誉证书》

理事长卓新荣为本省8名特困宗亲颁发了慰问金

理事长卓新荣为在读博士生颁发奖学金

共同高歌,祝愿“天下卓氏一家亲”!

晚宴部分嘉宾合影

福建省卓氏简介:
卓姓入闽始于晋朝,东汉时褒德侯卓茂公之裔孙卓祎,字子矜,晋惠帝时(公元290~306年)官任弋阳太守,卓祎之子卓宏公(一说卓简公),西晋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任晋安郡守,赐大中大夫,致仕后定居福州乌山余脉闽山小丘(现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闽山巷),人称“闽山卓”,开创福建乃至于海内外卓氏基业,枝繁叶茂,子孙遍布五湖四海,是中华卓氏大宗。卓宏公为中原卓姓南迁开基置业的入闽始祖。
卓宏公十六世孙卓隐之公,为莆田卓姓开基祖,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任莆田县令,后裔枝繁叶茂,瓜瓞绵绵,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乃至东南亚等海外各地。
卓隐之公七世孙卓佑之公,字长吉,侯官县人,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甲戍进士,官推官,后封户部仕郎。平生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果著灵异乡人,里人在其所立庙祀之,号应公大夫,后人奉祀为闽山庙神。闽山庙即福州三坊七巷里的“闽山卓公祠”。宋高宗景炎年间,被敕封广利侯。宋理宗,敕赐二道,端平二年,敕福州灵应庙广利侯,特封广利威显侯。明追封镇闽王。明王应山闽山祠避暑诗曰:“选胜为三伏,言过里社中。山寒泉有白,林密日无红。我辈能歌雪,神君数借风。虽非河朔饮,不放酒杯空”。
隐之公之十一世孙卓荦公携儿带孙于宋年间迁居广东海陆丰开基创业,经过800多年的迁徙繁衍,海陆丰卓氏枝繁叶茂,族兴宗旺,卓姓人口达十多万人,是中华卓氏大宗。
卓隐之公十五世孙卓得庆公,字善夫,号乐山,生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3月12日),莆田人,宋理宗壬辰科(1232年)进士(比文天祥早八科),知德兴县,有治绩,历官秘书郎、著作郎、兵部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因忤逆当时奸臣贾似道,被贬出牧漳州。宋端宗景炎二年,特旨授右文殿修撰、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1279年元兵逼进兴化城,得庆公并两子被执死于难,为南宋尽忠,嗣后名人黄仲元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忠孝父子”。流传于世。
得庆公幸存后裔,有的迁居福建宁化后转徙广东惠州海丰县开基衍传。
卓隐之公裔孙卓晚春,明嘉靖年间莆田一大奇人。出生在醴泉里柳营村一贫穷人家,三岁丧母,七岁丧父,是一个苦命的孤儿。好心肠的姑母将他带到北高南渚林扶养。晚春自小聪明伶俐、智力超常,无师自通,能吟诗作对,善草书,神于算法,预言极灵验,人称“卓小仙”,民间传说他后至杭州净慈寺得道成仙。今莆田秀屿营边村有“卓午祠”(三教祠),祀奉卓晚春、林龙江、张三丰三位神仙,系卓、林两姓共有宗祠,也是卓真人讳晚春纪念馆。
卓禄美公(一说系卓宏公之裔孙),在王审知入闽主政后镇守福地造县立门,居福州米仓前依仁坊,后裔繁盛,成为当时福州的望族。
卓武公(一说糸卓宏公之裔孙),唐咸通时(公元860-874)官居中郎将,入闽督守泉州银同邑(今同安),后裔子孙遍布泉、漳、厦等地。尤以泉州南安为最,卓姓人口九千二百多人。
总之,卓宏公的祖居地福州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闽山巷 “闽山卓公祠”,是我们卓氏共同的先祖祠宇,卓宏公是南方各地宗亲的共同祖先。福建是南方各省、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卓氏的发祥地和迁徙各地的中转站。经过1700多年的迁徙繁衍,卓姓人口遍布八闽大地。据统计,福建省卓姓人口总数约十万人,分布于全省9个设区市的88个县(市、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会议前部分花絮记录

大会纪念品(“卓”纪念徽章、嘉宾佩牌、纪念礼品“白茶”、大会文件资料)

各地卓氏宗亲代表夜游闽江

各地卓氏宗亲代表在闽山巷卓公祠遗址合影留念,以示卓氏团结一致申建“闽山卓公祠”遗址


各地宗亲代表在闽山卓公祠遗址了解卓氏入闽始祖的历史和源流!

会议主题:同心同德同宗同源、念祖念宗念先贤、同源同德同发展、同根同族同梦想!

各地宗亲代表在主会场合影留念:

部分宗亲留言祝贺:

卓学霖-福建省卓氏委员会秘书:

各位兄弟姐妹,感谢您们对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的厚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是经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福建省民政厅批准于2011年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卓氏委员会带领福建省九万多宗亲因"卓"而结缘,为卓氏加油、为卓氏喝彩,天下

卓双飞宗亲:

祝;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祝卓氏家人,能平安凯旋归来

卓尚玉(湖南慈利县):

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祝卓氏委员会带领全省宗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卓氏加油、为卓氏喝彩!

祝福建卓氏委员会选举圆满成功!

卓添松广东平远德宣公二十二世孙:

虽为未能参加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代表会略感遗憾,但在群中得知盛况而振奋。特发习作记之:

世界宗亲聚一堂,

复兴大事共相商。

齐心发展创宏业,

褒德门前耀旭光。

姓氏虽微义气强,

人才出众性忠良。

王孙冶铁人嗟慕,

卓茂淳固帝颂扬。

悲壮乐山惊大地,

忠贞卓敬感燕王。

时逢盛世催群彦,

褒德家声再鼎昌。

卓孟辉德宣公二十二世孙:

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祝卓氏委员会带领全省宗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卓氏加油、为卓氏喝彩!

卓礼庆(广西柳州)

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祝卓氏委员会带领全省宗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卓氏加油、为卓氏喝彩!

祝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卓崇豪:温州

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祝卓氏委员会带领全省宗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卓氏加油、为卓氏喝彩!

浏阳 太平人寿 卓达人

《赴闽参加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有感》

首次赴闽西河堂,

宗亲为筹会议忙。

各地族贤齐奔至,

共祝卓氏耀辉煌!

湖南浏阳卓达人题

2018.12.16日

卓安华 尚 湖南岩泊渡

衷心祝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卓帝荣 深圳 粤西

"东汉家声远,西河世泽长;卓氏一家亲,兄弟手足情;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并祝大会万事顺利圆满成功!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集卓氏智慧,聚卓氏力量。为卓氏大族之事业共献良策,再铸卓氏之新辉煌"!祝卓氏精神永存!祝卓氏力量永固!《粤西吴川市卓氏宗亲理事会卓帝荣敬贺》

致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

第二届代表大会贺信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筹委会,以及筹委会各位宗亲:

大家好!

首先,恭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卓氏委员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定于2018年12月16日隆重举行,诚属可喜可贺。我们谨代表四川省三台县卓氏宗亲予以诚挚祝贺,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举行。

确因工作和时间原因,而未能躬逢盛会,我们向大家致以歉意,也深感遗憾。

常言道,木有根,水有源。我华夏民族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的发祥过程,自然也就有每一个华夏子孙慎终追远的根据。贵会自成立以来,既有对卓氏先贤的丰功伟绩的崇敬和颂扬,也有敦亲睦族,团结亲情之作用和意义的充分发挥。

我们相信,贵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的召开,一定会进一步促进所有华夏儿女,尤其是卓氏儿女对我卓氏先贤事迹的认识,也会为我中华增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卓氏宗亲联谊平台的发展,为卓氏联谊交流、研究卓氏文化、弘扬卓氏精神提供更新更好的机遇;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卓氏团结,发扬卓氏传统美德,敦睦宗亲,共创美好前程,造惠宗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贵会及其他我卓氏宗亲会、研究会等组织的成立及良好运作,正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三台县宗亲对贵会的工作表示祝贺和钦佩,并再次预祝大会顺利召开。祝全体与会代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同时,也真诚地欢迎各位卓氏宗亲莅临三台指导工作,欣赏古梓州的山水人文,品尝古潼川的美酒美食。

三台县卓氏宗亲代表:卓庆云

秘书:卓煜山

2018年12月14日

因篇幅有限,请各位宗亲在留言区留言,小编将缜密筛选展示分享给更多的卓氏宗亲!

本期信息来源:

八闽卓氏微信公众平台 秘书处

卓乃旭(廉升)

卓小华

本期资料审核:大会秘书处

编辑发布:卓氏宗亲微信公众平台

卓(拼音:zhuó)姓乃人名之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7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56位。卓姓亦汉族大家庭中一古老姓氏之一;卓姓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秦破赵后,迁卓氏于蜀之临邛(今四川邛崃),后其冶铁治富,富至僮千人。其后有卓王孙,卓王孙之女便是千古流芳的卓文君。

姓氏源流

系三皇五帝,炎黄之黄帝后裔。黄帝姬姓名轩辕 ,约生于公元前2674年,至今近五千年。据有关资料考证,黄帝之三十六世孙楚威王熊商次子公子卓(即楚槐王熊槐之弟)之孙卓滑, 时任楚考烈王熊元朝之大夫,以祖之名为姓,是为卓姓之起源。

卓姓起源有五: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春秋末期晋国瓒侯声远,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卓声远,在《中华卓氏源流》中记载:“卓得姓于周都镐洛地,属陕巩是也。周襄王二十年晋匡至周天子,命瓒侯声远附之无何魏,斯分晋别西郡,卓旺于此郡斯名焉。”西郡,亦称卓邑(今山西汾阳)。

在卓声远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分封的地邑名称为姓氏,称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春秋时期燕昭王长子瓒侯声远,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卓同,在明天启四年古谱序中记载:“一世祖姬质成,燕昭王长子,本姓姬,封于涿,质于赵。二世祖公曰同,赵国中大夫,为避秦仇,改涿为卓姓。三世祖……(八世)茂公,汉光武帝为太傅,封褒德侯。”

战国时期,姬同为肇国中大夫,后来为避秦国因荆柯之事引发的屠杀燕国贵族之难,改以父亲姬质成封地“涿”的谐音字“卓”为姓氏,称卓同。

在卓同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改谐音字为姓氏,称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西周国初期周武王属下功臣卓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卓异,在明天启四年《古谱序》中记载“周武王功臣,将地满星,耆定后,擢封卓异。厥派又流入荆楚,为楚威王。有公子卓者,厥后子孙,遂以卓为姓焉,后裔多居宛城。”

战国时期,楚威王熊商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卓,传至其后代卓滑,以祖字为姓,称为卓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卓氏正宗。

据典籍《战国策·楚策》中记载,“卓,楚大夫卓滑之后。”在典籍《战国策》中,记载了齐国大夫明来劝卓滑主动出击秦国的事:“明之来也,为樗里疾卜交也。明说楚大夫以伐秦,皆受明之说也,唯公弗受之也,唯公弗受也,臣有辞以报樗里子矣。”不过,卓滑是个慎重处事之人,并没有听从齐明的建议。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注明,卓氏望出西河,即今山西省阳城地区。卓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卓(熊卓)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卓克氏,亦称卓穆克氏,世居浩齐特(今河北张家口赤城县独石口外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k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卓氏、童氏、王氏等。

⑵.蒙古族卓尔特氏,亦称周尔那德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t Hala。后多冠汉姓为卓氏、周氏等。

⑶.蒙古族卓启斯氏,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cis Hala。后多冠汉姓为卓氏。

⑷.蒙古族卓巴鲁特氏,亦称卓巴鲁忒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balut Hala。蒙古族卓巴鲁特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卓氏,满族卓巴鲁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冠汉姓为卓氏。

⑸.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gut Hala。后多冠汉姓为卓氏、朱氏、周氏、康氏等。

⑹.蒙古族卓尔和沁氏,亦称朱嘎沁氏,以地为姓,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hecin Hala。后多冠汉姓为卓氏、钱氏等。

⑺.蒙古族卓齐楚布特氏,世居洪果和硕(今黑龙江下游俄罗斯境内亨滚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cicubut Hala。后多冠汉姓为卓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王族的后裔。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汉名臣传》记载:

⑴.满族绰罗氏,亦称绰络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卓鲁部,以部为氏,满语为Colo Hala,汉义“名号”,世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演变为蒙古族卓多穆氏,通古斯语为“Jodomu”,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卓氏、罗氏、陶氏等。

⑵.满族卓特氏,满语为Juwete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卓陀部,以部为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义州(今朝鲜新义州“义州古城”)、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所冠汉姓为卓氏、赵氏、富氏等。

⑶.满族卓佳氏,满语为J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地广泛,后多冠汉姓为卓氏。

⑷.满族卓津氏,亦称卓晋氏,源出辽国、元朝时期女真旧部姓氏,以姓为氏,满语为Jogin Hala,汉义“马嚼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卓氏。

⑸.满族卓显氏,满语为Josan Hala,世居雅尔浑费颜(今辽宁抚顺东部),后多冠汉姓为卓氏。

⑹.满族卓奇氏,满语为Joci Hala,世居界凡(今辽宁抚顺李家乡界藩山)、黑龙江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卓氏、齐氏等。

⑺.满族卓克佳氏,满语为Jokgiya Hala,世居雅尔湖(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萨尔浒风景区”),后多冠汉姓为卓氏、佳氏、柯氏等。

⑻.满族泰楚噜氏,亦称太楚鲁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满语为Taicuru Hala,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音楚(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南部波谢特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卓氏、楚氏、邰氏、卢氏、改氏、泰氏、鲁氏等。

得姓始祖

卓滑、卓声远、卓同、公子卓(熊卓)、卓异。

迁徒分布

卓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四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7%左右。秦汉时除此支卓姓播迁外,卓滑之后亦有北迁于河南南阳与山西离石一带,后来昌盛为卓姓南阳郡望与西河郡望。东汉时南阳卓姓家世显赫,风光无比,极大的壮大了卓姓南阳郡望的声名,汉光武封卓茂为褒德侯,卓茂长子卓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徙封为泛乡侯,崇子□,□子诉,诉子隆世袭,后因卓隆无子而国除,但卓姓繁盛于南阳之情景不言而喻。三国时有吴人卓恕见诸史册,表明卓姓已繁衍于长江以南的江苏境,后逐渐播及今安徽、浙江、湖北等南方省份。卓姓南迁至广东时间较早,大约发生在东晋时期,《崇正同人族谱》载有:“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炜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是为卓姓南迁广东之极好凭证。隋唐两代,卓姓广布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诸省,唐末五代时,卓姓再次大规模南迁,今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均有卓姓人家。宋代时卓姓已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他们分布于今浙江瑞安、临海,福建长乐,莆田、怀安、福州、永春、建瓯、南安,四川邛崃,成都,江苏苏州,广东南海等地。元时广东一支卓姓播迁于广西藤县。明初,山西卓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河南一支乃始迁祖卓隗之后,迁至古澶州(今濮阳市)王助乡后漳肖村。濮阳县、长垣、民权、内黄等地卓姓均由此迁出。明末满清军队屠川后,有两湖之卓姓入填今四川、重庆。历明清两代,卓姓逐渐播迁到了西南之云贵,东南之台湾,西北之甘宁以及东北三省等地,并有卓姓远播越南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如今,卓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福建、广东、陕西等省多此姓。卓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五十六位。

湖南

炎陵洋岐卓氏明末自江西樟树镇迁霞阳乡红南洋岐村。

平江东乡徐家洞卓氏始迁祖自乾公,清乾隆元年(1736)自广东平远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730人。

慈利卓氏始迁祖汝周公,讳太岳,字承宗,原籍江西丰城,任湖广岳州营游击,宋靖康元年,金人南侵,不克归里,遂寄籍慈利天门山,生休述、休福,述公世居慈利,六传至子成公,生文德、文庠。福公子字虎回原籍,五传至永熙,明太祖时奉命南征,亦居慈利。三支各述有谱,文庠支谱修于清光绪32年(1906),永熙支谱修于咸丰9年(1859),文德支十传衍为隆、江、海三房,谱分别修于1931年、1930年、1929年,1997年文德、文庠、文熙三支合修。至1948年,全族人口12000余人,总祠位于东岳观,于城门皇家台、杉木桥、赵家铺等处建有支祠。本族名人卓康宁,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卓炯,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宗派:汝休字本重。永熙公支谱宗派(旧号军家):联美绍同启,光达显呈名。文庠公支谱宗派:子文福添甫,单一及自登,尔朝之先启,光达显成名。文德公五代下思敬公支谱宗派:子文权景江,思贞两荣大,廷单之自启,光达显成名。文德公五代下四贞公支谱宗派:子文权景海,思单及荣大,世双之自启,光达显成名。思恭公支谱宗派:子文权景海(隆),思宽两荣大,廷单学自启,光达显成名。雍正各房合派:崇仁尚志德,儒林家国珍,膺祚茂昌远,永吉万年春。合派后增派:乾元开绪运天长,坤道敬宗传益芳,书典超群诗易礼,克修宏业锦秀香。1928年新增派:亚夏环球为首祖,楚熊衍庆广绵延,汲湘饮茹恢鸿绩,强胤端资孙象贤。

广东

潮汕卓氏——晋翁晋华兄弟元代落籍峡山

潮汕卓氏大都来自福建莆田。莆田人卓晋翁、卓晋华兄弟于元代(1279-1368)由莆田迁徙入潮,落籍潮阳县大宅(今峡山镇)。传至他的孙子卓西河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分创惠来都东安(今惠来县惠城镇)。卓西河长子卓良朋、次子卓良友后来又迁居陆丰曲清、华美另创基业。峡山大宅第10代裔孙卓登凤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分居上家村(今峡山镇)。至清朝中叶,大宅卓氏裔孙再分居竹山都华阳、华东(今河溪镇)。潮汕卓氏人口约1.86万多人。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约1000多人;潮阳区1700多人,分布,铜盂、河溪、海门、棉城等镇;潮南区5000多人,聚居峡山、两英等镇;澄海约500人,分布新溪等镇;南澳约100人。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约400人。揭阳市区1000多人;揭东约100人;揭西常住人口约2000人,分布东园镇月湄村;普宁1000多人,分布流沙、洪阳、大坝等镇;惠来3000多人,聚居惠城、神泉等镇。潮州湘桥区约800多人;潮安2000多人,分布东凤、庵埠镇;饶平2000多人,分布汫洲,黄岗等镇。

海陆丰卓氏--南山公祭祖 ,海丰县可塘镇联金,等

闽台

卓姓为宋初迁入莆田,居兴化县。南宋诗人刘克庄撰《卓推官墓志铭》曰:“卓氏讳先,字进之,共先自扶风,徙闽居于莆。”

莆田卓姓首登科第者为卓厚,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及第,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转承议郎尚书,吏部员外郎。李俊甫《莆阳比事》载:“卓厚,字德载,兴化(今游详)人,擢熙宁第,崇宁间历官台省转承议郎而卒,朝廷官其一子。”卓厚与莆邑名流徐铎、徐锐、方会、林豫、陈觉民等同科,登宋熙宁九年徐铎榜进士第,官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转承议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卓氏家族到卓成童时迁入莆田城关梅峰居住。卓厚从侄卓先,宋光宗绍兴四年特奏名进士,官龙溪主簿、永庆军节度推官、广州增城县丞、新会县令、建宁军节度推官等。卓厚玄孙卓得庆,字善夫,号乐山,宋宁宗开熙生,理宗绍定五年登徐元杰榜进士第,官历道州教授、德兴知县、漳州知州、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大理少卿致仕,归莆。南宋景炎二年,元兵攻兴化城,卓得庆与子卓规、卓权协助陈文龙、陈瓒守城,城陷被执,被杀。入元后,卓姓家族四处逃难,隐匿他乡。明代,有卓晚春,东峤渚林人,先引导林龙江放弃功名倡建“三一教”,后成为“三一教”的积极推动者。卓迈,明万历三十一年乡试考取举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及第;官太仆少卿;卓天赐,明景泰五年进士及第,官贵州按察使,为一时能吏;卓斯义,清雍正七年乡试考取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及第;官桂阳知县;兴化县南广业里萍湖古代建有一座“萍湖祖庙”,祀卓氏仙人,宋朝廷封为“忠顺圣侯”。《游洋志》记载:“旧传萍湖卓氏习巫术而得秘法”。说明古兴化县早在宋代已有卓姓家族居住。

有明一代,福建卓氏族人迁徙至台湾者,现多居住在台湾的台中县(梧栖、清水、大甲)、桃园县(观音)、彰化县(田中)、台北县及台北市等地区。卓姓人口数全台湾地区排序第64位。莆田市近1万4千人,排序第39位。

宁德市屏南县屏城乡坑头村,全村人口一千余人,卓氏有几百人,该村还有辈份诗,“清连立正堂”,每个男性出生大体取名依辈份诗来取,女性则不用遵此规则。寿宁县清源乡清源村,以卓姓为主,族人近1500。

河南

古澶州县城(今濮阳)西北十二里后漳肖村卓氏始迁祖卓隗永乐二年(1404)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西南二十五里屯里村迁徙至澶州西北十五里卓家井居住,因其地沙化严重迁后漳肖定居,距今六百余年。祖茔十八亩青沙地有卧碑为证(毁于一九五八年)。濮阳县、长垣、灵宝、内黄等地的卓氏族人均由此迁出。族众8000余人。

河南卓姓卓广威,清末位居四品大员。卓得山,杨得志将军的警卫员,活动区域冀鲁豫三省。解放初期任内黄县长,后死于wenge。

今河南省范县现存洪洞县迁移卓楼村,在濮阳西北范县,距濮阳约60公里,人数约2000人,全村除几户外来人全部卓姓。

现存最长辈分:仁义开先祖、瑞德(得)继续增。

陕西

陕西卓姓主要分布在长安西部,人数约2000人。

广西

藤县卓氏----藤县和平镇屯江荔枝村

荔枝村卓氏元朝由一名太祖卓宸彦公自广东平远县迁移到此。西河堂。十世祖仲六郎的儿子英公的儿子维公的后人。

安徽

安徽安庆市

安徽地区卓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分布在安徽省太湖县南部地区。

安徽萧县

萧县县城西关卓庄,共有卓姓人5000余,其有一分支于抗日战争时期迁至安徽淮北段园镇,现繁衍至300人。其现存最长辈分为“学”子辈,辈分摘录:“百万学为先 勤俭传家有”,属挽车堂。

江苏丰县

江苏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约有卓姓人近1000人.在村里出土了一块(卓氏曾祖移丰的石碑).此石碑立与清嘉靖年间.其现存最长辈分为(玖)子辈.辈分摘录;宜玖效为先.忠厚传佳元。

山东

滕州市西岗镇卓楼村,共有卓姓人2000余,(古滕卓氏)字辈下文“宗族字辈”记述,不在此重复。

另,东阿县卓庄村,亦为卓姓村庄。

甘肃

甘肃卓姓主要分布在兰州市皋兰县黑石镇和平村和尚堡,人数近1000人。

重庆潼南区

重庆潼南区新胜镇梨树湾卓氏村落,共有卓姓人口约500人,目前以70后、80后卓氏字辈(世)为主要劳动力,潼南区塘坝镇卓氏人口约2000人。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 战国时魏置,治所在今山西离石。

南阳郡 秦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

堂号

褒德堂 后汉卓茂,是当时学识最渊博的人。为人宽厚、仁爱、恭敬,最初在丞相府当吏(小官),负责宫里的给事,后升密令,关心百姓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举善而教(遇到好人好事就立即举出来做大家的榜样)。没用几年,把社会风气治理得很好。汉武帝升他做太傅,封褒德侯。

忠孝堂 宋代户部尚书卓得庆,元兵逼城,得庆与二子规、权并死于难,黄仲元铭其墓,称为忠孝父子墓,卓姓后世子孙以此为荣,遂以忠孝为堂号,纪念这位先人。

其它堂号:西河堂、南阳堂。

自立堂号:传经堂、近青堂、清壹堂、挽车堂等。

宗祠楹联

四言

姓启王裔;

望出西河。

指卓姓源流和郡望。

临邛巨富;

褒德晋封。

上联:西汉临邛人卓王孙,卓文君的父亲,冶铁世家,对冶炼技术有专长,他以廉价食物招募贫民开采铁矿,冶铁生铁,冶铸铁工具,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之用,还远销云南等地。由于他善于经营。终致巨富,拥有家僮千人(汉书作八百人),富比卓氏。下联:东汉宛人卓茂,字子康,元帝时在长安跟从博士江生学习礼法、历算,被称为通儒。历官丞相府史、侍郎、给事黄门、密县令,以教化著称。光武帝时为太傅,封褒德侯。

名高东汉;

绩著西溪。

上联:卓茂。下联:宋朝人卓立,zhongte科,著有《西溪文集》八十卷。

褒德世第;

东汉名高。

卓氏宗祠“褒德堂”堂联。

西河堂(西河门第 东汉家声)--广东梅州五华凤岭吓

八言

作管夷吾,有所不屑;

惟方正学,可与为邻。

浙江温州鸥江孤心屿卓公祠联。祠祀明代卓敬。卓敬,字惟恭,浙江瑞安人。洪武年间进士,遇事敢言,曾向建文帝进谏,迁燕王于南昌,建文帝不听,后来终被燕王夺去了皇位。燕王当政后捕杀卓敬,当时人们都说:“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文君当垆,终为富贵;

廷瑞苦学,积累成功。

上联:西汉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临邛人。眉如远山,面如芙蓉,善鼓琴,丧夫后住在娘家。司马相如路过讨水喝,用琴心挑逗她,便与司马相如相爱,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又返临邛,自己当垆卖酒,后终为富贵。下联:宋代学者卓琮,字廷瑞,永春人。从陈淳游,嗜学坚苦,以积累成功。凡所讲论,能畅所授之旨。

良夜歌声,传来钓叟;

远山眉黛,解逗琴心。

上联:宋代卓处恭过洞庭湖,月下遇见一位老翁,敲着船舷唱歌:“世间多少乘除事(比喻人世消长盛衰),良夜月明收钓筒。”下联:卓文君。

诗词雅工,文士高宋代;

车衣宠锡,武将列云台。

上联:宋代绍兴间文士卓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今属福建)人。未第时铭座右云:“吾家三世,业儒而贫。小子勉之,以酒解酲。”开禧元年进士及第,改秩而卒。现存诗多赠酬、庆贺之作。有《三衢买舟词》。下联:卓茂。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孝友睦娴,任蜨之谓和。

清代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撰书联。卓秉恬,四川华阳人,嘉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奉天府丞、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顺天府尹及兵部、户部、吏部尚书等职,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家谱文献

比较著名的有福建省龙岩市上杭族谱馆所藏的[清朝]卓氏宗谱、泉州市晋江图书馆所藏的河西福全卓氏祖厅谱等。

福建省莆田县华亭镇柳园村卓姓族谱:该谱系莆田市华亭镇柳园村卓氏家族谱牒。据谱中记载,其入闽始祖为卓基,字隐之,唐贞元十三年(797)仕莆田知县,居黄石传二十五世,明代卓近奉旨御葬于华亭柳园村,裔宗二十六世卓天池守墓,由是定居于此,遂衍一族。该谱不分卷,册装三轶。第一册为总论,辑录有卓氏世系总图、谱序、古今名人录,以 及一些追述先贤,详解乡情的文章等。第二册为世系图、兼收谱例、祖训、对联、昭穆、族源等记事,第三册系诗辑,后附有勘误表。该谱始修于清康熙年间,后各支房皆有分修,今本系1997年卓群等综合县志以及闽侯南通、莆田秀屿等地旧谱而重新增补修纂而成。(K820.9/97)

福建浦城西河卓氏族谱二卷,(民国)卓颖杰主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位[南宋]卓行泰,始迁祖位[明]卓一麟。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卓氏族谱,著者daikao,民国年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奉新卓氏支谱,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安徽灵璧、江苏睢宁卓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卓则尧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手抄本六册,1993年复印本。注:始迁祖位[明]卓理。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八】【匕部】卓

高也。早匕为,匕卪为卬,皆同义。,古文。竹角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古文。汉隶及今隶从⺊。用古文而小篆废矣。又疑古文恐是篆文之误。

字辈排行

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卓楼村(古滕卓氏)字辈:启,兴振文志,崇凤献(炳、荣)培(玉、宝、印),广(景、秀)厚(成)德(学、建)维继(纪),永盛世裕光,承修有恒绪,衍传宗庆祥,超冠俊洪福,贤惠锦毓繁。(注:括号内为同一辈分通用字)

河南濮阳卓氏字辈:仁义开先祖、瑞德继续增。修善培基广、鸿祥世常兴、君子遵朝贵、平南志道忠。

河南南阳唐河昝岗卓庄:镇德立本、明祥春

江苏宿迁卓氏字辈:思严士泽、勤为成启、先绪永昌、裕全子道、宗嗣孔常

浙江宁波卓氏字辈:正直忠厚,慈祥恺悌,仲德尚文。

重庆铜梁卓氏字辈:传家维忠厚,万代永克昌。

广东潮汕卓氏字辈:一子元仕启,大猷光本宗,修齐尊圣训,奕世荷天隆。

广东罗定卓氏字辈:质正奇君振,应远廷举成,卓家光上国,善继育贤才。

某支卓氏字辈:卓立道明,志定功成。世传忠厚,学礼生纯。

广东陆丰卓氏字辈:应允绍宗基,吉兴景象奇。孝友廉洁,和顺谦恭。

甘肃兰州卓氏字辈:永尚君亲之大义,常存忠孝立新功

湖南慈利卓氏字辈:崇仁尚志德、儒林家国珍、膺祚茂昌远、永吉万年春、乾元开绪运天长、坤道敬宗传益芳、书典超群诗易礼、克修宏业锦秀香。

浙江瑞安卓庄村字辈:夫通商钱上,时惠宜员坚。伯惟弥宁子,元孔良必祖。嘉公可亦宗,帮光世咸作。宝学希广显,景传钟酼长。

重庆潼南梨树湾卓氏字辈:明清秀发,云耀光辉,世代昌远,英齐扬威,国家兴旺,贤义著金。

姓氏名人

卓 氏

生卒年不详。原为赵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其祖父辈经营冶炼铁矿致富,后来秦国打败赵国,流放富豪,卓氏也在其中。赵国被掳获的人中,只有卓氏夫妇推车步行到被流放的地方。其他同时被秦车掳获的赵国人,稍有钱财者,都争相贿赂秦国负责迁徙的官吏,要求迁到经济较为发达且与赵国较近的葭萌。但卓氏目光远大,他说:“葭萌这个地方狭小瘠薄,我听说汶(岷)山之下有肥沃的原野,长有如蹲鸱形的大芋头,到了凶年仍不饥荒,人们照常在街市做工经商”。于是,他请求迁徙到以产铁矿著名而尚未开发的临邛(今四川邛崃)地区。到该地后,他利用当地有丰富铁矿资源这个有利条件,结合自己鼓铸世家的专长,加之邻近地区又是急需铁工具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处,于是大量招雇廉价劳动力,开采铁矿,熔铸生铁,重操旧业。因当地原来的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先进的铁制工具十分畅销,往往供不应求。再加上当地土地肥沃,可作替代粮食的野生植物丰富,有利于降低成本,故获利十分丰厚。由于他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条件,终于成为滇蜀一带的首富,拥有家僮达千人之多,他的田园水池游猎之乐,可与国君相比拟。

卓 茂

(?-28),汉学者。字子康,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父祖官至郡守。元帝时求学于长安,号称通儒。初被辟为丞相府史,又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官密县令,礼法并施,史称教化大行,道不拾遗。王莽摄政,解职归乡。更始时曾任侍中祭酒。光武帝时征拜太傅,封褒德侯。年七十余卒。

卓文君

西汉文学家。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卓王孙女。善鼓琴,通音律。丧夫后家居,与司马相如相恋,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又同返临邛,自己当垆卖酒。她的故事流行民间,旧小说、戏曲曾取为题材。

卓 敬

(?-1402),明臣。浙江瑞安人,字惟恭。洪武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历任户科都给事中、户部侍郎。建文即位,密疏宜徙燕王于南昌,力主削藩。成祖即位,责以离间骨肉,下狱,不屈被杀。学识渊博,学宗周敦颐、邵雍,有诗文、遗书传世。

卓秉恬

(1785-1855),清臣。四川华阳人,字静远、静波,号海帆。嘉庆进士。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奉天府丞、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迁礼部侍郎,调吏部侍郎。继任顺天府尹,兵部、户部、吏部尚书。二十四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授文渊阁大学士,复拜武英殿大学士。

卓 罗

(?-1668),清将领。姓佟佳。满洲正白旗人。巴笃理之子。初袭父世职,官至吏部尚书兼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进封二等伯。入关后,先后随勒克德浑、孔有德、尚可喜军征战于湖广,败敌于荆州、长沙、武冈等。顺治十二年(1655)败孙可望、李定国部于辰州,后追击明桂王至云南。康熙七年卒。谥忠襄。

卓人月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仁和(今属浙江)人,字珂月。崇祯贡生。善诗文词曲。与孟称舜友善。著《蟾台集》、《蕊渊集》、《寤歌词》等及杂剧《花舫缘》。

其他卓姓名人有西汉富商卓王孙;唐名士卓云;宋大臣卓得庆,学者卓琮、卓立,词人卓田;明大臣卓尔康,画家卓迪,学者卓明卿;清将领卓超、卓洛、卓尔堪,学者卓天寅,诗人卓灿等。

卓得庆

公元1232年绍定壬辰科进士。

卓 间

广西藤县人 清嘉庆十四年三甲六十四名进士。

卓 诚

广西藤县人 清同治二年三甲六十三名进士。

近现代名人

近当代卓姓名人有政治家卓雄,压力容器专家卓震,中医学家卓权,心理学家卓芬,生理学家卓敏,经济学家卓炯,保险学家卓志,教育家卓越,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卓如,摄影师卓雅等。

卓炯

Zhuo Jiong(1908—1987),湖南省慈利县人,男,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1928年,在湖南常德中学念高中时,因思想进步被怀疑而入狱。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6年广东学海书院研究生肄业。1939年,卓炯加入中国gongchandang。1941—1946年在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受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启发钻研《资本论》。1946年出走泰国,任曼谷南洋中学校长,兼任中gongdang支部书记。1949年3月,任云南人民反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卓炯历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处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1961年冬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6月24日,卓炯因呼吸道疾病于广州病逝。

卓雄

(原名卓才廉,曾用名张英)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1月加入中国gongchandang。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三纵队九支队支队长、红三军九师九团团长、后方办事处特务大队大队长。1931年后到中央保卫局任执行大队长、执行科科长兼管特务大队工作。1936年后,历任红三十二军保卫局局长,湘赣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〇师锄奸委员会副主任兼锄奸部部长,冀中军区锄奸部部长、政治部主任。1945年后历任延安赴东北干部团政治部主任、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兼任沈阳市委常委、辽南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政治委员、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成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公安部第三局局长、地质部副部长、地质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厂长兼党委书记。“wenge”期间遭受迫害,后任福建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78年5月,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2009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卓敏

1964年11月生,生理学家。198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理系教授、EJLB基金会和加拿大国立研究院第一届及神经科学领域惟一的特聘教授(Smith Chair in Neuroscience,EJLB-CIHR)、加拿大特聘研究教授(Canadian Research Chair,Tiger I)、第一份Online痛觉研究杂志Molecular Pain主编、2004年中国科学院海外学者专家评审团成员、王宽诚访问学者、Pfizer公司痛觉生物学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

卓定涛

黔籍原创歌手,侗族人。1987年出生于贵州贵阳市,因有出色的创作才华而迅速成为华语歌坛新起之星,现担任中国幸福起点爱心社文艺宣传部部长,其代表作品有《白色帆布鞋》《阿妈的年轻》《幸福与爱同在》《国旗冉冉升旗》《井冈山》等。累计原创作品高达235首。在09年度凭借原创歌曲《阿妈的年轻》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奖项“奥马奖”环球活动网演出荣誉证书。现被入选贵州当代名人录。

卓依婷

(Timi Zhuo,1981年10月2日~):台湾歌手,现为国话、台语歌手,生于台湾台北,祖籍福建泉州,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各地发展。

卓文萱

(1986年1月20日~):出生于台湾台北县永和市。因为偶然参加歌唱比赛,模仿CoCo李玟的一首SunnyDay而被发掘踏入演艺圈,歌声甜美,可爱大方,发行6张唱片专辑,多次参加电视剧及戏剧,歌曲风格以抒情,摇滚为主,属于实力派歌手。

卓丽雯

(Vienna Cheuk):香港新闻工作者,亚洲电视新闻部首席记者,现任《六点钟新闻》女主播,与罗振邦、严剑豪等人轮流搭档。2008年,卓丽雯曾亲临汶川地震灾区进行访问。主持节目:《风雨同路》等。

卓韵芝

(Vincci Cheuk,1979年3月28日~):花名芝See菇Bi(芝即是卓韵芝自己的名字,See是观察,菇是女孩子,Bi解小朋友。“芝See菇Bi”全句的意思是“由心观察小朋友同女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香港的电台节目主持人。

(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并不全面,仅用于卓氏宗亲文化交流)

////

吉祥如意·卓府摆件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

家族文化才是见证卓氏祖辈耕读传家、生生不息的精神。

传承这种精神,可繁衍chuqian千万万个优秀卓氏后代,是一个家族引以为傲并值得世代传承的“珍宝”。

中国人常说“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意思是说想要达到贵族水平并不容易,不是有点钱就可以,必须经过三代的积累才可以。

一个贵族的形成不单单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要有不错的文化修养生活修养把这种修养和财富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曾经一位学者花长达几年的时间去研究考证:

一个家族没落的原因,

是否和文化传承有关?

得出结论是必然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1.长辈的教育。

2.家族历史的认同感。

3.稳定的文化传承载体。

当时的调查对象是由于国共内战结束,没收了大量国民党官员的家产,失去了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根本,wenge时期住宅被烧关于家族历史的所有实物和资料全被销毁,家族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所以一个家族文化的载体对于一个家族和子孙后代的命运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秉承世代传承的理念,现隆重推出——【万世昌荣】卓府摆件

玉石上的刻字:卓氏家训

能以忠孝立本,勤俭培根,勤耕稼,功书读。经济繁荣,人文昌盛,文采有声,祖德宗功,世代宏扬

宜敦亲睦族,和气相亲,共振门风,莫骄侈横暴,刻薄相伤,而败坏家声,俾使吾族枝繁叶茂,万世昌荣

卓氏祖传家规文化,历经千年世代传承,其内容集取于古代圣贤之训,是先贤祖德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珍贵文化宝典,存在学习与借鉴的价值!

其既能使个人正心修身、端正品行、提高素养,进而和谐家庭,上至稳定社会!对当今人文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卓氏世人有必要将其继承与发扬!

卓氏宗长购买

宗/长/购/买

KESHIYANJIUYUAN

尺寸:320(最宽处)*76(底座宽度)*220mm(整体高度)
供稿:卓力
编辑:李锦辉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