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怀映初心
——读七溪山人《东方震旦天时应》组诗感怀
张纪中
七溪山人以拳拳赤子之心,在《东方震旦天时应》组诗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谱。三首绝句如三束光,既照亮传统文化的深邃星空,又映见当代中国的奋进征程,更投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
诗人笔下的“二月二”不仅是农耕文明的记忆符号,更是文化基因的现代解码。“龙泽万物辉日月”的意象里,既有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又暗含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智慧。当“行云布雨”的古老祈愿与“一带一路”的全球视野交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获得了突破性的现代诠释。
组诗最动人处在于情感的层层递进。从“为民服务宗旨明”的初心坚守,到“德施广宇佑苍生”的天下情怀,再到“情牵冯公写新章”的使命担当,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这种“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格局,恰似“震旦”一词所蕴含的东方智慧——既立足本土,又胸怀寰宇。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组诗中的“华严音义”“楼炭经云”不再是泛黄的典籍符号,而成为文明互鉴的文化密码。当“䓗河以东”的古老称谓与“促进文明需互鉴”的现代理念对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化自信的当代彰显。
七溪山人用诗歌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桥梁:一端连着“二月二”的袅袅香火,一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辰大海。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时代洪流的创作境界,让组诗超越了简单的咏史抒怀,成为记录民族精神成长的诗意图谱。
管窥他在星城清水塘畔的春风里,我们不仅读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蓬勃心跳。
202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