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神薪火传——浏阳浏河村邹世发传习所弘扬孙思邈文化侧记
中华名人在线 2025-03-17 23:52:31 作者:zhhmrzx 来源:

大医精神薪火传

——浏阳浏河村邹世发传习所弘扬孙思邈文化侧记

谭玉英

(一)

      渡头吻春风,两岸柳丝情。苍生大医的牌坊,在浏阳市孙思邈公园矗立,孙思邈的雕像,注视着碧波荡漾的浏阳河。

      穿过六桥,与浏阳烟花燃放观礼台隔河相望的就是老“渡头”,现如今的浏河村的村部,就座落在浏阳河畔。

      依着河畔的老渡口旁边,浏阳市荷花邹世发健康养生中心的室内,悬挂着“邹世发传习所”的牌子,人们更多的关注,还有刘建光、钟立科、刘梅珍、黄红亮、林建怀等人相赠的十余面锦旗上写的“民间中医,妙手回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等等醒目的赞言。

       在室外,还悬挂着一块竖立的“孙思邈书院”的红牌子。

      2025年3月15日,就是在“邹世发健康养生中心”的室内,浏阳市乡村振兴惠民服务站负责人黄尚发一行,浏阳民间中医药传承保护协会的领导、邹世发师父与徒弟们和孙思邈文化学习爱好者、志愿者,以及数位耄耋之年和鲐背高龄的长者罗光菊、余亭芷夫妇等近50人,主持人胡玉明与大家聚集一堂,共同见证了邹世发徒弟首次开坛研学的盛事和喜事。

       浏阳市乡村振兴惠民服务站负责人黄尚发,向邹世发师徒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开展大健康养生调理研学培训班表示祝贺。他是当地荷花人,曾经耳闻目睹本地的乡亲,经邹世发医师调理有关疾患,身体康复正常,后来又曾推荐有关人员进行调理,也取得满意效果。如今,他的目光将浏河村的新时代“国医劳模”、“国宝级中医”邹世发,纳入了乡村振兴示范“名片”范畴。

      黄尚发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振兴的工作,就包括助康、助学、助创业、就业。邹世发数十年来,坚持将医疗卫生服务的链条,向基层延伸,深入到贫困山区,为许多疑难杂症患者的家庭,解决了“看病难”,有的重新恢复健康,可以生产劳动,有的年轻人建立了家庭,结婚生崽,享受到了家庭幸福。堪称功德无量,他的名誉和锦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黄尚发希望,邹世发这张名片,一定要擦亮。相信有条件搞成示范创建点,我们要不断总结提炼,抓牢抓实示范创建工作。孙思邈文化和精神,本身就是浏阳的名片,大家要在发展提升上,学本事,上台阶,树新风,做服务人民的好“郎中”。

      浏阳市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会长杨振文,为邹世发徒弟首次开坛研学作专题主讲。

      杨振文说,孙思邈文化与民间中医药传承保护与发展,关系紧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是擦亮孙思邈文化名片的站位高。浏阳人对“苍生大医”非常崇敬,可以说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是顶礼膜拜。现在,我们有这么一支优秀虔诚的队伍,甘心情愿学中医,学郎中,以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为己任,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二是邹世发的名片效应声誉高。从相赠给他的锦旗看,涵盖浏阳的东南西北四方,周边相邻的县和外地人都有赞扬的旗子。他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声誉,已经被在座的徒弟们认可。这是我们中医药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基础,名师出高徒,徒弟师出有名,才能更好地推动示范创建工作。

三是学本事,强特色上台阶。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保护和支持的对象,就是“土郎中”,这项工作,顺应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尤其是许多疑难杂症患者,调理恢复健康的需要。因此,我们向邹世发学习,向诸多民间中医学习,要认真学,学到真本事,会用中草药,形成特色,会治疑难杂症,将来更上一层楼,更好地形成品牌效应,做一名合格的“郎中”。如此,中国民间传统中医,薪火相传就会大有希望。

       今天开始,你们在浏阳点燃了一团火焰,扬起了一名旗帜。希望大家为实现健康中国梦,为健康家庭,健康个人,开辟一条新路子。

      希望徒弟们,在邹世发师父的手把手教导下,珍惜时间,珍惜机缘,勤学好问,学有所用,学业有成。

       希望徒弟们,不久的将来,有人加入浏阳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二)

      邹世发徒弟首次开坛研学,由于认真筹备,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开坛研学,徒弟互动,坚持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收到了拉开序幕的效应。

     首先,由黄霞登台,汇报了《各位师兄师姐的准备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进入情况快。通过3月1日众人商议同意,从药食同源抓起,以此为切入点,看得见,摸得着,有兴趣,可操作,增强了学习信心。4日,形成了“指引”,5日形成“指南”征求意见,13日收集资料,进行了情况汇总。

二是广开思路。实行开门办学、互帮互学,这次有12人,共提出有关“药食同源”产品达213种,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为系统化、条理化增强了信心,打下了基础。

三是内容丰富多彩。提供的产品,涉及蔬菜、水果、坚果、豆类、干果、香料、肉类、酒水类、有关药材、还有煲汤产品。

四是按照准备事项指南的要求,不少同志写清楚了品名,性味、功效、用法和禁忌,以及配制(食用)方法,有利于健康养生和调养,可以给予大家启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与意义。

具体情况如下(按报送时间先后为序):

       罗洪,提供了当归酒、益母草酒、藏红花酒等16种以上与酒水有关的产品,有利入药,利尿,调理月经的产品;

       谭平英,提供了葱、姜、蒜、白胡椒、黑胡椒等15种以上香料类有关的植物产品

      高慧琴,提供了豆类、柑橘、青花菜、鸡肉、超瘦等牛肉13种以上于学生食用有利健脑补脑,加强营养调理的动植物产品

     段聪悫,提供了土豆、淮山、红心萝卜、芋头,磨芋等17种以上生长在土地中,有利于身体固本的植物类产品;

     谭玉英,提供了松子、栗子、核桃、开心果等15种以上坚果类,有关植物产品;

      寻仲昆,提供了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瓜、丝瓜等16种以上藤蔓科类,有关植物产品;

       彭万林,提供了茄子、芹菜、车前草,蒲公英、柠檬等16种以上有利类风湿和痛风调理的动植物产品;

       唐海波,提供了菠菜、芥蓝、小白菜、西葫芦、黑木耳、芦笋等20种以上蔬菜类,对调养脾胃、消滞润肠的产品;

      石华生,提供了石菖蒲、汉防己、白茅根、冬瓜皮、灯芯草、土茯苓、芡实仁等19种以上除湿利尿,有利类风湿调理的动植物产品;

      蒋春分,提供了雪梨、川贝、银耳、百合、枇杷、罗汉果等12种以上,有利润肺止咳的瓜果植物类产品。

     黎茂富,提供猴头菇、高粱、蜂蜜、羊肉、牛肉、狗肉、皮蛋瘦肉、白术、猪肚等21种以上健脾健胃,有利调理脾胃的动植物产品,以及炙甘草、柴胡、枳实、白芍、山药、莲子、山楂、黄芪、陈皮等。

      黄霞,向大家介绍综合情况后,讲了自己提供苹果+红枣汤、香菇+青菜汤等22种以上,对坐月子时,有利食用的煲汤瓜果和蔬菜类产品。

       她向大家重点推介3种:木瓜+鲫鱼;叫鸡炖汤+椿树根,对于奶水断了2个月的“月婆”,都可以将奶水赶出来;还有通草+炖猪脚+穿山甲的效果也很好。她着重讲了怎样做好月子餐和膳食疗法的技巧。

      谭玉英、谭平英姐妹,重点讲了紫苏、薄荷、芫荽和陈皮药食同源的原理和用途,还介绍了个人为什么学“郎中”的体会。

      最后,邹世发师父感言,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开展徒弟互动的开坛讲座,前前后后,刚好半个月时间,所以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欣慰。

      他说,首先,特别感谢浏阳协会的关怀。浏阳市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会长杨振文、副会长郑宏奎,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大家有目共睹。今天,杨会长又亲自为大家作了开坛主讲。他对孙思邈文化和精神,充分把握,提升了我们的认识。他对民间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进一步洞开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有利于大家增强为老百姓服务,增强为疑难杂症患者服务的信心。可以说,为我们学好“郎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感谢国家政策好。现在,国家对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非常重视。对真正的“土郎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个人的情况表明,几十年来,为一些疑难杂症患者服务,做出了成绩,上级也是充分肯定。

      回忆我们所走过的路,我们这些地下郎中,确实是很不容易。现在,有了上级撑腰,有了国家的好政策,特别是对民间传统中医药给予关怀和厚爱,我们才有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这些民间的郎中,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为老百姓进行健康养生调理活动,才能有机缘与大家在一起,构建师徒关系,打造大健康调理调养的新平台。

      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平台,大力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传承和发展好,研究学习好民间中医、中草药,因为它是功在当代,利益千秋的好事。

第三,感谢众人智慧。作为孙思邈文化传承人,有许多好的想法,但是离不开众人智慧。2024年,是我逐步实现理想的一年。有缘认识了一批专家教授和学者,特别是在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无私帮助,大力支持。没有你们,我可能还要在前进的路上,摸索更长一段时间。个人体会,大家的关怀厚爱和智慧,是无限的。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第四,感谢各位徒弟。包括广大志愿者和对健康养生调理的爱好者,如果没有你们高看一眼,厚爱一筹,我们也没有今天,更不可能大家有缘构建师徒关系。所以,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刚才,几位徒弟作的“药食同源”产品介绍,还有大家提供的200多种产品,为我们首次开坛,开了一个好头。通过这种从日常生活抓起,开门见学,互帮互学的方法,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打开了我们的学习思路。在此,与大家进一步共勉:一是师徒共学,突出特色。二是师徒共研,把握重点。注重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引入对象,把握重点,实行一案一策,逐案研究,辨证施治,有效运用民间中草药的方法,努力为患者进行调理,努力使大家增强健康调养调理的理念。三是师徒共进,学有所成。期望通过数年学习,有所精进,形成特色,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午餐时,谭玉英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道丰盛《黄帝内经》五行能量餐。

       这次开坛研学,突出健康养生调理,贯穿到药食同源之中,贯穿到餐桌上,贯穿到家庭生活方面,大家认为,中医药传习所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收获很大。不仅可以提高弟子们的学习欲望,增强信心,而且有了新目标和方向,从内心深处,燃起了新的希望。

      中午,大家继续在邹世发健康养生中心的室内,就“邹世发传习所”如何加强后续工作问题,进行了座谈。

(一)明确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一致同意石华生担任班长。

(二)加强内部协调,同意成立教务组、研学组、宣传组、学徒后勤保障组;进行了初步分工,

(三)明确小组后,强调加强课外活动,小组安排;注重统筹兼顾和协同,突出采摘,识别草本,每个人要注重作好日记。

(四)强调加强保护协会的联系,争取重视支持。

(五)注重以后膳食安排,突出季节性,按照药食同源理念,进行配餐。

       随后,将座谈讨论情况,向邹世发师父作了沟通。拜师学技,以引流为主,针对性地学,手把手地教,逐渐深入,形成各自特色。

(三)

     会后,徒弟们的好学积极性和互动性增强。

      3月16日,高慧琴主动邀请师父邹世发,师姐师弟谭玉英,谭平英,高慧琴,唐海波,参观了师妹高慧琴的工作场地,然后召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

      一方面,围绕拟为《孙思邈书院》建立一个联络处,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高慧琴的工作场地,适合作为一个联络点。他们夫妻自愿提供私有住宅,支持接待工作。同时方便外来车辆停车。再则方便交流信息。大家在课前课后,这里的空间也比较宽裕,可以为弘扬孙思邈文化和精神的广大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场所。

      另一方面,邹世发师父明确了有关要求。一是尊重上级领导。注重与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加强联系沟通。二是把握重点和主流。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书院团结发展的事务,大家都可以进行。弟子们可以事先一起探讨,一起交流的方式很好。三是务必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即:永远不说同行们的不是,必须尊重同行,须知贬低同行就是贬低自己。只有这样把握理念,才能从各方面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四是逐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使工作走向规范化。

尔后,师父又带领我和妹妹平英,拜访了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协会副会长郑宏奎。

     在浏阳市大塘冲64号门店,郑宏奎用浓厚的浏阳西乡话,向我们介绍。他从十四五岁开始,先后拜过30几位师父,从各位师父那里学到接骨、正骨、跌打损伤,拔罐等各种救治方法,经常取长补短。他回眸,曾救过一名摔倒在地昏死数小时后,又重获新生的患者等等,几十年如一日,就干一件救死扶伤的事情。

      同时,还交谈了一些中药煎煮作用和注意事项。临走时,还赠给我们每人一颗他从远方广西采集时,挖掘回来在浏阳栽种的细叶翠绿“芸香”,并嘱咐我们回家去把他种好养大。

      郑宏奎师叔,虽然话不多,但从他送给我们这颗珍贵“芸香”来说,却代表很多寓意。倏然间,让我领悟,他是希望我们这些弟子们学中医时,就要像这颗“芸香”那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更不能忘记各位师父辛勤培育和敦敦教诲。



      师叔对我们寄予了希望和未来,我还是用先祖嗣同公的一句名言:“不以行者,无以图将来”,从而来表达我的学习感受和心情。

2025年3月17日整理

编辑:李顺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