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 探寻非遗文化之旅启动,中英携手共绘文明互鉴新篇
2025 年 5 月 9 日,第四届 “美丽中国・美丽英国 — 跨越山海・双向奔赴” 暨《你好,中国!》探寻非遗文化之旅启动仪式与欢迎晚宴,于北京王府井长安俱乐部盛大举行。由英中户外运动促进会、英中摄影协会等联合主办的此次盛会,吸引中英政、学、艺、商各界嘉宾,共启文化交流新程。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阵容强大。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主席、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杨元惺先生,英中摄影协会联合创始人、中国摄影艺术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先生,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骆芃芃院长等以深厚的文化艺术造诣成为活动重要力量。英方代表中,英国巴斯市前市长 Martin Veal,英国皇家摄影学会教育与公共事务总监 Michael Pritchard 博士,英国伊灵户外俱乐部副主席 Marianne Ben-Nathan等,带来多元国际视角。此外,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联胜、著名无腿登山家夏伯渝、知名考古探险家宗同昌、中国欧盟协会理事宋玥以及多国摄影师、文旅专家、媒体和非遗代表也齐聚一堂。
中欧科学家论坛组委会秘书长、本次活动组委会执行主席肖灵艳主持晚宴,执行主席丁扬博士和王嘉颖担任翻译。
组委会主席兼代表团团长薛琼红致辞,点明 “2025《你好,中国!》探寻非遗文化之旅” 正式启动,强调非遗是中华文明鲜活印记,此次活动是文化邀约。中英嘉宾将以 “徒步+非遗体验+摄影” 形式,走进长城、庐山等地,与匠人对话,在自然人文中共鸣,携手搭建跨国文化桥梁。
杨元惺主席从摄影专业角度指出,摄影是无语言障碍的艺术,为文明互鉴提供感染力表达。他结合自身赴英交流经历,肯定摄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期待此次活动以创新形式,让嘉宾用镜头捕捉非遗灵魂,推动艺术连接世界。
骆芃芃教授分享非遗传承保护经历,谈及多次赴英交流见证中国传统文化获国际认可。她强调中英非遗资源丰富,此次 “徒步 + 摄影 + 非遗” 融合是让非遗走向世界的创举,祝愿活动助力非遗绽放国际光彩。
Martin Veal 前市长以历史为轴,从马可・波罗到康熙时期中外交流,阐述合作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面对当下全球贸易挑战,他盛赞中国在科技等领域成就,坚信大家作为文化 “翻译者”“探路者”,能推动东西方桥梁焕新,增进贸易与文化认同。
Michael Pritchard 博士深入介绍摄影自 1839 年传入中国后的发展,以及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与中国摄影界百余年合作历程。他分享参与中国摄影活动感受,感谢中方机构与代表为中英摄影交流所作贡献。
活动现场,骆芃芃院长向英方嘉宾赠送她所镌刻的纪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印章的首日封并签名,同时赠送北京中轴线画册,传递中英文化交流的美好期许。组委会主席张平、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和中国微摄主席何世红也相继致辞,为活动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当晚活动的另一高光时刻当属挂牌仪式:在中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英中户外运动促进会驻京办事处、英国考切斯特中国文化协会驻桂办事处及驻横州市办事处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开启全新篇章,将为双边互动搭建更高效的桥梁,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服务保障。
此次《你好,中国!》文化之旅将走进北京、江西等地,探访世界遗产、非遗项目与学术机构,为中英在摄影艺术、文旅开发、非遗传承等领域合作创造契机。英方代表团期望借此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探寻未来文旅合作与国际传播新路径。
后续项目还将在伦敦举办 “世界名师摄影展”,以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之美” 展现中国风光、非遗与人文,预计十余个国家参展;同时出版《美丽中国・美丽英国》中英文纪念画册,留存珍贵文化交流记录。
“你好,中国!” 不仅是文化旅程,更是文明对话。本次启动仪式标志中英民间文化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为 2025 “中英旅游文化年” 开好头。未来,双方将持续为文化交流注入活力,共绘文明互鉴绚丽画卷。
撰稿:肖灵艳 叶明莎
审核:张平 薛琼红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