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色的泰康腊肉释放醇厚熏香,湘菜大师盛赞"非遗技艺活招牌"。向东坚守千年古法,三个月慢火熏制出紧实化渣的绝妙风味,更将乡愁与家国情怀融入每一块腊肉——从新疆军营到游子餐桌,这块"会反弹"的腊肉正演绎着非遗的温度与力量。
非遗腊肉香飘会场 匠心大爱情暖边疆
——怀化泰康食品厂老板向东以极致品质书写传承与担当
怀化泰康食品厂掌门人向东(右三)选送的泰康腊肉荣获2025湖南美食非遗金奖
本网长沙讯(全媒体记者刘军麒 刘皓报道)近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25年合作杯首届湖南非遗美食大会展厅一角,怀化鹤城区泰康食品厂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当向东掀开蒸锅锅盖,琥珀色的泰康腊肉瞬间释放出醇厚的熏香,晶莹剔透的油脂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引得围观食客纷纷驻足。湘菜大师许菊云在试吃后赞叹:“这腊肉咸香中透着果木清香,肉质紧实却入口化渣,堪称非遗技艺的活招牌!”现场试吃台前排起长队,宾客们对这份凝聚千年智慧的美味赞不绝口,泰康腊肉以绝对“C位”姿态,成为整场盛会的焦点。
2025年合作杯首届湖南非遗美食大会现场
湘菜大师许菊云老师在试吃泰康腊肉后赞叹不已
记者了解到,这份惊艳味蕾的背后,是怀化鹤城区泰康食品厂掌门人向东对腊肉制作近乎“苛刻”的品质追求所致。在原料选择上,他坚持采用怀化本地猪生长期长达10个月以上,肉质紧实且富有弹性。每一块鲜肉都需经过严格的“三查”标准:查脂肪厚度是否适中、查肉质纤维是否细腻、查检疫证明是否齐全。向东常说:“好腊肉从选肉开始,这是祖辈传下的规矩,更是对食客的承诺。”进入腌制环节,泰康食品厂延续着传统的湘西农家过年腌制腊肉的方法腌制,除了食盐,一点香料都不用,更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腌制时间必须达到十五天左右。
真正让泰康腊肉脱颖而出的,是长达三个月的慢火熏制工艺。泰康食品厂专设传统熏制工坊,采用优质柞木、果木为燃料,以“文火熏、细烟养”的古法操作。熏制过程中,工人需定时巡查,防止明火灼伤腊肉。“温度高了,肉会焦;烟太急了,香味不醇。这三个月就像照顾婴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向东说。经过漫长的烘烤,腊肉中的水分几乎完全蒸发,油脂也缓慢析出,原本一斤鲜肉最终仅得0.63斤成品,重量虽减,风味却愈发浓郁。
神奇的是,看似“干柴”般的泰康腊肉,在烹饪时却展现出惊人的转化力。经温水浸泡后,肉质迅速吸收水分,纤维重新舒展,重量可增至1.3-1.4斤。烹饪时,腊肉中的油脂遇热融化,渗入配菜,无论是清蒸、爆炒还是炖煮,都能释放出层次丰富的醇厚香气。一位来自长沙的餐饮老板感慨:“泰康腊肉紧实细腻,烹饪会反弹,吃的时候既有Q弹劲道的感觉,又有干而不柴的风味。用泰康腊肉做菜,既节省成本,又能让顾客品尝到地道的非遗风味,真正实现了美味与实用的双赢。”
这份对品质的坚守,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更承载着向东深厚的家国情怀。多年来,他坚持为各地湖湘游子寄送腊肉,即便单笔订单仅有几斤,即便快递费超利润,也从未推辞。“对在外的湖南人来说,这一口腊肉就是乡愁。”他说。最让人感动的是2020年春节前夕,新疆军区的湘籍官兵为寻找地道的湖南家乡腊肉,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泰康食品厂,希望采购7000斤腊肉。彼时正值暴雪封路,物流费用飙升至每斤8元,这笔订单注定亏本。但向东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亲自与顺丰团队协调,经多方协调终于让边疆官兵在除夕夜吃上了家乡味道。“能让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尝到家乡味,再难也值得!”向东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怀化泰康食品厂掌门人向东向媒体介绍其产品特质
如今,泰康食品厂向东表示:“我不愿为追求数量降低品质,泰康腊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千年非遗文化的载体。未来,我会继续守好这份匠心,让更多人品尝到湖湘风味的精髓。”从非遗展厅到边疆哨所,从烟火厨房到游子心间,向东用一块腊肉,书写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传奇,更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大爱力量。
编辑:湘源地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