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李鹏程:破风前行 “铁三”逐梦启新航
中华名人在线 2025-08-31 13:20:48 作者:zhhmrzx 来源:

专题报道|李鹏程:破风前行 “铁三”逐梦启新航

中华英才 中华英才半月刊

“我满心期盼,能让更多人深深爱上这项充满挑战与魅力的运动,领略铁人三项独一无二的精彩,推动中国铁三整体实力稳步提升,这是我义不容辞且必须扛起的责任。”

——李鹏程

2025年5月25日,全球顶级铁人三项(以下简称铁三)赛事——2025 IRONMAN 70.3上海崇明站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了世界顶尖选手的激烈角逐中,来自我国四川的李鹏程以一袭金色泳帽搭配气派头盔的亮眼装扮,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超凡的实力,最终以3小时51分35秒的优异成绩冲过终点线,不仅斩获冠军头衔,更一举刷新了70.3距离的中国最快纪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三选手的强劲实力。

比赛过程充满艰辛,尤其是到最后5公里的冲刺阶段,李鹏程深知,自己与中国铁三的历史最佳成绩仅一步之遥。“只要保持状态,不出现任何意外,这场比赛的胜利与新的纪录都将被我收入囊中。我可以选择稳妥行事,但我选择不放弃、不减速,我要全力以赴,给自己设立更高标准——让下次超越今天的自己更具挑战性。”这份对胜利的渴望与对自我的挑战精神,驱使他不断向前。

当李鹏程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所有的压力与期待都化作了彻底的宣泄。那是身体与心灵最真实纯粹的释放,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那一刻的激动与喜悦。

对于这场比赛,李鹏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努力。铁三与马拉松不同,它没有马拉松频繁的赛事机会,全年可参与的场次屈指可数。所以,每一场比赛都需要选手精心准备,不容有失。“2024年,我多次尝试突破自我,明明具备实力,却屡屡无法完美展现,那种自我怀疑与挫败感让我备受煎熬。我不断问自己:‘我真的不行吗?为什么每次总差一点运气?’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代价,但回报始终达不到预期。”

然而,李鹏程所有的努力与等待,终于在这一天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

在2017年全运会比赛后接受记者采访

业余选手改写铁三竞技版图

这不是李鹏程第一次创造铁三历史!

李鹏程虽生于四川,却从不沉溺于“巴适”的安逸,而是怀着对铁三的热爱与追求,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辉煌的道路。

圈内“铁友”都亲切地称呼李鹏程为“巴斯”,这源于他钟爱的电影《玩具总动员》里那个憨态可掬却又坚韧不拔的星际领袖——“巴斯光年”。李鹏程渴望自己能如这位领袖一般,在铁三的征途中不断探索、超越,仿佛飞向浩瀚无垠的宇宙。

作为国内连续9年获得IRONMAN世锦赛参赛资格的勇士,李鹏程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在2017年,他便以“个人”身份,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获得参赛资格的非职业铁三运动员,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新历史。

决赛日当天,赛场上39辆自行车并排而立,唯有李鹏程的车旁竖立着“个人”标识牌,这一细节彰显了他以业余身份挑战职业赛场的非凡勇气。最终,力压多名专业选手获得第17名,而2小时0分56秒的完赛成绩也成为他当时个人的最好成绩。

2018年IRONMAN KONA世锦赛,他以总成绩9小时10分36秒,刷新了中国选手在铁三世锦赛的最好成绩,并在亚洲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2019年,他更是势如破竹,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IRONMAN 70.3等赛事中屡获殊荣,从河南省睢县到澳大利亚巴瑟尔顿,再到韩国固城与庆州,他的名字一次次被镌刻在冠军的榜单上。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22年,已经抵达夏威夷后,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让李鹏程筹备了3年的KONA世锦赛之旅戛然而止。退赛的那一刻,成了他运动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铁人的意志岂会轻易屈服?!

2023年,李鹏程再次以王者之姿归来,在IRONMAN分站赛中斩获年龄组和业余组双料冠军,以8小时44分44秒的优异成绩,顺利拿到了尼斯世锦赛的入场券,向世界宣告了他的强势回归。

李鹏程表示,铁三运动尤其大铁运动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纪录正等待后来者去突破。他从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着对更高目标的追求。“纪录不是用来膜拜的,而是用来打破的!”这番充满斗志的话语,激励着无数铁三爱好者勇往直前。

铁三不仅改变了李鹏程的生活轨迹,更塑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与体魄。他如是说:“如果可以,我想做一辈子铁人。”这份对铁三的热爱与执着,将伴随他继续在铁三的征途上书写新的传奇。

2017年,李鹏程以“个人”身份,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获得参赛资格的非职业运动员。图为在他的赛车旁竖立着“个人”标识牌,这一细节彰显了他以业余身份挑战职业赛场的非凡勇气

拼搏之姿铸就铁三荣耀华章

荣誉等身的李鹏程,曾是体育领域的“小白”。最初参加院运动会选拔时,他连800米都未能跑完,自由泳也仅能游50米,这样的表现让他深刻意识到加强锻炼的必要性。

在探寻训练方法的过程中,一则视频深深触动了李鹏程:画面中,运动员们奔向大海,手臂挥动激起浪花;骑行者们俯身前行,眼神坚定;长跑赛段上,脚步声、喘息声与欢呼声交织成曲。赛事尾声,即便最后一名冲过终点,也会收获如冠军般的欢呼与致敬。这份艰苦与包容并存的氛围,让他心生向往:“它那么酷,正是我想要的。”

于是,李鹏程下定决心要完成一场铁三比赛,成为赛场上被认可的完赛者。无论成绩如何,完成比赛就是胜利。这份源自心底的渴望,如同火种般点燃了他探索铁三的热情。他开始研究这项运动的要求与赛事规则,并报名参加了人生首场铁三比赛。

自此,李鹏程踏上了艰苦的训练之路。操场上,他不断骑行,距离在汗水中延伸;泳池里,他从只会蛙泳到掌握自由泳技巧……铁三对技术与体能要求严苛,但他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提升体能,精进技术,越练越投入。游泳、跑步、骑行,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

铁三彻底重塑了李鹏程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他坚持每日早起,告别外卖,以健康饮食为基础。下午无课时,他必定出现在操场,一圈又一圈地奔跑,汗水浸透衣衫。曾经沉迷的游戏已失去吸引力,空闲时间全部用来研究比赛视频、挑选装备,与跑友分享运动心得。“那段日子,妈妈并不支持我的选择,朋友也投来异样的眼光,周围多是看热闹的心态,但我从未动摇。”李鹏程坚定地说,眼神中透着执着与倔强。

2012年9月,经过10个月刻苦训练,李鹏程迎来人生首场正式铁三比赛——成都金堂铁人三项赛。首次参赛的他如一颗新星,一举夺得20—29岁年龄组业余冠军。这一成绩如同强心剂,“它不仅增强了我的信心,更证明了我适合这项运动,所有努力都值得。”李鹏程感慨道。

从此,李鹏程认定,铁人三项将是他毕生的事业。对业余选手而言,参加铁人三项世锦赛(IRONMAN KONA)是共同梦想。这项殿堂级赛事,参赛资格如同珍宝,而李鹏程从体育“小白”到站上世锦赛舞台仅用4年时间。2014年,他首次获得世锦赛资格后,经过9个月备战,于2015年在夏威夷科纳的赛场上,以坚韧的意志完成比赛,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对胜利与认可的渴望,成为李鹏程不断前行的动力

挚爱之忱点亮铁三追光征途

诚然,铁三运动在中国的起步较晚。而李鹏程心怀梦想,渴望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激励无数人投身铁三运动,勇敢追逐那闪耀的梦想之光。

身为中国铁三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鹏程说:“我满心期盼,能让更多人深深爱上这项充满挑战与魅力的运动,领略铁三独一无二的精彩,推动中国铁人整体实力稳步提升,是我义不容辞且必须扛起的责任!”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此刻,站在荣耀巅峰,李鹏程光芒万丈。他以标志性人物的身份,为中国铁三运动注入了蓬勃生机,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在外人眼中,李鹏程阳光自信、活力四射。但他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在铁三运动中坚守十余年,成为一名坚定的长期主义者,是因为“唯有运动、胜利与被认可,才能赋予我自信,给予我足够的掌控感”。这种对胜利与认可的渴望,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如今,李鹏程正考虑向Pro(职业运动员)转变,他心中清楚,这条道路充满险阻。他说:“不仅要解决Pro注册问题,更难的是,一旦进入职业赛场这个全新的‘鱼池’,我的竞争力仍显不足。其中的难度远超参加KONA或NICE世锦赛。”

然而,李鹏程明白,只有走到世界的前列,世界才会真正知晓中国铁人的存在,这是他作为前行者所肩负的使命与意义。“我清楚成为职业运动员后可能面临的结果,但我之所以想尝试,是渴望拥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如同我参加全运会一般,必将会成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李鹏程始终怀揣着双重信念:既渴望在铁三运动中不断突破自我,又迫切希望将铁三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他对此的诠释尤为深刻:“铁三精神的本质,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每一次坚持都是蜕变,每一次突破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近两年来,户外运动在都市人群中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亲身体验,踏破铁三“难、累、苦”的门槛。李鹏程以亲身经历证明,铁三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一项普通运动爱好者只要有热情与毅力,便能够参与其中的运动。

“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很快就能看到自己在运动技能和体能上的显著进步。毕竟,我也是从对铁三一无所知的小白一步步摸索、训练过来的。”李鹏程无限感慨地说,“当你真正迎着风奔跑、在水中畅游,铁三独特的魅力便会如春风拂面般扑面而来,让你深深着迷。”

“我想凭借自己的实力,用对铁三运动的热爱感染更多人,让他们了解铁三、加入铁三大家庭,爱上这项充满挑战与魅力的运动。”李鹏程的眼神诚挚而坚毅。

然而,李鹏程也清楚地意识到,单凭个人的力量和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当专业运动品牌迪桑特向他发出合作邀请时,他的内心满是感动。李鹏程说:“在铁三运动尚未得到广泛认知的情况下,有专业品牌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实在是难能可贵,必将为铁三运动的发展带来非凡价值和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李鹏程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与佳绩,激励更多中国选手勇敢走出国门。“我希望有更多铁人能参加国外比赛,身披五星红旗冲过终点,站在世界铁人的最高舞台上,发出属于我们中国铁人自己的声音。”

“或许未来我的身份会越来越多,但对铁三的初心始终纯粹如一。”李鹏程目光坚毅,语气笃定。这份初心,如大海中的灯塔,不仅为他照亮在铁三运动征程上前行的方向,更为那些心怀梦想、渴望在运动中探寻真我、塑造自我的人,指引出通往铁三世界的广阔前路。

时光流转,未来的某一天悄然来临,李鹏程或许会坐在赛场观众席上,以从容豁达的姿态,见证铁三运动蓬勃发展。他深信,会有越来越多人因铁三运动而绽放生命光彩。这光彩,是自我挑战成功的勋章,是对生活热爱的表达,是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的生命华章。“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定会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李鹏程难掩激动地说。

我们相信,在李鹏程这样兼具热情与责任感的引领者的带动下,铁三运动必将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成为全民健身浪潮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这项运动的推广,每个人都将有机会发掘内心深处的勇气与坚韧,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收获成长,最终拥抱更加精彩而充实的人生。

在2025年中国·金堂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全程组比赛中,李鹏程以1小时54分41秒获得冠军

相关链接

2018年IRONMAN KONA世锦赛获亚洲选手最好成绩

2019年中国铁人三项联赛暨全国冠军赛河南睢县站大师组获冠军,并获韩国亚锦赛资格

2019Ironman70.3巴瑟尔顿站(澳大利亚)25—29岁组季军

2020中国·金堂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开赛亚军

2019Ironman70.3韩国固城站获25—29岁组冠军

2019韩国庆州亚州锦标赛25—29岁组冠军

2021“琪金”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暨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获铁人三项赛冠军

2023年德兴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收获男子全程组别全场冠军与30—34岁分龄组冠军

2023年5月,2023年海峡两岸(平潭)铁人三项公开赛暨城市家庭铁人三项赛获得男子全程组第一

2023年9月10日,2023年IRONMAN(大铁)世锦赛,以9小时13分13秒获得男子30岁—34岁年龄组季军

2024 IRONMAN德克萨斯北美锦标赛获分龄组冠军

2025 IRONMAN 70.3崇明站获分龄组冠军并刷新中国最快成绩

2025年5月11日,2025年中国·金堂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全程组,以1小时54分41秒获得冠军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5年第13期

更多阅读,欢迎订阅

作 者:本刊记者 刘 娜

编 辑:李 鹏

编 审:卡咪娜

欢迎订阅纸本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2611/C

邮发代号:82—423

读者服务邮箱:zhycxmt@163.com

《中华英才》半月刊

“一键订阅” 二维码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中华英才》半月刊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中华英才》半月刊所拥有。《中华英才》半月刊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更多阅读,请点击 ↓

中华英才半月刊

《中华英才》半月刊官方订阅号。杂志创刊于1989 10月,由邓 小平题写刊名。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报道涵盖政治、科技、教育、卫生、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

190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华英才

《中华英才》半月刊创刊于1989nian10月,由dengxiaoping题写刊名。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报道涵盖政治、科技、教育、卫生、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关于我们

《中华英才》半月刊创刊于1989nian10月,由dengxiaoping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在北京出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2019年,《中华英才》三北防护林工程40周年特别报道获得了中国第三届期刊好文章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华英才》入选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2021年12月,《中华英才》被中国记协确定为全国行业重点新闻期刊。是每年全国两会指定上会期刊。

《中华英才》创刊30多年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办刊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时代楷模”为办刊宗旨,忠实记录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着力讴歌让伟大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英雄,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报道书写英才群体的非凡人生与爱国情怀,形成了杂志高层次、高水准、权威性的品牌优势,全面展现了有影响力的大型高端新闻人物期刊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

为了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中华英才》主动寻求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内容表达、传播手段和生产方式,组建了新媒体发展机构,积极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以求在媒体融合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

《中华英才》曾先后主办中国年度英才推选活动、百名书画艺术英才作品展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为 中华 骄傲,为 英才 点赞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