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莽
老话说:“善有善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全部报销”。禽兽不如的日本人,在东北嚣张了14年,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敲响了日本侵略者的丧钟。
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为了针对苏联红军,在东北中俄边境修建了多个军事要塞,保持相对完好的东宁要塞和虎头要塞,每年都接待了大量的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笔者又一次来到了远东战役第一枪打响地,近距离感受正义的力量,看到日寇可悲的下场,心情无比喜悦。
远东战役第一枪打响地,在中俄边境中国一侧的东宁市境内,是日本关东军东宁要塞外围阵地。由于日本战败,原来的阵地,现在变成了桑田。据当地人讲,这里的田地虽然经过一代代人的改良土壤,但农作物长势始终不如相邻的田地庄稼长得好,我们也找过土壤改良专家,但他们都没有给出答案。几年前,这里来了一位学者,在交谈中他说:“这里是东宁要塞的外围阵地,虽然没有像要塞使用钢筋混凝土,但战壕的底部使用的也是素混凝土,可能还有其它的化学药剂,影响着庄稼的长势。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出日本人的阴险狡诈,因为现在他们还贼心不死。所以,还得等。等日本人贼心死了,你的田地就好了。”
文化学者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解答这个问题还得靠科学。
在东宁期间,笔者想起了2013年8月15日应邀到珍宝岛慰问守岛官兵,参加由虎林县政府举办的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友好文化交流活动。
虎头要塞,位于虎林市虎头镇,毗邻中俄界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伊曼市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关东军计划进攻当时的苏联的战略要冲,素有“东方马奇诺防线”之称,这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也是侵华日军可耻下场的历史见证。
据当地人讲,虎头要塞修建总长度有40多公里,要塞守军一看抵挡不住苏联红军的进攻,担心要塞被苏联红军攻破,滔天罪行曝光,于是,将事先安装好的炸药引爆,要塞内的关东军连同侵华的罪证一同葬身火海。
注:1、作者为中华孝子理念的倡言者。《中华孝子石刻》题写者,中华孝子理念研究中心主任。
2、《中华孝子》《中华孝子将军魂》《悟乐天台》等书作者。
3、《中华孝子》《红安情》《拥抱澳门》《雷锋第二故乡》《战友举杯天地宽》《走进橘子洲头》《不能少下咱》《纯洁的白衣天使》《红色家风》《湘江水》《松潘大草地》《铁索桥上留光辉》等词曲作者。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