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一、学位点简介
为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图书情报领域交叉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湘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能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理论与知识解决图书情报领域实际问题,能胜任各级各类型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机构、科技情报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档案机构的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
二、方向简介
方向名称:信息服务与信息产业
本方向面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信息服务、科技产业情报等领域,依托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湘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围绕信息用户画像与兴趣挖掘、智能人机交互行为规律、科技情报分析及挖掘、信息产业规划等开展研究与实践,培养既掌握图书情报相关理论,又具有较强信息服务及产业分析能力,能够胜任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方向名称: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
本方向面向图书情报领域的数据收集、开发与利用的需求,依托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湘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着力解决数据在存储、传输、挖掘、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数据安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访问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图书情报领域的复合型、交叉型高级人才,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信息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方向名称:数字人文
本方向顺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向数实共生的数字文明迈进的趋势,依托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湘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着力研究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字人文资源挖掘、数字人文产业培育、数字人文产品开发,培养具备数字人文精神、掌握数字人文理论、具备数字人文应用技术,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级数字人文专门人才。适合在图书馆、档案馆、文博机构、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校、数字化或IT部门、信息管理机构、新兴媒体行业以及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文物、数字文献、数字场景、数字非遗、数字记忆等研究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点面向宽广的图书情报事业与信息职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图书情报、大数据学科前沿及行业发展动态,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能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理论与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胜任各级各类型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机构、科技情报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
四、成果与特色
学位点与业界紧密联系,深度互动,建有“传媒与文化创意”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现代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媒体传播校企合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已经或即将与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长沙信息产业园、芒果TV、湖南卫视、湖南图书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数据局、湖南博物院、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10余个实习基地。近五年来,学位点逐步形成信息服务与信息产业、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以及数字人文3个特色方向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 1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 40余项;在《图书情报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学报》Information Sciences等期刊发表论文 10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 项;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励58 项、省部级奖励 197 项,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省部级项目 71 项;在培养信息服务与信息产业、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等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方面已形成独特优势。
五、学科团队
本学位点师资团队学术背景多元,高度交叉融合,包括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档案学、图书馆学等领域,形成包括省新世纪121人才、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麓山青年学者的中青年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校内外专、兼职硕士生导师 49人,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22人;博士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
学科带头人:赵文军教授
湘江 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情报学会理事,数字长沙建设专家库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湖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治理、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AI素养培育等交叉学科领域。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并参与了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科研管理》《图书情报工作》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六、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在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图书馆、档案馆、信息管理企事业单位胜任有关图书档案管理、数据挖掘、信息咨询、情报分析、数字文物、数字文献、数字非遗保护与开发等工作。
刘文婧 / 美编 |
何千莹 / 责编 |
王佩良 / 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