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和善人人可及——王超在公益电影《青爱》长沙首映式上发表讲话
![]()
![]()
本网长沙讯:(通讯员 陈雅诗)2025年11月2日,由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湖南千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御康成中医研究院、大国医道中医药发展论坛、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青爱》长沙首映礼在潇湘青春影城长沙悦方巨幕店圆满成功。首演礼上座无虚席,整场爆满,反响极为热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专家委专家、博士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湖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智库联盟&湖南智库协同中心主任王超出席活动并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
让爱和善人人可及
——在公益电影《青爱》长沙首映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公益电影《青爱》的长沙首映式。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内心满是感动与敬意 —— 感动于主创团队用光影记录善举的执着,更敬意为这份事业坚守近二十年的每一位践行者。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这样一部充满温度与力量的作品与我们见面,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意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我们指明了理想前行的方向,更让我们清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硬核支撑,更需要民生的温度呵护与文化的精神滋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的社会实践与公益影片《青爱》的创作公映,正是对全会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与落实。
作为长期深耕政策研究与智力支持的智库工作者,我们始终关注那些真正解决民生痛点、助力社会治理的实践样本,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无疑是其中的标杆。自 2006 年青爱工程启动以来,他们用专业与坚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公益之路:在全国援建 1385 所青爱小屋,培训 2.4 万人次师资,资助 3.7 万人次困境儿童,让 3200 余万人次受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构建的 “资源供给 — 认知提升 — 教育预防” 三级干预体系,精准破解了青少年性教育缺位、艾滋病防治等社会难题,这种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的实践智慧,为我们智库开展民生领域研究提供了鲜活案例。从西藏拉萨 32 所中小学的全覆盖援助,到云南盈江县 “试点 — 推广 — 全覆盖” 的落地模式,他们用行动践行着 “让爱和善人人可及” 的使命,更印证了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求高度契合。
如果说青爱基金会的实践是用行动书写担当,那么电影《青爱》就是用光影传递力量。这部由真实人物改编,讲述一段关于两个少年自我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是基于青爱工程18年深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一线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案例。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温情与感动。通过讲述抗艾故事,动员社会各界和全民关注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现状与困境,积极参与防艾、抗艾和关心艾滋病患者的行动,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目标。
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的积极响应,更以艺术的感染力打破人们的认知壁垒 —— 它让我们明白,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关乎尊严与平等的社会命题;它用镜头告诉公众,消除歧视比单纯治疗更重要,是“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的生动体现。
站在智库的视角,我们从青爱基金会的社会实践与《青爱》电影的创作中,看到了 “政社协同、文社联动” 的治理新路径。这种路径为我们服务湖南发展带来诸多启示:在推进健康湖南建设中,如何借鉴“青爱模式” 完善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在落实 “三高四新” 战略中,如何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民生补短板行动;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如何打造更多像《青爱》这样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作品。接下来,湖南智库协同中心将把这些实践经验纳入研究课题,通过政策建议、案例汇编等形式,推动“青爱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这正是我们智库响应全会精神、践行使命担当的具体行动。
湖南历来有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的精神特质,从 “精准扶贫” 首倡地到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向善的力量。今天,《青爱》选择在长沙首映,既是对湖南公益氛围的认可,更赋予我们一份责任。作为智库工作者,我们将积极传播这部作品承载的公益理念与人文精神;作为湖南的一分子,我们更期待以这部电影为契机,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让 “爱的教育” 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
最后,预祝电影《青爱》首映圆满成功,愿这部作品如一束光,照亮更多角落,温暖更多心灵;愿“青爱精神”如种子般传播,凝聚起更多向善向美的力量,共同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温暖而坚实的民生力量!
谢谢大家!
![]()
来源:湖南智库联盟&&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编辑:李顺萍 李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