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闽中之行
难忘的闽中 

作者:蔡建勋   龚志豪  主编:[红网]时刻新闻观察员   肖延清

  闽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闽中指整个福建地区,狭义的闽中指地理位置以大洋为中心的处于福建中部的地区,就在这个闽中诞生了一片红色热土一一大洋和她的“闽中革命根据地”。 

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陈宁家居闽中涵江区大洋乡,与我们相识多年。我们曾多次听陈宁谈到闽中支队的英雄事迹,但由于诸多原因,直到2018年9月我在福建东山部队讲完课后才前往实地寻踪。为深挖细采英雄们的不朽业绩,让“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根植于心田,2020年新年之际,我们和陈宁再次前往闽中寻访。

   闽中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坐落于涵江区大洋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以东约五百米的山头上,高高台阶的大门,气势不凡。非常熟悉闽中革命史的大洋乡坂洋村老党支部书记陈金瑞和退役军人陈雪锋在这里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据陈书记介绍,闽中支队司令部,全称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现建有陈列馆、革命史诗碑园、纪念亭、革命英雄群像石雕及纪念广场等。当我们走进闽中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的三个展室中,仿佛走进闽中游击区。

1926年2月,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一一中共莆田县委在白沙澳柄创建第一支武装队伍。1930年12月,在离白沙不远的新县成立了外坑乡苏维埃政府,宣告莆田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中央红军长征后,闽中党组织失去与上一级党组织的联系,依靠人民群众,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创建了闽中游击区,成为我党领导的南方八省十五个游击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游击队冲破国民党当局设置的重重阻力,北上抗日。1943年冬,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闽中成为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1949年2月,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在大洋成立,领导和指挥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五个地区二十多个县市的革命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解放了莆田、仙游以及闽中及其他各县。从1926年到1949年,闽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坚持二十多年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在陈列馆里,我们目睹了游击队使用过的枪、炮、大刀、手榴 弹、军号、印章、臂章、棕衣、斗笠、马灯、布告、宣传单、伤员熬药时使用的石臼等实物,仿佛看到闽中游击队驰骋在崇山峻岭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正是他们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势力,用鲜血和生命为闽中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观展览室后,陈书记又带领我们来到闽中革命史诗碑园。碑园占地约15亩,主体建筑由6条长廊和48块石碑构成。2002年,闽中革命史诗碑园落户在闽中司令部旧址外,碑园从《闽中人民革命史诗》中,精选五十多首缅怀、悼念烈士的诗歌,函请全国百位书法家书写。把暴风骤雨、气势磅礴的闽中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画卷,以史诗碑园形式,在闽中司令部旧址重现。碑园内文光射斗,浩气冲天。

-   “这是打响闽中第一枪的红军岭,这是红23军第8师第2r07团团部旧址。”在白沙镇澳东村澳溪畔柄桥哨卡和澳柄宫,另一位专程赶来陪我们寻踪的红色基因传承者宋俊祥边走边向我们介绍,1929年夏,游击队在澳柄岭头反围剿中缴获国民党枪械47支,打响闽中第一枪。后来,中国共产 党又在这里整编扩大游击队伍,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8师207团。207团成立后,先后在澳柄后埔、邦溪、东坑、黄龙等地区开展惩治恶霸劣绅武装斗争,扩大了影响,打击了敌人,极大地鼓舞了闽中人民的斗争热情。

   赡仰完闽中司令部旧址、革命史诗碑园和寻迹红军207团革命遗址外,我们又来到了4公里外的红色家风记忆馆。红色家风记忆馆坐落于灯炉寨风景区,是铭记红色历史的精神坐标。年过花甲荣获福建莆田“最美文化工作者”的原大洋乡文化工作站站长陈梓笛早就在这里等候我们。老站长说,红色家风记忆馆分为红色闽中、红色家风、红色家训、红色民俗四大部分,该馆禀承“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讲好红色故事、开创红色家风”的办馆理念,通过邓子恢、王于洁等一位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亊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个个革命家庭的成长经程,诠释着革命者的红色信仰和理想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让红色之魂融入血脉传承。红色家风已成为闽中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成为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

    此次闽中红色寻踪,我们在闽中司令部旧址外的党风建设基地住了5天。在闽中的日子里,我们还参观了革命英雄群像石雕、瑞云山红军洞、万安寺闽中司令部地下印刷厂等革命旧址,体验“走一趟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扮一个红军角色”活动。闽中红旗不倒、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已融入我们心底最深的记忆。

    红色闽中,血脉传承。闽中,我们还会再来的!     
                                                           文图 龚志豪  蔡建勋

 
  作者简介:蔡建勋,湖南益阳人,国防科大原工程兵学院大校,历任教员、干事、科长、主任、政委等职。中国毛 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长期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用文笔、镜头、心灵记录人文历史,曾多次重走红军长征路,足迹遍及雪山、荒漠、沼泽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先后有4000多篇作品被全国200多家媒体采用,入选《中华英模》《从军旗下走来》等多部辞书。2019年12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龚志豪,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