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源头研究中心首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胡玉明
2020年10月10日
尊敬的杜主任,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祝贺文明源头中心成立!这是借东风,乘势而为!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的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意义深远。犹如一股东风吹来,将是满眼春光。谈几点体会:
一,把握理念,明确指导思想
习总书记讲话,对我们搞好文明源头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四以理念,即:坚持以文明源头研究为重点,以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为己任,以丰富的史籍说文化,以鲜活的考古成果说文明。
二,提高站位,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搞好文明源头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是为我们提高站位,拓宽了新的视野。我们要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成果,努力把握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理念。特别要善于做好利用考古成果的工作,注重提升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的水准。
三是结合实际,勇于担当。
各位专家学者和志愿者,过来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或地下工作者。现在,有了新形势,我们要注重结合实际,结合文旅需要,更好认识和挖掘本地区丰富历史文化和考古成果资源,更加重视利用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成果,搞好文明源头的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从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三,注重交流,加大力度宣传文明源头研究工作
一是杜钢建教授致力文明源头研究工作数十年,且有理论建树。他在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敏锐把握,在文化苦旅中,大胆践行,以他厚重的文化底蕴,勇于创新,并凝聚和团结了一批专家学者,共同矢志不渝对文明源头进行深入研究。近两年,他又对构建上古文明学进行系统思考,以世界工匠文明为切入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百篇煌煌巨著,同时,对大湘西特别是湖南的古方国梳理,打开了人们的新视野,拓宽了人们对华夏上古文明的认识。
二是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通过各方面的宣传,研讨会,包括线上讲座等等,让许多不了解的人,逐步了解认识,增加了认同感,影响日渐扩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空间。
三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为。现在,东风吹来,我们要注重信息,加大多维宣传力度。大力支持推进文明源头研究,助推上古文明学,走向社会,走进课堂和教室,走向世界,加强全面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加文化自信,发挥更好作用。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