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渊源铁证研
——读杜钢建教授“英语源于汉语的铁证——浙江英文字母文字”札记18首
七溪山人
英语源于汉语研,铁证很多岂有颠。
英文字母存在地,大湘西有古彝文;
纳西文和水书文,甘桑石刻古文中。
文明源头已说明,大同世界尽入编。
(二)
公元二○一六年,宁波慈溪喜若颠。
华夏先秦研讨会,陶瓷字母意绵缠。
良渚商周时期展,首现古越廿三件。
古陶底部刻英文,还有希腊文字母。
浙江英文字母字,英语源汉铁证宣。
(三)
浙江古陶瓷字母,发现者为闻长庆。
长期收集钟遗址,整理发现解羁缠。
字母文字有文化,早于英文希腊文。
大量物证具证明,西方各大字母字;
皆源华夏汉字中,长庆功德无量先。
(四)
闻公提供物证年,往事如烟感万千。
学界无人提异议,古代文字胜雄辩。
远早腓尼基文字,古希腊文与英文。
溯源大湘西古文,五千年前字母现。
文字体系已形成,可许杜公著新篇。
(五)
杜公已是白发年,矍铄依然艰苦研。
溯源大湘西地区,广西平果张家界;
甘桑石刻三星堆,夏朝青铜器铭文;
玉器文字古彝文,还有纳西东巴文;
高庙遗址陶片上,英文字母八千年。
(六)
距今八千年左右,英文字母现高庙。
可窥陶片骨雕上,字符文化境弥韶。
(七)
管窥柳林溪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
还有三星堆陶片,皆有英文字母现。
(八)
管窥先夏夏商时,甘桑石刻文考古;
南方各个方国地,共同使用其文字。
(九)
远古苍梧国,管辖梧州地。
先夏夏朝时,壮族侗族聚。
国都在永州,商属古桂国;
国都在桂阳,今属郴州地。
(十)
先夏时期崇伯鲧,崇侯禹在崇山地;
肇启夏朝基业时,苍梧国是方国矣。
(十一)
禹王重视苍梧地,舜帝殁葬此处栖。
存留地名有许多,舜帝禹王祠庙名。
(十二)
夏商时期苍梧国,相邻方国是永国。
永州曾是商朝地,张家界与三星堆;
夏有青铜器铭文,玉器文字可管窥。
甘桑石刻之文字,诸多方国使用矣。
(十三)
文字起源伏羲尊,几万年前普天闻。
创制八卦造书契,大湘西地可招魂。
丙封造字神农时,黄帝时期有仓颉;
活动地点大湘西,文字文化深一层。
(十四)
距今七千三百年,蚌埠双墩遗址研。
陶片六百三十个,文字符号漫长天。
(十五)
柳林遗址七千年,三峡秭归庙河边。
陶片上有文字符,二百三十二个诠。
(十六)
甘桑石刻文典型,字数最多成体系。
古文字有一万八,可窥大量字母文。
(十七)
管窥甘桑石刻文,渊源伏羲与黄帝;
大量象形文字留,传承发展振精神。
夏朝重要文字用,创造大量字母文;
世界语言文字兮,重要贡献识精琛。
(十八)
中国移民徙英国,古希腊与古罗马;
日耳曼人高卢人,祖先都在大湘西。
语言文字溯源头,皆为南方痕留泥。
甘桑石刻文代表,西语文字源头缔。
诸多铁证考古在,万年彝文记推移。
2021年2月28日整理
附:杜钢建《英语源于汉语的铁证--浙江英文字母文字》
英语源于汉语的铁证--浙江英文字母文字
2021年2月23日
杜钢建
多年前,我在美国和湖南的多次演讲和讨论中说英人英语源于中国,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但是2019年我在北京高校的演讲中指出英人英语源于中国,意外地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讨论,形成了重大的网络舆情。由于颠覆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认知,网上的巨大反弹足以说明西方中心论在历史文化领域对国人思想的深刻影响。英语怎么可能起源于汉语?这是亿万网民想不通的问题。2019年的网络大围剿也是一场关于英人英语源于中国的知识大普及。
英语源于汉语的铁证很多。我在2017年出版的《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以及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明英文字母存在于大湘西古彝文、纳西文、水书文字、甘桑石刻文等古代文字中。
2016年在浙江宁波慈溪举行的首届中国华夏先秦陶瓷字母研讨会上展示了良渚与商周时期的古陶瓷字母文字。其中23件古越陶瓷底部刻划有英文字母和希腊文字母。几千年前的浙江英文字母文字是英语源于汉语的铁证之一。
浙江古陶瓷字母文字的发现者闻长庆先生长期收集大量古陶瓷文字,整理后发现浙江文化遗址的字母文字早于英文和希腊文。可以说闻长庆先生功德无量,他提供的大量物证证明英文字母乃至西方各大字母文字起源于华夏汉字中的字母文字。
关于闻长庆先生提供的物证的年代,学术界没有人提出异议。显然,浙江地区的这些古代文字远远早于腓尼基文和古希腊文,更早于西方英文。
其实,早于西方英文字母文字的浙江字母文字源于大湘西古文字中的字母文字。大湘西古文字中的字母文字普遍出现于5000年前,而且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形成文字体系。
据笔者研究,无论是英文字母,还是希腊文字母,都来自大湘西地区古文字。大湘西古文字包括广西苹果县甘桑石刻文、湖南张家界夏朝青铜器铭文、四川成都三星堆玉器文字和古彝文、纳西东巴文等。浙江字母文字中的英文字母与大湘西古文字中的英文字母的关系如下。
1、Α 在距今8000年左右今湖南怀化地区的高庙文化遗址陶片上、距今4000年左右的三星堆陶片上均已出现。A见甘桑石刻文字002-12-01等。
2、Β 在甘桑石刻文字中见029-05-03、002-10-12等。
3、Ε 在甘桑石刻文字中见002-13-08、020-01-03、004-02-05等。
4、Ζ 见甘桑石刻文031-03-03等。
5、H见甘桑石刻文009-01-01、032(1)-02-01、029-04-04、018-04-02、028-02-05等。
6、Ι 在已经发现的甘桑石刻文字中有015-03-05、003-04-09、003-01-06等。
7、Κ 在已经发现的甘桑石刻文字中有007-06-02、006-01-02等。
8、M 在甘桑石刻文字中见032(1)-01-01、002-04-09等。
9、N 见甘桑石刻文014-04-04、018-05-02、003-07-05等。
10、Ο 见甘桑石刻文016-02-02、004-10-05等。
11、Ρ 见甘桑石刻文002-08-04等。
12、Τ 见甘桑石刻文014-05-05、007-08-02等。
13、Y见甘桑石刻文字002-05-03、032(1)-03-04、005-04-01、003-04-07等。
14、X 见甘桑石刻文034-01-03、002-16-06、021-02-02、002-05-05。Χ在距今8000年左右高庙遗址陶片和骨雕上、距今7000年左右的柳林溪遗址陶片上、距今7500年——5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的三星堆陶片上均已出现。
广西平果县考古发现的甘桑石刻文在先夏和夏商时期属于中国南方各个方国共同使用的文字。当时广西梧州等地都属于古苍梧国的辖地。在先夏和夏朝时期苍梧国是壮族侗族的juji地,国都在今湖南永州地区。广西地区后来在商朝时期也属于古桂国管辖区域。古桂国的国都在今湖南郴州桂阳。先夏时期崇伯鲧和崇侯禹在今张家界崇山开启夏朝基业时期,苍梧国是崇山国以南最重要的方国。在《禹贡》中苍梧就是禹王非常重视的地方,也是舜帝所葬之处。古苍梧国地区至今还存留许多与舜帝和禹王有关的地名和祠庙名。
在夏商时期与苍梧国相邻的方国是永国。今湖南与广西交界的永州曾经是商朝永国所在地。从张家界地区夏朝青铜器铭文和四川三星堆玉器文字看,甘桑石刻文不仅是苍梧国的文字,也是夏朝诸多方国使用的文字。
从文字的起源历史看,几万年前伏羲朝时期创八卦造书契的活动地点在大湘西地区。后来神农炎帝时期丙封氏造字和黄帝时期仓颉进一步造字的活动地点也在大湘西地区。从湘西怀化8000年前高庙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看,甘桑石刻文的一些字符在高庙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安徽蚌埠市淮上区双墩遗址距今7300年左右的陶片有630个文字。距今7000年柳林溪遗址在三峡湖北库区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柳林溪遗址陶片上的文字符号达232个。
就目前考古发现的文字来看,甘桑石刻文是字数最多的古文字体系,有18000多字符。因此,可以说甘桑石刻文是自伏羲和黄帝以来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是夏朝的重要文字。甘桑石刻文不仅保留了大量象形文字,而且创造出大量字母化文字,从而为世界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在《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中论证英国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日耳曼人、高卢人等都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他们的祖先都在中国南方大湘西地区。他们的语言文字的源头也在中国南方,以考古发现的甘桑石刻文为代表的大湘西地区古文字是西方诸多语言文字的源头。
《圣经》新约记载的神说:“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我是首先的,我是最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圣经启示录22:13)。在希腊字母表里,我们看到第一个字母阿尔法Alpha和最后一个字母欧米伽Omega都来自大湘西地区的古文字。之前,阿尔法和欧米伽字母已经存在于古彝文中。西方各大语言文字都来自中国,是有诸多铁证的。
从文字源头看,浙江字母文字中的英文字母文字早于西方英国的英文字母文字,这是无人能够推翻的铁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浙江英文字母文字也好,西方英文字母文字也好,其源头是有万年历史的古彝文和考古发现的甘桑石刻文为代表的大湘西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