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朋友熊诚散文《春之吟》 ——京城春色里的深情吟唱
中华名人在线 2025-04-03 11:47:44 作者:zhhmrzx 来源:

赞朋友熊诚散文《春之吟》 ——京城春色里的深情吟唱

赞朋友熊诚散文《春之吟》

——京城春色里的深情吟唱

谭卓越2025.4.2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作品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前天我晨四点多醒来,查看微信,首先就看到了好友熊诚的佳作,他是作家、诗人、导演、某公司董事长等,他几乎每天坚持诗词写作,我需然没有每篇都看,但他发给我的篇篇都是佳作,我都会认真的学习。《春之吟》便是这样一篇散文,它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北京春天里的所见所感,不仅是一幅幅生动的京城春景图,更是作者内心深处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文章开篇即以“寒退京城柳渐黄,番风廿八过矮墙”勾勒出一幅早春京城的画面,寒意渐退,柳条丝丝初芽,春风拂过矮墙,带来生机与希望。紧接着,“冰棱晃晃惊幽鸟,凫鶩悠悠叫冷塘”,通过冰棱、幽鸟、凫鶩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既有冬日的余韵,又有春日的生机,画面感极强。

      作者作为一位在北京生活近三十年的异乡人,对北京的春天有着复杂的情感。他直言不喜欢北京的春天,却对北京的春雨情有独钟。这种情感上的矛盾,正是文章情感深度的体现。春雨在作者笔下,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异乡的纽带,每一滴雨都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我站在胡同口细数玉兰花苞,新抽的芽尖洇着鹅黄,像二十八年前女儿别在鬓边的绢花”,这样的句子,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蕴含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怀念。玉兰花苞的绽放,如同女儿成长的印记,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匆匆流逝。而“母亲大人她长眠的梦山脚下,此刻该有蕨菜和春笋顶着露珠蜷成问号了吧?”则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巧妙融合,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文章还通过对北京春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雨为京城带来的灵动与诗意。无论是紫禁城琉璃瓦上的雨珠,还是天安门广场上五彩斑斓的雨伞,都成为了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的画面。春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作者的心田,让他在异乡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春之吟》不仅仅是一篇赞美春天的散文,更是一篇关于人生、关于记忆、关于情感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总之,《春之吟》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在欣赏京城春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那份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的哲思。这样的作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美好。

赞《春之吟》诗三首

谭卓越 2025.3.31

一、

春之吟声动京城,柳腾冰裂景初明。

幽鸟惊飞冰棱落,凫鶩叫冷映塘清。

异乡客梦常牵故,旧牖烟尘化新情。

岁月如梭人易老,北京春景总牵萦。

散文佳作韵味长,字里行间透思乡。

玉兰花苞胡同口,野鸭薄雾似鄱阳。

柳絮攻城如游魂,梦回灶前母煨汤。

槐青人老情难老,二月兰花永芬芳。

二、

春雨京城诗意浓,琉璃瓦上珠玉动。

银丝漫舞挂前门,轻纱飘扬映雨中。

山绿水清石板润,雨声淅沥诉心衷。

阳台静赏无边雨,思绪飘散入长空。

清明雨夜叩窗急,墨痕洇开乡愁浓。

文竹抽蔓纸鸢卡,故人已逝情难终。

海棠飘零护城河,城墙砖缝野菊凝。

花开花谢有轮回,赣语京腔共苔鲜。

三、

羊毫轻舔端砚开,玉兰绽放映春怀。

宣纸泛黄留墨韵,赣水燕云入诗来。

通惠河畔柳丝舞,春风拂面醉心怀。

花开有期情难散,春愁缠绕难抒怀。

京华春思情难断,楚云燕柳共徘徊。

鹧鸪啼声夜半至,柳絮衔来补春裳。

妙笔生花赞此文,春之吟唱醉人间。

字字珠玑显才情,篇篇佳作耀文坛。

注: 以上图片来自好友熊诚发给我的诗歌连接内。

附: 散文

春之吟

文/水能沉

寒退京城柳渐黄,

番风廿八过矮墙。

冰棱晃晃惊幽鸟,

凫鶩悠悠叫冷塘。

多少烟尘沾旧牖,

万千愁絮化新章。

深情最是异方客,

每到春宵梦故乡。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年近六十八岁的江西新建人。一九九七年春天、四十周岁来北京谋生。在北京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就生活而言,我不喜欢北京的春天,只喜欢北京的秋天,有发表在《北京日报》、《作家文摘》等报刊上、且获得有关单位组织的全国性诗文比赛一等奖的散文《醉秋》为证。我这个人好虚荣,犹如猪鼻子插根大葱装大象,且附庸风雅——平时好舞文弄墨。我一直想写一篇散文,表达我在北京生活的感知,在北京春天的所思、所想和对人生的感悟。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此拙文算是完成了一个夙愿。北京的春天总爱踩着碎冰而来。玉渊潭的冰面裂开第一道纹路时,檐角冰棱正簌簌地往下落水晶渣子。我站在胡同口细数玉兰花苞,新抽的芽尖洇着鹅黄,像二十八年前女儿别在鬓边的绢花——如今她鬓角也快要染上霜色,倒愈发像她母亲慢慢变老时的模样。野鸭划开薄雾的姿态,总让我恍惚望见鄱阳湖上飘摇的渔船。春分前三日,柳絮开始攻城略地。这些白绒游魂扑在窗棂上,倒成了天然的宣纸。昨夜梦见母亲在灶前煨瓦罐汤,蒸汽漫过她眉间的褶皱,醒来发现原来是空调外机滴答的水声。母亲大人她长眠的梦山脚下,此刻该有蕨菜和春笋顶着露珠蜷成问号了吧?三环路两旁的槐树年年返青,我却在镜中目睹自己天天褪色。曾几何时拆迁的推土机碾碎过无数条胡同,却碾不碎砖缝里钻出的北京的二月兰。它们紫盈盈地站在钢筋森林脚边,像极了初来京城时,我在筒子楼窗台养的那盆杜鹃花。公共厨房的煤烟早被空气净化器过滤成旧时柴灶的焦香,倒让我想起父亲在生产队的晒谷场上抽水烟时,烟壶里咕噜的水声响。

      北京的春雨,如丝如缕,轻柔地洒落在古老的京城,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我虽然不喜欢北京的春天,但我却喜欢北京的春雨。春雨轻柔地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滑落汇聚,沿着房檐滴答落下,落在皇城脚下,为古老的宫殿凭添了几分灵动与浪漫‌。天安门广场上,行人撑起五彩斑斓的雨伞,匆匆的脚步也因这春雨放缓,人们尽情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北京的春雨如同无数银丝从天空中飘落,它们在空中舞动,宛如珠帘悬挂在前门,又像是轻纱在风中飘扬‌。春天的雨水,清新而纯净,在大地的怀抱中自由地流淌。一颗水珠滴落在叶片尖端,在清晨的光辉中,春雨轻柔地触摸着大地‌。春雨细细密密,雨雾弥漫在空中,无数银丝在半空中飘荡,宛如一幅轻纱般的雨帘,朦胧而迷人‌。春雷响起,金贵如油的春雨轻轻地洒落下来,北京的山峦和田野被轻纱般的雨雾笼罩,清新、湿润,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春雨细腻,似雾非雾,比雾更朦胧。我来到阳台,打开玻璃窗,眼前是无边的丝雨,这一场场及时的春雨,令人喜出望外‌而终身难忘。雨点像断线的珠子,一颗颗串连着,落在水洼中。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金水桥上石板路‌。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处的景物模糊不清,雨点轻敲窗棂,似在诉说心事,窗外的花儿静静聆听‌。北京的雨夜,我静听雨声,思绪随雨滴飘散‌。北京的清明雨,总在子夜叩窗。雨脚细密如母亲纳的千层鞋底,针脚里藏着江右潮湿的歌谣。不记得哪一天,我在北京城琉璃厂觅得的残帖泛着黄,上面写的是:“客舍燕京三十霜,归心夜夜向潇湘”。墨痕在春雨里洇开,恍若当年月台上,前妻塞进行李袋的板鸭渗出的油渍,在绿皮火车里发酵成乡愁的醇香。

      与我同来北京的河南永城人老王家的文竹抽新蔓时,隔壁小学飘来的纸鸢正卡在梧桐枝桠上。去年底,轮椅上的他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化作一缕青烟,驾鹤西去,我却记得二十八年前簋街结冰的路面,两个异乡人摔作一团的狼狈模样。永久牌自行车的铃铛早已锈成了哑巴,倒是四月的杨花依旧跋扈,扑向空轮椅时像在表演我们江西老家的傩戏一样。昨夜护城河漂来第一朵海棠。我掬起这枚胭脂笺,忽然读懂老城墙砖缝里野菊的凝视——它们与CBD的玻璃幕墙共享着某种永恒的荒诞与迷茫。樟籽落了有凌霄,杜鹃谢了有月季,玉兰谢了有牡丹,槐花谢了有紫丁香,正如我改不掉的赣语尾音,在胡同大爷的京腔里长成新发的方言苔藓样子。羊毫舔破端砚的刹那,玉兰突然全开了。千万盏白玉碗盛着北国的春光,恍若母亲当年捧来的云雾茶,涩中回甘,却熨透肝肠。泛黄的宣纸上墨迹蜿蜒:“不辞长作京华客,漫看赣水接燕云”,我这个五岁放牛,六岁砍柴、十岁干农活的江右懵懂少年在春风里窖藏的乡音,此刻正咕嘟咕嘟地冒着陈酿。

       今天,我漫步在通惠河边,春风轻柔地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河边的垂柳像是绿衣少女在风中起舞飞扬。正所谓: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春有约,花不误。春天总是会如约而至,不期而遇。春天里的人,心随春动,情随春扬,春天确实是好美,每一朵花的绽放,美丽了人间,温柔了岁月,醉染了流年,惊艳了时光。我情不自禁的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清香的空气,可心里却想,这春天的风,吹得花红柳绿,咋就吹不散我心头那一团愁雾呢?春愁啊,你咋像那阴魂不散的小鬼一样,大白天也缠着我不放呢?最后,依我的行文习惯,以一首七言绝句《京华春思》来结束我这篇散文——

楚云燕柳各苍茫,

赣韵京腔共酒觞。

最是鹧鸪啼夜半,

衔来柳絮补春裳。

【2025年春月,熊诚作于北京城东楚人斋】

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编辑:李顺萍 李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