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德双修谱华章一一3年来领略中国书坛优秀代表曾昭才先生人格垂范、成就卓越有感
中华名人在线 2025-07-24 06:03:24 作者:zhhmrzx 来源:

艺德双修谱华章

一一3年来领略中国书坛优秀代表曾昭才先生人格垂范、成就卓越有感

                                                          徐立文

      从2022年初开始,凡凤凰网等重要媒体,报道有关论曾昭才先生艺术成就的评论文、书法专题和诗作选登等,湖南的好友、知名文艺评论工作者谭显淡君都要发给我。每当我收到后,无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认真拜读。
      去年底,我从教育系统退休后,有了空余时间,便萌生了一种要为曾昭才先生写一篇拙文的强烈愿望。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又加之前几天我拜读完曾昭才先生的诗词书法文化纪实专辑后,加速了我实现上述愿望的速度。
      曾昭才先生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原理事、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原一级巡视员。在中国当代书坛的璀璨星空中,作为优秀代表的曾昭才先生以笔墨为舟、以德行为帆,构筑了一座艺德双修的精神丰碑。在书法创作方面,先生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枝,让千年文脉在时代中焕发生机。我3年来通过拜读曾昭才先生的作品,这又使我更了解先生以艺术为桥,以公益为路,将翰墨之美化作温暖大众人心的力量。是先生之笔,写尽山河气韵;又是先生之德,润泽四海人心。
      下面我细细说来,先从曾昭才先生的书法艺术造诣说起。早在半年前,我和谭显淡君就曾昭才先生的书法进行了广泛又深入的探讨,并对探讨的结果形成了共识。形成共识的结果,是曾昭才先生的书法风格,融合了元代大家赵孟頫等前贤的精髓,使先生的书法有了清雅洒脱、厚重且圆润流畅的独特风貌。特别是先生的行书笔法,除苍劲、厚重与圆润外,又有相当的力度,结体疏密有致,章法自然。这种风格在先生的代表作《清风》、《墨悟》等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们观赏曾昭才先生的行书,不难发现墨色的浓淡相宜,行笔从容自如,充分显示出了先生扎实的书fagong底、还有对“意”与“度”的精准把握。由此可见,曾昭才先生的行书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上述只是曾昭才先生的书法造诣颇深的一方面,重要的还有先生的书法作品常以自作诗词为载体,通过笔墨节奏传递文人情怀。曾经有多次,我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几位学者共同研讨过曾昭才先生的作品,大家一致认为先生的书法有重传统重创新的“双重”突破性实验。特别是先生在创作中,其得失俱生却生机勃勃的探索,为后辈提供了“破茧”与“立新”的双重启示。
      再说艺术造诣,无疑离不开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曾昭才先生的书法特色,这又是先生艺术造诣颇深的重要亮点。先生的特色亮点,是其书法结构布局,堪称精妙。先生在布局中,每个字之间的结构紧凑而又不失舒展,字的重心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整幅看起来既稳健又灵动,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先生的书法特色,除了结构布局精妙外,其底蕴深厚也是必须要肯定的。至于先生的字里行间,上面说了,可以看到元代大家赵孟頫的影子,但又不是简单的摹写。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和理解,使得其书法作品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气息。比如先生的代表作《家和万事兴》、《博爱》等就是佐证。还有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先生的作品中,能看到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基于这种底蕴的融入,使得先生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生命力和精神感染力。
      曾昭才先生在书法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且成就斐然,这是我3年来拜读先生系列作品的深切感受。面对成就,令人敬佩的是,先生始终保持谦逊低调。正是因为先生谦逊低调的人格魅力,才成为了年轻一辈敬仰的楷模;亦是先生对“满招损,谦受益”这一古训最生动的诠释,从先生的身上展现出了一位真正学者的风范。
      的确,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探索者。从曾昭才先生的有关专题报道中,我看到了先生从不以渊博的学识自矜,而是以一颗谦逊的心,对待每一个求知的灵魂。在先生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先生荣获的各种荣誉证书,可先生从不在来访的客人面前张扬、炫耀。这种谦逊,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先生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同道的尊重。
      我们深知,曾昭才先生谦逊低调的人格魅力,不是孤立的品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的。先生的谦逊,能让先生虚怀若谷,广纳百家之言;而先生的低调,则能让先生远离浮躁,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是这种融合,形成了先生高尚独特的品质,让先生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孔圣人对有德有学识之人的祝福,祝福这些人能够时刻保持谦虚、宽容仁爱的心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毋庸置疑,曾昭才先生就是有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的书坛优秀代表;且先生能时时保持谦虚和宽容仁爱的心态,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报载,曾昭才先生自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数年来,累计向社会各界和个人捐赠了书法作品3500多幅。比如先生将精心创作的巨制榜书“中国梦”,分别赠予中国国民党原主席马英九和新党原主席郁慕明;在获得了对方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对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先生数年来还累计向贫困学子、孤独老人、自闭症儿童、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等群体捐款47万余元。这些事迹,感动并激励着无数人向先生学习、向先生看齐。而先生也先后获得了“助农扶贫大使”、“爱心大使”、“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
      屈原《离骚》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昭才先生在书法艺术创作的征途中,尽管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但先生初心不改,朝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始终不渝地苦苦探索追求。多年来,曾昭才先生所书写的每一年龄段的篇章,带给大家的,是笔墨与德行的交响,是艺术与公益的共鸣。先生的笔下尽山河气韵,亦传人间至善;而先生的博大心怀,更是能装得下千年文脉,也容得下世间冷暖。先生铸就的这座艺德双修的丰碑,必将矗立在书坛的长河中,亦必将激励着后辈们以笔墨为剑,以爱心为盾,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时代华章。
                                2025年7月18日定稿于水之乡浙江绍兴陋室

曾昭才先生书法欣赏

曾昭才先生简介
      曾昭才,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原一级巡视员;中国品牌智库专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第六届书法家协会理事;省楹联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湘名人书画馆高级研究员;湘江书画院副院长;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近年来,先后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书法交流展110多场次。其中荣获“金奖”、“银奖”、“优胜奖”、“最具市场潜力书法家”、“最佳创意奖”、“德艺双馨艺术家”和“最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家”等75项奖。
      近年来,先后共捐赠自己的书法作品3500多幅;捐赠《人生感悟——曾昭才随笔》新书2000多本。同时,还先后为湖南省少年图书馆、怀化沅陵贫困学子、宁乡抗洪救灾、邵阳孤独老人及残疾人、湖南生命树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浏阳市永和镇增加台村、宁乡市停钟新村、新冠病毒抗战一线的白衣天使等,共捐助47万多元。曾被授予“助农扶贫大使”、湖南生命树自闭症儿童“爱心大使”和“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创新企业文化杰出贡献人物”;2019年、2020年、2021年度被授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功勋人物”和“全国新时代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20年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优秀特约研究员”;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本部优秀
共产 党员”;2024年被评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贡献人物”。

   

       编后语:教育界翘楚徐立文先生撰写的题为《艺德双修谱华章一一3年来领略中国书坛优秀代表曾昭才先生人格垂范、成就卓越有感》一文,充分肯定了曾昭才先生扎实的书法 功底和艺术造诣、对中国传统书法传承的深远贡献以及积极推动艺术创新的同时;还重点突出了曾昭才先生德才兼备的主流价值观。众所周知,主流价值观,如同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
      曾昭才先生是一名在书坛享有崇高声誉的书法艺术家,他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多年来,遵循以艺术精神为灵魂,以社会责任担当为根基,努力追求创作的突破性与时代共鸣的统一。我们从曾昭才先生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以艺术承载精神追求,以创作传递时代责任的美好一面。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曾昭才先生在当下艺术界比较浮躁的环境中守住了初心,走在了实现并正在实现以德养艺、以艺载道的前列,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延续。
责任编辑:李顺萍 谭显淡